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笔者对密度试验的砂锥法和核仪法进行现场对比试验研究和应用评价,其工程背景为台湾台北市新店地区的路堤工程质量检验项目.采用现场密度试验的砂锥法、核仪法、及室内Proctor夯实试验等手段对其路堤一个施工段的多种辗压工况进行试验,获得了各个方法的试验结果.并对测试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施工路堤土密实度之大小与辗压机重量、频率及次数以及填土租颗粒含量等相关:砂锥法、核仪法都是路基的密实度检测的可行方法.值得指出的是,核仪法之量测精度难以反映填土颗粒不同所致的密度差异现象,且与压实时最佳碾压次数的相关性较小。  相似文献   

2.
就台后水冲法密实砂碎石的最大干密度试验提出可行方案,以便施工中进行密实度实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瑞雷波法的检测原理,介绍了其在填土路基密实度无损检测中的设备组成和检测步骤。瑞雷波法根据波速变化并考虑其他因素可以反算土体干密度并得到压实度。结合高速会路填土路基上进行的现场检测试验,评述了该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场合。  相似文献   

4.
为满足动力离心液化试验相对密度(Dr)低的制样需求,实现砂雨法饱和模型制样相对密度的准确控制,建立了设备制模稳定性评价方法,通过自主研制一套适于饱和模型制样的鸭嘴式砂雨法装置,开展了三组干砂/饱和砂模型对比试验;通过分析出砂口尺寸、落距、移动速度等控制要素的影响,对新型装置制样性能进行了验证;采用微型动力触探仪测试饱和模型不同位置及深度的Dr空间分布,给出了模型均匀稳定性评价方法;建立描述砂雨法制样过程流速变化的数学模型和推导表达式,提出了控制稳态Dr的归一化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3 mm为低密实度制样的最佳出砂口尺寸;饱和模型Dr随水中落距的变化率为空中落距变化率的3.5倍,水中落距是饱和制样密实度的主导控制要素;出砂口移动速度最高达到颗粒落速的31%,对低密实度制样影响不可忽略;设备移速与落距对颗粒流速及试样Dr大小具有决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以郑州至民权高速公路项目为依托,结合路基填筑施工,利用长杆贯入仪法、动力锥贯入仪法与挖坑灌砂法测压实度进行了对比试验,建立长杆贯入仪和动力锥贯入仪试验结果与压实度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长杆贯入仪和动力锥贯入仪可以对路基填土压实质量进行快速检测和评定,提高工作效率,加快工程进度。  相似文献   

6.
SDG密度仪是一种基于电磁学原理的密度检测仪,在用于路基填土压实度检测过程中,可进行现场压实填土密实度的快速无损检测,从而实现对现场填土压实质量的动态实时检验与控制。根据密度仪的特性实施现场与室内模拟试验,结果显示SDG密度仪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可靠性,适合于黏性填土密度的快速无损检测,尤其是对于干密度为1.5 g/cm3以上的黏性填土显示良好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及低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等地基。对高饱和度的粉土与黏性土等地基,应采用在夯坑内回填块石、碎石或其他粗颗粒材料进行强夯置换,并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结合工程实践,对强夯法施工中地基处理及质量检测控制进行了探讨,对强夯法的施工要求、方法及检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基于某高速公路红黏土高填方路基强夯法处治施工实践,对强夯法处治方案,夯击沉降量、填土压实度进行检测阐述,并取样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对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变化曲线分析,确定最佳落距和夯击次数分别为10 m和6次。对比分析夯实前后填土压实度检测结果,确定夯点间距为4.5±0.5 m;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并结合室内土工试验数据,说明强夯法加固红黏土高填方路基达到了预期的加固效果。  相似文献   

