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一、广州市首条BRT试验线概况介绍 广州市首条快速公交系统试验走廊--中山大道BRT试验线呈东西走向,西起天河区的广州大道,东至黄埔区下元,全长22.9公里,设32对路中车站.  相似文献   

2.
如今各个城市的公共交通快速发展,公交BRT线路越来越多,如何在设计阶段优化设计方案并保证开通后能安全运营,一直是BFT车站设计的难点和重点.一般除了常规的静态分析也没有很好的评价方法.以成都二环路BRT车站为例,通过引入Legion行人仿真模拟技术,测试典型车站设计方案在正常情况、极限状态和紧急疏散情况下的运行情况,非常直观地评价其服务水平,并反馈修改设计,以达到满足客流的前提下优化设计方案的需要.模拟显示,成都BRT车站近期的服务水平良好,远期需要采取需求管理的手段控制进站客流.BRT线路开通后的实际运行情况和仿真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表明这种动态仿真模拟的研究方法对类似的工程设计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6年中,中国有13个城市建设了长达350 km的快速公交(BRT)系统,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然而,无论是处于城市周边地区的BRT走廊,还是低需求量设计的中心地区走廊,这些BRT系统容量较小、客流需求处于中低水平.直到2010年2月广州市BRT开通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从最早于1999年在昆明市实行的...  相似文献   

4.
快速公交车站饱和度指标取值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车站是整个系统的"瓶颈",是系统服务水平和运营效率的关键,直接体现了设施供给与客流需求的平衡.饱和度是车站规划设计的核心指标,影响着其他各种指标的取值.在明确饱和度定义基础上,阐述快速公交车站饱和度与运能、运营速度之间的关系,提出合理的饱和度指标取值方法,并研究饱和度指标在实际车站设计中的具体应用,对于指导BRT车站的规划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快速公交系统离散仿真框架 的设计和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范围内,快速公交系统是缓解许多城市交通拥挤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然 而,系统的成功与否依赖多种因素,如服务规划、基础设施、车站设计、乘客信息系统及系 统的集成和接口等.本文基于离散事件系统,构建了快速公交系统(BRT)的计算机仿真 框架.这种方法在评估各种变量对BRT 运行效果的影响时能够节约成本.结果表明,一部 分子系统能够直接用于模拟典型的BRT 系统.数值试验证明,开发的子系统能够合理地 再现实际BRT 系统中的常见情况.  相似文献   

6.
广州市快速公交系统影响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广州市快速公交(BRT)运营一年来的实施效果,评估其对出行者、城市和交通发展的影响,开展影响评价研究.提出了BRT影响评价层次分析框架,分别从客流量、服务水平、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五个层面分析了广州市BRT的实施效果.评价分析结果证明:BRT开通运营后,乘客出行时间明显缩短,公交运行速度和准点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从广州中山大道BRT所服务人群的出行目的、优先选择的公共交通方式、乘车环境、乘车费用、乘车时间、换乘方式、BRT的优势以及BRT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对BRT沿线车站的乘客进行问卷调查。经调查分析表明,乘客对BRT的满意度比较高,认为BRT的优势为班次密集、速度快,基本达到设计目的,但车上比较拥挤,还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同时...  相似文献   

