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解决当前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工作效率低,无法满足实际应用要求的难题,以提高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结果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无线网络的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首先分析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的研究进展,找到各种系统的局限性,然后描述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的硬件组成,通过无线网络实现系统各个模块之间的通信和协调,并分析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的软件技术,对关键技术进行详细设计,最后与其他船舶物流信息优化系统进行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基于无线网络的船舶物流信息优化效果要明显优于对比系统,克服对比系统存在的弊端,提高了船舶物流信息传输的成功率,具有更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船舶检验对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从船舶检验在物流运输中的作用、船舶检验对物流运输安全的影响、船舶检验对物流运输效率的影响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指出船舶检验可以保障物流运输的安全和效率,提高物流运输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推动物流运输的技术创新和发展,促进物流运输的可持续发展。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船舶检验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3.
船舶物流成本与多种因素有关,具有十分大的波动性。当前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方法由于没有考虑船舶物流成本波动性,难以描述船舶物流成本的变化趋势。为了提高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的准确性,提出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方法。首先分析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的研究进展,建立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的数学模型,然后引入数据挖掘技术对数学模型进行求解,拟合船舶物流成本变化趋势,最后与经典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方法进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数据挖掘技术的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精度超过92%,而经典方法的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均低于90%,且数据挖掘技术的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效率更高,验证了本文船舶物流成本分析和估计方法的优势。  相似文献   

4.
构建集团化船舶行业物流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当前世界造船业的格局以及我国在世界造船业所处的地位,指出以信息化带动造船业发展的重要性,而船舶物资采购和配送的信息化首当其冲,进而分析了在新的竞争形势下我国船舶物流企业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立物流商务平台的必要性,设计了我国船舶物流企业集团化经营和商务平台的架构,指出实施集团化经营和建设船舶物流商务平台是相互促进相互依赖的,将为我国造船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针对传统能耗约束运输模型能耗约束性能较差的问题,设计一种船舶物流中的能耗约束运输模型。由于船舶物流中货物的运输衔接与转运均发生在运输网络节点处,因此扩展运输网络节点以实现运输网络的简化,完成船舶物流运输网络节点扩展后,利用置换后的扩展换装运输网络节点进行船舶物流运输,并通过节点能耗约束算法对船舶运输过程实施能耗约束。根据能耗约束结果,构建船舶物流中的能耗约束运输模型,实现船舶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约束。为了验证船舶物流中的能耗约束运输模型的能耗约束性能优于传统能耗约束运输模型,通过对比实验获取二者船舶物流运输过程中的能耗约束点分布状况,比较二者的能耗约束性能,实验结果证明该能耗约束运输模型的能耗约束性能优于传统模型,实现了能耗约束性能的突破。  相似文献   

6.
针对传统船舶物流调度方法物流运营收益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港口码头大型接卸船舶物流调度方法,对大型接卸船舶泊位资源进行配置,通过设置物流调度条件,建立港口码头大型接卸船舶物流调度模型,利用模拟迭代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实现港口码头大型接卸船舶的物流调度,为了证明该方法的物流运营收益较高,将该方法与基于局部最优解的船舶物流调度方法、基于可能域的船舶物流调度方法、基于改善算法的船舶物流调度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物流运营收益最高,说明该方法最适用于大型接卸船舶的物流调度。  相似文献   

7.
当前船舶物流智能配送系统存在配送路径并非最优,配送效率低,导致船舶物流智能配送成本存在居高不下的缺陷。为了节约船舶物流智能配送成本,找到理想的船舶物流智能配送路径,设计了基于粒子群算法的船舶物流智能配送系统。首先对船舶物流智能配送系统的工作流程进行描述,并重点描述船舶物流智能配送路径优化问题,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粒子群算法,并采用它实现船舶物流智能配送路径的优化。最后的测试结果表明,本文船舶物流智能配送系统可以在用户规定时间内将需求的产品送到目的地,降低了船舶配送成本,不仅可以帮助船舶物流配送企业提高管理,而且船舶物流配送结果优于其他的系统。  相似文献   

