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和谐城市交通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的是城市交通系统与社会大系统之间、交通人与社会其他成员及交通行业广大干部职工之间、城市交通与自然之间,和睦、协调相处的一种良性互动的状态和过程;是大城市中,人、车、路及环境的协调统一,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专家评判、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全面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克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确定权重时又充分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是一种客观、可信、便于实际应用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需与自身的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特点,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指标,并构建了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协调能力评价的"专家法-信息熵法-灰色关联度法"的组合评价模型。该模型将专家评判、信息熵理论和灰色关联决策法有机结合起来,可全面分析指标间的相互关系,较好克服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同时在确定权重时又充分考虑了主客观因素,是一种客观、可信、便于实际应用的方法。最后根据实际数据,对6个中心城市的城市交通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协调能力进行评价和排序,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从城市交通的现状出发,提出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在交通中贯彻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以实现城市交通系统自身及其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5.
城市交通是一个系统网络,多种交通方式并存是城市交通的必然。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相互协作是城市交通网络效应发挥的关键。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式以及轨道交通与其他常规交通换乘的协调关系和辅助配套措施,提出了保证换乘协调等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6.
作者首先提出了城市交通系统应在协调中动态发展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市交通系统发展的主要协调问题,根据文中城市交通系统的协调发展目标,对我国城市交通系统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几类重要协调问题的协调对策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是提高和改善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运行效率的一项有效措施.本文以北京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应用为背景,选取城市交通系统、社会经济系统以及能源环境系统为投入系统,相关道路交通管理效率及城市交通外放性指标组成产出系统,建立了相应的超效率DEA评价模型,研究分析城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水平与城市发展的协调程度.应用北京市2000-2010年的实际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根据模型计算结果,结合北京市的发展实践,对比分析了城市交通与经济及能源环境子系统的相对有效性变化趋势,以期为北京城市ITMS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价高密度开发特征下城市交通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评价指标体系,建立了评价二者协调关系的数据包络分析(DEA)模型。利用模型计算了1990~2005年北京市八区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协调程度,识别了影响二者协调发展的关键因素。分析结果表明:1994年以前以及2003年之后的各年交通与土地利用双向协调发展指数均达到或接近1,协调性相对较好,而1995~2003年的协调性相对较差;就业居住比的投入贡献值为2.743 9,位居土地利用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公交承担率的投入贡献值为2.733 1,位居城市交通系统指标贡献值之首,说明公交承担率过低,就业岗位与人口分布失衡是影响北京市交通与土地利用协调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9.
黄志刚  金泽宇 《湖南交通科技》2010,36(4):126-128,138
城市交通枢纽系统是城市交通系统和城市社会经济系统的子系统,对城市交通枢纽发展战略目标的分析,应将其放到城市交通系统及城市社会经济系统中去考虑。指出应从系统论的角度,利用大背景分析法来构建城市交通枢纽的发展战略目标,并以北京城市交通枢纽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10.
交通控制系统与诱导系统的协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详细阐述城市交通控制系统(UTCS)和城市交通诱导系统(UTGS)是智能交通系统(ITS)对道路交通进行在线实时管理的核心部分。针对两个系统的概念,进而论述了两者协调的客观基础及概念模型,并运用自组织理论和协同学原理对其协调度和协调策略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正>学委会拟定于2016年4月15—16日,在深圳召开"2016年中国城市交通规划年会"。本次年会将紧密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常态,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硏讨新型城镇化、"互联网+"背景下城市交通面临的新问题、新变化和新趋势,探讨城市交通与城市互动协同发展的机制、策略,进一步推动理论、技术、政策的融合创新与集成评估,促进城市交通人本、智慧、多元、生态发展。为了  相似文献   

12.
城市交通管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车辆的不断增加,道路不堪重负,城市交通环境恶化,其根源在于人、车、路三要素不协调。要想改善城市交通环境,达到和谐、安全、畅通、有序的程度,笔者认为要大力开展交通安全宣传,逐步提高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大力发展城市公交事业,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加强交通配套设施建设,提高交通服务水平;加大科技投入,改善管理模式。及时研究破解城市交通发展难题,使城市的交通环境明显好转。  相似文献   

13.
中国城市交通问题已经不仅仅是拥堵、噪音、尾气等地方层面的问题,它涉及宏观经济发展、农田保护、金融体系稳定、能源安全、碳排放等国家甚至国际层面的问题。由于这些溢出问题的存在,中央政府应重新审视其在城市交通方面的作用与职责。对此,世界银行提出,中央政府可从城市交通政策导向、公交发展支持、最佳实践奖励、交通绩效标杆与评估系统、交通投融资体制改革以及城市交通示范项目等方面发挥作用。大力发展高效的公共交通是中国可持续城市交通战略的核心工作,要在有效的商业运营前提下满足社会目标、保证服务质量。保持民营部门与公共部门之间的合作互补关系是中央和地方政府所应共同做出的努力。  相似文献   

14.
交通影响评价作为协调土地开发和城市交通之间的工具,已在我国大城市开展的比较普及.但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机制远没有规范化.基于此,本文探讨交通影响评价在城市交通系统中功能定位;在分析我国现行的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了实践操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能推动我国交通影响评价工作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影响城市交通社会效用的诸多因素,研究了城市交通的社会效用所包括的机动车效用、行人(含非机动车)效用、政府效用,并对影响城市交通社会效用的诸多因素之间的关联加以阐述,指出城市交通社会效用最大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对各个因素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6.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及发展透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现代城市交通的智能控制与管理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交叉口的通行能力又是决定道路通行的关键所在,对城市交通网络的交叉口信号控制系统进行协调优化控制,对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我国城市采用此系统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7.
正改革开放以来,城市交通一直是中国城市建设中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重大问题,随城市成长而演变、随技术变革而发展、随政策导向而起伏。从20世纪80年代的潮水般自行车流到现在的汽车交通拥堵蔓延,反映了城市交通生成机理和发展环境的巨大变化,映射出城市交通与交通设施建设、政策导向、社会经济水平、城市空间格局等多因素之间复杂的作用关系,也凸显了城市交通治理与改善是一项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艰巨工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总结现行城市交通的规划、设计、管理、控制各环节主要的学术思想与技术措施,综合相应的政治、法律、经济、城市地理、人口等社会人文学科的研究思维,提出城市交通学的概念。城市交通学是采用多学科思维、系统论方法研究城市交通的学科。其目标是服务于人的需求,组织城市可持续地高效、安全、低耗(低能耗、低污染)运行。强调研究城市交通既要注重工程技术,又要注重与政治、法律、经济、社会等学科的相关关系。重点阐述城市交通学的研究对象,即城市交通网络的构建和运行。  相似文献   

19.
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交通适应性是指城市交通系统内部各个方面与其相应需求之间的相互协调一致,持续发展的能力.城市交通系统是一个多目标的复杂系统,本文从建设、运营、管理和服务四个角度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准则层和各单项指标的权重,通过广义函数法对各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来确定单个指标的评价值,最后根据各指标的评价值及其权重确定城市交通适应性评价值.本文选取西安市进行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旨在为城市旅游交通提供规划要点,梳理旅游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关系,充分整合利用城市与景区道路交通资源,构建旅游和城市交通相互协调的交通系统。以重庆市汉阳兵工厂(抗战生产洞)旧址交通组织规划为例,从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入手,对基于旅客容量的交通需求预测、道路网规划、公共交通规划、人行系统规划、停车系统规划和交通组织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为城市景区交通组织规划提出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