8.
北京市快速公交用户满意度调查与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北京市市民对于北京市第一条快速公交(BRT)线路--南中轴线的满意程度,以提出改善方案,促进快速公交的良性发展.研究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北京市南中轴线运行状况、用户满意度等进行调查,探讨BRT的用户特性、市民对BRT的态度以及影响BRT吸引力的因素等一系列与BRT成功发展相关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BRT进一步发展的建议.研究显示,北京市南中轴线BRT的用户满意度相当高.但BRT对小汽车用户吸引力度还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9.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的客流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新线接入后,网络拓扑结构和客流时空规律都将发生较大变化。提出通过可达性指标将进出站量预测、OD分布量预测、基于路径选择模型的随机客流分配等阶段关联,构建客流预测模型。进出站量预测时,构建土地利用替代指标,避免对新车站周边土地利用、社会经济属性等进行调查;同时由目的地选择效用计算得到车站可达性指标,描述车站位置对进出站量的影响。OD分布量预测时,构建目的地选择模型,可适应拓扑变化后的场景,模型中OD可达性指标由路径选择效用计算得到。构建的路径选择模型,综合考虑了影响乘客路径选择的各因素。最后,对广州市地铁6号线接入后的客流进行建模预测,各模型参数均符合统计检验要求且客流预测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0.
客流高峰期需要对铁路运输能力进行重新分配、调整和加强.通过分析、总结高峰期客流的构成成分以及特性,比较客流高峰期与日常旅客运输组织的差异,从合理组织开行临时旅客列车、加强旅客售票组织,以及加强车站内部组织管理三方面来探讨客流高峰期旅客运输组织问题,为如何快速、有效地满足高峰期客流的出行需求、减轻高峰期铁路运输压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站间行程车速是度量快速公交运营服务和乘客体验的重要指标.由于红绿灯、行人过街等影响,快速公交车速分布往往呈现多峰现象,很难利用单一分布描述.本文建立了贝叶斯框架下基于多相站间车速的高斯混合模型,利用可逆回跳马尔科夫链蒙特卡洛方法推断快速公交站间运行状态,包括状态个数和各状态权重、速度均值和方差.以广州市快速公交为例,展示了该模型可很好地拟合多相车速数据,合理划分快速公交运行状态.发现广州市快速公交在早晚高峰容易衍生出新的运行状态,对于车速低于25 km/h的走廊,其运行状态个数较多,且更容易随时段发生变化,符合实际调查结果.可见本文提出的模型能有效地分析快速公交的速度分布特征和演变规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介绍厦门市快速公交概况的基础上,对厦门市BRT系统特征及优势进行了阐述,并且从客流量分析、BRT服务水平和乘客满意度三方面具体分析了BRT的运营效果。最后,针对规划和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如加大BRT专用道管理力度、尽快投入18米车型、加快高峰车辆周转、研究BRT升级轻轨策略、调整常规公交线路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个支持向量机进行初始行程时间预测并结合卡尔曼滤波算法进行动态调整的快速公交车行程时间综合预测模型.以快速公交车运行的GPS数据为基础,对北京市朝阳区快速公交2号线进行行程时间预测案例研究.利用该模型对其早高峰和上午平峰的两个不同时段的公交行程时间分别进行预测和对比分析,并通过与单一的卡尔曼滤波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应用于快速公交行程时间预测具有更好的适用性,并且预测平峰时段的精度要高于高峰时段.  相似文献   

14.
快速公交站台形式及位置最佳布置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快速公交在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开始实践,但对于站台的形式及位置的选择,我国还没有相应的理论依据。在阐述快速公交站台各种形式的适用性及布置方法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路中式快速公交站台设置在交叉口进口和出口的适用性及位置形式。最后,以乘客时间效益为主要指标,建立了乘客出行延误模型,提出适合我国混合交通特性的站台最佳布置方法,为我国快速公交的实践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技术要求》以朝阳路和安立路BRT智能系统的建设为出台的重要基础,在运营调度、乘客信息服务、路口信号优先、图像监控、电子设备等十三个方面执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BRT智能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质量,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6.
《快速公交(BRT)智能系统技术要求》以朝阳路和安立路BRT智能系统的建设为出台的重要基础,在运营调度、乘客信息服务、路口信号优先、图像监控、电子设备等十三个方面执行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BRT智能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质量,提升了系统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的发展,公共交通方式的形式不断地发生变化。新的交通方式的出现必然要与已有的设施相融合,才能更好地为公共出行服务。现在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使用B1KT(快速公交系统)。近日,广州市也在规划实行B1KT,由于广州市正在使用并将继续完善的区域控制系统是澳大利亚的SCATS系统。因此,如何将两者之间结合起来势必影响到实施路段乃至关联路段的交通状况。本文正是出于这种考虑,从信号控制的角度,分析了两者之间如何结合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西安火车站至大雁塔建设快速公交系统(BRT)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西安市城市人口、公共交通、轨道交通等发展情况,通过对快速公交系统(BKT)的建设特征、要素和优势的分析,提出了在西安市南北轴线火车站至大雁塔的主干路实施快速公交系统的具体构想,并根据沿线规划、客流等分布情况,阐述了布设路线的技术条件及车站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城市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客运走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BRT客运走廊的判定方法,分析了BRT客运走廊的影响范围,并从城市发展、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两方面对BRT客运走廊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BRT客运走廊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分析表明,BRT客运走廊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沿线周边土地开发的关系,理清各种公交专用道类型对BRT客运走廊规划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走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与BRT系统的有机衔接,只有对走廊内所有的交通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