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研究目的:近年来,厦门市民经常投诉文兴隧道最高限速偏低,通行效率不高,而国内尚未有提高限速的相关规范。本文研究文兴隧道能否提高限速,并尝试从中提炼出提高道路限速研究的技术路线。研究结论:(1)通过几何线形指标分析、实测运行速度分析,发现文兴隧道全线整体提高限速不可行,但可区间提高限速;(2)建议文兴隧道直线段采用分车道分车型限速方式,小型车提高限速至60 km/h,大型车提高限速至50 km/h,提高限速段的照明、通风条件、标志、标线、标牌等应按照其最高限速值(60 km/h)进行校验;(3)提高道路限速研究建议技术路线:首先对拟提高限速路段按拟提高的限速进行规范符合性检查;结合限速区最小长度及过渡段最小长度,检查拟提高限速段范围及长度是否满足要求;在对运行速度值进行分析和修正的基础上,提出拟提高限速值,有条件地采用实测运行速度,条件不足时,采用模拟运行速度;检查提高限速段的照明、通风条件、标志、标线、标牌等条件是否满足此段最高限速的相关要求,不满足的要进行完善;(4)该研究成果可用于公路和城市道路提高限速研究。  相似文献   

2.
研究目的:武汉经襄阳至十堰城际铁路为"襄十随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间最便捷的快速客运主通道;是武汉至西安快速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湖北省境内一条重要的旅游观光线路。枣阳市位于襄阳和随州之间,武襄十城际的速度目标值350 km/h,如何在枣阳境内实现350 km/h、满足地方规划要求、结合汉丹线和既有枣阳站现状,对武襄十城际铁路在枣阳市内的线路走向、车站设置方案进行研究和比选。研究结论:(1)武襄十城际引入枣阳站共研究了三个方案:城际场同侧并站方案、城际场对侧并站限速方案、城际场对侧并站不限速方案;(2)综合工程投资、实施难度、旅客出行等因素,最终推荐采用城际场对侧并站不限速350 km/h方案,投资较省、无需限速运行、旅客出行较便捷、实施难度相对较小;(3)引入既有车站方案,均可以分同侧和对侧并站进行布置研究,需结合城市规划、既有设施情况从多个方面综合比较确定最佳方案;(4)该研究成果可以为同类型的铁路引入某地区方案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南同蒲铁路属路网干线,风陵渡黄河特大桥建成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病害严重,行车限速25 km/h,已成为铁路安全运输的隐患点。黄河桥改线方案结合黄河河道管理、开发区规划、文物保护区等因素影响,经铁路运营条件、工程技术条件、工程投资等综合比选,推荐技术经济佳、安全可靠、可实施性强的风陵渡站跨黄河方案。  相似文献   

4.
针对秦沈客运专线担当牵引任务的电力机车TVM430监控系统,限速值只有160 km/h和120km/h 2种,而我国列车牵引限速有160km/h、140km/h和120km/h 3种的现状,提出研究一种限速值为140km/h的装置作为补充,以满足机车牵引限速的要求.介绍了该限速报警监控仪方案及软硬件组成.基于该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5.
首先结合温州地区特点,从市域铁路功能定位、本线客流特点、提高市域铁路竞争力三个方面分析温州域铁路S2线大站快车开行的必要性;然后探讨了大站快车的过站方案,确定了大站快车近期限速80km/h远期不限速的过站方案。最后对比分析了越行站双岛式站型和双侧式站型的优缺点,推荐越行站采用双侧式站型,故障车停留线与越行站分开设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6.
2万t列车通过重载铁路更换道岔、道床清筛后岔区须在现有限速标准下提速运行,为此制定了提速方案——将现有限速标准中第二阶段限速由45 km/h提至55 km/h,第三阶段限速由60 km/h提至65 km/h.在岔区选定两个区段分别进行更换道岔、道床清筛施工,施工结束达到开通条件后,5000 t、1万t、2万t列车通过,...  相似文献   

