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通过对神木北车轮工厂项目方案研究,简要介绍神木北车轮厂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设计、投资的情况,提出车轮工厂先进、合理的检修工艺和新技术、新设备。  相似文献   

2.
<正>2013年竣工新品-轮对组装线(摄于太原北车辆段车轮厂)我公司设计生产的太原北车辆段车轮厂轮对组装生产线,其车轴输送上下料机械手采用全数字化设计,极大地提高了设备的工作效率及动作的精准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全数字化的生产线控制管理系统也为生产企业的现代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车辆检修作业中,当发现车轮踏面擦伤时,要用车轮车床或车轮踏面修正块将踏面校正至正常状态。东京地铁公司为提高车轮踏面校正作业的效率,制作了新型洒水装置。文章介绍了装置的概况、工作原理,以及在抑制火花发生、提高踏面修正效率、削减成本方面取得的成效。  相似文献   

4.
目前重载铁路货车段修时,车轮的旋修率普遍在70%以上,是所有零部件中修理比例最高的。因此车轮是制约车辆相关高级修程的主要零部件,其寿命周期是制定检修周期的基数。为了开展重载铁路货车车轮旋修及寿命周期研究,文章对C80型货车车轮磨耗数据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磨耗原因,总结了车轮的磨耗规律,并以此提出其他零部件的检修周期应以车轮旋修周期为基数,进入检修车间后进行必要的针对修,可有效提高检修效率、减少或避免临修故障,提高列车周转率。  相似文献   

5.
郑志坚  乐汉琴 《铁道车辆》2012,50(8):14-16,47
介绍了厂修货车轮对检修过程中车轮、车轴选配的特点。利用厂修轮对数控、智能化装备平台和信息化技术,提出了厂修轮对组装智能选配工艺方案。叙述了智能选配条件设定、工艺流程和系统工作原理。从试用情况看,实现了新旧车轴与新旧车轮的快速最佳匹配,充分利用了旧轮、旧轴资源,且车轮占用场地小,减轻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6.
日本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日本最新开发的车轮踏面擦伤检测装置。该装置引入现代计算机技术,提高了确定擦伤车轮的精度,从而提高了检修效率。  相似文献   

7.
地铁常用的TAZ-Ⅱ/S295型计轴设备,在维护工作中发现存在车轮传感器感应高度参数测量调整不准确等问题。为此提出改造检修工具和改型计轴电缆盒内wago端子,以消除作业风险,提高测量效率和准确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车辆传感器现场检修流程,尝试将计轴设备由周期检修改为精准施修,从而降低计轴室外设备维护的人力投入。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新型通勤电动车车轮磨耗发展趋势的调查结果,研究了车轮踏面适度(或轻微)的下凹磨耗是否对车辆运动特性构成影响等问题。为改善车轮管理方法,提高车辆检修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张树国  邵辉 《铁道车辆》2004,42(3):44-44
《铁路货车轮对和滚动轴承组装及检修规则》规定,轮对厂修、段修时必须清除各部位表面的油漆及锈垢,车轴外露表面必须露出基本金属面。现在各车辆段采用的都是水轮除锈。但对于防尘板座部分除锈效果普遍不理想,多数单位还需角磨机配钢丝轮或用砂纸打磨,严重影响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裴超裕  苗群 《铁道车辆》2003,41(2):40-41
通过对武昌南车辆段车轮厂2001年上半年货车轮对轴承退卸检修情况的统计分析,发现未达到货车滚动轴承使用寿命管理规定年限退卸检修的轴承数量比前几年上升了近10%,达到了44.3%,见表1.退卸检修滚动轴承的主要故障统计见表2.  相似文献   

11.
铁路客车采用的关键技术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而既有客车段的工艺布局、工装设备配置等方面均很难适应其配属客车的段修任务。为实现客车检修资源的集中使用,形成规模效益,急需对影响客车段修效率的因素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介绍25型主型客车段修修程及主要部件的主要工艺流程,分析影响主要部件段修效率的因素,并对轮轴检修、转向架检修、车体油漆等作业节拍进行分析,提出客车转向架检修采用定位修与部分移动式流水作业相结合作业方式,得出提高客车段修作业效率的主要工装设备配置。  相似文献   

