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我国高铁快运需求的不断增长,亟需建设具有先进技术装备和较高信息化水平,可满足高铁快运发展的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在阐述环行铁道基本情况和周边交通状况的基础上,对环行铁道高铁快运物流基地进行SWOT分析,进而提出基地的发展目标和发展定位,即基地应具备列车接发、装卸搬运、仓储、分拣、包装、城市配送、信息处理等物流功能,最后提出高铁快运快件整体发运流程和基地总体业务流程。该研究探索了高铁快运物流基地可行的发展方式,为我国高铁快运物流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以及大宗货物运量的下滑,我国铁路正处于从传统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从铁路营业里程、货运量和物流发展情况角度分析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现状,阐述目前铁路在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信息化、物流产品、运输组织、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制约铁路发展物流的瓶颈,提出通过建设铁路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提高物流装备专业化和自动化水平、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设计多元化铁路物流产品、发展立体运输模式来解决铁路物流发展瓶颈的对策,以期为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相关决策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3.
以铁路货运组织改革实施为出发点,分析环行铁道货运物流中心的发展现状,并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的基础上,从核心功能定位、运营管理方案、发展目标、流程管理方案4个方面进行环行铁道货物集散中心模式研究,以环行铁道为中心构建货物集散中心,对区域经济模式下物流中心的运营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物联网是实现我国铁路物流智能化和信息化的重要技术手段。在阐述铁路物流智能物联网总体框架的基础上,提出编码技术所涉及的编码方式以及智能识别系统、智能分拣系统、智能回收系统、智能信息平台的思路;论述编组技术主要内容及意义,提出一体化运输模式中大列编组、环行班列编组、站台及传送带"编组"、收发点"编组"各部分的内容及编组方法;将复用技术划分为空间复用、频次复用和时间复用,并对各复用技术进行分析,提出智能化运输组织模式;最后提出冗余技术,对线路、车辆、装卸设备等设置裕量。探索我国铁路现代物流智能物联网方案,为各项技术综合运用和融入铁路物流业务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在无锡市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现有的铁路货运系统迫切需要进行适应性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针对无锡市铁路货运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建设无锡市铁路物流配送中心的必要性,并且结合无锡南货场的具体情况,从功能需求和设施配套方面入手,提出将无锡南整车货场改造建设成为无锡铁路城市物流配送中心的总体设想。  相似文献   

6.
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物流发展的需求,结合南昌铁路局货运发展实际,分析铁路货场转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提出铁路货场向物流配送中心转型发展的对策,即合理规划货场转型方案,加快完善货场物流功能,优化货运物流服务流程,开发城市物流配送业务,加大货场设备设施投入,加快完善铁路物流信息平台建设,完善货运营销激励机制,加快营销物流队伍建设,以满足社会运输需求,实现社会、企业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阐述了修建环行铁道加速试验线对提高环行铁道试验线的试验能力、发展我国铁道科技事业,以及利用该线与既有铁路所形成的闭环近郊铁路,对促进北京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铁路冷链物流体系、铁路冷链装备以及冷链运量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节点理论构建铁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方法以及关键因素,通过延伸既有铁路物流节点,围绕城市消费市场需求,实现铁路冷链运输门到门服务,形成完善的铁路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有利于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我国既有环行铁道试验基地现状和我国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需求,提出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规划设计应遵循系统性、通用性和可靠性3个原则,研究以既有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为基础的轨道交通综合试验系统的建设方案。提出在既有大环试验线内侧平行修建内环试验线、利用既有京承线修建高速综合试验线、利用环形铁道试验基地周围3条铁路(京包线、沙通线、京承线)修建120 km长外环试验线的3条试验线方案。为提高试验系统的综合试验能力和试验数据的采集和集中处理能力,提出以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2种方式构建轨道交通综合试验通信系统和基地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的方案。以机车车辆实验室、通信信号实验室、工务工程实验室、运输物流实验室等为骨架,构建轨道交通国家实验室,开展机车车辆的型式试验和耐久性试验、通信信号设备的验收试验和综合试验、工务设施的特征及其破坏机理和工程措施试验、货物运输及物流试验等。  相似文献   

