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及我国运输船舶噪声标准(JT4617-82),对于无集中控制室的机舱,推荐的噪声级允许值不得大于90dB(A),有集控室时,允许值可增加到110dB(A)。目前钢质机动船舶,多以柴油机作推进主机和发电机,故机舱噪声级一般为100dB(A)至110dB(A)。因此,按上述标准,机舱都需要设置集控室。集控室内推荐的噪声级允许值低于75dB(A)或者低于ISO规定的噪声评价曲线NR70。但是,近年来建造的内河船舶机舱集控室的室内噪声一般在80dB(A)左右,不符合以上标准。本文根据目前内河船舶集控室防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证了船舶机舱集控室主辅机集控台的电气舾装产品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相似文献   

3.
船舶机舱虚拟现实仿真系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并实现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船舶轮机仿真系统.给出应用于船舶轮机仿真的虚拟立体视觉图象生成算法,研究了使用立体眼镜和立体头盔视觉设备的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讨论了虚拟机舱漫游、虚拟船舶驾驶台和虚拟集控室等船舶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4.
刘冬森 《船电技术》2015,35(6):54-59
船用电子应急车钟是船上驾驶室主控车令控制器的备份控制设备。在应急情况下,通过相应按钮或选择开关操作向"机舱"和"集控室"发送用车指令,保证船舶正常行驶。应急车钟由发送器,复示器和接收器三部分组成。具有驾驶室、集控室和机舱三地传递显示车钟命令、报警等功能。系统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发送器、复示器和接收器间采用CAN总线通讯,具有配置灵活和比老式车钟的电缆芯线少、节约造船费用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船舶机舱集控室采用刚性安装的轻质五夹板内衬,其噪声插入损失不超过20dB(A)。将集控室底甲板作双层约束阻尼处理,并采用具有减振、隔声、吸声综合降噪功能的预制组合板,拼装成一个开口朝下的箱型整体内衬,通过高阻尼隔振器座落在阻尼地板表层钢板上而不同集控室外廓接触。另外,为了减小外廓辐射声对内衬激励并减缓“空腔共鸣”与“吻合效应”,在外廓的内壁面上遍附一层矿棉毡。这些措施使集控室振动与噪声均得到有效控制,使集控室噪声插入损失达38dB(A),同采用刚性安装轻质内衬的集控室相比,噪声插入损失约提高19dB(A)。  相似文献   

6.
以某航海教学实习船机舱为原型,建立机舱三舱段有限元模型,确定振动预报模型边界条件,选择发电柴油机组悬着位置作为力激励点,采用有限元/边界元法预测了机舱集控室和机修间声功率级,对比分析该两舷侧对称舱室场点声压级云图。计算各壁板对值班轮机员右耳位置声压的贡献度,验证以浮动地板为基础的浮动舱室设计可以有效降低舱室噪声。将此振动-声辐射耦合系统简化为箱形多腔结构,建立多腔结构及其单元腔室有限元模型,进行船舶机舱模型振动-声辐射实验,仿真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仿真方法的有效性。总结出船舶机舱舱段模型振声数值预报通用方法及流程,对指导船舶减振降噪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7.
固定式探火与失火报警系统是新船消防系统的必要组成部分.不同船舶的设计略有不同,其指示装置通常可设于驾驶室、机舱集控室、消防控制站等处.但哪些位置是必须设置的,哪些是可以不设的?  相似文献   

8.
大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通讯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着重分析了某大型船舶机舱监测报警通讯系统。原船副机电站无集控室,机组操作管理均在机旁进行,船员劳动强度大、工作环境差、监测参数不全。在船上副机电站加装一套监测报警系统,系统采用先进的串行通讯技术以提高现有设备的使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
简讯     
6S60新型柴油机在沪通过鉴定由沪东造船厂制造的B&W6S60MC新型船用柴油机,日前在上海通过专家的技术鉴定。该机是一种二冲程、单作用、直流扫气、恒压式涡轮增压器、可直接换向并由单螺旋桨推进的新一代柴油机,最大持续输出功率12264.7kW,转速105r/min。燃油系统设计为能燃烧粘度为3500秒的燃料油,还能燃烧粘度为6000秒的重质燃油。机舱为24小时无人值班,主机可在机舱集控室、驾驶室和机旁应急操纵站操纵,现主要应用于7万吨级船舶,根据实际情况亦可用于其他类型船舶。经来自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和上海船用柴油机…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某外籍油化两用船在完成修理,自船厂泊位驶离后约30分钟,船舶主机突然减速引发船舶失控,所幸与周边其它船舶没有碰撞危险。经过检查及现场调查发现,该船在开航后不久,机舱集控室显示主机系统滑油进机压力降至0.16MPa,远低于系统设定的报警值,引发系统报警,进而  相似文献   