7.
改建铁路金华至温州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通过东孝站、塘雅站和东孝线路所、塘雅线路所分别接入金华地区既有浙赣线和沪昆高铁,因上海铁路局对局管内行车调度台的设置优化调整,引起东孝站内金温正线临时限速无法下达问题。针对此问题进行3种技术方案探讨,提出最终解决方案,成功实现东孝站内临时限速功能。  相似文献   

8.
为提升列车在基于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点式模式下通过临时限速区段的安全和效率,首先对点式模式下传统临时限速实现方式存在的问题做分析。然后以杭州至海宁城际铁路(以下简称杭海线)CBTC系统点式模式下临时限速方案为例,提出计算机联锁档位的(共三档:25 km/h、40 km/h、60 km/h)临时限速方案,并对该临时限速方案涉及的信号系统各子系统功能分配和接口协议变化进行阐述。该方案将临时限速信息的传递、确认、执行、反馈由人控转变为机控,在实际运营生产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当前全国运营时间较长的地铁公司将救援推进速度大部分提高至35 km/h的情况,通过车辆制动距离、车钩强度、信号瞭望条件等多方面理论校核及实际验证,无锡地铁电客车最终采用分段运行方式,故障车清客前运行限速25 km/h,清客后限速35 km/h,最终表明此方案是可行的,可以达到优化行车调整方式、新线配线设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仅运行动车组的既有线存在部分限速低于80 km/h的1/18道岔,针对此类情况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对现有ATP运行条件分析,可利用地面信号设备布置进行调整的方式,解决动车组在C2模式下仅能以45 km/h速度办理侧线接车问题,为暂时无法更换道岔的工程提供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1.
汕头至汕尾铁路在汕尾市海丰县境内与既有厦深铁路存在立交关系,考虑立交位置前后的汕尾站、油田水库、海丰鸟类自然保护区及特殊不良地质等控制因素,结合上跨、下穿既有厦深铁路的形式,分别研究了不限速方案和限速方案。并从工程地质条件、工程建设条件、环境影响、工程经济等方面对各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研究,从而推荐施工运营安全、地质条件较好、工程投资较省的上跨既有厦深铁路隧道方案。  相似文献   

12.
袁娟 《铁道通信信号》2011,47(12):20-22
在高速铁路路网形成之前,利用既有线、提速线路构成动车组的运行网,实现高速铁路与既有线之间的互联互通,是目前迫切的运输需求。以改造工程量最少为前提,从既有线CTCS-2级适应300~350km/h动车运行必备的条件和既有线CTCS-2级临时限速设置原则进行升级改造的必要性2个方面进行分析,得出既有线CTCS-2级列控系统改造方案。该方案已在陇海线西宝段列控系统改造工程中得以验证。  相似文献   

13.
根据赣州至深圳高速铁路功能定位、客流构成以及相邻线情况,分析客流对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3组可能的速度目标值,并结合工程投资、时间目标值、工程效益等对不同速度目标值进行方案比选。研究结果表明:南昌-深圳时间目标值宜为4 h,赣深两地时间目标值宜为2 h;350 km/h方案较300 km/h和250 km/h有砟方案对隧道工程、桥梁工程的影响较小,但对轨道工程、站后工程影响较大;350 km/h方案与本线功能定位及相邻客运专线的速度、时间目标值等方面适应性良好,综合效益最好。因此,选取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作为本线的推荐方案。  相似文献   

