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利用有限元建立了高温镍基合金切削模型,得出高温镍基合金锯齿状切屑的应变率、应变及温度分布,用绝热剪切理论探讨了锯齿状切屑的成形机理。同时模拟了切削参数对锯齿状切屑变形程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齿距及锯齿化程度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切削速度、背吃刀量的增大而增大,为优化切削参数、提高工件加工表面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硬质黏土的挖掘存在效率低的问题,需要研究该种土质的切削机理.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建立刀齿切削硬质黏土的三维分析模型.土体的本构模型采用非线性弹塑性模型,应用单元损伤失效准则模拟硬质黏土的切屑,并基于显式积分算法实现了硬质黏土全物理过程的数值仿真,分析不同时刻的土体变形状态,得到刀齿的切削荷载.结果表明,对于所选定的硬质黏...  相似文献   

3.
针对耙吸挖泥船耙齿切削土壤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有限元的数值模拟方法。建立了耙齿和土壤的三维力学分析模型,充分考虑到土体的黏塑性并将修正的Drucker-Prager土壤模型作为土体的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利用LS-DYNA软件的动态显式算法对过程进行模拟,分析了不同切削深度以及不同切削速度下所得到的切削阻力,并通过理论方法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ALE(Arbitrary-Lagrange-Euler)算法在切削大变形问题上的可靠性,为耙齿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为科学选择舰船建造工艺参数,缩短建造时间,提升建造稳定性,降低建造过程中的能源消耗,构建舰船建造工艺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以舰船建造切削过程的切削时间、切削稳定性与切削能耗为优化目标,切削功率、工件表面粗糙度与切削力等为约束条件,建立工艺参数优化的数学模型;利用自适应网格的多目标粒子群算法求解数学模型,获取最佳工艺参数优...  相似文献   

5.
针对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加工过程中碳排放量高、效率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船用柴油机关键件切削参数在线决策优化方法,通过构建切削参数在线决策优化数字孪生模型,使物理车间、虚拟车间及切削参数在线决策优化模块进行数据互联与驱动,实现柴油机加工过程中的切削参数采集、决策优化和反馈一体化.创建机床生产效率和碳排放量的数学诊断模型,结合改进自适应遗传算法与粒子群算法的联合算法对历史参数进行初步优化,并与实际切削参数进行虚实数据融合,生成满足实际加工要求的最优参数,搭建了切削参数在线决策优化功能系统模块,通过实例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为柴油机关键件切削参数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椭圆假设的参数估计目前是解决数字式磁罗经误差校正问题的较为先进的方法,然而对该方法中的非线性参数估计问题采取了扩展卡尔曼滤波的办法来解决,这造成误差在测量过程中的发散。提出了两步回归迭代算法来解决此问题的思路,即把待估计的非线性参数组合成线性参数,用卡尔曼滤波进行状态估计后,通过Causs-Newton法解得原非线性参数。实验结果证明了新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7.
黏土是疏浚工程中分布广泛且较为难挖的土质。为了分析黏土切削过程中的土体破坏机理,对2种不同含水率的黏土进行二维与三维切削试验研究。试验考虑不同切削角度(30°、45°和60°)和不同切削深度(50、100和150 mm)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通过切削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水平和垂直切削力;并在切削刀具表面不同位置布置压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中刀具不同位置受到的土体压力;布置摩擦力传感器,测得切削过程产生的摩擦力;在切削过程中观察土体的变形和破坏形态。通过黏土的切削试验,讨论不同的切削参数对黏土切削力的影响,分析黏土切削的土体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8.
疏浚绞刀切削土壤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有限元FEM法研究绞刀切削土壤过程。参数化建立绞刀模型,对绞刀进行模态分析,分析不同阶数下的固有频率及振幅,为绞刀加工提供依据;采用LS-DYNA模拟绞刀切削土壤的过程,选取MAT147为土壤材料模型,研究不同时刻的土壤切削形态,将得到的切削阻力与理论结果对比,验证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船舶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十分复杂且有高阶强祸合的非线性特征。传统的船舶发动机采用的PID控制器,在船舶运行的整个制过程中其参数都固定不变,这就导致了船舶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出现状态变化和系统参数的不确定性问题,难以达到最佳的船舶控制效果。而人工神经网络系统是对人脑功能的基本特性进行抽象简化的模拟系统,具有灵活和精准的特点以及良好的非线性处理和容错性能,在现代工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利用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系统可有效解决传统船舶发动机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非线性问题。因此结合神经网络优化PID控制系统对船舶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和设计,并通过仿真实验验证神经网络优化PID的船舶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船舶的控制能力。实验结果证实该系统能有效解决传统发动机中存在的非线性问题,在恶劣条件及故障情况下仍能保障船舶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液压启闭机运行工况复杂、本身具有非线性特性,普通PID参数无法较好地实现系统在整个运行过程中的精确控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采用RBF算法对P、I、D参数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对PID控制系统的优化控制。经仿真试验,本文提出的控制系统参数优化方法能够优化对液压启闭机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机械加工工艺的异常会导致质量波动的产生,异常很难被发现,容易造成二次加工甚至报废品的出现。因此,查找质量隐患,分析原因,找到解决办法是工艺优化的重要途径。加工工艺的好坏受到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单独对一种因素进行优化往往难以达到理想目标。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运用质量管理的手段实时监控工序状态、查找异常工序,利用正交试验,综合优化机床、刀具、切削参数等工艺条件的工艺优化方法,达到改进工艺、避免质量事故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1 Introduction1 Thermocouple is used as a sensor on the general exhaust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instrument on inland waterway transport ships[1]. The thermocouples available in the market have significant performance differences each other. The thermocoup…  相似文献   

