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吴江 《公路》2002,(7):28-33
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是连接深圳市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它包括深圳湾公路大桥,一线口岸和深圳侧接线工程,文章介绍应用方案优选评估体系,对深圳接线工程的3个设计方案一高架桥方案,下穿道路方案和全暗埋隧道方案进行评估,提出量化的比选分析方法,基本确定全暗埋隧道方案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2.
深港西部通道深圳侧接线工程是通过一线口岸深港过境车辆的专用通道,设计行车速度80 km/h,按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主线全长约4.48 km,其中下沉式道路长约3.08 km。下沉式道路为浅埋箱式隧道结构,由全暗埋箱型结构、半敞开箱型结构和全敞开坞式结构组成。通过介绍城市下沉式道路总体布置、基坑区段划分、围护结构有效运用和隧道结构总体设计,使节能环保、布局新颖的设计理念得以推广。  相似文献   

3.
<正>备受南昌市民关注的象湖隧道将在今年6月份左右建成一个隧道"雏形",计划年内主体基本完工,明年6月竣工。象湖隧道工程是九洲大街西延下穿象湖的隧道工程,西起子羽路,东至迎宾大道,路线全长约2.7 km,其中暗埋段长度1 725 m,东西两端接线分别长约600 m、350 m,比青山湖隧道长约900 m。象湖隧道是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兰州市白塔山隧道路线及两端接线的特点。论述了路线选择及接线方案比选中,需要综合考虑的诸如自然条件、社会情况、工程实施难易程度等多种因素,最终确定合理的路线及两端接线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内城市建设的规模扩大和早期城市管线无序建设的影响,城市隧道建设遇到越来越多的与管线近接施工和下穿等难题。结合深圳东部通道某标段施工实际工程案例,对隧道下穿燃气管的保护方案进行比选分析研究。该标段隧道上覆燃气管埋深约3.3 m,管底距隧道拱顶约4.3 m,隧道下穿该管线采用比选出的“管线改迁+悬吊保护”方案进行施工。在隧道进洞施工不理想的前提下,该方案仍能保证带气运营的次高压燃气管在悬吊保护措施的保护下正常运营。研究结果表明,比选出的“管线改迁+悬吊保护”方案是合理可行的,可供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设计借鉴。  相似文献   

6.
曾东洋  李建斐  杨绍战  李涛 《公路》2022,(5):258-263
以改扩建工程荷坳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对双洞双向八车道叠层盾构隧道与洞外分离式八车道路基之间的隧道接线方案研究的基础上,对YK2+720~YK3+180段460 m范围内隧道结构断面型式、变形及内力分布变化规律等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仿真分析。综合接线方案、制约性边界条件、路线间距、地形地质等因素,对小净距隧道群分段选用了明挖顺做法的错位叠层分离式隧道和错位叠层整体式隧道,暗挖钻爆法的分离式隧道和整体式中墙连拱隧道等组合方案进行了研究,确保了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有效减少了环境影响,研究成果可供类似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7.
鹅公岌隧道是深圳盐田~坝岗高速公路A段的重点工程,左、右洞长度分别为275m、225m,隧道斜穿鹅公岌山体,西洞口暗洞浅埋2~12m,占总长的42%,单洞开挖断面150.62m2。隧道岩土体结构松散,遇水易软化,围岩稳定性极差。本主要介绍鹅公岌隧道I类浅埋地段施工方法、质量要求、监控量测及信息反馈等。  相似文献   

8.
对吉怀高速公路大坡岭连拱隧道怀化端洞口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段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选,对连拱隧道在洞口段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情况,浅埋侧采用明挖、暗挖、暗洞明作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连拱隧道在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情况出洞,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9.
港珠澳大桥沉管隧道暗埋段通过预制沉管海底对接,实现桥隧转换功能,亦是岛隧工程施工控制性节点。沉管隧道暗埋段位于伶仃洋海域,外海高盐高湿高腐蚀环境、人工岛内深基坑施工、结构耐久性河抗渗标准高,对工程施工和管理都是极大的挑战。文章主要从技术角度剖析暗埋段施工时,节段差异沉降控制、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结构和节段防渗3个方面阐述沉管隧道暗埋段施工中重难点的管控,为后续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夏国志 《公路交通技术》2013,(4):120-123,127
隧道工程中,洞口施工方案的选择对于整个项目的工期及投资都非常关键,也是隧道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根据火凤山隧道右线出口段浅埋偏压地质条件,运用大型有限元软件MIDAS GTS对该隧道右线进洞明、暗挖2种施工方案进行数值模拟,针对不同方案建立围岩的位移场、应力场,并从风险控制、建设投资、施工工期以及环境影响4个方面对2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得出暗挖方案优于明挖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隧道建设》2014,(2):123-123
<正>连接德国与丹麦的费马恩海峡上将建设一条接线工程。经过长时间的比较和研究,设计单位决定采用修建隧道的方法来接通费马恩海峡。近日,费马恩海湾跨海工程经业主确认后敲定沉管隧道方案,并于2014年底进行招标。工程敲定沉管隧道方案沉管式隧道已经取代斜拉桥方案,成为跨越丹麦与德国之间费马恩海湾跨海工程的更优选择。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原因是:相较于120 km的混凝土隧道构件,将在亚洲生产的桥梁钢铁构件以及长距离的航海旅程等现实情况都成为了斜拉桥方案的风险  相似文献   

