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刘恩  郭建忠 《铁道货运》2012,30(8):35-37
针对太中银铁路开通后,对榆次站既有设备和运输组织造成的影响,在分析榆次站既有设备和各场分工的基础上,指出在行车设备和运输组织方面制约车站运输效率的问题。通过采取调整编组计划、优化调度指挥、实施站场设备改造,以及在机车运用方面组织机车立折和拉通机车交路等提高榆次站运输能力的措施,有效提高了铁路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给中国铁路提出了要求,铁路运输要求确保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昆明东站作为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办理编组作业的主要车站,车站编组能力较为紧张,无法保证货物的运输效率。在智慧管控系统(SAM系统)的基础上,提出构建站间协同互保框架和车流预警机制的作业优化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运输效率,保证服务质量,提升昆明东站的编组生产效能。  相似文献   

3.
许刚 《铁道货运》2012,(11):43-46,1
根据南翔站设备概况和折角车流现状,分析南翔站折角车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相邻编组站未严格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枢纽小运转列车编组质量不高;调度指挥力度不足;配空车作业组织存在问题。提出严格执行列车编组计划,提高枢纽小运转列车编组质量,强化车站调度组织指挥职能,提高车站双重作业车比重,规范配空车作业组织等措施,以减少南翔站折角车流量,提高车站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4.
陈雷  孙蕾 《中国铁路》2006,(10):20-23
增大列检作业间距,延长列检安全保障区段,是提高铁路列车运行速度和运输效率的主要方法之一。西欧各国列检作业大多采用站检和“周”检方式,美国等国家列检作业是以终到检查为主。我国铁路列检作业间距设置从建国初期至今经历了四个阶段,现已明确提出了列检作业间距设置标准。针对影响我国铁路列检作业间距设置的诸多制约因素,提出延长列检作业间距的主要工作内容和设想是:根据检查对象的分类,调整作业组织结构和检查范围;利用信息化手段对车辆进行动态监控;研究和探索长大且固定编组的循环车组和青藏铁路1000km以上的列检作业间距设置模式;开展铁路车辆配件的可靠性研究。  相似文献   

5.
丰台西站由于存在编组计划执行、车流交叉干扰、列车集中到发、调车机车运用和交换车流组织等问题,严重制约运输效率的提高。通过分析丰台西站运输组织现状,提出调整编组计划,利用联络线减少站内交叉干扰,协调施工前后的作业组织,落实好错峰方案,压缩调车机车非生产时间和加强交换车组织等对策措施,以优化丰台西站运输组织,提高作业效率。  相似文献   

6.
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对全路运输组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阐述广元铁路枢纽运输能力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存在的枢纽相关车站能力有待提高、枢纽车流均衡性有待提升等问题,从兰渝线全线贯通调整运行图后枢纽线路、咽喉能力、解编能力、贯通货物列车占线时间、实际货物列车到发、车流结构等影响因素方面分析原因,提出提高机车、机班运用效率,调整、优化列车运行图及编组计划,合理压缩各项作业时间等提高运输能力,以及加强车流组织、实现分界口分班车流均衡交接,充分利用非"天窗"时间、组织分界口分阶段车流均衡交接,提高编组质量、增加贯通货物列车等优化运输组织的建议,以期提高广元铁路枢纽运输组织能力。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区铁路编组站和货运站结构调整后,新南翔站承担着上海地区所有的铁路货物运输和枢纽地区车流的集结、编组任务。针对调整后的作业结构、方式,南翔编组站从加强列检作业、优化技术作业、减少折角车流、组织远程直达列车、优化空车配送方案等方面入手,提高车站运输效率。  相似文献   

8.
吕思静 《铁道运营技术》2010,16(2):37-39,42
由于茂名站和玉林站的调车线、到发线能力不足,塘口站调车机机力不足,造成茂名、玉林、湛江(含塘口)站出发列车编组违编严重,降低了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为了恢复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秩序,提出了分2步将玉林站Ⅱ场调车线增加至18条,以及调整玉林站、茂名站和塘口站列车编组计划的建议,以提高玉湛茂地区运输组织效率。  相似文献   

9.
榆次站位于石太、太焦、同蒲、太中银4条铁路干线的交汇处,通过分析榆次站运输组织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分配编组站工作量,调整列车编组计划;优化机车交路,提高机车使用效率;优化列检人员配置,合理调整作业流程;优化调度指挥,合理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加快设备技术改造,适应增量运输形势等措施,有效提高榆次站的运输能力。  相似文献   

10.
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是保障液化气进口运输的重要基础设施,对提高换装效率,保障运输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提高口岸液化石油气换装效率和质量,概述液化石油气运输现状,在现有液化石油气铁路运输相关规程、规定的基础上,分析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作业流程,提出在宽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机车后隔离+宽轨罐车整列编组"、在准轨铁路专用线系统采用"1次取送1组罐车"的作业方案,并根据相关机车、车辆参数和运输需求,分析确定各线路有效长和线路条数,提出口岸站液化石油气换装铁路专用线平面方案,为类似铁路专用线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