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测试系统各种状态对汽车点火系统参数测试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提出了更台理更能反映了被系统实际特性的测试方法,并对改进传统的测试标准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磁感式无触点分电器信号的特点及其对电子点火模块性能的影响,提出了一种模拟仿真信号的方案,并介绍了按该方案研制的仿真系统。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丰田皇冠Y系列电子点火系的故障判断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对不同汽车电子点火模块耗分析、计算和散热设计的基础上,较深入地研究了影响电子点火模块最高极限温度的各种因素的影响结果,对汽车点火模块温度试验标准的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汽车多用电子点火模块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指出目前使用的汽车电子点火模块存在的问题,着重阐述模块参数的评估多用模块的设计思想,最后给出了模块的设计框图。  相似文献   

6.
汽车电子点火通用芯片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磁感应型和零尔型两种汽车点火系统通用芯片的实现方案功能电路和芯片原始电路的设计。它为解决汽车电子点火芯片的国产化,通用化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传统点火系和电子式点火系在汽车上的作用与要求进行了性能对比试验,在大量试验数据的基础上,阐明了电子式点火系统的实用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9.
汽油发动机磁感式点火系的点火提前特性存在一定的缺陷,在此提出了新的点火提前角补偿方法-电子补偿法。该方法灵活,补偿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
针对YN30QNE发动机,根据发动机平均值原理,建立了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在均值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外负荷控制器模型,根据发动机的准维燃烧模型建立了发动机的点火提前角控制模型,并制取了点火提前角的初始MAP图。根据模型测得的试验数据利用神经网络自学习的能力,采用BP神经网络的改进LM优化控制方法,对点火提前角进行训练,神经网络根据训练过后得到的权值和阀值,达到发动机点火控制的目的。最后,搭建神经网络点火系统的Simulink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发动机异响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一台中置喷油器的单缸直喷汽油机,分别进行中、高滚流气道条件下多次点火和单次点火的发动机试验,研究多次点火和单次点火对发动机性能的影响.试验表明:中滚流气道中等负荷2 000 rpm@5.8 bar工况下,燃油经济性有改善,CO排放有一定降幅,HC排放没有明显改善;高滚流气道2 000 rpm@2.8 bar工况下,油耗有一定降幅,HC和CO排放均下降.  相似文献   

13.
车用汽油机稳态工况废气排放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车用汽油机的各种稳态工况下测量了不同初始点火提前角和空燃比条件下运行时的汽油机废气中碳氢(HC)化合物、一氧化碳(CO)、氮氧化合物(NOx)的排放特性,由实验结果分析了各种运转参数对汽油机废气排放特性的影响关系,为综合匹配各运转参数来达到降低车用汽油机污染物排放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电子点火模块与分电器的匹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不同分电器在输出波形之间的差异以及电子点火模块中专用芯片的工作原理,着重了如何使之有效匹配,以使其达到优化控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了QD高压线的结构及增强点火能量的原理,QD高压线装车使用与普通高压线比较,具有提高动力,节约燃油,减少污染,起动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点火提前角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点火提前角θi对CNG发动机燃氢怠速性能的影响,在一台天然气发动机上进行了燃氢怠速性能试验.固定转速800 r/min,过量空气系数λ=2,θi从上止点前20℃A到0°CA变化.结果表明:随着θi减小,火焰发展期减小而快速燃烧期增加.当θi>16°CA,大部分燃料在上止点前燃烧,负功增加,指示热效率低;θi=1...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电子点火与传统点火实测数据的对比来说明电子点火的性能优势。之外,又通过火花塞的工作可靠性、提高空燃比和点火时间的控制等几方面论述电子点火节油的必然性,以求共识,加强电子点火技术在我国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汽车实际工况模拟条件在测试系统中的重要性,较深入地论述了工况模拟系统的设计思想和依据,并系统地介绍了硬件、软件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排除故障方法。  相似文献   

20.
在讨论了结构化分析方法的基础上,阐明在测试系统软件设计中使用面向对象分析方法的必要性和优势,并结合JQ-1型汽车点火系统性能综合测试台的软件设计进行了系统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