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指出了现行公路路面现状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不足,建立了新的路面评价指标模型。新模型具有统一的值域范围,能够利用分项评价指标精确计算综合评价指标,确定路面的质量等级。另外,新模型避免了原有模型的结构缺陷,实例表明,新模型评价结果更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2.
多级模糊评判法在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通过对公路网规划方案评价指标体系总体分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实现对评价指标的选取,运用模糊统计方法确定非定量指标的隶属度,而对于定量评价指标隶属度值,则按效益型指标和成本型指标分别加以确定,运用频数统计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建立公路网规划方案二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相似文献   

3.
建立汽车行业团体标准评估模型和推荐方法,有利于更好地开展团体标准服务工作,对于提高团体标准规范性、逐步建立团体标准优胜劣汰的良好机制以及有效甄别和选拔高质量团体标准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所建立的团体标准评估模型围绕制定主体资质评价、制定过程评价、团体标准的编制质量、标准推广情况、标准执行情况和标准的实施状况等六个指标展开,并对指标进行3级分解,通过对多维度客观数据的采集及整理分析,选取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作为研究模型对团体标准进行综合评价,最终评价结果以综合评分和单项指标评分的形式输出。  相似文献   

4.
基于神经网络理论的公路工程质量评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黎霞  李闯民 《中南公路工程》2000,25(2):72-73,76
针对公路工程质量等级评定受多指标影响的特点,而且目前的方法存在难以将经验性、客观性综合起来的缺陷,提出利用神经网络理论建立公路工程质量评定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实例表明,模型评价结果合理,使质量评定科学化。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社会影响评价指标可靠度估算方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集值统计原理,对高速公路社会影响评价指标估值及其可靠度进行了研究与分析。利用此方法,评价者可较充分地利用评价过程中获得的信息,综合多种不同意见,减少评价中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提高指标置信度,计算结果可直接用于高速公路社会影响综合评价模型中指标权系数的确定。  相似文献   

6.
杨亚莉  刘清平 《公路工程》2008,33(1):150-153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城市道路的交通安全成为一个日趋严峻的问题,建立城市道路交通安全评价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根据交通安全的现状,分析了交通系统中影响交通安全的各种因素:道路、车辆、驾驶员、交通环境、交通管理等等。这些因素相互关联,共同影响道路交通安全,构成一个道路交通体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评价方法,并结合已有的数据和模型提出了适合目前国内交通现状的评价模型。该评价模型以模糊数学评价法和层次分析法为基础,通过模糊评价模式计算评价指标的隶属函数,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间的权重系数,从而得到城市道路交通安全的综合评价值。  相似文献   

7.
科学评价城市常规公交线路运行效率是优化公交线网、提升服务水平的前提。构建以线路配车数、线路长度、平均站距、非直线系数、发车间隔、运行速度和票价收入比为投入指标,客流服务居民数量比和每公里收益为产出指标的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对公交线路运行效率进行评价。为了修正小样本情况下随机因素带来的偏差,采用Bootstrap抽样法扩大样本数量使之接近总体分布;为了降低效率受指标维数影响的风险性,引入基尼不纯度(Gini impurity)系数赋予各指标子集权重并求出综合效率值,以此联合提升传统DEA模型的区分能力。同时,针对DEA模型难以确定评价指标的影响程度的问题,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方法量化各评价指标对公交线路运行效率的影响程度。基于构建的Bootstrap-DEA-Gini模型来联合改进DEA模型,并以广东省佛山市457条公交线路为例对其运行效率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平均站距、线路长度和非直线系数对公交线路的运行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其中平均站距影响最大,影响程度高达0.98。平均发车间隔偏长、非直线系数偏大和线路配客座总数偏少是造成佛山市部分线路运行效率低的主要原因。提出的Bootstrap-DEA-Gini模型得到的效率值比传统DEA模型低,且能有效区分运行效率相近的公交线路,与实际运营情况更相符。   相似文献   

