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基于鑫诺卫星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的设计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传统单船综合监控系统的基础上,设计开发一种具备Web功能的船岸综合监控系统,实现船岸共享监控数据.设计和搭建了由多种现场总线数据采集网络、船舶计算机局域网和基于鑫诺卫星VSAT的船岸宽带通信网络构成的三层网络结构,综合运用Microsoft.NET编程框架、ASP.NET Web编程技术、GDI 图形编程技术、现场总线和计算机网络等技术开发实现.该系统在实船上已得到成功应用,达到设计效果.船岸通信系统采用VSAT通信方式和系统具备Web功能是系统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2.
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航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必须做好各项管理工作,向管理要效益。加强船舶管理,势必产生大量的数据与信息,为解决这一问题,急需一个能适应当前需求的通信手段。数字通信是当今世界上先进的通信手段,能适应当前日益增长的船岸通信需求。开发“船岸通信自动化”系统的目的,旨在满足陆上管理人员可随时通过办公电脑调阅船舶航行动态及船舶主要设备运行的相关工况参数,逐步实现建立一条船岸间自动化通信的高速公路,使船舶管理趋于高数字化、集成化、自动化,从而使管理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3.
现今,船舶上已经具有多种船岸通信设备,在传输数据时,根据各种设备的特点,需要人为地分析和选择相应的设备对之进行手工操作.这给船船之间或船岸之间的通信带来了很大的不便.文章通过对船岸各种通信手段多方面的分析比较,提出了智能化数据传输手段方法的方案设计,充分利用各手段的优势,根据用户的不同需要,以相对比较低的费用,达到各种信息安全、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沈忠  郑士君  韩成敏  王伟彬 《机电设备》2006,23(1):I0036-I0038,I0040
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建设采用了全新的船舶管理理念,充分利用现代通信、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与先进的船舶管理模式相结合,以船舶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成为船岸安全与技术管理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杜阳 《天津航海》2014,(2):52-54
船舶信息化发展需要大量的传输数据,因目前船舶数据传输的主要途径都是卫星通信,昂贵的费用和低效的传输方式严重阻碍了其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文章从缩减数据存储空间为突破口,分析了重复数据删除技术在船岸通信过程中的优势,并针对船岸通信的特殊性,思考了一种适合这种应用的算法。  相似文献   

6.
基于国际海事卫星通信C系统的船岸通信软件平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现代通信和信息技术的船岸信息系统,可以改变一切依靠人力与手工处理的船舶常规管理手段。船岸通信软件平台是将船舶和岸基局域网中全部或者部分数据采用标准化的格式进行传输,该通信软件平台具有集电传、传真和电子邮件等功能于一身和双向同时高速数据传输的优点,为船岸共同管理、提高管理可靠性提供了保证。  相似文献   

7.
网络通信安全一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随着互联网与卫星通信技术的发展,船岸通信网络不断进行技术升级和革新,目前,已经形成了以移动卫星通信为主、无线局域通信网络为辅的通信系统。为了保障船岸通信网络的安全,提高船岸通信的防范技术,本文结合船岸通信网络系统结构和IPV6通信协议,设计了船岸通信的网络安全防范机制,并详细介绍了该网络安全防范机制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INTERNET计算机国际互联网络作为一个巨大的信息资源,为我们提供了相互通信和共享资源的一个可靠的基础。为适应这一趋势,作为船舶制造商也率先为此设计出一系列软件来提高船岸通信的质量,从而大大提高办公效率,同时也大大节约了人力和物力。此文主要介绍由GlobeWireless公司设计的GlobeOffshore船(岸)办公软件。  相似文献   

