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响应我国主要繁忙干线提速要求,从理论上探讨了“对于Vmax=140km/h的电传动机车采用轴悬式驱动机构”的可行性,采用六轴机车的垂向和横向非线性动力学模型程序,在相应参数不变的前提下,对轴悬式和架悬式机车进行了运行平稳性及轮轨动作用力,牵引电机工作状况的计算,得出了轴悬式六轴机车以140km/h运行时的轮轨动作用相当于架悬式六轴机车以160km/h运行的动作用力的结论。但前者的牵引电动机和齿  相似文献   

2.
DF4机车抱轴悬挂牵引电机方式产生的惯性故障及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陶征义 《机车电传动》2000,(1):30-30,34
目前内燃机车牵引电机的悬挂方式基本采用轴悬式和架悬式两种。DF4型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采用的是刚性轴悬式驱动机构。牵引电动机的一端由两个抱轴轴承刚性地支承在抱轴颈上;另一端弹性地悬挂在转向架构架上。轴悬式驱动机构结构简单,检修容易,拆装方便,在不起吊车体的情况下,牵引电动机可以在落轮坑内卸下,各轮对的牵引电动机可以互换安装。这种驱动方式目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我国内燃机车大多采用此种悬挂方式。1 轴悬挂方式的缺陷虽然轴悬式有以上优点,经过机车长时间运用,特别是在气候较寒冷的区域,它的缺陷也逐步地暴露出来,主要表…  相似文献   

3.
牵引电动机悬挂方式对机车或动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金鼎昌  罗Yun 《铁道学报》1994,(A06):43-47
本文对轴悬式,架悬式,全体悬式和半体悬式的机车,动车分别进行了横向稳定性,平稳性、动态曲线通过计算,分析了牵引电动机悬挂方式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半体悬和全体悬悬挂方式都可满足高速运行的要求,且具有低的轮轨动作用力,借鉴国外成熟技术,考虑我国实情,我国高速动力车宜先发展半体悬方式。  相似文献   

4.
指出在俄罗斯铁路目前运用条件下,将TЭ1170型和TЭ1180内燃机机车的来160km/h是不合理的。采取以下措施:车轴齿轮传动比,采用上轴距4轴转向架及其运行方向主动跟踪系统,斜搠杆式牵引力传递系统、架悬式牵引驱动和牵 动机-车轴球面滚动轴承,提高要车承载车体的强度性等,即可将TЭ1170和TЭ1180型内燃机车改造成为5种不同的新型客,货运机车或货运机车。这不仅可以改善牵引性能。更加有效地运用  相似文献   

5.
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连机车车辆厂研制的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是以240/275ZJD系列柴油机为动力的一组机车的统称。240/275ZJD系列柴油机采用合金铸铁机体,可提供全纤维锻钢曲轴,配备燃油电子喷射系统和增压设备。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采用交直流牵引主传动装置,主发电机采用TQFR3000E型系列三相交流同步发电机,直流牵引电动机为ZD109B型鼻悬式或ZD106A型全悬挂的电动机,主整流柜由ZP2000 32型硅整流元件组成,机车配备电阻制动装置。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也有采用交直交电传动装置的机型。东风4D系列内燃机车走行部的新技术有:滚动抱轴轴承箱、25°压力角的牵引齿轮;适应高速机车的高圆簧和全悬挂装置;适应小半径曲线机车用的径向转向架。机车广泛应用单元制动和弹簧停车装置。  相似文献   

6.
交流传动机车的发展 交流电动机与直流电动机相比,具有结构简单、维护少、功率大、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等诸多优点,所以在铁路机车上采用交流牵引电动机取代直流牵引电动机,是各国铁路工程师梦寐以求的目标。 早在1903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就造出了一台装有三相交流电机的机车,且最高试验时速达到了210公里,但在当时的条件下,无法实现在机车上进行变频率、变电压,而是通过牵引变电站引出的三根供电导线向机车提供可变频率、可变电压的三相交流电。这不仅使控制困难,应用不便,而且工程耗资巨大,  相似文献   

7.
牵引电动机是电传动内燃机车的主要部件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机车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工作性能有着重要影响。DF4C型内燃机车装有6台ZQDR-410C型牵引电动机,均为强迫通风的四极串励直流电动机。牵引电动机采用抱轴式悬挂方式,电机的一侧通过抱轴轴承刚性地支撑在轮轴上,另一侧通过弹性元件和吊杆悬挂在转向架构架上,电枢通过2个端盖及轴承装在机座上。电动机从牵引发电机获得电能并转化成机械能后,  相似文献   

8.
轴悬式牵引电动机吊挂刚度对其振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了轴悬式牵引电机悬挂特征以及降低电机振动加速度的研究试验,给了邮改善电机振动的计算结果,并指出电机吊挂刚度变化对机车这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合成闸瓦在我段电力机车上的运用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闸瓦在我段电力机车上的运用情况六里坪电力机务段(丹江口441916)周昌明1概述目前,我国电气化牵引的主型机车为韶山型电力机车。以前采用的中磷铸铁闸瓦经试验表明,SS1机车在时速80km时,紧急制动的距离会超过800m,铁闸瓦会融化,不能保证制动...  相似文献   

