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度和制动距离的最优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商用车防抱制动系统(AB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简介防抱制动系统(ABS)的任务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造成的车轮抱死(尤其在光滑的路面上),确保车辆在全制动时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了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主、挂车制动结合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可利用的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以及车辆减速和停车距离的最优化。  相似文献   

3.
ABS系统是在制动期间监视和控制车辆速度的电子控制系统。它的功能是防止由于制动力过大而出现车轮抱死现象(尤其是在光滑的路面上),从而使得即使全制动也能维持横向牵引力,保证驾驶的稳定性和车辆的转向控制性以及制动协调性的最佳效果。同时,保证了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制动摩擦力,在紧急制动时也保持了车辆方向的可操纵性;  相似文献   

4.
汽车的制动性能关系剑汽车安全行驶性能。ABS防抱死系统的应用是汽车安全性方面最重要的技术进展。通过对装备ABS汽车与普通汽车制动距离的计算比较分析发现,在湿滑的道路上突然制动,ABS系统可以使驾驶员能够保持车辆行驶平稳,在较短的距离内将汽车刹住。但在不湿滑的路面上,缩短刹车距离的范同值比较小。而在冰雪路面上行驶的车辆,没有装备ABS的汽车在湿路面或冻路面上制动时,制动距离会过长且不能猛烈转向。而装备ABS系统的汽车也是如此,因为尽管ABS能提供附加的制动控制和转向控制,但它不能解决这样一个客观的物理事实:那就是在较滑的路面上,可利用的牵引力很小。  相似文献   

5.
故障一点通     
低速轻踩制动时ABS启动 故障现象:一辆行驶3万km的蒙迪欧,在平坦的路面行驶时制动系统正常,当车辆转弯或行驶在颠簸的路面轻踩制动,ABS系统有时会启动,制动踏板有明显的振动。出现故障时ABS故障灯会点亮,行驶一段时间后会熄灭。  相似文献   

6.
制动防抱死系统(ABS)通过增压、保压和泄压等过程的不断循环,使制动时车轮的滑移率控制在15%~20%的最佳范围内,保证汽车制动过程的稳定性,有效防止制动中产生的抱死、跑偏和甩尾等危险现象。ABS系统是基于常规制动系统而工作的(见图1)。  相似文献   

7.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ABS是改善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装置,本文利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建立了车辆制动防抱系统仿真模型。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车辆在不同路面制动时的滑动率,提出在不同路面制动时滑动率控制的最佳值,使车辆制动时的滑动率达到这一最佳值,从而可以实现车辆在不同路面条件制动时保持稳定的制动力,缩短制动距离。  相似文献   

8.
车辆防抱死控制系统(ABS)的目标控制参数在不同路面上存在很大差异,所以在不同路况下汽车电控系统所采取的控制策略和算法也有所差别。以汽车主动安全装置ABS为基础,在建立了车辆模型和进行滑移率估算的前提下.设计了道路识别控制器。考虑到轮胎非线性的影响,对变附着系数路面进行了ABS制动模拟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路面识别技术的ABS控制系统能准确判断出路面状况,并据此调整控制策略,以使车辆获得最大的制动减速度和最短的制动距离。试验表明.该系统具有较好的跟踪性。  相似文献   

9.
ABS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BS即汽车制动防抱死系统,是一种机电液一体化装置,它在传统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采用电子控制技术,以实现制动力的自动调节,防止制动车轮抱死,以期获得最有效的制动效果,并大大提高车辆主动安全性。ABS能够利用轮胎和路面之间的峰值附着性能,提高汽车抗侧滑性能,充分发挥制动效能,同时增加汽车制动过程中的可控性,  相似文献   

10.
汽车防抱制动系统(简尔 ABS)是最近几年开发使用的一种提高汽车制动安全性的高新技术装置。当汽车在行驶中进行制动时,尤其是在潮湿、泥泞、冰雪路面等低附着系数路面上高速行驶中实施紧急制动,车轮很容易抱死拖滑,一旦有一个以上车轮抱死,就会造成车辆侧滑甩尾,方向失控,导致车辆相撞倾覆,甚至造成车毁人亡的严重事故。ABS 就是针对这一问题而开发的汽车安全性装置。  相似文献   