9.
刘永刚  刘强 《水运工程》2021,(10):252-255
分析智能船舶发展趋势及船舶进出港管理模式,提出与其对应的船岸交互系统——港口岸基辅助系统建设构想。针对智能船舶的特点,提出岸基建设需求;针对港口、海事、引航等部门管理模式,提出信息共享模式;针对船舶靠离泊作业,提出辅助靠泊建设需求;针对智能船舶的运营模式,提出船岸交互的监管要求。基于港口现有基础设施,采用通信网络及感知网络,通过增加部分传感器及信息数据处理体系和云平台的建设,构筑智慧船舶进出港作业的岸基系统,对提高港口作业效率、提升航道通过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是企业寻求另类突围,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方法.信息化建设是五洲航运实现平台经营模式、创新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围绕如何通过信息化建设推动公司经营模式的转型展开论述,重点介绍船岸互动管理系统实现的平台经营理念,阐述了船岸互动管理系统研发的构思和功能.船岸互动管理系统的研发,提高了航运企业科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1.
船用甚高频(VHF)无线电通信是指采用VHF专用频段进行船舶间、船舶内部、船岸问或经岸台与陆上通信转接的船与岸上用户间的无线电通信。广泛应用于船舶避让、海事管理、港口生产调度、船舶内部管理、遇险搜救以及安全信息播发等方面,是完成水上交通现场通信的主要手段。VHF通信对于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重要作用是其他方式的通信所无法取代的。  相似文献   

12.
高立诚 《世界海运》2005,28(4):33-34
介绍了如何将现有的船岸通信设备及网络资源有效地应用于船舶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技术在船舶安全管理工作中的作用,从而形成一个现代、高效、系统的船舶管理体系,全面提升船舶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海巡31"号船综合网络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剑翔  张均东  任光  曹辉 《中国造船》2007,48(4):138-146
研制了一种基于计算机网络的驾驶、轮机、电站等内容的船舶集成监控系统,能够将监控数据传输到岸上指挥中心,形成船岸一体综合网络监控。该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我国首艘大型海上巡视船"海巡31"号上,使之成为海、空结合的立体海上巡逻,从而更大范围地扩展了海上搜索面,增加了巡视船的快速反应能力。综合监控网络的实时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千兆光纤船舶局域网设计;②船岸一体网络综合监控系统的技术实现;③实现网络综合监控系统的相关应用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4.
章剑 《航海技术》2006,(2):26-28
1 AIS概念和意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套应用于船与岸、船与船之间的海事安全导航和通信的重要技术设备。该系统为船舶安全航行和海事安全管理提供了一种新型而有效的手段。若所有的船舶都安装有AIS,则本船  相似文献   

15.
现代船舶公司愈来愈追求实时、安全、高效、节能地管理与控制船舶。船岸一体化管理平台采用现代通信、数据处理等技术可以来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所设计的平台采用先进的技术与管理理念来实现船岸一体化管理所需要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AIS是运用了先进的船舶导航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用于水上交通联络和指挥的岸—船、船一岸,以及船一船之间的通讯、导航,是在船舶之间和船岸之间自动进行航行通信、建立船舶信息交换和船舶识别的系统。它能够自动发射、接收和处理装有AIS的船舶的自身静态数据和动态航行信息,使船舶相距对遇船或岸台很远时,即能自动、连续向它船或岸基VTS(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提供该船的实时船位、速度、航向等与船舶航行或与交通管理相关的信息,并接收它船及VTS提供的助航服务信息,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船舶的航行安全。  相似文献   

17.
从必要性、应用现状、功能和构成等方面,介绍以船舶实时运行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通信、信息、数据处理等现代技术建立的船岸一体化船舶管理平台。  相似文献   

18.
此文根据船岸通信的实际情况,从协议的角度分析了船舶PC机接入INTERNET以及实现远程监控、船岸协作及数据交换的可行性。分析了无线传输的特点并给出了基于Solectek公司的Sky Way系列无线网桥/路由器的两种接入方案。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船岸之间的数据通信仅仅局限在传真、电话与电报等诸多模拟传输手段方面。而近年来,伴随无线通信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使得船岸间的数据传输路径得以转变。在这一背景下,能够与船岸之间的数据通信业务需求相适应,但在传输相同数据的过程中,也可以选用不同的传输设备。本文重点优化了船岸数据综合传输系统,提高了低噪声前置放大器的数据传输能力,使得既有通信设备得到整合,减少船舶的营运成本,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船舶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沈志江  姚高乐  聂凯 《航海》2020,(1):57-59
AIS作为一种海上通信手段,被广泛地应用于船—船和船—岸间船舶信息的交换、监测和识别。由于AIS系统本身的脆弱性造成其极易受到欺骗性干扰,近年来,层出不穷干扰事件已经影响AIS各项应用的开展,系统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严重威胁。本文分析了现有AIS系统受欺骗性报文干扰的成因、作用机制和危害,并在论文结尾提供了解决当前问题的初步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