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控中心作为铁路信号系统中的重要设备,在CAN总线设计过程中要保证通信可靠性传输,在对影响CAN总线可靠性传输的几个因素如元器件、电缆和温度分析的基础上,对CAN传输信号延时分析,明确元器件和高温对CAN延时的影响,为总线信号的延时提供设计依据,也为总线线缆的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都市圈城际铁路公交化运营要求,需实现设计折返能力.以现状技术条件下双司机作业、单线折返为基本方案,提出基于CTCS2+ATO(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二级结合列车自动运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的折返间隔计算方法.研究增加折返线、优化折返作业组织对提高折返能力的效果,并进一步探讨采用两线交替折返方案及单线折返方案来实现设计折返能力的技术条件和相关数值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单折返线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64 s,可作为自动折返技术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优化目标值;在双折返线交替折返条件下,折返线作业时间阈值为244 s,可按此制定自动折返技术调试期折返作业规程.  相似文献   

3.
脉冲等离子在溅射方面的应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日渐盛行。最近,一种新的脉冲等离子技术已被引入到溅射领域。高能脉冲磁控管溅射(HPPMS)可使能量极大的脉冲(可达几兆瓦)在短时间内击中目标,导致溅射物的高度电离。电离物可用于改进镀膜的结构和性能。试验的供能装置是为了更多地了解高能脉冲磁控管溅射而设计制造的,它可产生峰值功率不大于3kW、宽度为100~150μs的脉冲。脉冲单击的重复率为500Hz,  相似文献   

4.
为了在频域内精确预测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响应,研究提出基于实测振动传递特性的人工单点列脉冲激励预测方法。应用人工单点列脉冲激励获得传播系统的振动传递特性,采用振动传递转换公式将其转化为地铁列车运行时的振动传递特性;结合已建立的实测振源数据库,预测地铁列车运行引起的环境振动响应。以地铁15号线望京站—望京东站区间的地表振动预测为例,采用该方法、数值模拟方法和链式衰减预测法分别预测该区间地表预测点处的振动响应,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可以得到受振目标测点的频谱、1/3倍频程谱、Z振级等指标,并可实现多点同步、精确的振动响应预测;与其他2种预测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预测精确度高、预测频带宽、受振目标针对性强等特点,适用于地铁隧道修建前后对重点受振目标的频域内精确预测。  相似文献   

5.
针对脉冲开关用晶闸管对di/dt耐量的高要求,阐述了晶闸管的导通过程和di/dt的失效机理。通过选用适当的硅单晶参数,调整P基区浓度分布,优化门极图形,采用双负角造型工艺,设计并试制出6英寸脉冲开关用晶闸管。该晶闸管的脉冲峰值电流可达300kA,di/dt耐量超过3000A/μs,试验表明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6.
分析现有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现状,提出一种网络化高压不对称脉冲轨道电路方案,解决分路不良和信息传输衰减的问题,同时也简化了工程施工,降低了工程造价,为信号设备智能化以及从故障修到状态修的转变提供了很好的现场条件.  相似文献   

7.
针对碳化硅(SiC)等高速开关器件带来的长电缆过电压问题,分析了长电缆过电压产生原理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相间变压器的抑制长电缆过电压的方法.通过建模仿真,结合双脉冲试验和BUCK电路试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对抑制长电缆过电压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溶样方法对中低合金钢中不同形态硼测试结果的影响。建立了中低合金钢中微痕量酸溶硼的测试方法:采用盐酸和硝酸(体积比1:1)在小于200℃的条件下溶解样品,选择B208.959 nm为分析谱线,使用基体匹配法绘制校准曲线,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硼。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RSD:<0.1%,RE:<2%);检出限为2.5 ng/mL。  相似文献   

9.
以安顺西—六枝铁路地宗隧道为工程依托,结合数值模拟和现场试验,对大断面隧道不同爆破设计对建筑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设计方案均能满足爆破控振要求,采用延时雷管分段爆破原理设计的导洞先行爆破和左右分幅爆破能够实现分区延时爆破效果,有效地控制爆破振动。较左右分幅爆破,导洞先行法第一次爆破距离建筑物较远,产生的爆破振动较小,爆破引起的水平方向振动速度远小于垂向振动速度。爆破采用国产第一系列雷管(最高15段),最大振动速度在1 s内出现,1 s后振动速度迅速衰减,微差爆破能够起到错峰作用。在数值模拟中考虑微差爆破荷载时程曲线能够得到爆破振动规律,从而提前预测爆破对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近断层地震反应谱的特征及其与抗震设计规范中标准反应谱的差异,以此指导近断层地区桥梁的抗震设计,通过统计分析与对比,开展近断层地震特性的研究,选取126条具有典型脉冲特征的近断层地震波,并按照断层类型分为3类,分别计算地震反应谱,并求得平均谱值。将结果与我国规范反应谱及39条ATC63远场地震波反应谱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长周期范围(1.5~9 s)脉冲型地震波的反应谱明显高于我国现行规范的规定和ATC63远场地震波,最大可达3.7倍。我国规范规定的反应谱用于近断层结构设计时偏于不安全;在3类脉冲型地震波中,正逆断层的脉冲反应谱最大,近断层桥梁抗震分析应输入正逆断层脉冲型地震;对长周期结构抗震分析,应考虑近断层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CWDM (CoarseWavelengthDivisionMultiplexing)即稀疏波分复用 ,是 2 0 0 0年推出的一种波长间隔为 2 0nm的波分复用技术 ,每根光纤承载 4、 8或者16波长光波。 2 0 0 3年 10月 ,针对点对点CWDM系统应用的光接口参数建议G 6 95获得通过。到目前为止 ,有关CWDM的国内国际标准已经基本成熟。1 CWDM与DWDM比较目前 ,波分复用技术中较为成熟的有DWDM(密集波分复用 )和CWDM (稀疏波分复用 )技术。DWDM激光器波长容差为 - 0 1~ 0 1nm ,且需要冷却 ,而CWDM激光器波长容差为 - 3~ 3nm ,无需冷却 ;DWDM滤波器信道间隔窄 ,只有0 8nm ,镀膜层数多 ,需要 15 0~ 30 0层 ,而CWDM滤波器信道间隔宽 ,可达 2 0nm ,镀膜层数少 ,需要 5 0~ 15 0层 ;DWDM主要适用于大容量、长距离的干线网 ,而CWDM主要适用于点对点、以太网、SDH环等各种流行的网络结构 ,以及短距离无需EDFA等光放大器进行放大的传输系统 ;DWDM光发射机尺寸是CWDM光发射机的 5倍左右...  相似文献   

