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转换层结构的高层建筑受力复杂,结合济南市一高层建筑商住楼,扼要介绍高层建筑转换层结构设计要点、构造情况及转换层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北京南站轨道层桥梁结构承担了列车荷载及建筑结构相关荷载,结构采用纵、横梁格构体系,与北京南站9.0 m高架层和地下一层形成一体,真正实现了"房桥合一"结构形式,实现了大型铁路客站多元化功能需求,提供了大型铁路客站结构设计新思路。针对北京南站轨道层桥梁结构的独特设计和构造,对轨道层桥梁结构设计的功能性、系统性、先进性、经济性和创新性等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3.
根据刚性桩复合地基主要受力区与潜在工后变形土体在深度上的相对位置关系,提出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工后变形土体,使加固区跟随深部土体变形,是刚性桩复合地基控制工后变形的两个关键。刚性桩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后,工后沉降变形将主要来源于下卧层。此时,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成为深部变形向上传递的主要特征。建立桩间土单元模型,分析桩顶结构及桩间距、桩径等参数对刚性桩跨越中浅部工后变形土体的调节机制,指出桩底选择良好的承载地层,并且穿过潜在工后变形土体足够的长度是跨越中浅部潜在变形土体的重要保证;建立深部变形向上传递时,加固区桩、土相互作用及其变形效应的简化分析模型,阐述加固区跟随下卧层变形的力学机制与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桥梁铺装层也称徘同保护层,其主要作用大于防止车辆轮胎或履带直接磨耗行车道权保护主梁免受雨水侵蚀,并对车辆轮重的集中国起分布作用,因此,铺装层要求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开裂,并保证耐磨。装层型式通常用柔怀铺装和刚怀铺装。本文就大沙河桥桥面刚性铺装层裂缝情况进行分析与探讨 。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载铁路翻浆冒泥病害这一"老大难"的问题,提出在基床表层增设聚氨酯碎石复合半刚性加强层结构,并开展材料力学特性试验、施工工艺以及现场测试三方面研究。研究表明:级配碎石掺9%聚氨酯胶水,孔隙率低、固化时间快、强度大、耐久性好,且混合料常温下初凝时间40 min,初凝强度5.4 MPa,满足天窗点施工和受力条件;半刚性结构层在包神重载铁路瓷窑湾站翻浆冒泥整治试验工点得到运用,施工工艺合理有效,能在有限的4 h封锁天窗时间内完成分段的翻浆冒泥整治工作;现场行车试验显示加强层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减少线路维修、增加线路使用寿命,现场长期监测证明采用聚氨酯胶凝碎石结构层整治翻浆冒泥病害效果显著,聚氨酯半刚性层产生13.21 mm沉降,且后期沉降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6.
带转换层高层结构综合楼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详细介绍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的设计与普通钢筋混凝土高层结构设计的不同之处 ,并强调带转换层高层建筑应遵循的构造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广州国际投资大厦加层加固结构设计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并对原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加层部分与原建筑物之间的构造处理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该文采用的方法可供高层建筑扩建和加固的设计和施工参考 .  相似文献   

8.
利用ANSYS有限元通用软件,从桥梁的结构特性入手,将梁板与铺装层作为一个整体结构进行了系统的动力学计算分析,深入研究了桥面铺装层在车辆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学响应特征,为今后建立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合理的结构设计指标和方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从天津站设计谈结构创新对站房整体设计的提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天津站是京津城际铁路的终点站,也是一个大型的现代化铁路新客站,设计中采用了诸多的新技术新工艺,本文详细论述了结构设计中的创新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的关系,以期在保证结构安全、可靠的前提下,积累经验,使结构设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新时期铁路客站的高标准、新要求。研究结论:通过分析天津站结构设计中采用的各类新技术与站房整体设计水平问的关系,表明结构设计的创新,无论从体系、控制标准、构造以及施工工法等任何一方面来讲,都对项目的推进及整体设计水平的提升具有控制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在社会对铁路客站要求不断提高的形势下,结构设计只有创新才是与之适应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10.
以山西中南部铁路通道红木沟隧道为例,通过理论分析水平成层围岩地质对光面爆破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实践总结,对水平成层围岩光面爆破的参数设计、选择原则及调整、优化等进行了阐述,为今后类似地质隧道的爆破开挖提供了案例借鉴和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庭式地铁车站作为地上建筑的先进设计理念,目前在国内部分城市地下二层车站中也被采用。以国内首例设置中庭、钢筋混凝土分叉高柱的地下三层平行换乘车站——乌鲁木齐地铁1、5号线国际机场站为例,简要介绍了其主要结构设计方案。通过车站标准段与中庭段计算结果对比及车站三维抗震分析,论证了该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其结论可为后续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线性简化的轮对模型,研究了刚性轮对及独立旋转轮对的曲线导向机理.分析现有转向架结构设计的特点,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今后可能的优化措施.  相似文献   

