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实现更加便捷的交通换乘,将本地高铁和机场进行无缝对接已成为交通发展的一大趋势。但高铁和机场距离较近时,可能引起交流电气化铁路与对机场无线敏感设施的电磁干扰。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实地勘测、类比分析等手段,评估了交流电气化铁路运营期间对机场甚高频设备的电磁干扰影响,为铁路选线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甚高频设备的电磁干扰防护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营运里程和机场数量不断创下新高。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的电磁环境影响已成为电气化铁路选线和机场选址的重要制约因素。针对电气化铁路对机场空管监视雷达的影响问题,阐述了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的特点及类别,并根据民航技术规范中的电磁干扰计算方法,结合某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计算,为新建铁路工程选线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由于中国基础建设的快速发展,在铁路建设过程中,电气化铁路与埋地金属油气管道的交叉时有发生,因此引起了一系列埋地金属管道的电磁干扰问题。本文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模、实地勘测等手段,对电气化铁路引起的埋地金属管道电磁干扰进行了评估,为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埋地金属油气管道的电磁干扰防护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电气化铁路对机场导航设施的电磁干扰影响,应执行国标GB 6364的相关标准。胶济电气化铁路与青岛流亭机场导航设施间的防护距离不能满足防护标准,采用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电磁兼容措施,避免铁路改线或机场搬迁。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分析,找出相互间电磁兼容的条件,并通过实测验证,为设计提供防护依据。研究结果:推荐“现状电化”方案,并提出备用方案和应急方案。在电气化铁路具备通电条件后,实施校验飞行和防护效果检测。研究结论:对不满足国标规定的导航设施,对无源干扰和有源干扰作理论分折,为设计提供理论根据。并通过现场实测和校验飞行,验证分折结论。满足常规电气化铁路常速运行的电磁防护标准,在高速铁路200 km/h条件下也同样能满足防护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电气化铁路与沿线机场导航台站的电磁兼容问题,引入计算机电磁仿真平台进行仿真评估。以西安至延安高速铁路为例,首先利用Rainbow电磁仿真平台,对机场周边地理、地形环境,导航台站天线辐射特性进行联合建模;然后,利用仿真模型,在超级计算机平台对各工作场景下的台站工作性能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西延高铁设计方案满足机场电磁环境相关标准。利用计算机仿真技术进行铁路、机场电磁兼容评估,将理论模型与实际场景相结合,既满足了理论推导的科学性,又兼顾了具体场景的差异性,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迅速发展,电气化铁路的电磁干扰对机场的各类电磁敏感设施的影响矛盾十分突出,如何在铁路建设的前期做好电磁兼容的预测是关键.结合工程建设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电气化铁路与机场仪表着陆系统电磁兼容预测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既有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经常会遇到铁路周边存在油气管线(穿越或平行铁路)、油(危险品)库、运油专用线等危险源,尤其是铁路穿越化工厂区段时,交流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会对穿越铁路、平行铁路的管道以及铁路两边的库区、设备、专运线等产生电磁感应电势,同时产生危害,不但腐蚀管道,还有可能对操作人员安全造成人身危害。文章论述了电磁干扰的危害及原因并重点阐述具体的电磁防护方案,结合辛泰铁路穿越齐鲁石化化工区的电磁防护工程,提出了改进型固态去耦排流系统的电磁防护措施。文章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论述电气化铁路对铁路周边油气管线、油库等危险源的电磁干扰防护方案,结合实际工程,对国内同类型电气化铁路电磁防护工程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电气化铁路产生的弓网电弧对航空器仪表着陆系统的电磁干扰,选取达成铁路复线电分相、锚段关节、普通点等典型位置,针对仪表着陆系统的工作频段,开展了弓网电弧的辐射测试。考虑环境因素,通过距离换算获得各典型位置10m处的弓网电弧辐射强度;应用电磁传播理论,推得电气化铁路垂直穿越航空器下滑道时的电磁骚扰最强点;以信号防护率为评估依据,结合弓网电弧实测数据,进行电磁兼容预测。结果表明,电分相处的电磁骚扰最大,在110MHz处电场强度的峰值检波数据达89.3dBμV/m;航向信号与骚扰场强之差只有9.2dB,低于防护率要求4.8dB。测试结果可为电气化铁路选线和机场选址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交流电气化铁道通信电磁防护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交流电气化铁路不仅对通信系统引起干扰,还会使电气化铁路附近的金属与导体间或金属导体与大地间产生感应电压而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干扰通信设备正常工作。为保证通信安全,需要对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电磁影响和电磁防护进行研究,从而给铁路现场实际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本文利用电磁场对地下传输系统激励耦合的传输线方程及其一般解,建立了交流电气化铁路对地下传输系统干扰影响的分析方法。研究结果:研究得出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的影响机理,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危险影响的限值,以及磁耦合影响、地电流影响和干扰影响计算公式,计算出了引起超限隔距数据。研究结论:电气化铁路的铁道通信电缆和铁道通信光缆电磁防护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交流电气化铁路对铁道通信光、电缆的影响,达到电磁防护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刘通 《电气化铁道》2022,33(1):74-77