12.
对高精度电子雷管减震的主要原理及效果进行研究。首先,利用波动理论分析了波形叠加达到干扰降振的条件。其次,从爆破地震波之间相互叠加干扰降振的原理出发,研究了毫秒延时爆破波形叠加干扰降振时延时间隔时差的计算方法。最后,将错相减震爆破设计应用到深圳地铁11号线基坑和隧道爆破工程中,取得了理想的减震效果。  相似文献   

13.
江辉  朱晞  倪永军 《铁道学报》2011,33(3):91-99
近场地震动和远离震源地区的地震地面运动存在显著区别,速度脉冲是其造成巨大震害后果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必要深入研究近场速度脉冲破坏能力的合理度量指标。在既有脉冲模拟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一种采用三角函数叠加不同比例高频分量的速度脉冲模拟模型,考虑地震下结构的累积能量和瞬时能量需求,以强度和能量为指标,对近断层地震的速度脉冲效应进行单自由度(SDOF)体系的谱分析,对不同脉冲参数下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程度进行定量对比。结果表明:同类脉冲下,累积输入能量受高频地震分量影响明显,而瞬时输入能量则主要取决于速度脉冲的自有强度,脉冲持时与结构自振周期之比、脉冲峰值是决定结构地震响应的最主要因素,从而构建表征速度脉冲强度的度量指标,并采用14条包含典型脉冲的近场地震记录为输入,以一座五跨连续梁桥为算例验证该指标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4.
深圳市轨道交通11号线工程一区间工点为基坑明挖段,周边环境复杂,次高压燃气管道距基坑边最近距离只有12 m,要求爆破振速不大于2 cm/s,施工难度极大。为满足安全和工期要求,采用了电子雷管微振动控制爆破技术,通过调整起爆时差,使得振动波形发生错相叠加,达到减振目的。通过爆破试验获得了有效降振的最佳延时时差以及振动衰减规律,总结出了微振动控制爆破施工工艺,完善了最终的爆破方案,并在施工中得到成功应用,保证了该工程的安全高效完成。  相似文献   

15.
为快速评估熔模铸造机车车钩性能,先对车钩材料取样测试获取材料性能参数;然后在ANSYS Workbench中分别对车钩3种典型受力和2种载荷谱下的静力及疲劳进行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机车启、停时车钩内最大应力分别为482.7 MPa和603.4 MPa,满足使用要求;采用重庆地铁3号线和大秦线载荷谱模拟,绘制出了重庆地铁3号线车钩的脉冲循环应力-疲劳寿命曲线,分析结果可以满足寿命要求。文章基于车钩材料性能测试和仿真分析,为熔模铸造车钩应力分布状态和疲劳寿命快速评估提供了便捷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遭受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的桥梁由于非线性变形桥墩会产生残余位移,给桥梁震后的维修和重建带来困难。运用BISPEC程序,选择45条近场具有脉冲地震记录,进行不同基本周期、延性系数、双线性因子的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时程响应及残余位移比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地震动作用下,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残余位移的离散性很大;场地类型、结构周期和位移延性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不大,双线性因子对残余位移比的影响很大;双线性因子大于0.1时残余位移比很小,双线性因子从0.1变到-0.1时残余位移比迅速增加,双线性因子小于-0.05后,残余位移比接近1。针对单自由度双线性结构的设计,提出近场具有脉冲地层运动的残余位移比谱。应用该谱的工程实例分析结果与非线性时程响应的分析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仪器分析谱线的研究及测试条件的优化,建立了铜合金中主量、常量、微量元素同时测定的ICP - AES分析方法,并应用于铜合金中所有元素的测定.该方法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线性范围宽、精密度高、结果准确等特点.  相似文献   

18.
列车运行间隔是实现高效运输组织和通过能力的重要因素。北京地铁五号线中,原天坛东门站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超过105s的要求,宋家庄站站后折返作业间隔时间虽达到105s,但很紧张。因此,现提出相应调整岔线结构、采用站前折返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瞬态脉冲干扰容易造成铁道信号电气产品产生误动作或损害等实际情况,根据瞬态脉冲信号时域特点采用双指数函数进行建模仿真,通过傅氏变换把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利用最大包络法在频域对瞬态脉冲干扰信号的特点进行分析,并结合频域的特点给出一些抗干扰对策,来提高铁道信号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1概述阜(阳)淮(南)线正线延长125.689km,站线205.217km,位于华东二通道,南连淮南线、北接京九线,是淮煤外运的主要通道。其所经区段,膨胀土(又称裂隙粘土)分布广泛,因这种土具有明显的胀缩性,超固结性和多裂隙性,在工程上主要表现为失水收缩开裂,吸水膨胀软化,反复变形和强度大幅度衰减等特征。作为路基填料在日后的铁路运营口中主要表现为基床经常翻浆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