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以200kN·m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设计为主线,介绍大扭矩刀口支承静重式标准装置的原理、结构、功能,以及装置的主要技术设计方案和整机测量不确定度情况。200 kN·m大扭矩标准装置的研发成功为我国高准确度大扭矩量值传递提供了技术手段,促进了产品大扭矩参数量传工作在全国范围内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2.
以动力系统产品研制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背景,介绍扭矩标准装置对提升产品质量和可靠性的作用.以30 kN·m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设计为主线,介绍大扭矩刀口静重式标准装置的设计原理、结构组成、功能特性等内容,重点描述装置的标准力臂机构、内外圈砝码组机构、砝码升降机构、平衡机构的设计要点,最后对装置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初步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扭矩专业的计量测试人员提供设计扭矩标准装置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正近日,国家国防科工局对中国船舶集团七〇四所2~200 kN·m扭矩标准装置开展现场建标考核,一致认为该装置符合国防最高计量标准特性,顺利通过考核。现有国防扭矩静态量传体系已覆盖小扭矩、中扭矩和大扭矩,但超大扭矩标准装置领域一直处于空白,急切需要建立超大扭矩标准装置进行量值传递。目前,超大量程扭矩主要用于船舶、钻井、石油等系统。  相似文献   

4.
随着国际工业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大扭矩测量和校准技术需求越来越迫切。上海船舶设备研究所成功研制了国内首台大扭矩标准装置,解决了工业部门对大扭矩标准装置的迫切需求,该装置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文章以一种大型扭矩标准装置智能管理系统的研究工作出发,介绍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电气控制系统的原理、组成、功能、控制软件和组态软件的设计要点等,为200kN.m扭矩高准确度量值传递提供了技术手段。文章为扭矩专业的计量和测试人员提供了静重式大扭矩标准装置控制系统和组态软件系统设计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150m快速上浮脱险装置实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50m快速上浮脱险装置空载模拟试验是快速装置研制的重要阶段,是保证快漂装置上艇安装和载人海上上浮脱险试验的关键。本文简要介绍快漂装置空载模拟试验和研究情况。通过模拟试验证明了快漂装置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满足快速上浮脱险的有关技术文件要求。从而为下一进进行动物与人体试验,为快漂装置实际使用和进行海上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倪杰 《江苏船舶》2020,37(1):26-28
根据内河湖泊水域中密集漂浮物处理的实际需求,同时兼顾激水流库区垃圾漂浮物和市场的适应情况,研发了13 m漂浮物推拖两用船。该船通过推漂装置将漂浮垃圾推到指定地点,以便于集中收集;也可以利用船上液压装置将推漂装置提升出水面,将其整体拆卸,使船上液压卷扬机能够有效与拖网相配合,并与其他拖网船协同进行围网作业,发挥出拖网船功能,有效提高船只的利用率。经实船应用验证:该船能够根据不同工况清理漂浮物。  相似文献   

7.
由七○四研究所设计的400kN·m液压舵机于1998年12月初通过了由船总军工局主持的鉴定。该型舵机采用变量泵闭式系统,用“直动型溢流阀”替代“双向安全阀”,具有换向平稳、噪声小、系统简单、液压元件小、安全可靠、调整压力准确等优点。另外,又采用标准化、系列化、模块化设计,受到与会专家一致好评。一致认为该舵机满足了技术规格书要求,其设计达到当代同类产品的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沿海航标工作船具有较强的起吊能力,操纵稳定,优良的适航性和航行速度,船体经久耐用。通过该船移动配载装置可以部分或全部抵消工作船体的横倾力矩,从而提高航标工作船的侧吊能力,确保工作船舶吊装作业时的安全和稳定性能,而且在航行状态时也可以通过该装置调整浮态,有利于沿海航标船的安全快速航行。  相似文献   

9.
倪国 《江苏船舶》2004,21(5):15-16,37
50m内河清淤吸沙2用船是作者主持设计并组织建造的主要用于对江河湖水下进行清淤/吸沙的新型工程船,该船不仅能作江河湖清淤船使用,也可采集江河湖水底的黄沙而作为采沙船使用。为了满足这些工作的需要,本船不仅配备了清淤及吸沙装置,还配备了全套输送系统,可将所采集的水底淤泥及黄沙按要求输送到指定地点。  相似文献   

