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本文有理有据地分析了魏氏体组织对车轴超声波透声检查的影响,同时根据现场实现经验,介绍了如何消除原材料中存在的魏氏体组织,如何通过工艺改进提高车轴的透声性能。  相似文献   

2.
本文综合论述了超声波探伤技术在机车车轴检测中的运用,着重阐述了造成车轴透声不良的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以及车轴产生疲劳裂纹的原因分析和组装压痕波的消除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DF1l型机车车轴在生产中发生的超声波透声率低于标准规定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轧制原材料及车轴的取样分析,并结合轧制、锻造、热处理专业理论,制订了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4.
研究分析了影响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透声性的主要因素,从热处理装炉方法,正火工艺、耦合条件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DF11型机车车轴在生产中发生的超声波透声率低于标准规定的现象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对轧制原材料及车轴的取样分析,并结合轧制、锻造、热处理专业理论,制订了相应措施,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对比试块与机车车轴超声波探伤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车轴镶入部裂纹的位置是依据实物对比试块上人工模拟裂纹定位的、深浅是参照人工模拟裂纹的深度来判断的,透声灵敏度是根据TS-l试块的第十次底波为荧光屏满幅度的80%以及衰减的dB值来确定的,对比试块是用于标定探伤灵敏度的,因此,对比试块应与被检车轴的材质相同。在调研中发现同类型的对比试块存在着不同的差异,对此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针对轨道车辆车轴疲劳试验,对比分析了国内外车轴疲劳试验标准体系;介绍了旋转弯曲式试验台和偏心激振式试验台的差异性,发现在偏心激振式试验台上试验时,应变片应粘贴在距离车轴轮座内侧边缘0.4 m范围内;论证了轴身疲劳应力与实测应力的区别,认为车轴试验时应按疲劳应力进行试验,否则将导致偏于风险的设计和制造;探索性地提出了试样制作和变轨距车辆车轴试验的思路,使车轴试样在加工中得到了管控,提高了车轴试验的真实性,通过分析变轨距车辆车轴和传统车轴的区别,提出了变轨距车辆车轴疲劳试验时的试验思路。通过以上若干问题的详细探讨为国内车轴疲劳试验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谭鹰 《铁道车辆》2002,40(3):34-35,39
通过改进探头的挟持方式,保证超声波主声束能够穿过车轴中心线而获得清晰和准确的回波信号,以提高系统的分辨力和可靠性,同时,通过 改进探头的结构,减小探头的入射角度,提高系统的耦合性能。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轴箱内置和外置的高速列车车轴承载理论模型、有限元模型和车辆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轴箱布置方式对车轴受力状态、应力分布和动荷载的影响。结果表明,轴箱内置的高速列车车轴所承受的最大合成弯矩仅为传统轴箱外置车轴的50%,充分挖掘了轴身的承载潜力,在实现轻量化设计方面有着独特的技术优势。与传统轴箱外置式车轴相比,轴箱内置的方式使得车轴的临界安全截面转移至轴颈两侧的过渡区域。轴箱内置式车轴轮轨垂向力的极限增减动力载荷明显低于传统轴箱外置式车轴,而轮轴横向力的极限增减动力载荷略高于传统轴箱外置式车轴,两者均有利于降低车轴所承受合成弯矩水平。综上得出轴箱内置车轴是一种在高速铁路领域极具应用潜力的新型铁路车轴结构。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东风4D型机车车轴研制的超声波探伤试轴,除了轴的两个端面与原形车轴略有不同,其余几何尺寸均与原形车轴保持1:1的对应关系。试轴设计了12处模拟缺陷,解决了对东风4D型机车车轴各应力集中点探伤的当量问题;在这次超声波车轴探伤研制中首次利用表面波探头,和双晶片探头,解决了车轴轴身在不能用磁粉方法进行表面探伤,以及K值探头无法解决的轮座外侧压装线部位的探伤方法问题。  相似文献   