14.
杨绍清 《中国铁路》2006,(12):10-15
陇海线西宝段作为西部路网惟一的200km/h提速改造工程,使西安铁路局站到了既有线提速改造的先进技术最前沿。西宝段在线路基础、电务设备、牵引供电设备、车辆等方面还不能适应开行200km/h动车组的需要。在提速改造工程中,西安铁路局注重引进消化吸收,从线路基础、电务系统、牵引供电系统以及动车组检测设备等方面采用了大量的先进技术,为解决开行200km/h动车组条件下的运输组织、调度指挥、车流调整、接发列车、旅客乘降组织,制定了陇海线西宝段提速改造工程的重点推进计划,确保提速改造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5.
金华至义乌城际铁路位于浙江省金华地区,经过婺江、东阳江和武义江河流阶地,地形起伏不大,义乌段为丘陵区。沿线主要经济据点为金义都市新区。本文结合当地城市总体规划、既有通道情况、工程投资、旅客出行及工程实施等方面,对线路走向方案、金义站站址方案进行系统比选研究,最终提出金华至义乌城际铁路整体推荐方案,为类似工程项目选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新建北京至霸州铁路速度目标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线路的路网功能定位,从时间目标值需求、工程技术、工程投资等方面综合比选确定京霸铁路的速度目标值,以期为在上述因素方面与该线具有类似特点的城际铁路的速度目标值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研究结论:(1)根据本线的路网功能定位、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并结合客运网各线建设标准,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00~350 km/h之间,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速度目标值宜为250~350 km/h之间;(2)通过技术经济比较,京霸铁路北京至北京新机场段新建线暂推荐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北京新机场至霸州段推荐3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7.
研究目的:通过对时间目标值、基础设施速度目标值以及列车运行速度目标值三者的选择;从技术的可行性、经济的合理性以及我国铁路技术的长远发展角度分析,来确定合理的速度目标值.研究结论:结合本线功能定位,从客流构成、不同运输方式旅行时间及时间目标值的选择角度分析,建议时间目标值应控制在5 h以内,需采用200 km/h及以上的速度方案;根据时间目标值的要求及相邻路网的速度目标值并结合沿线地形条件,从工程投资及经济效益角度分析250 km/h投资效益最优.结合我国客货共线铁路速度目标值发展趋势、不同速度目标值对线路能力、运输组织的影响分析及我国机车车辆对250 km/h速度适应性分析,200 km/h(基础设施预留250 km/h)方案较200 km/h方案工程投资增加不多,且线路平面条件较高,所以推荐本线采用200 km/h(基础设施预留250 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18.
金华至台州铁路的技术标准为单线预留双线,地形和地质条件复杂的越岭段存在隧道方案单双线的比较、工程投资、施工安全、工期控制及防灾救援体系等诸多设计难点。通过对隧道两端的接线条件、会让站的设置、地质条件、单线与双线、施工方法、防灾救援、工期、工程投资及环保等多方面的研究,在确保工期合理、节省投资和运营支出、施工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推荐采用18.37 km特长隧道的越岭方案,并采用一次双线分期实施,进口钻爆法+出口1台TBM施工的隧道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9.
速度目标值是高速铁路技术的核心指标,速度目标值方案关系到线形设计、土建标准、建设及运营成本、运营效率及效益等方面。以沿江高速铁路合肥至上海段速度目标值方案为例,通过系统分析250km/h、300km/h及350km/h三个速度目标值方案下的客流特点、功能定位、路网协调匹配、旅行时间适应性、达速比、主要技术标准、工程经济、客流影响及财务等,比选出路网协调匹配高、达速比合理、综合效益佳的速度目标值方案。推荐沿江高速铁路合肥至上海段采用350km/h速度目标值方案。  相似文献   

20.
项目的功能定位和速度目标值是铁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和技术标准,对铁路路网分工、运输质量、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新建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位于成渝城市群核心,区域路网较为密集,连接多个重要高铁通道和枢纽,各段承担的运输功能存在区段性差异,从而带来同一项目不同速度目标值的问题。首先,通过分析区域相关客流通道构成及其与新建绵阳至遂宁至内江铁路的关联性,确定不同段落在路网中承担的主要功能;其次,根据其不同段落功能定位,结合区域路网衔接及客流构成等因素分段进行速度目标值研究,重点对绵阳至遂宁段、遂宁至内江段系统分析200、250、250 km/h预留提速条件,300、350 km/h五个方案。综合分析认为,绵阳至遂宁段速度目标值采用250 km/h预留提速条件,线下土建工程按350 km/h预留,遂宁至内江段速度目标值采用250 km/h较为经济、合理;而绵阳至安州段,采用200 km/h的速度目标值方案与其连接线功能和城际功能较为突出的项目功能定位符合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