11.
正0引言某新造双机双桨船舶配有2台某品牌的转叶式舵机,型号为SR723 FCP,其最大扭矩为412 k N·m,选用Mobil DTE10 Excel 32型液压油。2台舵机完全独立,每台舵机也设2台完全独立的、由变频电机驱动的液压油泵和液压油控制阀件,1台使用、1台备用。该舵机在机舱集控室和驾驶台均配备故障报警灯板和舵角显示器。1故障现象某日航行途中,集控室舵机报警灯板"HIGH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机舱环境的舒适性,保障机舱设备安全运行,基于某半潜打捞船,对机舱风机变频控制系统的设计、温度传感器和压差传感器的布置要求及变频控制逻辑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该系统可根据机舱内压力和温度的变化控制机舱风机的运行负荷,不仅能满足机舱设备运行所需的新风,还能保障机舱风机在不同工况下的自动化运行,减少能耗,降低船舶运营成本。研究成果可为船舶机舱风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船舶模块化技术的概念和发展趋势,对模块化技术在船舶集控室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通过和目前船舶集控室制造方案的对比,论述了模块化建造方案实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船舶轮机仿真器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晨  叶榛 《中国航海》1999,(2):11-17
提出在船舶轮机仿真器中引入虚拟现实技术。提出虚拟机舱,虚拟集控室,虚拟驾驶台,虚拟控制仪表板的新概念并讨论其可实现性。给出应用虚拟环境系统VRT生成的可交互油船模型。作者认为综合应用计算机生成的动态3 维图形,高画质图象投影和多媒体技术,可获得比物理模拟更真实的仿真效果。从而使船舶轮机模拟器具有良好的动态视景、人机自然交互界面和临场感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一种船舶机舱人-机系统的安全评估方法,即事故概率安全评估法。它从某设备造成事故的主要因素是人还是机器这个角度对船舶机舱人-机系统安全进行评估,并进行了实例分析。可为机舱管理人员提供一个科学管理依据,以提高船舶机舱的整体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机舱的自动化程度直接决定了船舶整体的自动化,机舱内部集成了动力系统、电力系统等关键系统,提高船舶机舱的监控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的船舶机舱监控技术,本文集合互联网技术设计一种新型的船舶机舱远程监控系统。该系统利用互联网和现场总线,能够实现对机舱的远程监控和报警功能。本文重点介绍网络化机舱实时监控系统的硬件原理和基于嵌入式Linux的软件开发过程,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通 《广船科技》2015,(2):46-48
本文主要介绍应用在机舱集控室的防静电活动地板的选型、系统组装、设计注意事项以及安装要求。  相似文献   

18.
利用Intouch组态软件对船舶机舱主要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过程进行了仿真,开发了一套基于计算机的船舶机舱模拟系统。该系统操作界面友好,功能全面,可以提高海事管理人员在船舶机舱方面的专业知识。  相似文献   

19.
郭维  商云祥 《船舶工程》1997,(6):19-21,51
本文分析了船舶机舱自动化技术发展趋势,针对目前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存在的2,结合现场总线在船舶机舱经中的应用,提出了一种新型的船舶机舱自动化系统,即现场总线式机舱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船舶机舱纵向构件多级承载强度研究效果不理想,不能有效提高船舶安全性。提出一种船舶机舱纵向构件数字化模拟的承载强度分析方法。该方法对船舶机舱纵向构件结构静动力风荷载和位移方程进行计算,得到纵向构件结构的风振方程,再对结构振型的位移函数进行构造,以船舶机舱纵向构件承载总重作为设计变量和优化目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船舶机舱纵向构件多级承载强度进行建模分析,同时对相关设计优化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