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白细胞减少症近年来研究出很多新的诊断指标,但因目前在白细胞减少症的诊断中主要的指标仍以白细胞计数为主。诊断的标准是指周围血液中白细胞在4000/mm~3以下者称白细胞减少症;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简称中粒值)在1800/mm~3以下者为粒细胞减少症。对假性白细胞减少症要采用肾上腺素试验或运动试验来协助诊断。现将肾上腺素试验中白细胞绝对值的变化情况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2.
我院在职业病普查中,发现有3例尿铅偏高。但在驱铅试验中发现1例典型的铅线,现报道如下。傅××,男,38岁,无烟酒嗜好。患者从1968年至今。主要从事熔铅及挂瓦,材料为铅板,工作量每日平均为6小时左右。1982年前通风条件差,无特殊防护措施。参加工作前,身体健康。从1977年开始有头痛、头晕、作梦、记忆力减退等症状。1980年以来除上述症状外,另有乏力。  相似文献   

3.
将20112014年伤寒病患者66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39例、疟疾患者32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82例、呼吸道疾病患者43例与健康人群血常规样本80份对比分析,发现:伤寒患者的白细胞略有降低,嗜酸性粒细胞消失;HFRS患者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多数病例白细胞分类可见异型淋巴细胞;疟疾患者血红蛋白轻度降低,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且多数血涂片有疟原虫;患儿淋巴细胞比值较高,异淋易见,且多数病例异淋比例大于10%。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锰对冶炼工人肝功能的影响,对某厂70名冶炼男工和24名对照男工的主观症状和血清总蛋白、白蛋白、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碱酯酶活性和麝香草酚浊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作业环境空气中MnO2几何均数为0.65mg/m^3,两组工人的自觉症状主拆率未风显著性差异,上述肝功能指标的均值和异常率比较也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5.
一、中毒经过及现场卫生学调查×××站1月5日在装卸货物时,发现有三桶氯化苄溶液洒漏,因风速较缓,大量氯化苄气体弥散在空气中,造成作业区污染,接触毒物时间为3小时,距毒物直径为20m的圆內,12小时后测氯化苄浓度为15rag/m~3。二、中毒临床症状分析 106名接触氯化苄中毒的患者,大都是男女青年工人,均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头昏,无力、胸闷,气短,咽赤、咽干、眼部症状(包括不敢睜  相似文献   

6.
《机车电传动》2021,(5):33-37
对1 200 V碳化硅金属氧化物场效应晶体管(SiC MOSFET)(包括双沟槽型栅极结构、非对称沟槽型栅极结构和平面型栅极结构)的抗浪涌能力进行了试验测试分析与评估。其中,平面型SiC MOSFET展现出了最优的抗浪涌能力,最大浪涌电流密度峰值达到了35 A/mm~2,而双沟槽型与非对称沟槽型SiC MOSFET的抗浪涌能力大致相等,分别为22 A/mm~2和25 A/mm~2。在经过最大浪涌电流后,3种SiC MOSFET器件的门极阈值电压、漏极电流和击穿电压均发生了失效,其失效原理均为热击穿而导致的三端短路。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平面型SiC MOSFET由于较少的栅氧化层缺陷而展现出良好抗浪涌电流能力,而双沟槽型SiC MOSFET由于浪涌应力下的沟道处泄漏电流导致更强的热效应,更容易在浪涌测试中发生失效。  相似文献   

7.
一起因装卸聚乙烯板材引发的甲醛急性刺激反应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04年9月23日,乌局喀什站向铁道部运输局等单位发出“货运事故速报”称:由济南局平原站运抵的P62×××129号车58 t聚乙烯板材,卸车时多名装卸工出现流涕、流泪、呛咳、眼及皮肤烧灼感,个别出现头晕症状;卸车后发现车底板上有淡黄色粉末,边角处有湿痕。要求平原站追查该车前次装运货物名称,并请求卫生部门派员调查。25日6名卫生人员抵现场会同安监人员及收货人对该车启封查验。发现车内仍有辛辣刺鼻异味,车底板上已无湿痕,但边角处仍可见少量淡黄色粉末,凭嗅觉怀疑空气中含有甲醛。经用ES甲醛测试仪检测(共50个样次),车厢内甲醛含量最高为0.6 mg m3,车外下风侧5 m处最高0.37 mg m3。取聚乙烯板材样送检结果:板材甲醛含量7.4 mg kg,混有粉末的残留物为6 2mg kg。结合43名接触者出现的症状和临床检查化验结果,符合甲醛急性刺激反应临床特征,但不排除同时伴有甲酸、酐类的刺激症状。  相似文献   

