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杨海兵 《中国海事》2014,(10):44-47
STCW公约和MLC2006公约都为保证船员足够的休息时间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以保证船舶安全运营。文中介绍了STCW公约和MLC2006公约对船员休息时间的要求,提出了检查重点和方法,旨在为PSCO开展检查提供指导,亦为航运公司应对即将开始的关于船员休息时间的CIC检查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2.
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即将于2012年1月1日生效,并将对PSC检查产生重大影响。文中以船员休息时间的PSC检查为切入点,总结了STCW公约以及ILO相关公约对船员休息时间的要求及修正,分析了相关滞留案例与检查要点,为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生效后船员体息时间的PSC检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张晓 《航海技术》1999,(2):77-80
已生效的STCW公约95修正案和即将生效的ILO180号公约,在保持值班标准以及防止工作疲劳方面已产生和即将产生重大影响。两个公约有关船员最长工作时间及最少休息时间标准对船舶具有同要法律约束力,两个公约在船员 工作时间及最少休息时间标准、标准适用对象、适用标准例外以及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等问题上存在着异同点,本文重点对照评析了这些异同点。  相似文献   

4.
罗林军 《中国船检》2014,(11):70-72
近期船舶审核中发现公司及船一长、大副等高级船员对海员休息时间仍有困惑,即什么情况允许有例外?记录出现超时如何处理?虽然至2014年11月30日PARISMOU和TOKYOMOU对海员休息时间的CIC集中大检查宣告结束,然而对海员休息时间的PSC检查仍不会停止,反而通过本次集中大检查,必将使PSCO对休息时间的检查水平得到普遍提升。  相似文献   

5.
正0引言自《2006海事劳工公约》(下称MLC 2006)生效以来,船员在遵守和执行最长工作时间或最短休息时间的规定方面已基本满足公约要求,但在检查船上工作安排表时,仍多次发现有部分岗位船员的工作时间被分为3个时间段。显然,这样的安排违反MLC 2006等相关公约和法规,部分船舶未全面正确理解公约的相关规定,平时只关注最长工作时间或最短休息时间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詹振 《中国海事》2014,(1):50-51
文中在归纳总结IMO和ILO公约、我国法规有关船员工作休息时间规定的基础上,列举了港口国检查常见缺陷,并就如何避免在港口国检查中出现这些缺陷,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分析海事部门在船员培训日常监督检查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船员培训监督管理措施,以期确保船员培训质量和改进船员培训监管工作。引言随着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国内航海院校的学历教育和"3+1"培训班的招生和培养规模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8.
<正>据在线社交网站CREWTOO发布的第二季度《船员幸福指数报告》称:由于船舶靠港时频繁的外审和检查所增加的工作量,导致船员有时会对靠港感到恐惧。在港口时增加的工作量还会导致短期上岸假期满意度的下降,因为增加的工作常常会占据休息时间。此外,一些船员指出,不断增长的上岸成本(最低10 0美元)成为了他们短期上岸休假的主要障碍。在港期间增加的压力和不断减少甚至不存在的短期上岸休假机会使得船员离船  相似文献   

9.
交通部直属海事系统公务船船员管理改革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履行国家水上安全监督管理和防止船舶污染、船舶及海上设施检验、航海保障的管理职权,确保水上监督巡逻、水上搜救、海事调查、溢油应急处理、航标巡检维护、海上测量等海事工作顺利进行,海事系统配备了相当数量的执法巡逻船、航标船、测绘船等海事公务船舶(艇)和大量海事专职船员(以下简称船员)。多年来,海事船员队伍为维护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和发展海事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随着市场经济和海事事业的不断发展和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化,现行的海事船员管理方式、用工制度及队伍建设等方面,越来越难以适应新的海事管理体制的需要。下面就直属海事系统如何进行船员管理改革谈谈个人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10.
为明确导致船员疲劳最主要的因素以及进一步评估中国船员的疲劳状况,给相关海事部门和航运企业制订疲劳法规和管理政策提供可行性证据和支持,基于多维度疲劳结构(MFI-20)及NASA任务负荷指数(NASATLX)设计包含主观评价及加班感受的调查问卷,对国内船舶管理公司在船船员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370份。运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系数和探索性因子分析,利用AMOS软件建立船员疲劳结构方程。结果表明:物理工作环境、休息情况和工作节奏等3个因子对船员疲劳程度的影响最为显著。国内船舶管理公司和相关海事部门可通过降低工作节奏和改善物理工作环境来减少船员任务负荷,制订适当的休息时间来提高船员表现。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劳工组织(ILO)《海事劳工公约》(MLC)将于2013年8月生效。海事劳工公约涵盖了有关船员就业条件、工作和休息时间、起居舱室、娱乐设施、食品和膳食服务、健康保护、医疗、福利和社会保障保护等内容。虽然其中大部分内容是来自于现有的ILO海事标准,但是鉴于采用新的执行机制,当船旗国按照公约要求与国内船东协会和船员工会商讨有  相似文献   

