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将机制砂、特细砂优化组合成为级配良好的中砂配制泵送混凝土,解决了特细砂不能用于重要的混凝土工程以及单独用机制砂配制流态混凝土内实外不美的难题.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
采用特细砂作骨料,通过改性,配制出C50高强混凝土。运用双掺技术,改善了混凝土的和易性,并通过调整碎石粒径、砂率、坍落度,实现了超高程混凝土一泵到顶.  相似文献   

3.
结合隆纳铁路泸州长江大桥主桥基础水下封底混凝土施工实践,介绍大流动性特细砂混凝土的配制过程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我局承建的内昆铁路DK291+176.73-DK325 855区段,有隧道,桥梁各15座,车站2座,由于工点附近没有天然砂资源,因此我局各施工单位均片行生产或外购机制砂用于混凝土施工,为较好地掌握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特点,配制出技术质量指标与经济指标均较合理的混凝土,局科研所特立项进行了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5.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不掺任何活性材料单用机制砂作为细集料配制出C40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为地处偏远地段桥梁隧道的工程施工采用机制砂作为唯一细集料配制高性能混凝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上应用存在疑虑的问题,结合贵州三黎高速公路建设情况,机制砂特性以及粉煤灰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了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影响因素,优选了施工配合比,结果表明,机制砂完全可以配制出强度和工作性能满足T梁要求的高强混凝土,且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机制砂混凝土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天然砂资源逐步减少,质量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建筑用砂持续发展这一现实情况,论述机制砂的优缺点和机制砂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从机制砂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方面阐述机制砂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在工程实践中,应用机制砂配制出的C10~C55混凝土,已在水利、铁路、公路工程中成功应用。目前,机制砂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推行与应用还需要对机制砂的颗粒形状、颗粒级配,高效、优质制砂设备和制砂工艺,混凝土配合比等课题进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确定机制砂的级配、粒形、细度模数等主要参数,并根据机制砂的性能特点,结合工程实践试验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提出了机制砂混凝土配制和施工中应注意的要点,可供相关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28 d龄期同强度等级"为目标优选配合比,开展了C50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30 m T梁足尺模型试验,对比研究机制砂与河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实体结构的抗裂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机制砂混凝土通过优选配合比,具备不劣于河砂的良好的施工性能;机制砂混凝土比河砂混凝土在力学性能方面优势明显;机制砂混凝土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及实体梁的抗裂性能与河砂混凝土相近;用机制砂配制的海工混凝土用于实体结构是可行性的。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基础工程建设飞速发展,河砂资源严重短缺,尤其在渝东南地区尤为明显,同时受限采政策影响,天然河砂供不应求。国铁集团于2020年11月1日实施《铁路机制砂场建设技术规程》,解决了铁路工程建设中河砂资源短缺难题,使得机制砂可以在铁路工程中得以应用。隧道洞渣生产机制砂,既节约成本、废物利用,又可满足现场施工需求,变废为宝。但机制砂由于颗粒棱角尖锐,多呈细长状,矿物成分复杂、潜在有害物质多样,性能差异大,致使配制混凝土性能差异较大。本文对机制砂的颗粒形貌、石粉含量、细度模数、MB值等指标进行试验及数据分析,以研究机制砂对配制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不同辅助方法在风积砂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神朔铁路复线新杏树峁隧道(风积砂地层)施工中采用的各种辅助施工新技术,包括工序布置、施工参数、施工工艺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铁路沙害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肖伦 《中国铁路》2004,(11):28-30
从铁路选线、路基本体防(治)沙、路基两侧防(治)沙及保护天然植被几个方面对我国铁路沙害的防治进行总结,并通过总结与思考,对今后铁路沙害防治提出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西部地区,分布着大面积的沙漠。而这些地区往往又是风口,因此风沙对铁路的危害相当严重。在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如何采取有效措施,保证铁路大动脉的畅通无阻,是我们必须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防沙堤是造价低、使用广泛的工程防沙措施。对三角形和梯形截面防沙堤进行系统对比研究,总结出两种防沙堤的优缺点。通过风洞试验对不同断面形状的防沙堤的流场结构、流场压力分布、积沙情况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利用FLUENT数值模拟方法对风洞试验进行验证对比。研究结果和结论:(1)梯形横断面防沙堤迎风侧形成的低速区域宽度大于三角形,梯形迎风侧对沙粒的沉积、滞留作用优于三角形;(2)三角形横断面防沙堤背风侧产生的有效防护宽度大于梯形,防护效果优于梯形;(3)风沙流遇防沙堤阻挡在迎风侧坡脚受阻堆积,积沙达到堤体2/3高度时不再继续堆积增高,一部分向两侧随风流导向两端处,另一部分沿坡越过堤体顶部在落沙坡堆积。准备建设的风沙铁路酒额线及其他交通、民用建筑可以利用以上成果选择防沙堤的形状以达到最好防沙效益。  相似文献   

16.
结合工程实例,阐述了砂桩法在加固软土地基的设计原则,阐述了砂桩法桩体材料、桩体直径、有效加固长度、桩间距、垫层、处理范围、成桩方法及施工顺序等设计参数的确定,证明该法具有施工工艺简单,加固效果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铁路建设的跨越式发展,部分铁路已深入到沙漠地区。但是,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沙漠地区的路基填料的各项指标往往不能满足施工的需要,这就需要设计人员和建设者们在不利的环境下,寻找一种可以有效利用的新途径风积沙填筑路基。结合包西铁路的施工实践,对风积沙路基的物理改良施工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内邓高速公路中条山隧道右线进口发生的涌砂塌方,分析涌砂发生成因,选定砂体探测方案,通过砂体表面封闭、后方围岩增加横向钢支撑等临时措施稳定围岩,采用自进式管棚超前预支护、CRD法开挖、仰拱下方加固处理等技术,安全顺利通过涌砂段,有效避免了隧道施工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贵阳地区机制砂进行大量的配合比试配试验,根据机制砂石粉不同掺量从5%、10%、15%、20%、25%、30%掺入,在水胶比不变情况下分别试拌,察看混凝土和易性,并制取7 d、28 d、56 d强度试件、抗裂试件、抗渗试件,阐述混凝土工程中机制砂石粉含量对混凝土强度、和易性及耐久性的影响,从而得出该地区机制砂石粉含量的极限值。工程实践表明:通过选用反击破制砂设备,控制好砂中石粉含量,并采取措施保证混凝土的搅拌时间,减少坍落度的损失,这样机制砂中石粉对混凝土质量基本无影响;这提高了当地石材的利用,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