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研究了地铁项目针对建设周期内基于BIM(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的设备管理平台的开发路线。分析了该平台的开发需求,介绍了该平台的业务流程架构;阐述了BIM可视化及设备模型与数据分离处理的工作原理和流程,介绍了设备ID及二维码以及云架构和云计算的应用;描述了该平台的主要功能模块设计。该平台的开发融合了BIM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通过设备管理平台对地铁设备的采购、到货、验货、安装、调试、验收进行全过程可视化的跟踪管理和资料记录,在交付运营时形成设备完整的BIM模型和关联设备履历数据,可用于地铁运营的设备资产管理。  相似文献   

2.
指出现阶段铁路信号系统设计产品交付方式和存在的问题,提出BIM技术在信号系统的应用思路和优势。搭建信号系统室内BIM平台,详细阐述平台的设计原则、功能架构、数据流向和实现方式,实现BIM技术在信号系统的深度应用。平台功能包括设计、施工和运维3类模块,具体包含输入数据载入、机柜自动布置、设备自动布置、组合内部配线、组合侧面配线、模型属性查看等功能模块。对平台整体数据流、典型数据流分析;平台实现涉及界面设计、侧面配线程序流程实现等工作。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对铁路信号设备设施技术状态的实时采集与监控管理,满足铁路信号系统的信息共享和数据挖掘、分析、呈现的多维业务需求,在分析铁路信号系统现状及信号大数据平台建设意义的基础上,提出铁路信号设备设施技术状态大数据平台(简称"信号大数据平台")的总体技术方案。信号大数据平台将实现信号设备设施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系统的掌握全路信号设备设施工作状态及运用情况,并向运维人员提供故障报警、预警和状态评价等多维可视化的大数据应用服务。  相似文献   

4.
铁路信号运维方式主要依靠人工经验进行,缺乏更加智能化、信息化的运维系统。BIM技术作为新型信息化技术,有能力解决铁路信号运维现阶段的问题。对现阶段铁路信号设备的运维方式进行了论述,并结合BIM技术,讨论了BIM在铁路信号设备运维期的主要作用,分析了BIM技术在铁路运维期应用的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牵引变电所运维人员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开发牵引变电所设备业务培训系统。系统以携带牵引变电所完整、准确信息的BIM模型为基础,在导入培训系统开发平台前,应用3ds MAX对导出的BIM模型进行优化、贴图、烘焙等处理,再导入Unity3D中建立场景,并完成各功能模块的开发。该系统数据准确、表达直观、形式多样、拓展方便,可有效提升牵引变电所运维人员的培训质量与效率。另外,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式也为BIM技术的拓展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BIM技术中面向铁路信号室内设计的应用研究相对较少,设计思路仍为效率较低、工作量巨大的反向翻模设计。针对这种情况,以国内外广泛使用的Revit软件为平台,构建铁路信号室内机柜族类模型库,提出信号室内机柜自动布置程序的实现思路,通过Revit API外部命令的方式,在Visual Studio环境下使用C#语言开发出信号室内机柜批量布置功能模块,实现信号室内机柜布置的自动化、智能化,结果满足《铁路信号维护规则》的相关要求,为开展后续信号室内BIM设计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7.
为将BIM技术应用于铁路信息机房内信息系统的深化设计和设备物资管理领域,通过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现状,对信息机房的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进行功能规划。以Revit软件为工具进行机房快速建模、机柜布置、设备布置、参数导入导出4个模块的开发;结合典型信息机房工程实例对软件功能进行验证,BIM铁路信息系统设计平台能够高效利用BIM技术集成丰富的模型数据信息,可应用于设备物资管理领域,实现全生命周期的可视化信息设备物资管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调查施工和运维单位信号室内工程的应用需求,结合信号专业传统室内二维出图内容和现行技术标准,梳理采用BIM技术时信号室内的设计内容和要求。选取Revit软件平台进行二次开发,研究软件功能模块和开发流程,开发一套满足铁路信号室内出图要求的辅助设计软件,提高未来信号专业室内BIM出图效率。  相似文献   