13.
耙头在挖掘硬质黏土时,耙齿切削阻力较大,需要匹配的主机负荷也相应增加,使得工程经济性降低.为了分析硬质黏土切削过程中耙齿切削阻力的大小及变化趋势,优化耙头设计和使用工艺,对一定含水率和标贯击数的硬质黏土进行多工况下耙齿水平和垂直切削阻力计算.通过计算模型对2种耙齿切削过程中土体破坏长度和宽度进行计算.结果表明:硬质黏土...  相似文献   

14.
船用核动力装置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并且其多数设备及系统具有非线性、时变性、耦合性及不确定性,而神经网络能够逼近任意的非线性映射,因此在核动力故障诊断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是BP神经网络,但其网络层数及每层神经元的个数不易确定,而且在训练过程中网络容易陷入局部最小点。鉴于此,文章把概率神经网络(PNN)应用到船用核动力装置故障诊断中去,结果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杨易 《船舶工程》2007,29(3):55-57
介绍了以基于ARM芯片的嵌入式系统为平台,运用最新LabVIEW的组件开发技术设计的机舱报警模块.该报警模块应用于船舶自动监控系统,对机舱内的油压、水温、转速及液位等参数进行监控和报警.该模块还具备直接用于嵌入式系统以及可根据用户需求灵活更改参数配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6.
使用GP2015芯片设计了射频前端,将GPS射频信号下变频到数字中频。通过编写USB设备的固件程序、上位机程序和FPGA传输大量中频数据的Verilog程序,实现了GPS中频数据的接收、传输和保存。在此基础上搭建了GPS中频信号采集平台,通过实验表明该中频信号采集平台能完整地保存GPS中频数据,并且数据能满足后续信号处理的要求,为GPS基带处理算法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原始数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一种带优化修正函数的非线性PID控制器设计方法,通过对控制器参数离线寻优,并对修正函数在线优化调整,可用它设计出性能优良且易于工程实现的控制器。然后用该法为某型鱼雷非线性系统设计了弹道深度控制器并在各种入水条件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鱼雷非线性弹道深度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动、静态特性,且对鱼雷入水条件的变化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结构形式和稳定性分析方法。根据曲塔混合梁斜拉桥的受力特点,建立斜拉桥施工阶段几何非线性分析的有限元模型,完成了斜拉桥施工过程的仿真分析。在考虑了几何非线性和材料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进行斜拉桥施工阶段和成桥状态的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几何非线性对结构整体稳定性影响显著,在考虑几何非线性效应的基础上,材料非线性对稳定性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