9.
土工格栅加筋陡边坡路堤压实特性及格栅长期变形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路的修筑、现场施工损伤试验以及格栅变形的长期观测,对土工格栅加筋路堤压实特性和路堤中土工格栅的长期变形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填土虚铺厚度控制在35 cm左右,采用羊脚碾压路机碾压能有效减小土工格栅的损伤,用支设模板的方法进行格栅的反包施工可以保证坡面的平整和密实.研究提出的边坡附近填土压实标准符合实际并能满足工程需要.实际工程中土工格栅的变形主要来源于土体的填筑碾压,且有很大的随机性,路堤填土带给格栅的变形随格栅上部填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大,雨水的入渗将减弱土与土工格栅的相互作用,不利于土工格栅加筋路堤的稳定.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宁淮高速公路施工工程,对施工期间和运行初期膨胀土填土的含水率的变化率进行了测试.认为弱膨胀土不能直接用作高速公路的路堤填土。现场测试结果表明:即使采用将膨胀土置于路堤中下部并封闭的方式,在施工期间路堤填土中的含水率仍会发生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1.
控制路基施工质量的传统方法和先进技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通过总结国内外的资料以及室内试验,研究了动态圆锥贯入(DCP)检测所得的贯入比率PR和加州承载比CBR、土基回弹模量Eo以及土基压实度的关系。从而得出采用动态圆锥贯入仪控制农村公路的路基施工质量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魏宪田 《交通标准化》2009,(13):200-202
试验研究发现,粘质粉土的标准击实曲线呈双峰特性,压实性能较差,压实后的干密度和压实系数很难达到设计要求.故不宜作为填方工程的土料。通过标准击实试验、静力压实试验,系统地研究粉质土的动、静力学击实性能,明确粉质土的工程特性.并最终得出粉质土的静压力和压实的难易程度与颗粒级配以及液限等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13.
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是土方路基施工的一项关键指标.通过对自由排水粗粒土最大干密度试验方法的研究,提出了使用表面振动压实仪法的干土法难以得出土的最大干密度,而湿土法不仅能得出土的最大干密度,还能得出土的最佳含水量的观点,可为试验人员合理选择试验方法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选择试验场地和碾压机具,在试验场地上进行砂砾石混合料路基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试验,并根据试验数据绘制出在各型压路机作用下混合料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曲线,有助于对砂砾石混合料路基干密度与碾压遍数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5.
王同强 《交通标准化》2014,(16):226-228
碾压混凝土具有承载力高、不均匀沉降小、收缩小、成本低等特点,同时施工操作较为方便,因此在高速公路基层施工中广泛应用.结合具体的高速公路工程实例,从碾压混凝土基层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两方面简要探讨碾压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基层施工中的应用,希望能对类似工程起到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察尔汗地区复合地基加固盐渍土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动力触探试验和平板荷载试验,就砾石桩、强夯、强夯置换和冲击碾压4种方法对盐湖区察格高速公路盐渍土地基的加固效果,从桩体密实度、复合地基承载力、变形模量、桩土应力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强务置换墩的密实度低于砾石桩;②强夯置换加固效果最好,冲击碾压法效果最差,承载力两者相差166.9%;③夯击能是后3种加固工艺中决定加固效果的重要指标,其大小直接关系着加固后的承载力和变形模量的数值;④砾石桩桩土应力比约为3.36,强夯置换复合地基墩土应力比为2.05,砾石桩和强夯置换均可有效降低盐渍土天然地基的沉降.  相似文献   

17.
姜迪颖 《交通标准化》2013,(24):134-136
公路工程中工地试验室所产生的试验结果,是评定工程质量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试验室的管理非常必要.对工地试验室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同时提出了加强工地试验室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重庆地区不同土基情况以及交通量进行级别划分.并结合几种常用的基层底基层材料力学性能,以及碾压混凝土不同粉煤灰掺量情况下的车载疲劳性能,沿用传统的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原理,计算各种路面结构组合的车载以及温度疲劳应力,提出碾压混凝土路面典型的路面结构,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美国路基土回弹模量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路基土回弹模量是表征土基强度的力学参数,是路面结构设计的主要参数,对路表弯沉和路面设计层厚度的确定有很大的影响。回顾了美国地区路基土动态回弹模量室内试验方法、预估本构模型及室外试验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做了评述,指出了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提出了以低剂量水泥稳定碎石CSS为基层,碾压混凝土RCC为面层,并采取"两次摊铺、一次成型"复合碾压混凝土路面新工艺。并对复合碾压混凝土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及关键施工技术展开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