8.
船舶运输在我国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在船舶运输中普遍存在管理混乱,集装箱信息手工采集速度慢,容易出错,无法实现对集装箱以及货物的跟踪管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船舶运输的发展。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RFID技术的船用物流管理系统,对RFID技术的原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船用物流管理体系,对车辆管理子系统、集装箱管理子系统以及人员管理子系统进行研究。本文提出的船用物流管理系统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常规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不具有处理船舶异构数据的能力,将其应用到船舶物流信息的管理工作中会存在管理效果不佳的问题,为此应用异构数据源融合技术从硬件、数据库和软件3个方面,实现对船舶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优化设计。在硬件方面优化核心数据处理和物流定位单元,并改变相关电路的连接方式。按照船舶物流信息之间的逻辑关系,建立数据库表并存储货物、船舶等数据信息。在硬件设备和数据库的支持下,以采集的实时数据为基础融合异构数据源,并实现物流订单、船舶基本信息以及物流状态信息等管理功能。通过与传统管理系统的对比发现,设计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运行成功率提升了1.6%。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的船舶航运忽视逆向物流的重要性,导致船舶物流管理效率低、灵活性差,为此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物流管理的船舶逆向物流系统架构。从物料回收和零部件回收2个方面对回收物流进行跟踪,采用信源分散理论,结合航运信息的动态特征,对物流的来源进行确定,再根据物流管理概念,更新了逆向物流数据库,并利用逆向物流管理思维,实现船舶物流的逆向管理。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基于物流管理的船舶逆向物流系统架构较传统架构的物流管理效率高出了28.3%,且灵活性较好,具备极高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翁丽贞 《船舶工程》2020,42(S1):230-231
本文系统梳理了我国船舶物流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进而提出了船上物流标准化、信息化、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总体发展方案,尤其是融合发展策略,将助推船舶物流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针对舰船平台技术所面临的发展需求与挑战,从总体平台特性、综合隐身以及综合保障技术发展需求的角度,简要分析开展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西方国家潜艇应用为例,梳理国外舰船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发展思路,提出并阐明舰船功能复合材料结构物应用工程的3个“一体化”技术特点,着重探讨总体/结构设计技术的定义、内涵及关键技术组成。最后,针对我国未来在该领域的发展需求,提出应在尽快制定顶层规划的同时,着力加强设计基础研究和规范体系性建设。  相似文献   

13.
倪锦 《船舶工程》2020,42(S1):365-369
发展海洋渔业可以缓解国家粮食安全压力,拓宽中国海洋渔业发展空间,维护国家海洋权益。专业化渔业物流船队是保障和支撑海洋渔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不同的服务对象角度对渔业物流船队进行了划分,详细介绍了各类型渔业物流船队的发展历程、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指出了我国的渔业物流船船龄大,装备陈旧,自动化程度低和信息化水平弱等严重制约我国渔业物流船队发展的问题,提出了全面推进渔业物流船队的专业化建设、推动渔业物流船装备自动化革新、提升渔业物流船的信息化水平等实现渔业现代化的经验启示。  相似文献   

14.
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促进科技自主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作为对船舶设计基础共性技术研发的一种思考,提出构建“船舶与海洋工程数字化性能平台”的设想。这一性能平台是以信息化、数字化为核心,以虚拟技术、网络协同、远程交互技术为手段,开放式和加盟式一体化的综合集成系统。在这种数字化性能平台上,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可以全面地对船舶的安全性能、综合航行性能和海洋工程结构物的流体动力特性进行预报、评估和优化,成为新型舰船、新型海洋平台和海洋结构物研究开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促进船型开发和设计的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5.
随着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的迅猛发展,与之相适应的大型深水码头逐步向着自然条件更加恶劣的深水区域发展,大涌浪海域的长周期波浪给码头设计施工带来极大的困难。通过某原油码头转换平台的沉箱结构方案选型可见,除进行常规的吃水、压载和浮游稳性验算外,尚应对波浪环境下沉箱的运动响应进行分析。离岸深水海域码头工程的设计施工必须考虑波浪荷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RFID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RFID技术与全球物流跟踪信息平台的融合,规划了全球物流跟踪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分析了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设计了信息平台的服务流程。客户能够从信息平台上查询到详细的物流信息,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动态,为全球物流跟踪提供了可追溯性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7.
张博杰  胡锴 《船电技术》2019,39(5):28-29,33
随着海军对船舶动力/电力平台要求的不断提高,舰船混合动力系统以其高燃油经济性、高续航能力等优势而越来越受到各方关注。本文结合国内外舰船发展状况,针对中大型水面舰船推进动力系统进行分析,阐述混合动力系统的优势和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忠  郑士君  韩成敏  王伟彬 《机电设备》2006,23(1):I0036-I0038,I0040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了全新的船舶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与先进的船舶管理模式相结合,以船舶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成为船岸安全与技术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动力、信息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无人船在反水雷、反潜、电子战、海上安全、海上拦截等军用领域凸显出越来越大的优势。为此,首先阐述无人船及其动力技术的发展概况,明确综合电力系统已成为中大型无人船的重要发展趋势,然后介绍综合电力系统在有人/无人平台的应用情况,提出设备尺寸、重量和振动噪声控制等问题是综合电力系统应用于无人平台的研究重点,最后阐明无人平台综合电力技术的发展趋势,指出综合电力系统智能化运行、高性能电机材料、复杂电机系统信息感知、电力电子器件与系统、高性能电能变换和高效储能是无人平台综合电力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虽然我国港口取得了快速发展,但服务功能大多仍停留在传统的货物运输和装卸层面,物流服务功能等还未得到充分拓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基于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内涵,针对我国港口发展实际,从提升传统服务功能、拓展物流服务功能、加快大宗商品交易平台建设等几个方面提出我国港口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