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车辆最佳维护周期可提高车辆的技术状况,保证行车安全,减少维修费用。利用更新理论和更新函数,基于费用最低这一优化目标,建立车辆最佳维护周期数学模型,选取大众速腾1.6 L样本车相关数据,对模型进行求解,确定出车辆的最佳维护周期。结果显示选取的样本车,在维护周期为8 582 km时,其单位行驶里程维护费用最低;并利用样本车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运行试验表明该数学模型,有效、可靠,可完全用于指导实际车辆的维护保养工作。  相似文献   

2.
平曲线路段是交通事故高发之处。文中从车、路协同作用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性的影响入手,分析了车、路中对弯道行驶安全性可能产生影响的因素,探究不同参数车辆与弯道组合下安全车速的限值。应用TruckSim建立车路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定性分析了各因素对车辆弯道行驶安全的影响;对不同车、路参数进行正交仿真试验,得出相应临界车速;再利用SPSS对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筛选出主要影响因素,并对其进行回归分析,建立其与安全车速之间的数学模型,用于计算车辆弯道行驶安全速度,指导车辆和道路设计。  相似文献   

3.
汽车最优维护周期数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研究了建立了一个新的,考虑技术状况定期检测诊断在汽车最优维护周期数学模型,其优化目标是使车辆单位行驶里程(或时间)的检测诊断与维护费用最低。研究过程中,利用汽车运行实际数据,对新数学模型进行了求解,同时,还组织了专门的验证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数学模型的解是准确的,可靠的,另外,试验结果还表明,在二级维护前进行检测诊断,对延长汽车维护周期,降低单位行驶里程检测诊断与维修费用,提高车辆完好率以  相似文献   

4.
为保证车辆弯道行驶的安全,综合考虑影响车辆行驶安全的人、车、路和环境等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加权最小平方法建立多层次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静态因素综合评价体系。基于车辆动力学理论分析车辆弯道行驶临界车速,通过引入安全系数k,将车辆弯道行驶安全度评价模型与临界车速结合,提出基于人车路协同的车辆弯道安全车速预测模型。仿真结果分析表明,该模型可预测车辆弯道行驶安全车速,为车辆弯道车速预警提供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风-车-桥耦合系统中车-桥系统的振动特性及车辆行车安全特性,得到车辆在大跨度桥梁上行驶时车辆的安全行驶临界风速,对车辆通过大跨斜拉桥时车辆的气动特性、车-桥系统的振动特性及车辆的行车安全特性进行研究。研究风荷载作用下车辆在大跨度桥上行驶时车辆的行车安全临界风速,分析车辆行驶速度、路面状况及风偏角对车辆行驶安全临界风速的影响。车-桥系统的耦合振动会导致车-桥系统周围风场的特性发生变化,风场的变化会导致下一时刻车-桥系统的受力状态发生改变。考虑车辆运动及车-桥系统的振动与车-桥周围风场的相互影响,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模拟,建立风-汽车-桥梁空间耦合振动数值分析模型。通过风-车-桥耦合系统三维数值分析,得到了风荷载作用下车辆在大跨度桥上行驶时不同状况下车辆的倾覆及侧滑临界风速。结果表明:基于双向流固耦合数值分析能够较精确地模拟风-车-桥耦合振动系统;风荷载作用下车辆在桥上行驶时,车辆的振动特性主要由汽车-桥梁系统决定,车-桥系统的振动特性受自然风荷载影响;侧向风荷载作用下车辆的倾覆力矩系数及侧向力系数并不一定为最大值,车辆在大跨径桥上行驶受侧向风荷载作用并不一定为行车安全分析的最不利状况。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车辆行驶安全评价模型及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有交通系统四大要素的基础上加入车辆行驶状态,构成"人-车-环境-路-车辆行驶状态"五要素."人-车-环境-路"因素采用打分的形式确定参数的分值,并利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参数权重来构建模型;"车辆行驶状态"因素则是引入加速度干扰的定义,建立了基于道路结构的加速度干扰模型.运用层级分析法建立了总的车辆行驶安全评价模型.在SuperMap软件平台上进行GIS仿真.实现了将评价模型运用到实际车辆行驶过程的安全性评价中,该评价系统可以实时地对车辆当前的行驶安全性进行评价,并根据当前的安全状况对驾驶员进行安全提示.  相似文献   

7.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8.
李智安 《天津汽车》2009,(11):35-38
高速公路的事故类型中追尾碰撞占了很大的比例,因而开发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是非常必要的。文章分析了影响行车安全的各种因素,建立了安全车距数学模型,利用现代技术,构造了一种车辆防追尾碰撞安全系统。指出此安全系统能减少由于驾驶员分心和疲劳等原因导致的交通事故,最大限度地提高车辆行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智能网联车的无人驾驶分为感知、规划、执行三个部分,行为决策是无人驾驶发展的核心技术之一。在复杂的交通路口,车辆行驶路线难以预测,通过分析车辆在路口行为发生条件统计,设计出合理和安全的驾驶行为。文章以智能网联车为研究对象,使车辆行驶到十字路口的换道、转弯、调头等行为对应行驶场景,能够保证智能网联车安全、合理的在一定可控范围下行驶在复杂的十字路口。无人驾驶车辆在十字路口的通行中提高了行驶效率和减少了运营成本,带给人们更加便利和舒适的服务,推动智能网联车更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宋一行 《车迷》2021,(10):8-9
相信不少人对F1在2021赛季选用阿斯顿马丁来扮演安全车的角色感到困惑,毕竟梅赛德斯-奔驰从1996年以来就一直扮演着安全车独家供应商的角色.但若你将限光放到战略层面,看到梅赛德斯将其在马丁的持股从2.6%增加到20%,便能理解其用意了.毕竟F1赛事对于品牌宣传以及刺激民用车销量是最佳的平台之一. F1赛车的轮胎温度和性能在车辆以非竞技速度行驶时会下降,保持身后的赛车队伍以快速的安全圈速行驶,对于F1的官方安全车来说尤为重要.如今,肩负这一重任的是阿斯顿·马丁公司首席执行官Tobias Moers(托比亚斯·莫尔斯),他将考虑如何改善阿斯顿·马丁Vantage作为F1安全车的赛道性能.  相似文献   

