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7 毫秒
1.
根据尾流自导鱼雷攻击水面目标的技术特点,指出确定尾流自导鱼雷射击方式应以一次转角射击所确定的命中角作为依据。系统分析尾流预定命中角和尾流自导最小开机距离是确定二次转向点的关键因素所在,亦是确定鱼雷射击参数的重要环节。以此为基础建立尾流自导鱼雷二次转角射击参数解算模型,将使得潜艇攻击指挥决策更加有效。  相似文献   

2.
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时的有效射击阵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时的射击阵位点选择问题,采用几何分析法,得出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模式下的有效射击阵位数学模型。能够较好地满足作战平台对目标实施尾流自导鱼雷一次转角射击时阵位点选择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舰船科学技术》2013,(6):80-82
以进入尾流角最有利于鱼雷尾流自导装置对目标尾流的检测为优化目标,在对潜艇机动方向对鱼雷进入尾流时目标舷角和鱼雷进入尾流角影响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潜艇使用线导+尾流自导鱼雷攻击导引过程中的潜艇最优机动航向计算方法,并对其进行仿真验证。  相似文献   

4.
对潜艇攻击机动目标情况下武器使用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可能的潜射攻击机动目标的武器包括线导鱼雷、声自导鱼雷、尾流自导鱼雷、直航鱼雷以及反舰导弹等。分别分析这些武器用于攻击机动目标时所具有的特点,探讨这些武器在攻击机动目标作战背景下的射击使用方法、存在的问题、注意事项等。结果表明,这些武器用于机动目标攻击作战各有所长的同时也都有不足之处,程度不同而已,关键是射击使用中对其特点的科学合理把握,以及通过严格射击训练达成的熟练运用。  相似文献   

5.
尾流自导鱼雷齐射极限射距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文章对尾流自导鱼雷齐射的极限射距计算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首先对尾流自导鱼雷单雷射击的极限射距的计算问题进行了分析,阐述了与直航鱼雷射击极限射距的本质区别。在此基础上对尾流自导鱼雷齐射的极限射距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尾流自导鱼雷的齐射极限射距主要取决于瞄点最远离目标一雷的极限射距;该雷的极限射距是齐射各雷中最小的,因此齐射极限射距可能会小于单雷射击的极限射距。此外,同单雷射击类似,尾流自导鱼雷的齐射极限射距也不能唯一表达,随最远离目标—雷的瞄点修正距离变化。  相似文献   

6.
《舰船科学技术》2013,(11):132-136
针对单雷射击条件下如何有效打击机动潜艇目标问题,提出反潜自导鱼雷移出点射击法,即鱼雷发射到假想点时,该点相对预期命中点偏移了一定距离与角度。通过建立单雷射击时有利提前角解算模型、鱼雷运动模型与潜艇机动模型,给出移出点与移出角度解算方法,进而仿真计算出各种不同战场态势下的最优移出距离与移出角度,从而为部队在反潜鱼雷作战使用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某型潜艇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尾流自导鱼雷命中概率是考核鱼雷作战效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同鱼雷自身性能和目标尾流特性有直接关系。论文在研究水面舰艇尾流特性的基础上,建立了直航目标和机动目标的尾流区域模型,分析了鱼雷的攻击态势和射击方法,提出了鱼雷捕获概率和追踪概率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计算鱼雷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舰载反鱼雷鱼雷单雷射击作战能力的不足,提出了双雷齐射的作战使用方法.通过ATT作战能力模型的分析,建立ATT攻击弹道、自导检测、射击诸元解算、来袭鱼雷弹道及舰艇的规避模型.采用蒙特卡洛法进行研究,运用Matlab工具仿真计算,定量分析了射击距离、报警舷角及展开角对反鱼雷鱼雷拦截命中概率的影响.仿真结果对反鱼雷鱼雷作战使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同时为反鱼雷鱼雷的设计与研制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指信息保障下潜射线导鱼雷远距离攻击时,采用线导+尾流自导鱼雷捕获目标概率较低的问题,提出当鱼雷越过目标推算航向线后将尾流自导转换为声自导的制导方式。介绍目指信息传输模型、目标运动假设模型、鱼雷曲线转向模型和线导+尾流自导推算前置点导引模型;提出一种鱼雷尾转声制导方式,分析目标推算航向线、尾转声时机、尾转声鱼雷航向和鱼雷到达目标散布中心后的机动搜索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线导+尾流自导、线导+声自导和线导+尾转声等3种制导方式在不同初始态势下的鱼雷捕获概率,验证了采用尾转声制导方式兼具尾流自导鱼雷抗干扰能力强和声自导鱼雷捕获概率高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声自导鱼雷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各种参数对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概率的影响.首先介绍了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追踪弹道数学模型,然后通过Vc++6.0建立仿真环境,并采用Monte-Carlo法对多种态势下声自导鱼雷的追踪概率进行仿真计算.得出各种参数对追踪概率的影响规律,对使用固定提前角导引法过程中各种参数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布雷是潜艇的主要作战使命之一。潜艇发射水雷通常依附于鱼雷发射平台,发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许多不确定性,由于鱼雷与水雷在物理尺度及动力装置上的差异性,在发射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实现安全隐蔽发射更具复杂性,特别是发射开关的运动特性对发射时的安全性影响特别显著。本文基于气动不平衡式发射装置的基本特点,通过弹道建模并利用Simulink软件建立了弹道仿真平台,重点研究了发射气瓶状态参数和发射开关运动特性对弹道参数的影响,获得了弹道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12.
通过鱼雷发射管进行布放回收是潜艇使用无人水下航行器(uuv)的最佳方式之一,而UUV自航出管是否具有可行性是首要问题。首先,根据潜艇发射自航鱼雷的技术要求来建立UUV自航运动方程和边界条件,并通过计算分析求得UUV自航出管所需满足的条件。随后,在鱼雷内弹道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建立UUV在鱼雷发射管内运动的数学模型,并对其受力和速度进行实时仿真。最后,将仿真结果与UUV自航出管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与其重力浮力差、最低出管速度及出管时的潜艇航速相关。因此,可通过设定恰当的性能参数来实现UUV自航出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鱼雷初期弹道的概念,重点研究了在水面舰艇摇摆情况下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鱼雷初期弹道数学模型。用Runge—Kutta法对鱼雷初期弹道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舰艇摇摆对鱼雷初期弹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阐述了鱼雷初期弹道的概念,重点研究利用动量定理和动量矩定理建立潜艇发射鱼雷初期弹道的数学模型。用Runge-Kutta法对鱼雷初期弹道进行仿真,并根据仿真结果分析了各种因素对鱼雷初期弹道的影响,从而得出发射鱼雷时各参数的最优值。  相似文献   

