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虾]信箱     
~~有问有答□ 河南省新郑市综合高中普二一班时伟峰问:1.我国有没有自己研制的战略核潜艇?2.引进俄罗斯的是第几代潜艇,请介绍一下其性能。■答:我国有自己研制的战略核潜艇。据外刊报道,这种战略核潜艇被称为“夏”级,水下排水量为8000吨,水下航速22节,载有12枚“巨浪-1”型潜射战略导弹。我国引进的俄制潜艇是被外刊称为“基洛”级的常规潜艇,据外刊报道有877EKM和636型两种。“基洛”级由俄罗斯“红宝石”设计局设计,水上排水量约2350吨,水下排水量3000吨,长73.8米,宽9.9米,吃水6.3米,最大下潜深度300米,工作深度240米,水面航速11节,…  相似文献   

2.
超空泡技术将改变海战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世人最早知道超空泡武器是在2000年8月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沉没于巴伦支海之后,据称致该潜艇沉没的爆炸与一种采用超空泡技术的高超声速鱼雷的试验有关。由此,人们知道了采用超空泡技术的鱼雷航速竟可以超乎想象地达到100节以上。但谈到什么是超空泡技术、其军事价值和意义又如何,人们可能就知之不多了。  相似文献   

3.
王麟 《航海》2001,(5):23-24
千呼万唤始出来 核动力攻击潜艇是建立强大海军不可或缺的重要武器装备。它最早诞生于美国,即1954年建成的“鹦鹉螺”号。美国至今共发展了六代核潜艇,第五代为1976年服役的“洛杉矶”级,其武器配备在美国海军核动力攻击潜艇中首屈一指;第六代是新服役的“海狼”级,它被誉为“21世纪的核潜艇”。美国海军目前共拥有55艘核潜艇。前苏联海军早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大力发展核动  相似文献   

4.
4月份,世界上第一艘全新燃料电池驱动的212A型U31“克拉西”号潜艇,在德国北部基尔港下水,开始了首航。 “克拉西”号潜艇长55.9米,艇宽7米,吃水6米;水上排水量1450吨,水下排水量为1830吨;水上航速12节,水下航速20节;最大潜深200米;自持力49天。艇员编制27名。  相似文献   

5.
雁如 《航海》2004,(3):41-42
1968年5月的一天,美国的一艘“巨无霸”核攻击潜艇突然神秘失踪,关于它的失踪原因在三十多年来一直争论不休。直到这艘核潜艇失踪数十年后的今天,美国《知情者》日报最近隆重推出一颗重磅“原子弹”——揭开美国海军“天蝎号”核潜艇遇难之谜。  相似文献   

6.
英阿战火刚在南太平洋上升起之际,英国核动力攻击潜艇用鱼雷,而不是导弹,一举击沉了阿根廷的第二大舰贝尔格拉特将军号巡洋舰的新闻,传遍了整个世界。核潜艇(指核动力攻击潜艇。下同)的这一胜利,对人们来说,并不算什么意料之外的事情。潜艇,自诞生的那天起,就给水面舰只构成了巨大的威胁。这次不过是因为核潜艇的首次参战,得以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7.
广州黄浦船厂研制出中国首艘不晕船——“新世纪一号”。据介绍,该船总长39.78米,宽15米,排水量439.64吨,航速大于18节,可乘员98人。据船厂总建造师罗汉清透露,该船之所以乘坐不晕,秘密在于船的水下部分与普通船只完全不同,是由两个类似鱼雷的潜体构成,犹如两艘潜艇,不仅可以保持船体平稳,而且可以提高船速。  相似文献   

8.
法国制造了一艘目前世界上最小的核潜艇,计划于1991年投入使用。这艘潜艇名叫“紫水晶”号,长73米,宽7.6米,重2400吨,航速可达每小时50公里,能下潜300米深,载员共66人,可携带水雷和“飞雷”式反舰导弹。▲日本一家造船厂建造了一艘载重量可达8万吨的用煤作燃料的货船并已交付澳大利亚使用。  相似文献   

9.
1968年4月,苏联一艘1500吨的潜艇在夏威夷西北的太平洋失事,沉入海底。后来,美国为获取情报,将它打捞上来,称它是“高尔夫”级潜艇。1979年底,苏联一艘新型核潜艇下水,它的艇体及主要装备全用轻而强的钛合金制造,水下航速高达43节,创世界纪录。这就是震惊各国海军的“阿尔法”级核潜艇。1982年,苏联一艘潜艇密秘潜入瑞典水域,结果在岩石上  相似文献   

10.
今年10月23日,美国海军最新的“弗吉尼亚”级核攻击潜艇首艇“弗吉尼亚”号(SSN-774)将正式服役。该级潜艇是替换美军现役“洛杉矶”级潜艇的新一代攻击核潜艇,是美军谋求在21世纪继续称霸海洋的又一利器。  相似文献   