10.
架悬机车驱动装置悬挂参数及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采用多体动力学软件SIMPACK建立完整的动力学模型,分析架悬式机车驱动装置悬挂的纵向、横向刚度对其振动加速度和机车平稳性能的影响,发现在10 kN.m-1数量级选择纵、横向刚度,可以显著改善机车的横向性能和电动机工作条件,有效降低横向轮轨力,还可以提高机车的稳定性。认为采用摆杆悬挂是实现弹性架悬的重要结构方式。提出了等效刚度的概念,分析表明在相同的等效刚度下,传统架悬模型和弹性架悬模型的计算结果是吻合的。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牵引模式对C0-C0架悬式机车粘着性能的影响.通过对牵引装置不同布置方式进行比较,指出机车的轴重转移量以车体中央截面成对称分布,对应轮对上的粘着质量利用率之和为定值;并提出牵引点高度对机车粘着性能影响较大,而牵引装置布置方式对其影响较小,机车设计时需根据悬挂特性选择合适的牵引点高度.  相似文献   

12.
天梭号电力机车是为满足铁路大发展、适用提速运营要求而开发的2B0轴式200 km/h交流传动客运电力机车,其牵引电机悬挂装置属于准架悬式.在郑州机务段运营4万km时,发生电机悬挂螺栓断裂和悬挂臂2裂纹等现象,给机车安全运行造成了隐患.为了改善牵引电机悬挂装置的工作环境,保证机车运营的可靠性,首先我们对该悬挂装置的动应力进行了测试,再经现场调研后对其悬挂装置进行了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13.
弹性架悬式驱动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驱动装置刚性架悬式电力机车及驱动装置弹性架悬式电力机车的动力学性能,结合交流传动高速转向架的动态特性对弹性架悬式驱动装置的齿轮箱和悬挂横梁进行了结构强度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驱动装置弹性架悬式机车的动力学性能优于刚性架悬式机车,其在高速客运机车上具有明显的技术优势;并且弹性架悬式驱动装置主要部件可适应高速转向架的动...  相似文献   

14.
由于运用条件的特殊性,牵引电动机在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强烈的动力冲击作用,对于目前仍在广泛采用的抱轴悬挂式牵引电动机尤其是如此。据有关资料介绍,当机车运行中轮对通过轨道接缝时,轮对的垂直冲击加速度可以达到重力加速度的15倍到20倍。这时,抱轴悬挂式牵引电动机的各零部件要承受相当于自重几倍到十几倍的冲击力。因此,我们在进行牵引电动机结构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冲击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1 前言DF4B型电传动内燃机车的牵引电机采用轴悬式的悬挂结构 ,牵引电机的一侧通过抱轴承刚性地支撑在轮轴上 ,另一侧通过弹性元件和吊杆悬挂在转向架构架上。抱轴承是悬挂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实质是剖分式滑动轴承 ,这种悬挂方式结构简单 ,容易检修 ,拆装方便。但是抱轴承  相似文献   

16.
提高牵引电机质量的措施与建议柳州铁路局机务处(柳州545007)吴榕机车牵引电机的质量直接影响电力、内燃机车的正常运行。为适应铁道部提出的机车提速提吨的要求,我局近期对提高电机质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因牵引电动机故障造成的10万km机破件数...  相似文献   

17.
目前,我国电力、内燃机车的牵引电动机均采用抱轴式悬挂。机车运行时,牵引电动机直接受线路的冲击及齿轮啮合不良引起的振动影响,往往导致牵引电动机的磁极引线、连接线及电机引出线的故障。根据《牵引电机数据库年报》的统计,近年来电机联线及引出线的故障率如图所1示。  相似文献   

18.
随着铁路机车重载牵引的发展,要求牵引电动机输出转矩越来越大,而牵引电动机由于受机车空间限制,体积和输出轴的结构不可随意而为,给增大电机输出转矩带来了困难,为此世界各国的铁路专家提出了各种方法来应对这一问题。牵引电动机动力输出形式、输出方式在原理、结构和制造工艺上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9.
英格兰、威尔士和苏格兰铁路公司(EWS)和GM EMD订购了250台66型通用电传动内燃机车。66型机车的设计以59型机车为基础,采用涡轮增压12缸710型柴油机、EM2000微机控制系统、HTCR径向转向架、AR10型牵引发电机、D43型牵引电动机、滚动换轴承,设计速度为120km/h。  相似文献   

20.
简要阐述了金属磁记忆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检测仪器的基本结构,通过对机车轮心和牵引电动机悬挂座裂纹的检测实例,指出该方法在铁路机车部件检测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