12.
在船员一生中,后续教育的时间约为船员基础和职业教育的时间的两倍。完善船员的后续教育体系对船员发展、提高船员素质、保障航运安全极其重要。本文通过对船员目前教育情况的分析,提出了要制订相关法规、从政策上保障后续教育的实施以及完善教育手段与方法等各项措施,全面促进船员后续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海事》2015,(2):66
<正>巴黎备忘录地区公布船员休息时间集中检查会战初步结果2014年9月1日至11月30日,巴黎备忘录组织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有关STCW公约休息时间的集中检查会战(CIC)。初步检查结果显示休息时间符合要求的情况不令人满意:集中检查会战期间有16艘船舶直接由于不符合休息时间规定而被滞留(达到滞留总数的14%),16艘被滞留船舶中有11艘杂货船/多用途船(占70%)、3艘散货船(占19%)、1艘集装箱船和1艘其他类型的船舶。共有1 268艘船舶航行值班中按两班倒值班制(两班制)进行值班,其中13艘船舶被滞留。马尔多瓦船旗国受CIC相关问题滞留次数最多,占到3次。  相似文献   

14.
近几年,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运输需求不断攀升。作为航运主体的船员,近年来受航运业快速发展的影响,一直处于供需不平衡的状况。为加快船员队伍建设,保障船员合法权益,保障水上交通安全,保护水域环境,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员条例》(以下  相似文献   

15.
《世界海运》2017,(9):41-45
船员对航运业的发展起着制约和促进作用,所以应当尽力保障船员的权益。船员是一个特殊的职业,一旦船员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应当注重保障船员的权益。从分析船员与船东的法律关系入手,研究船员及其家属从何种渠道获得赔偿救济,如用人单位的赔偿、第三人的侵权损害赔偿以及工伤保险补偿等。在对上述赔偿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着重研究工伤保险赔补偿和侵权损害赔偿的关系,以求能使船员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相似文献   

16.
黄彬 《中国海事》2014,(7):32-34
文中介绍了《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关于船员的社会保障条款,并分析了我国船员社会保险缴纳的现状,提出了通过加强船员劳动合同的监管,加大船员劳动保障现场监管力度等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国船员社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7.
有关船舶安全配员问题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船舶安全配员是保证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其与船员工作休息时间和疲劳问题存在密切关系,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由于安全配员涉及多方面因素,因此很难在各国之间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回顾船员培训和值班标准(STW)分委会第38次会议上有关船舶安全配员问题的提案和决议情况,并对该问题未来的进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8.
李鑫  王黎 《中国海事》2009,(2):21-22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正加剧蔓延,作为世界经济“晴雨表”的航运业首当其冲。近几个月来,福建辖区港口吞吐量增幅持续下滑,水运运价大幅下跌,航运企业经营困难,部分出现亏损。受航运市场不景气的影响,一段时期内海事监管工作在通航安全保障、船舶监督管理、船员管理、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工伤认定法律制度并没有为特殊职业作出特别安排,不能完全涵盖船员工伤认定的内在要求。通过分析船员工伤认定的行政判决书后发现,"上下班途中"条款、"因工外出"条款、"48小时"条款在适用到船员工伤认定时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不协调,从而使船员必要下船外出和"过劳死"情形得不到工伤保障。建议在研究调整船员立法时将船员工伤认定作为船员职业保障的内容之一,作出特别安排。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结合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船员队伍现状,分析了航保单位船员队伍建设中存在的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关于加强船员队伍建设的相关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