12.
褚凯  贺维国  于勇 《隧道建设》2022,42(9):1597-1604
珠江口隧道为深江铁路控制性工程,沿线众多控制因素如港口及码头密集,穿越多条高等级航道,河床水深变化大,地质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大、风险高等, 制约着本工程的实施。为确定深江铁路珠江口隧道的线路方案,首先,对珠江口两岸城市规划、航道、环境敏感点、地质等选线控制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越江点位置; 然后,结合越江点位置,提出在虎门太平水道入海口越江的“深圳—虎门—南沙”北线方案和在深圳宝安机场跑道以北500 m越江的“深圳—南沙”南线方案; 最后,考虑串联经济据点、线型条件、海底隧道修建难度、运营条件、对城市规划和环境的影响、工期及工程投资等因素,对线路方案进行综合比选,发现北线方案更具优势并确定其为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3.
对吉怀高速公路大坡岭连拱隧道怀化端洞口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段各种设计方案进行必选,对连拱隧道在洞口段一侧位于山体内、一侧浅埋情况,浅埋侧采用明挖、暗挖、暗洞明作方案进行比较研究,为连拱隧道在隧道轴线与地形等高线斜交情况出洞,设计方案选择提供决策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利用隧道结构提取浅层地热能用以路面防结冰的系统,基于隧道敞开段结构特点提出隧道下路面埋管的总体敷设方案。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通过建立道路下埋管数值模型,分析了路面埋管总体换热特点以及埋管间距对路面埋管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1)路面下换热管宜敷设在混凝土铺装层中,并采用单U型平行坡面布设;2)在一定范围内,相邻U型管间距是影响路面埋管防结冰系统效果的主要因素,进出水口间距变化对埋管防结冰系统运行效果影响并不明显。最后分析得到了本研究依托工程最佳性价比的埋管敷设方案,给类似工程应用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5.
新意法在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意法是一种能有效控制浅埋大断面隧道核心土变形的设计、旌工指导方法;自主创新研究开发适应我国国情的浅埋大断面隧道全断面预加固工法,保证施工稳定性具有重大的工程实际意义。本研究结合武广客运专线浏阳河隧道施工,基于正交试验原理,安排数值模拟试验方案,得到各级围岩下浅埋大断面隧道施工参数建议,为施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龙勇 《公路隧道》2005,(4):27-32
本文结合三十里铺隧道浅埋段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浅埋黄土隧道的设计及施工工艺,提出浅埋、土质隧道的支护方案和其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大广高速广东段上坪大断面浅埋偏压隧道工程实际,采用弹塑性有限元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论证了深埋侧隧洞先行开挖的原则,双侧壁导坑法施工亦应采取深埋侧先行方案。结合实际工程,进一步讨论了浅埋偏压隧道施工的注意问题,对类似隧道的施工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楼山隧道特殊的工程特点,本文展开施工方案研究。首先,从工程规模及设备配置、土建投资估算和土建工期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推荐高楼山隧道采用一台小断面TBM小导洞结合钻爆方案和一台全断面TBM结合钻爆施工方案。其次从地质条件、施工管理等方面分析了高楼山隧道采用TBM施工的可行性,得出高楼山隧道采用TBM施工可行。  相似文献   

19.
余晶  程勇  贾瑞华 《公路》2012,(9):244-249
介绍了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工程中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下穿口岸段隧道结构形式及施工方法的比较过程。根据实际工程调研及设计经验,提出了封闭管幕保护下的浅埋暗挖方案,并对设计施工技术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初步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昆明地铁3号线金太区间隧道工程为例,采用现场监控量测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3种浅埋暗挖矩形区间隧道临时支护拆除方案对隧道结构安全稳定性的影响,得出了目标断面隧道结构的顶板下沉、水平收敛、地表沉降及安全性系数在拆除临时支护前后的变化规律,引入位移变化率指标,分析对比了临时支护拆除方案的优劣,确定了适用于浅埋暗挖矩形隧道临时支护的间隔拆除方法,并采用现场监测数据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