9.
李茂蛟 《铁道勘察》2020,(1):144-149
铁路信号工程具有多子系统、设备离散布置、系统网络连接、信号集中控制、表达抽象及逻辑制约关系复杂等特点。围绕基于BIM技术实现多源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换这一核心目的,分析当前铁路信号工程领域BIM相关技术标准及建设现状,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交换维度出发,探讨信号专业参与协同平台研发的必要性和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提出信息化辅助设计方案,并通过二维可视化辅助设计软件进行验证。研究表明:对于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BIM应用,不能照搬现有的技术,需要结合本专业的设计特点,以信息交换为核心进行相应的辅助设计软件开发,提升铁路信号工程设计的信息化水平和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0.
将BIM (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应用到铁路信号施工管理过程中,根据工程设计需求完成数据采集及整理,搭建信号设备模型构件库,完成基于BIM技术的可视化信号设备模型设计。本文以铁路信号机械室作为研究对象,建立可视化工程模型,通过碰撞实验实现线路冲突检查及优化,分析BIM技术辅助信号施工管理的优势。BIM技术的引入提高了铁路信号施工组织管理水平,为铁路信号施工阶段BIM技术的深化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铁路房建设备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化应用浅、数据资源分散、协同管理效率低、维护更新投入大等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方案。通过引入BIM技术,将房建设备台账、空间布局、安装复杂工艺工序等各类数据信息融合到三维模型中,实现房建设备可视化管理、数据信息集成和设备模拟及仿真分析;通过运用GIS技术,实现人员作业实时定位与跟踪管理。基于BIM的铁路房建信息管理平台对推进铁路房建设备标准化、信息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如何对铁路客运车站(简称:客站)设备进行更高效、全方位、多角度地进行管理的问题,搭建了智能客站设备大数据运维服务平台,介绍了其功能架构和设备健康状况评价体系。该平台实现了设备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测、特征主动识别、故障预测、运维趋势推演、多属性健康状况评价等功能,提升了客运设备健康程度和智能客站设备管理整体智能化水平,为智能客站设备运维管理提供了新的管理思路和技术手段,为下一步客站设备健康评估应用的开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信号系统维护信息化、智能化水平相对落后的特点,梳理铁路局大数据平台及信号大数据应用建设情况;提出大数据平台信号资源一级平台的解决方案;研究铁路局、电务段两级部署方案及技术架构,结合信息系统安全接入技术和数据录入技术,实现信号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  相似文献   

14.
城市轨道交通BIM项目协同平台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轨道交通项目实际应用需求出发,设计BIM项目协同平台的网络架构以及各大功能模块,包括文档管理模块、流程管理模块、设施设备构件库模块以及数据校验模块,并依托上海市轨道交通在建项目,验证平台应用的可行性及价值,提高轨道交通项目建设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设计建设期数据资料的应用价值,实现铁路基础设施的可视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提出基于BIM的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平台总体方案。方案阐述了当前铁路运维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发展现状,分析了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具体需求,从总体架构、网络架构和关键技术3个方面给出了详细的设计思路和实现方法。对BIM技术在铁路基础设施运维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张轩 《铁道勘察》2020,(1):103-107
以Bentley平台和二次开发软件为技术支持,对基于BIM技术的铁路隧道正向设计进行研究:结合新版软件功能,从项目创建、流程管理、参数化设计、三维建模、工程量统计等方面出发,总结BIM正向设计在可视化、参数化设计、信息化管理、结合地形设计等方面具有的优势;另一方面,BIM技术还存在部分构件建模过程复杂、二次开发软件不足、出图功能欠缺、参数化数字化设计不完善、审核难度大等问题。通过本次研究,进一步优化了铁路隧道BIM正向设计流程,为在隧道专业中推广BIM正向设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7.
铁路站场设计是一项复杂庞大的系统工程,应用BIM技术可集成工程项目各种相关信息,形成工程数据模型,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沟通和管理。然而,当前国内外铁路站场BIM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存在着建模工作量巨大,效率较低的问题。基于此,对铁路站场BIM模型快速构建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基于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可将设计参数信息进行数字化保存,依据参数信息高效驱动铁路站场BIM模型的构建,并对铁路站场数字化设计系统总体架构与BIM模型设计插件的程序模块与流程进行了介绍。通过开发的软件原型系统初步验证,该方法能实现铁路站场BIM模型构建在效率与质量上的双重提升。  相似文献   

18.
以青连铁路四电工程为试点,对铁路四电BIM技术进行应用。开展基于达索平台的铁路四电过程BIM技术的应用研究,通过青连铁路四电工程BIM技术的应用与实施,具体分析BIM技术在铁路建设协同设计、施工过程以及项目管理中的方法与应用。探索出一种适用于铁路四电工程BIM应用的技术路线,从协同设计到施工管理,基于BIM模型完成铁路四电工程拓展应用,提供了系统的BIM应用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