8.
长沙电务段的质量目标是:信号设备综合合格率98%、信号设备故障率2件/年×百组换算道岔.然而,自从2001年开通了计算机联锁设备,室内故障明显上升.据统计,2002年3~7月共发生了34件室内故障,其中计算机联锁电源系统故障16件,占46%.通过对故障进行分类排列,发现Ⅰ、Ⅱ路电源转换不良占电源系统故障的81.25%.  相似文献   

9.
研究目的:目前轨道板与CA砂浆层离缝损伤是我国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主要损伤形式,本文为研究砂浆层离缝损伤机理,制作混凝土和砂浆复合试件进行劈拉和剪切模型试验,采用数字图像相关(DIC)技术得到加载过程的层间应变场分布,分析得到内聚力模型参数,并采用有限元软件计算内聚力模型参数且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验证,得到轨道板与砂浆层间力学特性及其破坏模式。研究结论:(1)DIC技术能较好地描述复合试件的层间应变场分布,以及层间损伤、裂纹萌生、扩展及破坏的全过程;(2)轨道板与砂浆层间粘结破坏属脆性破坏,层间法向和切向张力-位移关系均表现为双线性关系;(3)轨道板与砂浆层间参数可取法向内聚强度1.792 MPa、界面刚度708.485 MPa/mm、临界断裂能0.025 2 mJ/mm~2,切向内聚强度0.956 MPa、界面刚度63.039 MPa/mm、临界断裂能0.018 mJ/mm~2;(4)本研究成果可用于分析轨道板与砂浆层间损伤开裂行为,可为Ⅱ型板式轨道结构的设计及维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泥乳化沥青砂浆主要承受列车垂向荷载,且处于动态加载过程。为研究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层的应变速率,基于车辆-轨道耦合动力学理论,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软件建立列车-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垂向耦合振动模型,研究CA砂浆层的应变速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路基上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层的应变速率大于其他基础。随着CA砂浆层和列车速度的增加,CA砂浆层的应变速率增大。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层的应变速率在4.763×10-3/s~2.025×10-2/s范围内变化。与仿真得到的应变速率相比,规范规定的应变速率不能完全反映CA砂浆层的实际应变速率。  相似文献   

11.
横梁自承式施工方法由于可节省施工支架造价,得到了广泛应用。为确定自承式施工中分层浇筑高度以及支架刚度合理取值,以明月峡长江大桥横梁施工为工程背景,采用Midas/Civil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施工阶段模型,对横梁分层浇筑高度和支架刚度进行参数研究,分析上述参数对横梁应力和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层浇筑高度为1 m和2 m时,将会出现拉应力,不满足规范规定的要求;浇筑高度由3 m增至5 m时,在施工过程中横梁均受压且满足规范限值。随着分层高度增大,在横梁施工阶段,横梁上缘最小压应力最大可减小约1.5 MPa;横梁下缘最小压应力最多增大约1.3 MPa;在成桥阶段,横梁下缘最大压应力增大约0.5 MPa,上缘最小压应力减小约2 MPa。为使得横梁在运营阶段有足够的应力储备,建议第一层浇筑高度选为3 m。支架刚度由1×107 kN/m变化至2×105 kN/m,横梁的应力和挠度基本不变;当支架刚度由2×105 kN/m减小至1×105 kN/m时,横梁上缘最小压应力减小约0.3 MPa,下缘最小压...  相似文献   

12.
苯在工业上使用相当广泛,慢性轻度苯中毒为常见的职业病之一,但由苯中毒引起的再生障碍性贫血,国内报道不多见,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苯中毒引起的早期再障报告如下: 病例报告段XX,男,57岁,喷漆工,头昏、头痛、乏力10年,近3月来上述症状加重且伴皮下瘀斑而入院。入院前10年,患者即有上述症状,尤其在喷漆  相似文献   

13.
1 临床资料患者李玉山,男,48岁。从事电焊作业32年。于1989年5月30日电焊作业工人健康体检时,自述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手指麻木、指颤。检查:后退困难(±),血压14/9.5kPa,尿锰化验为0.003mg/L(晨尿、仪器法)。1990年4月要求进一步检查,除上述症状外,有失眠、恶梦、全身无力、下肢沉重,登高上坡困难,肌肉酸痛、肌跳、易激动。检查:震颤抽搐(±)、腹壁反射(±)、对指试验(±)、指鼻试验(±)闭目直立试验(±)。该患者又于1991年3月3日来郑州复查。经检查,除前二次临床表现外,有多汗(+)、步态缓慢、表情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以轨道货车常用的Q450NQR1高强度耐候钢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比例过渡分别为1∶3、1∶4、1∶5时,对接接头的疲劳性能。结果表明:当指定寿命为5×106次时,比例过渡为1∶3的变截面对接接头中值疲劳极限最高,达到193 MPa。随着比例过渡逐渐增大,中值疲劳极限逐渐下降,比例过渡为1∶4、1∶5时,中值疲劳极限分别为149 MPa、129 MPa。断口微观形貌分析表明:不同比例过渡下接头的裂纹源一般集中于板厚较低一侧的焊趾处,无明显缺陷的出现,启裂区断口齐整光滑、疲劳源分布清晰;扩展区可观察到相互平行的塑性疲劳条带;终断区断口呈明显的韧窝型韧性断裂。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注射锡、铅的小鼠一次、二次免疫应答。作者将6周龄dd系雄性小鼠370只,分为3组:对照组用pH4的无离子水;锡组用氯化亚锡(SnCl_2)1.67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3天;铅组用氯化铅(PbCl_2)5微克分子/公斤·天,连续2天,备以0.1毫升/10克·体重腹腔注射。注射后第2天、第7天腹腔注射羊红血球6.6×10~7个细胞/克·体重,进行2次抗原刺激。每次抗原刺激后,隔日从各组中取10~13只小鼠摘除脾脏及采  相似文献   