10.
面对水葫芦、蓝藻等水面漂浮植物对水域污染的影响,考虑到现有设备无法改善和治理水污染现状,设计开发了35 m多功能水上全自动清漂船。该清浮船通过漂浮物收集装置可以快速收集漂浮垃圾,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面对溢油回收船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其造价较高,利用率比较低的问题,在常规全回转拖船的基础上进行研究,开发设计了既满足溢油回收功能又满足港口作业需要的全回转船舶。在不影响全回转拖船进行港口作业的情况下,配备围油栏、收油机和消油喷洒装置等设备,达到消除污染的目的,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门机的制动方式多年来一直沿用人力液压制动操纵系统,由于它在某些方面存在着严重弊端,故对其进行改造,并引入加力装置,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3.
<正> 本文向大家介绍一种新型防爬装置。该装置型号为GBS-Ⅱ-750,系江苏南通市通州意达港口机械配件厂专利产品,应用于港口大型集装箱起重机械,产品外形见图一,2002年1月通过交通部科教司主持的国家技术创新项目科研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14.
杜广棣 《江苏船舶》2005,22(2):22-24
采用双向四桨、双舵常规推进的38m汽车渡船改造为采用全回转推进装置的新型38m汽车渡船,可原地回转和横移,使操纵性能有一个质的提高。无水下附体阻力,使航速提高25%~35%,节能效果显著并且提高了船舶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随着越来越多的船舶航行在海洋上,船用生活污水成了海洋污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简要介绍了2300客位/2500m车道客滚船生活污水系统设计特点。重点介绍了真空污水收集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生活污水舱的计算,污水处理装置负荷的计算,以及真空系统应用在大型客滚船上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船闸三角闸门多采用空间网架结构,对于34 m口门船闸而言,采用三角闸门形式尚属首次。为提高闸门结构设计合理性和安全可靠性,结合合裕线裕溪一线船闸扩容改造工程三角闸门的设计实例,从门体结构、支承运转装置、防撞系统、止水系统4个方面对大口门船闸三角闸门设计中须解决的关键技术难点进行分析,选取两组设计水位组合对闸门空间结构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并对顶、底枢结构进行针对性设计,同时在运转件表面强化工艺、防撞系统结构形式、不同部位的止水设计等方面提出解决方案。结果表明:闸门各结构部件受力在允许范围之内,运转装置安全可靠,止水结构适应性良好,均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传统63kN.m液压舵机的不足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改进方案,实现自动操舵方式,建立了自动舵的仿真模型,并对其动态特性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应用可编程控制器(PLC)和同轴流量放大器的自动舵完全满足船舶航向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8.
根据长江水域中密集漂浮物打捞的实际需求,研发了21 m全自动推漂船。该船船型为双体船,采用可折叠推漂桁架的结构设计。推漂装置最大宽度可达15 m,是一般清漂船的4~5倍,解决了不同推漂深度和调遣不同工作模式的问题,以及分步分区域收集、密集漂浮物集中围控、上岸等一体化收集处理的难题,促进了江面漂浮物治理设备向更加细分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贾考军 《船舶》2004,(2):7-9,14
本文全面总结了水利部"百船工程"一期投资的大型绞吸挖泥船的总体性能、结构及其主要装置的优化设计措施和结果.  相似文献   

20.
覃干景 《船舶工程》2019,41(S1):33-37
针对水库环保疏浚挖深大、挖深变化大、船舶到达困难等技术难点,研发一种新型的环保疏浚船。该船的研发采用功能模块化、精巧化的设计理念,创新的浮箱连接组合装置,结合运用有限元直接计算手段,突破了现有拼装疏浚船的浮箱组合型式,既保证了船舶结构强度,又能以最小船舶尺度满足大挖深的需要,同时使船舶能够方便地装卸和通过陆路运输到达施工区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