11.
汽车防抱制动死系统(Anti-Look Brake System)简称ABS,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ABS利用电子电路自动控制车辆制动力,防止车轮完全抱死,提高制动减速度和缩短制动距离,并能有效地提高车辆制动的稳定性,防止车辆侧滑和甩尾,因此被认为是当前提高汽车行驶完全性有效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汽车技术水平的升级及人们对车辆安全要求的逐步提高,近年来用于提高车辆主动安全的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 Braking System)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在商用车上。ABS是防止在紧急制动时车轮被抱死的电子控制系统,在紧急制动时保持车辆的可操纵性;缩短和优化制动距离,在低附着路面上,制动距离缩短10%;保持了最优化的路面附着系数利用率;减少了轮胎磨损和维修费用。  相似文献   

13.
德尔福混合线控制动系统(Hybird Brake-by-wire)(即混合电制动系统)(见图)是用后轮电动制动钳来代替传统后轮液压制动钳,并与电动驻车制动集成。而传统的液压制动钳/真空助力器仍应用于前轮制动(见图)。这种混合型制动系统使车载的防抱制动系统(ABS)、牵引力控制系统(TCS)、车辆稳定控制系统(VSC)能更好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14.
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nti-LockBrakreSysterm),简称ABS。它是汽车上的一种主动安全装置,其作用是在汽车制动时,防止车轮抱死在路面上滑拖,以提高汽车制动过程中的方向稳定性、转向控制能力和缩短制动距离。使汽车制动更为安全有效。但是如果使用不当或检修方法不正确,将会导至ABS系统效能降低或丧失。以至发生车辆事故。因此,在使用与检修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制动防抱死系统及其正确使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简要论述了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着重阐述了其正确使用方法以及制动防抱死系统和传统液压制动系相互配合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汽车防抱死制动系统(ABS)开发过程中,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车试验完成参数标定以保证产品性能和鲁棒性。对于缩短开发周期而言,在设计阶段基于模型实现ABS控制算法的标定和迭代优化具有重要价值。本文建立了包含平面内SWIFT轮胎模型在内的四分之一车辆模型,建立了防抱死制动系统模型并设计了基于规则的逻辑门限ABS控制算法,并基于该平台验证了ABS控制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SBC制动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BC制动系统即测控一体化制动控制系统(Sensotronic Brake Control),是充满创意的电子控制式制动系统,与ABS、ASR、ESP以及制动辅助系统(Brake Assist)一脉相承。这种系统将成为提高汽车驾驶安全性的一个新里程碑。  相似文献   

18.
电子稳定程序(Electronic Stability Program,即ESP),属于车辆的主动安全技术,也称为动态驾驶控制系统。实质上,它是一个防滑系统,使车辆始终保持在惯性力和行驶方向一致的状态,防止车辆因侧滑而发生意外事故,降低在事故中发生侧面碰撞的几率。ESP能在车辆的行驶过程中识别出车辆的不正常行驶状态,如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度等,然后通过协调相关系统的工作使车辆回到正常行驶状态。这些相关系统主要为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BD(电子制动力分配系统)、EDL(电子差速锁定)系统、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BC(电子制动控制)系统和BAS(电子制动助力系统)等。  相似文献   

19.
防抱死制动系统(ABS,Anti—LockBrakeSystem)是利用电子控制系统来控制车轮的制动,达到制动防抱死的目的,从而防止车辆出现制动跑偏、侧滑等现象,有效地保护车辆和乘员的安全。当ABS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启用自诊断与失效一安全功能,可大大提高车辆的行驶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五、适合于制动和传动系统的行车安全系统 1.防抱制动系统(ABS)(1)研究课题在湿滑路面行驶或是驾驶员猛踩制动(由于突然出现意想不到的障碍物或是其他驾驶员的错误)等危机情况,在没有ABS的情况下,车轮在制动时就容易抱死,车辆便不能控制转向,引起打滑。更严重的是偏离道路。在这种情况下,ABS防止车轮抱死.保持其制动时的转向性,从而有效降低打滑。(见图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