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7 毫秒
1.
本文以大体量、分段施工的地下车库后浇带模板支设生产实践为基础,着重从质量、安全、经济上入手,通过多种方案对比,对后浇带独立支撑体系进行了细部节点的优化。在保证施工质量和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了材料周转率,节约了成本,同时也为今后类似部位施工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石家庄轨道交通3号线三教堂站多跨洞桩法施工为例,采用现场调研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车站开挖过程中自身结构受力状态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规律,并提出适宜的控制技术。结果表明:采取措施后,地表沉降量在影响最大的两个阶段得到控制,同时管线累计沉降量减小,且车站主体结构受力状态得到较大改善,表明了控制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地下车库渗漏水的原因,针对混凝土材料、管道、施工、结构、设计等产生渗漏因素,提出了相应防治措施,从防水混凝土材料、防潮层、防水卷材、后浇带、防水节点、防水设计等层面入手,提出了渗漏水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4.
上海南站管线设备地道为主体结构地下两层、平面呈"井"字形、用于放置站房空调、管线等设备的地下构筑物,施工中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结构沉降较大,并在变形缝处发生了较为严重的不均匀沉降.分析了沉降发生的原因,并介绍为控制地道沉降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香港地铁516标段位于东涌,是香港地铁东涌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铁516标段隧道段采用明渠开挖施工,全长2.5km。由于隧道大部分位于填海区,沉降不均匀,地下水位高,故在桩号CH2+495处设置了一道沉降缝;沉降带外壳(先浇部分)完成后,经3个月的沉降,然后开始后浇区的施工。在外围完全封闭的状态下,后浇区的施工难度非常之大(图1、2)。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一种软土地质条件下对既有地下空间进行暗挖加层的设计与施工方法。即:利用结构顶板作为天然盖板,将整个地下结构托换后向下逐步暗挖完成地下结构的加层。其具有不需进行大开挖、不影响地面交通、无需管线搬迁、节省工程投资等特点,尤其适用于在城市中心区域将一层地下结构暗挖改造成地下二、三层结构。可以为改善轨道交通车站规模和换乘方式、住宅小区车库扩容等项目提供新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城市地下空间二次开发的设计施工新工艺,在国际上属于首创。  相似文献   

7.
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是一种新型水泥基复合材料,具有超高抗压强度、良好抗拉强度和优异的耐久性能。针对UHPC材料的优异材料性能,开展了UHPC材料在桥梁结构中的应用分析,总结了UHPC发展的限制因素,对UHPC材料价格展开因素化分析,并根据UHPC材料收缩和受力平衡理论对桥面板钢筋和桥面结构进行受力状态分析。得出了钢纤维掺量是影响UHPC经济性的主要因素,证实了由于UHPC材料的收缩性能,导致桥面板在材料产生收缩后钢筋承受压应力,桥面板承受拉应力,而通过掺碎石后UHPC收缩量减小,钢筋和桥面板受力减小。UHPC材料在桥梁主体结构、桥面板、人行道盖板、后浇带和负弯矩区等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研究为UHPC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提供借鉴和思路。  相似文献   

8.
地铁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结构安全力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北京地铁某新建线区间下穿既有地铁车站的安全力学分析。为保证既有地下铁道的正常运营和既有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新建结构施工引起的地层位移。本文预测新建线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曲线、评估新建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沉降变形对其现状结构的影响,同时根据行车安全的要求,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新建线施工时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控制指标。本文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并分析新建线区间下穿既有车站结构情况下既有车站结构的受力特征,并评价结构的安全性,为采取合理的施工辅助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厦门翔安海底隧道为工程背景,基于流固耦合理论,对穿越海域风化槽段施工过程中的围岩稳定性进行数值计算,研究不同施工阶段隧道围岩位移场和渗流场分布规律及支护结构的受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的渗流作用对海底隧道的围岩变形影响很大,引起较大范围的海床沉降;超前导洞开挖对围岩渗流场的影响作用最为直接和明显,且由渗流引起的海底隧道围岩变形在向上传递过程中折减较小;海底隧道洞周变形和海床沉降主要集中在两侧导洞下部和中部核心土上部开挖过程中;海水水位变化对海床沉降、拱顶沉降、拱底回弹量及围岩塑性区分布范围均有一定影响;注浆圈加固效果直接影响海底隧道开挖后围岩位移场和渗流场的分布,且注浆加固区厚度及渗透系数存在1个经济合理值;海底隧道拱腰横向支撑节点的应力集中较大,出现较大的塑性破坏区;海底隧道支护结构受力分为3个阶段,且拱脚、横支撑支点处受力较大。  相似文献   