11.
无人车是指能够在各种路面或野外环境行驶及执行某种任务,但车内没有操纵者的车辆。根据控制技术和发展阶段的不同,无人车可分为遥控车辆、自主车辆和智能车辆。摇控车辆是通过无线电、光纤等技术受操纵者远程控制的无人车辆;自主车辆是具有初步人工智能,能够自主行驶  相似文献   

12.
为了对传统最优轨迹生成算法进行优化,提出"安全域"这一新概念,旨在客观表征车辆行驶过程中车、人、路等交通要素对行驶安全的影响。提出量化安全域参数的方法并成功应用于传统最优轨迹生成算法的优化,优化方法是在传统最优轨迹生成算法代价函数的基础上,考虑主控车辆周围动态环境的安全因素,把轨迹控制周期内每一时刻主控车辆与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域重叠面积累加和作为新的一项代价函数,将新的这一项代价函数与车辆运动学约束和舒适性等代价函数进行加权求和,得到总的代价函数。搭建Matlab仿真平台,利用仿真试验对优化算法的效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不同试验场景下,优化后的算法不仅满足实时性要求,且在选择最优轨迹时,车辆行驶的主观安全性评价更高,证明优化算法较传统算法更加安全可靠,并在实车试验中验证了算法具有实时性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驾驶“病”车 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勤检查的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中和回场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的大祸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相似文献   

14.
载货汽车最优二级维护周期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利用更新理论、可靠性理论、建立汽车最优二给维护周期的数学模型,可使车辆的单位行驶里程(或时间)维修费最低。研究中采用参数估计与假设检验方法并编写计算机程序,在结合载货汽车运输生产实际,分析、处理、研究大量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得出东风EQ1090E型载货汽车运行故障规律符合Weibull分布的结论,并综合多方面因素,给出该型汽车的最优二级维护周期。  相似文献   

15.
车辆侧翻是山区道路行驶车辆的主要事故形态之一.针对山区道路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对车辆在坡弯结合路段的受力分析,建立了山区道路行驶的车辆动力学模型,根据横向载荷转移率研究了车辆侧翻与车辆运动状态之间的关系,给出了车辆在山区道路安全行驶的临界速度以及临界侧向加速度.通过车辆在山区道路的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当车辆自身参数以及道路信息确定时,可通过控制车速及侧向加速度来避免侧翻的发生,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1.驾驶“病”车。即车辆带故障行驶,驾驶员在工作中一定要重视汽车的常规检查和维护,以保持车辆良好的技术状态,这是汽车驾驶工作的基础,也是安全行车的重要保证。因此,驾驶员一定要养成对车辆的检查习惯,即在出车前、行驶间隙中和停驶之后,应对车辆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保养。因小毛病而酿成大祸的事例屡见不鲜,驾驶员应避免侥幸心理。 2.驾车时“一心二用”。驾驶员在驾车时需要时刻注意路况及车况的变化,不可分散精力。现代人的思想比较活跃,加  相似文献   

17.
车辆减速策略与跟驰车距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分析了车辆减速运动规律,提出反映人们期望和行为特点的基于双曲函数的车辆减速策略,进而建立计算安全跟驰车距的数学模型,并按照国际载运工具和我国上海磁浮列车的运行舒适性评价标准,对200 km/h跟驰速度条件下安全车距的计算式进行了仿真试验与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数学模型与计算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公路》2015,(3)
在现有的跟驰模型基础上,综合考虑驾驶员个体差异、车辆制动性能差异和交通路况因素,并针对前车静止、减速和匀速或加速三种不同行驶状态,以前后车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为目标,建立不同行驶工况下的人-车-路环境下的最小安全距离车辆跟驰模型。最后,针对前车不同行驶工况下对最小安全距离进行数值计算,并与现有的传统模型计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车辆跟驰过程中,前后车之间所需的最小安全距离会受人、车、道路环境影响而有所变化,文中建立的模型更加准确、合理,符合真实交通现象。  相似文献   

19.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行驶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在行驶过程中,由混凝土偏心力矩引起整车重心位置变化,从而对车辆的行驶稳定性、车辆两侧轮胎所受载荷及拐弯行驶侧翻临界速度造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得到车辆在各种行驶状况下左右轮的承载百分比、车辆在拐弯状况下的侧翻临界速度和安全车速。结果表明:在行驶过程中,右旋搅拌车左右轮胎负荷较均匀;在拐弯半径一定的条件下,左旋车左拐弯最易翻车,右旋车右拐弯次之,拐弯时应在安全车速范围内行驶。  相似文献   

20.
故障现象 一辆丰田花冠EX车,累计行驶8000km,其安全防盗指示灯始终不亮,无线遥控系统及安全防盗系统失灵,车辆的起动和行驶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