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地方交通》2006,(3):35-39,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台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2.
《交通标准化》2006,(5):5-1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机动车驾驶员培训经营活动,维护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市场秩序,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3.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及与之相配套的4个部门规章《道路通安全违法行为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69号令)、《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部70号令)、《机动车驾驶证申  相似文献   

4.
《人车路》2003,(6)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于2004年5月1日起实施。为帮助广大交通参与者掌握该法的基本内容,我们在下面的篇幅中把大家关注的几个问题逐一作了解读。一、将公安部有关便民利民措施上升为法律规范(一)申请机动车登记的证明、凭证法定化,即只需要提交第9条第1款规定的四类证明、凭证,除此之外只有法律、行政法规才能规定须另提交的其他证明、凭证,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得再附加其他条件(第9条第1款第5项)。(二)公开办理机动车登记的条件、程序和期限,对符合本法规定条件的,应当在申请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完成登记审查工作,对符合规定条件的,发给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不符合登记条件的,应当说明不予登记的理由(第9条第2款)。(三)对新车经国家机动车产品主管部门认定,获得检验合格证的,登记时免予进行安全技术检验(第10条)。(四)对登记后的机动车根据车辆用途、载客载货数量、使用年限等不同情况,规定不同的检验周期(第13条第1款)。(五)对登记后的机动车进行定期安全技术检验时,除要求提供机动车行驶证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单外,不得再附加任何条件(第13条第1款);...  相似文献   

5.
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于2004年5月1日实施。这一法律规定出台后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核心是围绕着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和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从无过错责任原则分析,指出我国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坚持这一归责原则的同时,力求在立法上更周全、更公正,坚持社会本位主义,维护道路交通主体的应有权益。  相似文献   

6.
一前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下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及有关配套法规明确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理道路交通事故,应当对交通事故事实和形成原因作出认定,并确定当事人责任。如何确定交通事故当事人责任,法律法规做了原则性规定,  相似文献   

7.
《上海地方交通》2006,(3):31-34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障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依法得到赔偿,促进道路交通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制定本条例。  相似文献   

8.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自2004年5月1日和7月1日相继施行以来,如何加强新时期的机动车和驾驶员管理,成为亟需探索的新的课题。现以浦东新区为例,谈谈我们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废除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快速处理交通事故的机制、交通事故认定书取代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规定机动车实行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制度、设立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规范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方便群众等方面的变化,阐述了《道路交通安全法》指导思想和立法宗旨的改变与进步。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后,对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及其合法权益、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等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对有关道路交通规划、车辆和驾驶人业务、道路通行规定、交通设施建设和维护等提了更具体、更规范的要求。下面就如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管好交通三要素人、车、路,保障交通安全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国务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并于2004年5月1日施行。其标志着我国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法制化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实施条例”全文共八章115条,体现了道  相似文献   

12.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行政执法行为中的重要内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和公安部令第70号《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中,都对交通事故处理的程序进行了规定。规范公安机关处理交通事故的程序是《程序规定》的主要立法目的之一。根据依法治国和依法行政的要求,行政主体在实施行政行为时,应当遵循程序法定、公正、公开和效率的原则。历史表明没有程序的公正就没有实体的公正。  相似文献   

13.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日通过,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以第八号令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将自2004年5月1日起施行。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和道路交通的安全、畅通、有序,规范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的执法行为,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而出台的这部法律体现了法律保障公民利益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14.
超载的含义及处理超载行为的法律依据 超载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超过运输工具规定的载重量即为超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八条:“机动车载物应当符合核定的载质量,严禁超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二条第二款:”货运机动车超过核定载质量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超过百分之三十或者违反规定载客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方交通》2004,(9):16-17
国家和有关部门今年先后颁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和《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规,给运输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在新的法律制度下,如何以最  相似文献   

16.
对累积记分达到规定分值的机动车驾驶人进行交通安全教育是维护交通秩序,预防交通事故的一项有效措施。《道路交通安全法》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交通安全管理理念和做法,对我国的交通安全法规、法规教育工作做了明确规定。本结合实际,提出了全面贯彻《道路交通安全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教育的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以下简称《程序规定》)共十章七十五条。《程序规定》依据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以下简称《实施条例》),对原处理程序规定作出很多修改,并将近年来公安部及交通管理局的规范性件  相似文献   

18.
5月1日起,《广东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正式生效实施,这是广东省颁布的第一部地方性道路交通安全法规,也是对2004年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配套落实的地方法规。  相似文献   

19.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于2004年5月1日实施以后,交通事故处理工作无论从法律制度到政策规定、从原则到方法、从理念到实务,都较过去有了重大的改革和变化。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新的法律规定,尽快适应新的法律环境,熟悉、掌握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妥善处理好每一起交通事故,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向前  淑青 《交通与运输》2011,27(1):64-64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19条规定,驾驶机动车应当依法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的第11条规定:申请二轮摩托车驾驶证的须在18周岁以上、60周岁以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