10.
为保证既有北京地铁13号线东直门车站的正常运营和既有地下结构的安全,需严格控制机场线东直门站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水平及竖向地层位移.预测机场线东直门站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曲线、评估明挖基坑施工引起的既有车站沉降变形对其现状结构的影响,同时根据行车安全的要求,综合各种影响因素,提出明挖基坑施工时对既有车站结构的沉降控制指标.为采取合理的施工辅助措施,建立有限元模型,计算和分析明挖基坑在紧邻既有车站情况下既有车站结构的受力特征,并评价结构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以苏州轨道交通5号线某车站深基坑工程为例,研究了软土地层深基坑施工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规律。通过分析地下连续墙施工及深基坑开挖引起的建筑物沉降原理,提出了多种针对性保护措施,并结合实测数据对建筑物沉降和地面沉降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地连墙成槽后,土体最大水平位移出现在距离地面1/5 H(H为地连墙深度)处,且地连墙成槽阶段产生的沉降约占地连墙施工总沉降的90%;地连墙施工引起的建筑物沉降随施工步骤逐渐增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趋于稳定,最大沉降量约为0.98 mm;基坑开挖阶段,建筑物沉降随着开挖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建筑物最大倾斜值为1‰,满足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避免不均匀沉降的影响,在一座高低错落的房建中,原设计在高低层间设置后浇带。经对结构特征、地质条件的分析及计算验证,在房屋0标高以上取消了后浇带,从空短了工期,并降低了成本。  相似文献   

13.
随着近几年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各项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超长混凝土结构的建筑越来越多,防止超长混凝土结构有害裂缝的方法一般采取按照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和后浇带,进行分段施工的方法。但设置后浇带来控制裂缝又会由于后浇带留置的时间长、预留的钢筋锈蚀、建筑垃圾落入后浇带中难以清理,从而影响工程工期和质量。为解决减少超长混凝土结构产生的裂缝,跳仓法施工在工程实践中不断得到运用。结合实际工程来简要论述跳仓法施工在超长混凝土结构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软土地基现浇连续箱梁满堂红支架预压施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广珠西线高速公路石洲互通立交主线桥的施工实践 ,介绍在软土地基上采用满堂红支架施工现浇箱梁 ,对箱梁支架进行全仿真预压并取得沉降观测规律以指导普通现浇连续箱梁施工 ,防止因地基和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不均匀沉降而影响结构受力的一种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针对高速公路隧道仰拱现浇施工工艺存在的工效慢、质量难以保障等缺点,提出了一种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以贵州省兴义环城高速毛栗坪隧道为工程依托,详细介绍了装配式仰拱结构型式、分块方案及预制装配步骤及施工工艺;通过现场试验,监测装配式仰拱结构受力变化规律,并与现浇整体式仰拱结构受力特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装配式仰拱结构安全系数满足规范要求,结构安全可靠;2)后浇带是装配式仰拱结构的薄弱部位,其应力值明显大于预制块,且波动较大,受力复杂,施作质量直接影响其整体承载力;3)装配式仰拱结构施工技术提高了隧道仰拱施工工效,保证了仰拱施工质量及防水,同时改善了洞内施工作业环境,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上铁机关地下车库总面积约6800m^2,为地下一层、局部两层的机动车停车库,整个车库分为A、B、C三个区域(见图1),A区地下车库为地下两层结构,其上部结构为七层的框一剪混凝土办公楼;B区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属纯地下车库,其上为广场及绿化小区,无建筑物;C区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结构,其上部结构为三层、局部四层的框架混凝土陈列馆。各区地下车库底板厚度、标高均相同,但顶板标高不一致,且上部结构  相似文献   

17.
南京新铁路新客站地下室设计防水等级为Ⅱ级,采用砼结构自防水与地下室梁、底板、墙迎水面铺贴SY115系列高分子卷材防水相结合的施工技术,主要介绍地下宣结构、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等防水施工关键技术和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路基段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连续式道床板易开裂的难题,从结构形式、温度应力、混凝土收缩和施工方法 4个方面对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的开裂原因进行了分析。借鉴长大连续梁设置后浇带的设计理念,提出了道床板设置后浇带的分段浇筑施工工艺。从先浇段分段长度、后浇带预留长度、新老混凝土结合面加强及后浇带施工控制4个方面确定了后浇带结构设计参数及施工保证措施,并进行了现场应用。结果表明,该施工工艺对抑制道床板收缩裂缝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下球铰、滑道及支架为桥梁平转法转体结构中关键部件,下球铰与上球铰组成转动结构核心,为桥梁平转提供转动面。常规预留后浇带分次封固、转盘一次性浇筑,在球铰、滑道支架安装处预留后浇凹槽,再安装定位下球铰及滑道,最后浇筑后浇带内剩余混凝土,完成球铰、滑道及其支架的封固。常规封固工艺工序较多、工艺复杂,且后浇带内作业空间小,施工难度大,混凝土施工质量难以控制。本文以山西省大同市大张高铁智家堡御河特大桥施工为背景,通过热固耦合仿真分析,论证取消后浇带的可行性,并对现场施工工艺进行总结,对同类工程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李辉  徐升桥  张华  任为东 《铁道勘察》2007,33(Z1):59-62
结合新光大桥的主桥受力特点并考虑到不同的施工工序,对新光大桥主跨钢-混组合梁桥面进行计算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先形成结合梁体系,再进行后浇层施工的工序对桥面系结构受力更为有利,为桥面系施工方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