电气化铁路在交通运输中起重要作用,其运行安全性和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结合电磁干扰耦合机理论述了具体的电磁干扰防护方案,并结合京沈客专油气管线电磁干扰防护工程设计方案进行分析总结,通过现场实测数据分析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对国内同类型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防护工程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弓网电弧对机场终端全向信标台电磁骚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高速电气化铁路电分相、锚段关节和普通点3个典型位置,采用点频测试和峰值、准峰值、平均值检波方式,在机场终端全向信标台(TVOR)的工作频段内开展弓网离线电弧电磁辐射测试;以某电气化铁路线路垂直下穿机场跑道为例,研究弓网离线电弧对TVOR的电磁骚扰影响。结果表明:电分相处的弓网离线电弧电磁骚扰最大,在频率为110 MHz时峰值检波的10m法值达89.4dBμV·m-1;普通点和锚段关节处的弓网离线电弧电磁辐射不会对TVOR产生影响,即便拉弧点位于铁路线路与机场跑道交叉点处,仍能满足防护率的要求,而电分相处拉弧点距铁路线路与飞机跑道交叉点的距离大于236m时,才能满足防护率要求。研究结果能够为机场区域轨道交通和机场航空的电磁兼容性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铁路运输是我国的经济动脉,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铁道电气化必然高速发展。但在铁道电气化的同时,会对铁路附近的部分设施产生电磁影响,因而要对受影响设施进行防护施工。针对铁路易燃易爆品库专用线在电气化铁路防护施工中防护接地装置电阻值超标情况,对多种解决方案进行了实际操作及现场测试数据记录。最终通过比选,找出了合适的解决方案,为今后铁路电气化施工过程中解决类似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电气化铁路因27.5 kV电力牵引接触网周围形成工频(50 Hz)电磁场广泛存在于铁路运营的多个环节(场所),对电气化铁路职工造成职业危害。本文就工频电磁场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影响、遗传毒作用及其与肿瘤和白血病的关系等进行综述,旨在为提出电气化铁路职工的工频电磁场防护对策、开展电气化铁路职业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铁路昆明局集团有限公司管内不同典型线路为例,开展电力贯通线感应电综合测试。通过测试架空电力贯通线和电缆电力贯通线上各类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并结合牵引变电所负荷过程同步测试,研究分析电气化铁路电磁干扰及牵引回流对该感应电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感应电压和感应电流受到接触网电压、电流分布、线路结构、牵引供电方式、土壤电阻率、负荷电流等诸多因素影响,为降低电力贯通线感应电压和优化工程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电气化铁路供电系统对通信电缆存在电磁干扰,结合工程实例,介绍直接供电方式接触网对通信电缆线路危险影响产生的原因、计算方法及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16.
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磁感应危险影响的计算及防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交流电气化铁路的电缆防护是一个事关人身、行车安全的重要课题。结合峰福铁路峰南段电气化改造工程实例,介绍带回流线的直接供电方式的磁感应危险影响的计算及电气化铁路通信线路的防护措施。计算过程中对可变因素较多的参数在安全的前提下进行研究并合理取值,以得到方便简洁、切合工程实际的参数及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电气化铁路的普及发展,电气化对铁路沿线的通信系统特别是铁路区间通信线路及设备的干扰问题,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由于电气化干扰问题不是一个固定模式,所以需要我们去研究、探讨,在实践中进行论证.本文根据电气化电磁干扰的特点,通过对现有设备的实地测试,具体分析了交流电气化对电话自动交换网的信令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针对国内鲜见±800 k V特高压换流站及进出站高等级输电线路,在铁路选线设计中认识较浅,其经验更是匮乏。文章以新成昆铁路西昌段扩能工程为背景,通过在特高压换流站地区进行铁路选线设计的研究,提出在勘测阶段务必调查清楚向换流站供电的35 k V线路,以及±800 k V接地极输电线路,因为两趟线路外形与普通35 k V线路基本一致,极易被忽略;铁路线路需与±800 k V换流站接地极安全距离大于10 km,同时还应评估接地极电流对电气化铁路的供电变压器、牵引车变压器的磁饱和影响;铁路线路与电力线路交叉时,考虑电力线路在温度影响下产生的"弧垂效应",并在满足倒杆距离+3.1 m+安全距离外,铁路应尽量靠近杆塔,争取最大净高等选线设计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袁中平 《中国铁路》2011,(2):83-85,88
为实现便捷换乘拟建汉孝城际铁路从武汉天河机场经过,线位与机场雷达站距离仅百米,不满足有关技术规范要求,特立专题研究。通过对雷达站背景无线电噪声测量和电磁干扰类比测试,研究分析城际铁路施工期及运营期对雷达站的电磁影响程度和特性,为推进城际铁路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阐述将铁路引入天津滨海机场的重要意义,并结合既有建筑物分布和远期城市规划,对线路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和沿程林庄通路等方案进行研究,为其它相似工程的选线思路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考虑线路所处位置地形地貌和城市规划,通过对铁路引入天津国际滨海机场通路方案的阐述,采用统计、类比和优缺点评价进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研究结果:针对铁路引入机场通路方案的研究,总结出一套可行性较强的选线思路、接轨点选择和其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配套技术措施。研究结论:沿京山铁路通路方案,与城市规划干扰少,建筑物拆迁量小,与机场的现状及规划衔接较好,方便旅客出行,推荐选择该方案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