10.
胡健 《铁道知识》1998,(6):36-37
在北京,有一座著名的铁路试验场,俗称环行铁道。那么,环行铁道座落在何处?线路有多长? 建设始末 环行铁道全称“铁道部科学研究院环行铁道试验基地”,位于东直门外首部机场路上的大山子东,距东直门9公里。这是全国唯一的试验用电气化环行铁道,它大约占地20公顷,主要包括一条周长9公里的圆环形电气化铁道,一条以不同半径曲线与环形线相连接的4.5公里环内铁道;一个有8股道的编组场。  相似文献   

11.
货场作为铁路货物运输生产过程的起点和终点,是铁路货运体系中的重要节点,是拓展全网货物运输的有效载体,正处于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关键时期。概述北京铁路局大红门货场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红门货场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研究,提出研发推出个性化新产品、以区域发展带动单点发展、加强货场信息化建设、建设标准化仓储设施、加强物流知识和业务培训、改善短途接取送达条件及开设新型增值服务等向现代化物流转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规模扩张和交通管制政策相继出台,传统配送服务模式愈发受到城市交通管制、配送效率低、运营成本高的限制,亟待发展新的城市配送模式。在阐述公路城市配送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铁路货场发展城市配送的区位、网络、政策等优势,以及在定位、功能、交通衔接、业务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明确配送中心定位、完善配送中心物流功能、配备设施设备、建立信息系统、健全配套措施等措施,以实现既有铁路货场向铁路配送中心转型。  相似文献   

13.
铁路现代物流产业与WTO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中国加入WTO为契机,从2002年第一期开始,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和铁道知识杂志社创办“铁路物流”专栏。其宗旨是对物流业进行科普知识的宣传,探索中国铁路物流产业的发展道路,促进铁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缩小与现代化物流企业的差距,推进我国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势在必行。概述我国铁路货场发展现状,采用SWOT方法,分析铁路货场向现代物流中心转型的内部优势、劣势和外部机遇及威胁,提出创新物流发展思路、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和建设标准化设备设施的转型策略,以推动铁路货场与现代物流接轨,加强多式联运发展,创建全程物流服务,为我国铁路货场转型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在阐述"云物流"的概念及"云物流"与传统物流模式区别的基础上,针对铁路快递业务存在现有的市场份额不足、多式联运开展不够、经营网点较少、未开展网上电子结算业务和配送中心力量不足等问题,提出建设"云物流"平台。通过分析铁路快递业务建设"云物流"平台的可行性,包括建设前提与优势,以及分包商可享受的资源、优胜劣汰机制和网络支付功能,并论述了建设"云物流"平台的优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6.
吴永奇 《铁道货运》2012,30(5):39-42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打造铁路物流先导企业,积极拓展国际运输业务,实现运输组织优化与管理,加强场站、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安全基础建设5个方面,拓展铁路集装箱物流市场,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出2012年优化集装箱班列产品,大力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全面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刘超 《铁道货运》2012,30(10):16-19
随着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产业政策引导,铁路现代化的建设发展,铁路运能释放步伐加快,客户需求的多样性和个性凸显。对此,徐州铁路经营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实施向现代物流业转型发展的战略转变,对集团公司物流业加快转型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SWOT分析,提出转观念促发展,建立适宜的用人及分配机制,加强物流服务能力建设,发挥铁路运输优势和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上海铁路局受理和配送中心推进铁路物流服务成效及物流信息化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包括整合全程物流信息资源,提高安全监控智能化水平,开发物流配送管理系统,以及增强数据分析处理能力。结合物流信息化解决方案实施效果,提出推进物流信息化的建议,即加快促进物流信息互通、深化全程物流信息应用、完善客户信息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铁路现代物流发展信息化的必要性,介绍了铁路现代物流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重点剖析了铁路现代物流发展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及建设策略。  相似文献   

20.
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是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是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为实现铁路物流与雄安新区的融合发展,在分析雄安新区物流发展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铁路物流融入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存在的货运基础设施功能薄弱、短途配送能力不足、信息化程度较低、内部生产组织方式落后等问题,提出建设现代化综合物流中心、改善短途配送能力、搭建"O2O"模式商品集散平台、优化内部运输生产流程及完善铁路冷链物流服务的建议,为雄安新区构建快捷高效交通网、打造绿色交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