8.
汽车操纵稳定性的理论预测与综合评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宗长富  郭孔辉  李铂 《汽车工程》2001,23(1):5-8,12
本文建立了人-车-路闭环系统模型。计算了双移线及蛇行道路输入时14种车辆方案的理论综合评价指标。根据驾驶员的主观评价对其进行相关检验。利用本文提出的理论预测评价模型和综合评价指标。可对汽车结构设计参数和控制参数进行优化,改善汽车的操纵性能,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在阐述城市路面管理系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道路路面使用性能的各单项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在路面使用性能评价上的不足,对各单项评价指标模型进行了改进,统一了各个指标的值域范围,使得各个分项指标同综合指标的值域一致。改进后的模型具有统一的值域范围,不仅能适用于单项指标的评价,也满足了综合评价指标计算的需要。另外根据城市快速路和城市一般道路路面使用和状况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分别建立了路面综合评价指标,以适应不同功能、地位的城市道路路面综合评价,为建立城市道路路面状况综合评价模型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防止地铁车站基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从建设管理、地质勘察、基坑工程设计及基坑工程施工等4个方面,根据层次分析法及专家意见确定了各项评价指标的权重,建立了层次结构的评价指标及二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地铁车站基坑工程的安全性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上海某地铁车站基坑工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该地铁车站基坑的综合评价为“基本安全”,与实际安全状况吻合,说明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联合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二自由度汽车操纵动力学模型和汽车开环系统操纵性、稳定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提出了同时考虑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的加权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以及考虑各种车速重要性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应用复合形法,对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进行的联合优化实例表明,利用所提出的加权均匀操纵稳定性评价指标,可以有效地实现汽车操纵性和稳定性在所有车速范围内的优化。  相似文献   

12.
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公路网络综合平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在深入研究公路网评价指标体系及其属性值量化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和神经网络技术的综合评价方法,并对神经网络输入、输出指标属性值的量化方法进行了讨论,建立了两在公路网综合评价模型。最后,介绍了两种模型在天津市公路网络综合评价中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3.
城市道路路面状况评价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城市道路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模型和方法的不足,对有关评价模型进行了改进,改进后的模型具有统一的值阈,不仅适用于单项评价,也能用于综合评价指标的计算;根据城市快速道路和城市一般道路路面使用与状况评价的侧重点不同,分别建立了路面综合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4.
公路网规划方案的灰色系统评价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邹志云  李硕 《中南公路工程》2000,25(3):76-77,80
根据公路网的道路与交通特征参数指标,利用灰色系统评价模型,对公路网规划方案的优劣进行评价。最后给出了算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评价具有的不确定性,提出了基于云模型的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模型。选取平均延误、饱和度、平均速度、交通密度作为评价指标,运用云模型理论实现了评价指标的等级划分,并绘制了各个评价指标的分级云图;进一步通过专家打分法,综合处理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权重系数,结果表明饱和度指标权重最大。然后按照最大隶属度识别准则,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综合评价得到最终评价结果。最后,基于施工区实测数据,运用本文提出的施工区交通组织方案评价模型对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6.
隧道围岩开挖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实用方法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针对目前围岩稳定性等级评价方面存在的缺陷,考虑影响围岩体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和物元模型的综合评价系统。以围岩稳定性等级、评价指标及其特征值构造物元模型,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系数,并根据计算出的综合关联度来实现对各围岩稳定性等级综合评判。以某水电站2号导流调工程实例验证了该系统的科学性、可靠性以及适用性。  相似文献   

17.
协调分析方法在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决策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协调分析作为一种基于妥协原理的多目标评价与决策方法,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成功的应用,本文利用协调分析方法建立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城市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的多方案评价与决策模型,并给出应用实例,评价结果表明,利用协调分析方法进行交通规划的多目标决策,具有许多优点,(1)模型与方法综合考虑和优缺点,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客观可信;(2)与一般评价方法相比,协调分析方法的评价结果用协调优先指标和非协调优先指标两个数值来评价每个方案。得到的信息丰富;(3)协调分析方法简单易行。  相似文献   

18.
道路交通设施舒适度评价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道路交通设施的舒适度评价模型从道路交通参与者的心理感受、生理感受入手,针对舒适度这个评价目标.确立二阶评价指标,并使用模糊计算法和层次分析法衡量道路交通设施的舒适化程度。道路交通设施舒适度评价模型为道路交通设施设计人员对道路交通设施现状进行科学的评价提供了方法。  相似文献   

19.
神经网络在高速公路网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用多层次分析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对高速公路网评价指标及综合评价方法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高速公路网评价的四大类评价指标;针对定量和定性指标特性分别采取不同的无量纲化函数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通过神经网络建模思路及网络模型分析,结合高速公路网评价特点及评价指标个数,建立了三层前馈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模型。经在江苏省第二轮高速公路网规划评价中进行实际应用分析,结果表明选取的评价指标科学合理,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方法克服了其它综合评价方法的随意性缺陷。  相似文献   

20.
摘要:在对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风险进行识别的基础上,构建了高速公路项目建设进度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模糊可拓群体评价模型,该模型基于群体专家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可拓进行综合评价,并结合实例对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进行了综合评价,为高速公路建设进度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