11.
核潜艇以核反应堆作为推进动力源,可长期潜伏在水中活动,具有比常规动力潜艇远为优越的作战性能和更为广阔的活动范围;核潜艇装备导弹等多种武器,既能完成反潜、反舰和对陆上目标实施攻击等多种使命,又具有陆基战略武器无法比拟的“第二核打击力量”的优点。中国海军于1958年决定研制核潜艇,到1988年,先后研制成功鱼雷核潜艇和导弹核潜艇。这是中国舰艇研制和建造事业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北方机器制造企业”建造的新型核潜艇——“猎豹”,在完成最后阶段的持续10天试航后,将按计划于今年夏季交付海军。 新型“猎豹”核潜艇是俄第三代多用途核潜艇,它被认为是国产潜艇中噪音最小的。 “猎豹”核潜艇排水量为12770吨,最高速度33节,下潜深度600米,定员63人。  相似文献   

13.
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关心中国海军潜艇(包括常规潜艇和核潜艇)的发展,却往往忽略了我们所面临的潜艇威胁。2004年12月24日,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休斯敦”号抵达关岛阿普拉海军基地,加上此前到达的“旧金山”号和“科珀斯克里斯蒂城”号,美国海军部署到关岛永久基地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数量已达3艘,西太平洋地区已常年处于美海军核潜艇的打击圈内,因此增强我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迫在眉睫。反潜作战分为航空反潜、水面舰艇反潜和潜艇反潜三种形式,其中航空反潜是中坚,所使用的主要装备就是反潜巡逻机。尽管美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时常出没在我国近海,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海军迄今尚没有正式装备反潜巡逻机,航空反潜能力令人堪忧。要大幅提高我国海军的反潜作战能力,反潜巡逻机就不可或缺。随着我国军事科技的进步,可以预料,在不远的未来,我国海军的反潜巡逻机就将翱翔在碧海蓝天之间,守卫祖国的安全。  相似文献   

14.
945型多用途攻击核潜艇(俄称Мрса“火星”,北约代号“塞拉”级,曾经一段时期,北约也将其称作“山脉”)是苏联研制的第三代核动力攻击潜艇,也是目前俄罗斯海军中性能一流且最为神秘的一级王牌核攻击潜艇。事实上,正是由于该型艇的存在,才使得俄罗斯继续作为一个海洋大国存在于世。,而945АБ型则是在政治的压力下被迫拆解掉的一型改进型攻击核潜艇,它代表了前苏联核潜艇建造技术的最高水平与科研能力,许多技术指标甚至优于目前俄罗斯刚服役的“北德文斯克”级攻击核潜艇。  相似文献   

15.
《舰船科学技术》2015,(10):151-154
准确识别来袭鱼雷制导方式是水面舰艇在鱼雷防御过程中采取有针对性对抗措施的前提。本文分析直航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和线导鱼雷在潜艇攻击征兆、鱼雷齐射数量、航速变化次数和累积方位变化量上的差异,选取这4个变量作为特征指标,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来袭鱼雷制导方式识别模型。计算实例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可为水面舰艇的鱼雷防御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6.
1982年5月4的马岛海战,是二战后第一次发生的鱼雷海战。这次海战英阿双方都出动了航母、大型水面战舰、潜艇等。双方均使用了鱼雷(共五个型号之多)。 5月1日大西洋上,浓雾垂江,能见度极差。阿方“圣路易斯”号潜艇的声纳,捕捉到距本舰约10000米方位上的英护卫舰信号,于是向它发射了一条德制  相似文献   

17.
航速、航程是鱼雷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在分析鱼雷航速与航程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攻击态势下航程的精确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鱼雷采用不同航速攻击时对应航程的仿真算例,建立的模型为鱼雷航速、航程指标的分析论证及鱼雷携带燃料量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鱼雷的历史至少可以从1866年算起,当时罗伯特。怀特的”吕不导弹“把压缩空气作为能量贮存在雷体中用以推进,航速达到7节。15年之后压缩空气驱动的马达使鱼雷航速达到30节。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由燃烧室的蒸汽带动透平机驱动鱼雷的航速超出40节,但是在此同时,蓄电池作为动力的鱼雷也已经开始使用。  相似文献   

19.
文锋 《航海》2002,(2):21-24
2001年10月,俄罗斯成功地在巴比伦支海打捞了“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然而,鲜为人知的是,早在1974年,美国就曾在太平洋上打捞过沉没的前苏联潜艇,而那次打捞的难度,从各方面来说,都超过了打捞“库尔斯克”号。 二战后,前苏联海军不仅加紧了对核潜艇的研制,同时对体积小、行动灵活、噪音小、造价低廉的常规潜艇也非常重视,所以前苏联海军的常规潜艇也得到了空前发展。60年代,前苏联拥有的常规潜艇多达150余艘,居世界首位。而美军当时真正能投入使用的常规动力潜艇只有几  相似文献   

20.
导弹时代的首次大规模海战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导弹时代的首次大规模海战.这次海战除阿军的一艘巡洋舰“贝尔格拉诺将军”号被英国核潜艇“征服者”号用 MK24“虎鱼”鱼雷击沉外,其它战斗都是在英国海军舰艇与阿根廷空军之间进行的。空军对舰艇攻击的结果如表1所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