11.
文章调研了目前关于车轴材料属性和载荷条件离散性对剩余寿命的影响的处理方法并进行了简要总结;建立了车辆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提取了车轮20阶多边形条件下各工况车轴危险截面应力-时间历程,进行了应力谱的编制;基于小试样裂纹扩展试验数据拟合得到了NASGRO方程裂纹扩展参数,计算得到车轴卸荷槽部位裂纹深度为2~40 mm的剩余寿命;考虑材料属性和载荷条件离散性来制定车轴剩余寿命计算的安全系数;结合剩余寿命计算结果、超声波检测裂纹检出概率曲线和车轴失效概率制定了车轴合理的检查间隔。结果表明,车轮多边形条件下,车轴剩余寿命为38.5万km,考虑材料属性和载荷条件离散性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26和1.33,得到车轴检查间隔为3.8万km。  相似文献   

12.
高速动力车车轴强度分析的工程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米彩盈  李芾 《铁道学报》2002,24(2):26-29
基于弹性力学理论,以车轴的受力状态和载荷分布为基础,建立车轴强度计算模型,导出车轴强度计算公式,给出车轴结构应力集中系数的计算方法和新型车轴制造材料的安全系数和许用应力的确定方法,与有限元法相比,方法简单,易于计算机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二者的最大相对误差小于10%。  相似文献   

13.
电力机车转向架车轴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SS7B型电力机车转向架车轴为研究对象,研究了疲劳可靠性设计方法在电力机车转向架车轴上的适用性和可行性。首先应用了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了车轴的应力场,确定了关键部位。  相似文献   

14.
在分析高速铁路用车轴的重要使用性能指标的基础上,讨论了高速铁路用车轴材质的优化选择。在成分控制基础上,还要选择合适的强化工艺,以确保车轴的机械强度性能和良好的韧性。  相似文献   

15.
高速轴疲劳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保证铁路高速系统安全,提高车轴强度至关重要。本文针对车轴压装部这一疲劳强度的薄弱部位,分析和比较了日本与欧洲所采取的不同设计方法,并就车轴减重途径腋折课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依据机车车辆检修工作实际,提出了部颁蒸汽机车检修规程煤水车车轴检修标准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采用部颁铁路货车检修规程的车轴检修标准,以提高车轴的检修质量和机车的安全运用性能  相似文献   

17.
日本铁路于50年代制定的车轴超声波垂直探伤标准规定要对车轴进行超声波衰减度测定并分级,以检测具有裂纹发生前兆的车轴,同时对不同形状的车轴按同一基准分类,这些均与当前的实际情况不符。作者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并对不同形状车轴的人工裂纹进行了测试,取得了如下结论:衰减度变化不能反映裂纹发生前兆现象,因而进行衰减度测定并分级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应确保车轴制造质量;原用的超声波探伤法精度偏低,已不能适应现有多种形状车轴的需要,应推广采用局部探伤、斜角探伤等超声波探伤新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锋 《西铁科技》2006,(4):32-34
高速重载是铁路运输发展的方向,数控加工是提高车辆车轴机加工质量的重要手段。本文简述数控机床加工原理,以新型RB2C型车轴数控加工为例,闸述了新型车轴数控加工程序编制的原理、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种类及其标准较多,这些标准已不能满足当前车轴质量控制要求。为此,对4项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标准进行整合修订,形成TB/T 3576—2022 《机车车辆车轴专用量具》。介绍标准修订背景、修订原则和依据,详细说明主要修订内容,并对标准实施提出建议,以便检验人员正确选用量具,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提高检验准确性和检验效率,有效控制机车车辆车轴质量。  相似文献   

20.
《机车车辆工艺》2009,(2):53-53
重庆大江安通车辆配件有限公司原属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是2005年元月通过资产重组成立的专业生产、销售铁路车轴及其它锻件产品的公司,具有40多年生产历史。公司自1988年获准为铁道部生产铁路车辆用货车、客车车轴,2002年为铁道部所属长春客车厂试制270km/h高速客车轴,2005年11月获准为铁道部生产东风型内燃机车轴、韶山型电力机车轴、轨道车轴,已为铁道部相关企业配套生产车轴30万余根。在满足国内车轴市场需求的同时,车轴产品已经销往缅甸、印度、南非和苏丹等国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