15.
航速、航程是鱼雷最重要的性能指标之一。在分析鱼雷航速与航程关系的基础上,建立了攻击态势下航程的精确计算模型,并给出了鱼雷采用不同航速攻击时对应航程的仿真算例,建立的模型为鱼雷航速、航程指标的分析论证及鱼雷携带燃料量的确定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潜射鱼雷发射参数设定对鱼雷初始弹道的影响,建立鱼雷初始弹道数学模型,对鱼雷在纵平面的初始弹道进行了研究,利用Simulink编程进行了仿真,得出在不同发射参数设定下弹道的袋深、最大超调量和到达设定深度所需时间.仿真结果表明,鱼雷横舵管制舵角和出管速度对鱼雷初始弹道都有影响,其中鱼雷横舵管制舵角影响较大,为进一步优...  相似文献   

17.
鱼雷装载可靠性试验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客观掌握鱼雷装载可靠性水平,探索鱼雷可以装载的最长时间,本文在分析鱼雷装载试验特点和试验数据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装载可靠性试验设计,给出了确定装载试验量的方法和装载试验的动态调整策略。该试验设计原理简单,使用灵活,既充分利用了鱼雷装载试验的样本数,又兼顾了考核不同装载时间的鱼雷装载可靠性。  相似文献   

18.
One of the main challenges associated with anchoring offshore platforms is the logistic needed to install them in deep water. The growing need for high capacity anchors has prompted the development of new systems where the feasibility of transporting them out to sea is a crucial consideration. With respect to torpedo piles used by Petrobras in Brazil, new platforms installed in deep water required robust anchoring systems, and a cluster of small torpedoes was considered instead of one large torpedo. However, torpedo pile installation is hindered by deep water streams, which can deviate their trajectory during the fall. This is of great concern for the design of torpedo pile clusters because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les cannot be controlled during installation.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determine the variation in the load capacity of a cluster or array of single piles as a function of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les and the load direction after installation on the seabed. To that end, a series of centrifuge tests were carried out on pile clusters installed in loose sand, vary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piles and the loading direction. The results show considerable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adjacent piles depending on the load direction and pile spacing. The optimal spacing for maximum cluster efficiency was determined, and comparisons were made with values from the literature for capped pile clusters.  相似文献   

19.
国外鱼雷及自导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钱建平  杨芸 《船舶工程》2003,25(4):10-16
紧密跟踪国外鱼雷的发展动向,有助于借鉴国外鱼雷研制的新思路和新概念,拓宽我们的视野,国外对部分鱼雷采取的改进措施值得我们借鉴。本文依据有关最新资料对国外在役现代鱼雷及自导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鱼雷内弹道特征参数估计的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以建立回归方程为中心,利用有限的实验数据建立舰艇鱼雷发射内弹道特征参数(鱼雷出管速度、膛压极值)的线性回归方程。通过实验数据计算,证明这是一种舰艇鱼雷发射内弹道特征参数估算的有效方法。在回归分析法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进行实验的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