16.
通常认为射频的频率在1×10~5~3×10~8Hz,微波的频率范围为3×10~2~3×10~5mHz。随着工业的发展,近几十年射频和微波的污染日益严重,其辐射源不仅来自卫星通讯系统、无线电和电视传送;同时由于在医学和工业上的加热、  相似文献   

17.
在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检算时,列车荷载设计值是关键的设计参数之一。基于GPD理论,研究全波段不平顺激励下的轮轨力极值估计方法,并与脉冲激励下的结果对比,为无砟轨道结构设计和相关规范的完善提供依据。结果表明:采用百分位数法选取阈值时,应对样本分簇以提高样本之间的独立性和轮轨力极值估计的精度;提出结合百分位数阈值的形状参数筛选法进行轮轨力极值估计,确定了每簇样本量大小和形状参数区间;样本量宜取3×105~5×105个,百分位数阈值宜取50%~98%,且以轮轨力极值估计值的均值作为最终的轮轨力极值估计值;列车速度为250~400 km/h的列车荷载设计值动力系数分别为2.2、2.4、2.6和2.8。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体动力学与有限元法,利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箱型梁及U型梁的三维车轨桥耦合振动仿真模型,对列车过桥时箱型梁、U型梁及轨道结构竖向和横向振动进行分析,得到桥梁振动空间分布情况,进一步研究扣件、板下弹性支承与桥梁支座参数对箱型梁和轨道结构的振动规律,并给出各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研究结果表明:列车以80 km/h的速度过桥时,箱型梁与U型梁结构振动空间分布情况差异明显,应重点关注钢轨、轨道板以及箱梁翼板与腹板的竖向振动,U型梁翼缘处横向振动不容忽视;增大扣件刚度能明显减小钢轨变形,但过大的刚度会使箱梁与轨道结构的振动加剧,建议扣件竖向刚度取值为20~50 MN/m;增大板下弹性支承刚度可明显减小轨道板的振动,但过大的刚度会加强钢轨振动,建议板下弹性支承竖向刚度取值为(1.0~1.5)×10~3 MN/m;增大支座竖向刚度在一定范围内可减小轨道板与箱梁的振动,但过大的支座刚度反而会使桥梁振动加剧,不利于减振,建议支座竖向刚度取值为(3~4)×10~3 MN/m。  相似文献   

19.
基于弓网接触特性,提出车速为500km·h~(-1)的高速铁路弓网关系模拟试验方法。将接触线安装在圆盘上,通过圆盘的旋转速度模拟机车的运行速度,通过圆盘平动模拟接触网拉出值,通过圆盘的垂向运动模拟接触网振动;将受电弓安装在激振台上,使受电弓按照实际轨道不平顺振动,模拟动车组振动对受电弓的影响。设计高速弓网关系试验台,验证其模拟接触网振动时波形具有良好的跟随性和重复性。京沪高铁德州东—济南西区间的实测结果表明,接触线磨耗比分别约为0.005和0.006mm~2/万弓架次;基于实测接触网和受电弓参数,设计试验台的比对试验方案,3组试验得到的接触线试样磨耗比分别为0.004,0.004和0.005mm~2/万弓架次,表明模拟试验较为真实地模拟现场接触线磨耗情况,验证了试验方法和高速弓网关系试验台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西安市240例非职业接触的5种职业女性,总体血铅值范围为35.7~219μg/L,几何均值为75.4μg/L;总体血镉值范围为0.10~1.85μg/L,几何均值为0.61μg/L。与1983年、1987年监测结果比较,血铅值上升明显,血镉值无明显上升趋势。说明西安市居民环境中铅污染在逐年加剧。统计结果表明,5种职业人群血铅血镉含量的均数间无显著性差异,与总体均数间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任何一种职业人群都可以代表总体作为今后常规监测的对象。还指出,血镉的监测对象应注意其年龄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