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分析未来运输指挥对编组站的需求,确立了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研究方向,展望了未来的技术发展。  相似文献   

2.
2008年7月22日,施耐德电气开始了庆祝Modicon发明40周年的系列主题活动。在上海的主题研讨会上,面对工业自动化未来发展与挑战,施耐德电气与业界深入探讨了OEM(设备自动化)、工厂和过程自动化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构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托IEC61850的功能分类原则,探讨城市轨道交通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功能构架,包括系统支持功能、系统配置或维护功能、运行或控制功能、本地过程自动化功能、分布式自动化支持功能和分布式过程自动化功能等,在分析现有系统功能的基础上,对该系统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自动化和数据将在未来极大地影响铁路的各个方面,西门子公司下一步目标是实现列车的全自动化运行。  相似文献   

5.
智能配电网的发展对配电自动化通信提出了新的要求,LTE网络具有传输速率高、方便部署等特点,在电力数据传输业务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综合考虑未来配网的典型接入场景及LTE无线专网的技术特征,研究了LTE专网在配电网自动化通信应用中的接入方案和基础构架,验证了LTE接入方案承载典型电力数据业务的能力,并设计了一种灵活可靠的电力LTE数据转换终端软硬件方案,测试表明整体构架具有较好的通信性能,可为智能配电网自动化通信网络的建设提供了一种经济有效的可选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瑞士勒奇山铁路隧道自动化系统为例,介绍在隧道发生灾害时,隧道自动化系统与信号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结合控制方式,由此引申探讨和研究未来我国铁路隧道自动化系统与CTCS结合配置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的实施效果体现在全站进路控制自动化,变分散控制为中央集中控制,智能调度决策,自动抄车号,信息流与车流/作业流自动同步,全自动报表,新建生产数字化指挥网和现代化生产管理网,作业效率提高近10%,劳动生产率提高40%,在安全方面进路办理差错率降低95%,编组站技术发展水平获得质的飞跃,是我国编组站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针对编组站尾部作业压力大、事故隐患多等问题,本文阐述了在编组站自动调速系统中应用尾部监控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单介绍了系统发展经历的阶段和实施步骤,概括说明了系统的组成结构及主要功能,同时展望了监控系统未来的发展以及其在编尾调速自动化和尾部安全作业生产应用中的广阔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铁道建筑技术》2009,(9):I0008-I0008
从目前中国最大的改扩建工程和规模居亚洲第一的新建编组站,到代表未来运输发展趋势的集装箱中心站,铁一院在大型铁路枢纽设计这一领域,始终与中国铁路的进步保持了同步发展。左图为新丰镇编组站,是中国改扩建规模最大的编组站,其综合自动化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基于云计算和数据库技术的信息系统容灾和备份(简称:灾备)方案,在该方案的框架下,探讨灾备自动化编排调度、灾备资源扩展和异构能力规划等技术,以及云化灾备的未来发展方向。该方案已应用于相关领域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灾备建设中。  相似文献   

11.
何世伟 《铁道货运》2010,28(7):5-11,21
对近20年来我国铁路编组站调度系统开发现状进行系统总结与分析,剖析编组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背景下新一代编组站调度决策支持系统开发的新理念及实现功能,分析基于新理念的编组站调度系统开发实践及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情况,阐明未来编组站调度决策支持系统技术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编组站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魏瑜 《铁道学报》2003,25(4):5-9
通过对既有编组站自动化发展的总结,分析目前我国编组站自动化存在的问题,介绍国外计算机集成过程系统分支(CIPS)的发展概况,提出了利用CIPS系统实现编组站自动化的方案,供铁路编组站自动化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系统的特点,分析了无人驾驶系统在设计、应用中需重点关注的关键问题。无人驾驶系统全面提升了城市轨道交通控制系统的自动化、集成化水平,是未来现代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对货车生产中的低成本焊接自动化意义,现状等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对低成本焊接自动化的成本核算和实现步骤作了说明,指出了货车焊接自动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铁路行车自动化与安全方面的问题,人机功能正确分配的问题,自动化发展后人的主要作用,文中指出自动化不是取消人的作业而是改变人的分工,并且新的分工比原来的要求高。当自动化系统出现异常时,一般由人根据具体情况来提高必要的工作以弥补系统的不足,文中还就自动化发展中的一些认识问题、概念和带有原则性的问题等作了科学论述。  相似文献   

16.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我国铁路驼峰自动化技术和设备逐渐完善,给铁路调车作业带来巨大进步,在对我国近年来新建和改建的十几个自动化驼峰进行系统运营综合测试基础上,分析驼峰自动化的运营效果以及通过测试反映的问题,探讨了自动化驼峰改进和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贾浩 《电气化铁道》2011,22(5):41-42,46
根据地铁变电站自动化的结构特点,介绍说明新型通信管理机在地铁变电站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并结合现场总线技术及变电站自动化发展的趋势提出了一种新型的采用通信管理机的自动化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8.
在回顾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和现状后,分析了可编程控制器在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中应用的技术条件和优越性,并针对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实际情况具体分析了可编程控制器所实现的面向对象和面向系统的功能,从而可以看出,以可编程控制器为基本组成部分实现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功能,是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的一个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以近些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隧道病害检测技术为对象,总结目前针对不同隧道病害所采用的常用检测技术以及新型检测技术,其中新型检测技术包括传感器检测技术、数字照相检测技术、激光扫描检测技术以及多功能集成的隧道检测车技术。详细介绍这几种新技术的原理,对比这几种检测技术的适用范围(检测病害类型)以及在环境条件、检测频率、处理速度、费用、人工依赖程度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与劣势,表明自动化、实时化和集成化将是未来隧道检测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传统人工+设备的检测模式将逐步转化为设备自动检测,技术人员的主观判别将逐渐被自动化检测代替;而集成化的检测设备也必将成为未来隧道检测设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0.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化能够进一步提高运输能力、提升服务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是未来的发展方向。目前,世界各国高速铁路信号系统实现了部分自动化,但大部分工作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亟需研究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以保持和提升高速铁路技术核心竞争力。高速铁路信号系统的智能技术主要包括智能调度指挥、列车自动驾驶、电务大数据和智能运维等,实现调度指挥智能化、列车控制自动化、运维监控现代化。结合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北斗定位、5G通信、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简要阐述高速铁路信号系统智能技术的应用及其技术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