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分析了我国铁路货运的现状及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政策优势与自有优势,从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适应市场竞争等4个方面阐述了铁路向现代物流拓展的必要性,提出了铁路货运拓展增值服务、开展多式联运、加强物流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结合推行"集中受理、优化装车"货运组织改革、实施大客户战略、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加强物流专业人才培养7种措施,以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拓展。  相似文献   

2.
以南宁铁路局柳州货运中心巴马矿泉水跨区域运输物流项目为背景,从物流方案、经济分析、优势及劣势分析等方面分析物流策划方案制订过程。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实践中,提出铁路企业主动上门营销拓宽服务范围、提供物流增值活动延伸服务链条、组织跨局物流运输提升服务品质等方面的思考,对其他零散"白货"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铁路“白贷”物流是铁路多经企业逐步由依靠运输能力和运输政策向依托干线运输和开展终端服务进行转变的主要服务产品,也是铁路多经企业实现延伸服务、货运代理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必然环节与过程。多角度分析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现实性与必要性,提出发展铁路“白货”物流的效益最大化原则、规范管理原则和专业经营原则。通过组建铁路“白贷”物流的服务平台,规范服务流程与标准,建立协作管理机制,组建内蒙古铁路物流协会,促进铁路“白货”物流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铁路物流基地是拓展物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铁路延伸物流服务链条的重要场所。近年来,我国铁路物流基地规划建设取得快速发展,对适应铁路效率效益型导向的铁路物流基地统计数据分析方法提出迫切的需求。为进一步提升铁路物流基地运营统计数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阐述铁路物流基地内部统计数据和入驻企业统计数据的采集方法,针对重复数据、异常数据和缺失数据,明确数据处理的内容和方法,规范数据处理流程,建立基于K-means聚类分析算法的铁路物流基地统计数据分析模型,以选取的28个铁路物流基地为例,验证该数据分析模型的适用性和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程隆冒 《铁道货运》2012,(11):19-22
从满足客户需求、铁路自身发展和提高铁路货场竞争力的需要3个方面,探讨铁路货场拓展物流服务的必要性,并对铁路货场拓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根据铁路货场拓展物流服务在服务意识、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有待解决的问题,提出改革现有运输组织模式,健全营销机制,优化经营环境,延伸运输服务链,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拓展物流服务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物流服务已成为运输市场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运输服务模式.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铁路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一个重要环节,铁路运输企业是功能性物流企业.就铁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企业改制转型,结合自身特点,提出四种改革方案,即专业加强型物流、内容拓展型物流、体制创新型物流、基于网运分离物流等四种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铁路货运站在设备设施、货场功能、信息化建设、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对铁路物流中心与铁路货运站进行比较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货运站向铁路物流中心转型方案,即更新改造货运站设备设施、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物流业务、联合其他运输方式建立联运中心、铁路联营或租赁物流企业物流设施、通过增值延伸服务加强物流业务合作、新建铁路物流中心,为铁路货运站向铁路物流中心转型提供参考,提高铁路运输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从国内外铁路冷链物流体系、铁路冷链装备以及冷链运量变化等方面,分析了我国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现状,提出了基于节点理论构建铁路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的一般流程、方法以及关键因素,通过延伸既有铁路物流节点,围绕城市消费市场需求,实现铁路冷链运输门到门服务,形成完善的铁路城市冷链物流配送体系,有利于推动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  相似文献   