13.
全焊接钢桁架桥次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针对全焊接钢桁架桥中次应力对桥梁结构设计的影响,以某公路钢桁架桥为例,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结构进行计算,建立该桥理想铰接模型和节点刚性模型,计算由节点刚性所引起的结构次应力。研究结论:通过对两种模型应力的计算分析,得出了桁架次应力的大小及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次应力对下弦杆、上弦杆、斜腹杆影响力依次增大;支座所在节间,下弦杆产生较大次应力,需加强支座处各杆设计。由于节点的近乎刚性,在实际桁架的杆件中不可避免的存在次应力,因此在实际的结构设计中,应该通过有限元的计算来确定次应力对结构的不利影响,不宜轻易改变上下弦杆截面。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通过理论分析与多方案优化比选,研究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受力与变形特性,进而选择合理的混凝土支撑层型式及结构设计参数。研究结果:建议双块式无砟轨道混凝土支撑层的设计方案为:混凝土支撑层伸缩缝与道床板伸缩缝错开设置,厚度为30 cm,采用C20混凝土浇筑,且与道床板通过门形钢筋连接。  相似文献   

15.
基于落石计算的半刚性拦石墙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克服传统刚性拦石墙截面大、场地适宜性差、抗冲击能力有限的不足,提出一种半刚性拦石墙结构。该结构以桩板体系为主要受力构件,背后填筑缓冲土堤,在有效增强结构抗冲击力能力的同时,保证结构体系布设的灵活性和场地的适宜性。半刚性拦石墙的布设应在对陡崖沿线所有代表性剖面落石运动路径预测和弹跳高度计算的基础上,结合现场地形情况,优选坡度缓、落石弹跳高度小、运动速度小、远离被保护对象的位置,其走向延伸长度选取保护区段长度加5~10m长的安全储备,有效拦截高度选取走向沿线各计算剖面落石最大弹跳高度加1m高的安全储备。改进了落石冲击力计算方法,并以落石对缓冲土堤的冲击力和土压力为荷载依据进行半刚桂拦石墙的结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在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区段铺设弹性轨枕可有效降低轮轨相互作用,减缓桥隧区段道砟粉化,从而延长轨道结构养护维修周期。有砟轨道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值是结构体系中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弹性轨枕的应用效果。我国早期制定的标准中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不尽合理。本文在总结对比国内外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室内试验,对弹性轨枕枕下垫层静刚度试验方法从枕下垫层静刚度大小的评估方法、试件的制作及支承状态、静刚度计算时荷载取值范围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可为我国重载铁路有砟轨道弹性轨枕结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悬挂瓷绝缘子是刚性接触网系统主要绝缘部件。通过对深圳地铁2号线刚性悬挂瓷绝缘子在运营期间出现的绝缘子破裂故障进行归纳,分析该类故障可能出现的原因,为后续绝缘子在日常维护、故障分析方面提供参考。同时亦可对刚性接触网在结构设计、施工等方面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8.
跨层平面桁架结构体系在大跨度钢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其稳定问题是结构设计的关键。以大庆西站房跨层平面桁架结构为背景,采用缩尺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该跨层平面桁架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跨层平面桁架结构失稳形式主要为面外弯曲失稳,面外变形较小;桁架节点处由于杆件交汇数量多,局部应力复杂,发生明显的强度破坏,建议实际工程中应对受力较大的节点进行加强处理。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互层围岩开挖易出现台阶溜垮、涌水涌砂等现象,为安全施工,本文以蒙华铁路阳城隧道第四系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现场试验及数值模拟等方法,探究层厚比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1)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黏聚力和内摩擦角随层厚比变化趋势相反;(2)两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随着土层所占比例的增加,隧道拱顶沉降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规律,两层、三层土砂互层地层围岩土砂比为1∶1或1∶1∶1均匀分布时,拱顶沉降和周边收敛最小,初期支护结构主应力差最小,围岩稳定性最好;(3)不同层厚比土砂互层地层隧道,拱脚水平位移比拱肩水平位移更大,波动范围更广,隧道施工中应尤其加强对拱脚位置处的支护;(4)本研究结果可为土砂互层地层隧道围岩稳定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为互层地层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支承层是路基段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及双块式无砟轨道的重要结构,其服役性能直接关系到无砟轨道结构整体稳定性和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介绍了支承层的材料、作用及其性能指标。通过调研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建造的高速铁路无砟轨道支承层服役现状,发现个别地区无砟轨道支承层出现不同程度伤损。根据支承层伤损特点划分了支承层伤损类型,分析了环境冻融循环、温度梯度及高速列车动荷载对支承层伤损的影响。对某服役近10年的高速铁路粉化支承层取样测试,结果表明:Ⅲ级粉化支承层抗压强度低于设计强度,支承层总碱含量满足标准要求,水化产物中未发现有害物质,支承层抗冻性不足可能是其粉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