12.
车辆段生产支持系统的研制以安全、质量、生产进度和人员教培管理为核心,建立了生产管理信息平台和通用分析平台,在对现有的HMIS、材料系统、调车系统、YMIS等系统进行有效的数据资源整合的基础上,重点着眼于各类数据的深层次分析利用,为车辆段的生产组织、成本控制、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管理和质量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3.
车辆段调车作业全过程自动化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车辆段段内车辆调度仍采用手工作业方式,不但作业工作量大,而且非常容易出错,经常出现“误报”和“漏报”情况。在造成安全隐患的同时,也影响车辆段的生产组织。同时由于车辆段和车站之间的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车辆在段内的信息孤岛,不利于车站及时提供调机、加速车辆周转,降低了运输效率。针对这种情况,本系统应用仿真技术、GIS技术和数据同步技术等手段,引入“批”和“虚实场”的全新作业理念,实现了车辆段调车作业的全程自动化。该系统的应用在提高调车作业的效率和准确率的基础上,还使得检修生产计划的制定具有了前瞻性,保证了车辆在段的合理调度,提升了车辆段的生产组织能力和决策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当前铁路货车修程修制改革、精益化管理的发展要求,解决货车配件管理粗放、履历信息不完整、缺乏配件造修质量评价手段等问题,设计了采用物联网、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铁路货车配件信息管理系统。该系统建立货车关键配件唯一标识码,重构货车制造、运用、检修及配件报废数据,并应用于关键配件全生命周期履历库、配件报废管理、造修质量分析、故障分析规律。实践证明,该系统能够为货车配件的精益化管理、辅助现场生产作业、降低维修成本提供重要的技术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详细分析了地铁车辆检修库内安全接地作业流程存在的不足。结合目前检修库内接触网停送电流程过于繁琐致使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接地开关柜成套装置的设计方案。该装置可实现检修库对应列位接触网的停送电,并与库内高平台通道门实现机械联锁,有效规避库内检修作业可能带来的触电风险,还可与车辆基地安全管控系统进行信息交互。该设计方案简化了目前检修库停送电的作业流程,大大减少了接触网安全接地作业耗时,提升了车辆检修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动车组轮对精准镟修管理系统。该系统基于车轮磨耗机理和车轮磨耗数据,建立车轮磨耗规律模型和镟修规律模型,进而建立车轮退化规律和寿命预测模型;同时基于车轮失效机理、车轮维修数据,建立车轮多边形风险预测模型和滚动接触疲劳模型,实现车轮失效风险预测;在车轮磨耗、镟修、寿命预测、风险预测模型的基础上,以车轮全寿命周期检修综合成本为目标,建立车轮运用维修决策模型,实现车轮状态修和计划预防修。实践证明,动车组轮对精准镟修管理系统可有效降低轮对运维成本。  相似文献   

17.
地铁车辆段检修库中移动式架车机是车体与转向架分解组装以及车底电器、制动等模块拆装的必备设备,移动式架车机以其适用车型广、组合灵活、成本低的特点,得到广泛应用,而移动式架车机要想实现上述功能,需要分析研究与之配套设施的工艺特点。提出移动式架车机在检修库中采用有检查坑和无检查坑的布置方案,通过分析总结后,认为临修库中设置移动式架车机时,采用无检查沟的形式,在架修库设置移动式架车机时,采用有检查坑的形式。  相似文献   

18.
随着货车车辆运行速度的提高 ,轮 (轴 )重偏差对车辆动力学性能和制动性能的影响也会加剧。为了检测货车车辆轮 (轴 )重偏差 ,设计了货车车辆轮 (轴 )重测试系统 ,能够完成轮重测量 ,并可提供轮重偏差调整方案  相似文献   

19.
增加轴重是重载运输提高运能的重要途径之一,然而轴重的增加对制动系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采用数值方法,对40t轴重货车紧急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制动的车轮热负荷情况进行了模拟,对其温度场和热应力场进行了分析,基于制动热负荷对轴重40t货车车轮的强度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紧急制动和长大下坡道制动最高温度均出现在车轮踏面处,其幅值分别为233℃和231℃;最大热应力分别出现在踏面和辐板外侧靠近轮毂处,其幅值分别为348MPa和252MPa。不同温度下的von Mises应力计算结果表明最大应力值均未超出材料的屈服极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