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 毫秒
1.
CJ6181GCHK客车是发动机后置、铰接式、低入口、左开门大型高级城市客车,引进意大利依维柯客车的先进设计及制造技术,车轴、发动机、铰接装置、自动变速器等各大总成从欧洲进口,是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发动机后置铰接式客车。意大利依维柯CURSOR8系列(欧Ⅲ排放)发动机、德国HUBNER推式铰接装置及ZF自动变速器等均配备微机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2.
推式铰接装置是可以应用于发动机后置铰接式客车的专用铰接装置,其具有独特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电气控制系统。本文以CJ6181GCHK高级城市客车的应用为例,对推式铰接装置的电气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3.
在第六届北京国际商用车辆及零部件博览会上,京华客车展出了BK6182B1型后置后驱铰接式城市客车、BK6150K型后置后驱铰接式城市客车、B K 6 1 2 2 E V 1和BK6122EV2型纯电动城市客车4款车型.  相似文献   

4.
后置发动机(客车)的机油散热问题,并未象后置发动机冷却系统那样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试验数据,说明发动机油散热问题在后置发动机客车上恶化的事实;分析机油温度过高对发动机的影响;提出后置发动机(客车)必须考虑机油的散热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发动机前置客车底盘或货车底盘改为后置客车底盘时,易出现前轮摆振的原因,为发动机后置客车底盘改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阐述后置式发动机客车的优缺点;分析后置发动机在使用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提出后置发动机的维护和故障预防。  相似文献   

7.
吴强 《客车技术》2005,(5):15-16
通过对后置式发动机散热器机理的研究,分析DD6123K01旅游客车发动机水温高的原因.探讨从车身结构设计上改善发动机散热器的方法.以解决后置式发动机客车发动机水温过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解决后置式发动机散热不良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后置式发动机散热机理的研究,结合YM6971系列客车发动机水温高的原因分析,探讨从车身结构设计上改善发动机散热的方法,以解决后置式发动机客车发动机温度高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车冷却系统的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要介绍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客车冷却系统的布置结构,定性分析影响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客车冷却系统散热效果的各种原因,明确提高冷却系统散热效果的途径以及设计中的处理建议、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一种全新的7m长发动机后置客车底盘及其主要配置、结构和性能参数等。该底盘采用独立悬架断开式驱动桥,解决了中型客车发动机后置困难、振动噪声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介绍大型后驱铰接式客车底盘的设计特点,并着重分析了车辆的轴荷分配对铰接车甩尾、侧滑的影响.另外,对德国虎伯拉HNGK19.5和匈牙利伊卡鲁斯IK19I两种主流铰接盘的链接方式和应用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2.
分析铰盘结构在各种行驶工况时的受力特点;建立铰盘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及边界条件;计算某城市客车铰盘在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及最大应力,为铰盘结构的改进及轻量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铰接车辆转向侧翻过程仿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建立了铰接式车辆转向侧翻过程的数学模型,根据铰接式车辆在转向侧翻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特性,研究和分析了铰接车辆侧翻的影响参数,通过过程仿真,获得了实现铰按车辆安全转向的车速临界值.  相似文献   

14.
介绍一种用于铰接式自卸车的转向流量阀,通过对其结构的分析,得出了其流量放大的原理,从而解决了铰接式自卸车使用普通的液压转向装置,无法为转向执行元件提供足够流量的难题,保证了铰接式自卸车正常安全实现转向.  相似文献   

15.
李贵平  张秀芝 《客车技术》2011,(6):24-28,32
详细地论述了蜀都牌CDK6182CHR大型后推式铰接公交车网络构架、电源和起动电路的控制策略、铰接盘的功能以及控制指令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16.
铰接式客车最小转弯半径和通道宽度的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铰接式客车和非铰接式客车转弯时的不同,并推导铰接式大客车转弯半径、通道宽度及主、副车之间夹角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介绍18m长发动机侧中偏置全低地板铰接式城市客车的开发过程和思路;建立BRT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8.
参考有关标准,结合车辆行驶的各种临界工况,应用汽车设计相关理论分析铰接式客车的运动状态,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客车铰盘连接力的计算方法,供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一种四轮转向与铰接车架组合的主副车模式运梁车的结构形式,并对该形式运梁车的转向工况进行分析,得出了具有最小转弯半径的工况及确定方法和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公式.结果表明:最小转弯半径工况的方法能够更好地确定最小转弯半径,可为具有同类结构的运梁车最小转弯半径的计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A Rollover Index combined with the grey system theory, called a Grey Rollover Index (GRI), is proposed to assess the rollover threat for articulated vehicles with a tractor–semitrailer combination. This index can predict future trends of vehicle dynamics based on current vehicle motion; thus, it is suitable for vehicle-rollover detection. Two difficulties are encountered when applying the GRI for rollover detection. The first difficulty is effectively predicting the rollover threat of the vehicles, and the second difficulty is achieving a definite definition of the real rollover timing of a vehicle. The following methods are used to resolve these problems. First, a nonlinear mathematical model is constructed to accurately describe the vehicle dynamics of articulated vehicles. This model is combined with the GRI to predict rollover propensity. Finally, TruckSim? software is used to determine the real rollover timing and facilitate the accurate supply of information to the rollover detection system through the GRI. This index is used to verify the simulation based on the common manoeuvres that cause rollover accidents to reduce the occurrence of false signals and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efficiency of the rollover dete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