9.
根据铁道部《关于推进铁路多元化经营的意见》的精神,铁路多元化经营业务由运输业务和非运输业务共同构成。铁路非运输系统物流企业作为实施铁路多元化经营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延伸铁路运输服务链条、拓展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因此,进一步增强非运输系统物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不仅是提高铁路物流市场份额和经济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转变铁路发展方式、实施多元化经营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0.
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壮大铁路多元经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铁路货运的快速发展,为推进传统铁路运输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奠定了基础。向社会提供全方位的综合物流服务是铁路货运发展的必然选择。多元经营作为铁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运输主业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现代社会物流的快速发展向多经企业提出了巨大挑战,也使企业发展面临新的环境,同时,铁路货运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为多经企业提供了重大发展机遇。铁路多经企业要正视挑战,抓住货运改革发展的机遇,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积极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发展物流增值服务,完善服务手段,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冷链市场快速发展背景下,为推动我国铁路冷链物流的发展,在阐述北美铁路冷链物流3种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从政策法规、服务产品、载运装备、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等方面分析北美铁路冷链物流发展特征,提出发展多样化经营模式、提高铁路冷链运输产能、构建铁路冷链基地网络、搭建一体化信息平台、促进多式联运融合发展及营造冷链市场良好环境等北美铁路冷链物流发展对我国的启示,为我国发展铁路冷链物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吴永奇 《铁道货运》2012,30(5):39-42
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围绕打造铁路物流先导企业,积极拓展国际运输业务,实现运输组织优化与管理,加强场站、装备和信息化建设,加快推进安全基础建设5个方面,拓展铁路集装箱物流市场,全面提升物流服务水平。提出2012年优化集装箱班列产品,大力发展"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加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推进物流技术装备现代化,全面提升货运服务质量,创新运输组织方式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铁路建设物流基地的必要性,提出了所建设的物流基地应具有装卸及仓储服务功能,成为运输新产品的发、到基地,具有增值服务及信息服务功能,最后列举了建设物流基地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14.
随着国家汽车产销量逐年提高,铁路商品汽车运量逐年增长,但运输市场占比却不高。为加快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发展,在阐述铁路商品汽车运输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铁路商品汽车运输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提出对策建议,即深入推广"库前移"模式、加快商品汽车物流基地建设、创新运输组织模式、拓展延伸商品汽车物流链、发展国际联运和多式联运业务、提高全程物流服务水平,为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打造商品汽车物流品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许子敏 《铁道货运》2012,30(12):5-9,3
在分析我国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铁路运输企业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途径,即树立现代营销和物流理念,构建铁路货运营销服务体系,依托运输核心业务延伸服务链,建立市场快速反应机制,设计铁路综合物流服务方案,有利于加快产业升级,提升服务品质和产品质量,建立覆盖接取、承运和配送全过程的物流服务体系,实现传统货运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相似文献   

16.
高铁时代下如何发展铁路第三方物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高铁时代,传统物流企业有必要向第三方物流转变.对国内铁路货运营销发展进行了分析,在拓展物流第三方服务方面提出了6点建议,以实现服务价值的增值.  相似文献   

17.
唐聪 《铁道货运》2006,(7):12-14
介绍了物流一体化服务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定义,阐述铁路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行一体化服务是适应物流市场竞争的内在要求、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求生存的必然选择和发展壮大的良好机遇,分析了铁路第三方物流企业推行物流一体化服务的独特优势,并从业务流程再造、加强基地建设及信息共享等方面提出推行铁路物流一体化服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8.
为加快铁路物流商贸企业高质量转型发展,融入企业供应链和社会产业链,推动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变。阐述北京局集团公司物流商贸企业发展现状,针对存在的运输与物流一体化运作有待加强、物流产品设计能力不强、两端基础设施投资不够、资本运营经验不足等问题,提出推进物流商贸资源整合优化、加强与大客户资本层面深度合作、规模化开行快运货物班列、打造京津冀中欧班列运营平台等对策,促进北京局集团公司物流商贸企业转型发展,不断提升铁路在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核心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在铁路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拓展和延伸商品汽车物流市场,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公司在铁路总公司围绕铁路商品汽车运输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基础上,聚焦商品汽车工业,结合主要大客户上汽通用五菱拥有柳州河西、宝骏两大制造基地的区位特点,用好铁路物流基地,扩充运输能力,强化市场营销,取得明显成效,商品汽车运量及增幅均排在全路前列。  相似文献   

20.
为加速铁路货运拓展现代物流.从优化铁路货运营业站基础设施、强化铁路货运营业站现有物流服务供给能力,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功能、开展综合服务等方面,探讨完善铁路货运营业站物流服务功能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