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广州港发展集装箱运输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州港开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至今已近20年,在经历了长时间的“缓慢发展”(相对于国内其他主要港口的集装箱增长率)之后,近二三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如1997、1998两年增长率均超过22%。1999年预计全港集装箱量将超过110万TEU.增长率将达到30%以上。这主要是广州港上下达成共识、抓住机遇,把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促进沿海内贸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的结果。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结合《广州港1995--2005年经营发展战略》,广州港完全有能力实现“在2000年全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20万TEU,2005年达到200万TEU以上”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80年代初开始经营海运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至今已有近20年的历史。各个参与集装箱运输的相关部门,在其自身的努力下,业务管理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运用计算机辅助管理业务方面都各有特色。作为上海港务局下属的集装箱码头在计算机运用于生产管理中也跨出了几大步骤。  相似文献   

3.
郑在 《集装箱化》2007,18(6):5-7
国际集装箱运输在我国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集装箱运输还比较概念化。70年代中期天津口岸和上海口岸开始从事国际集装箱业务后,国际集装箱的道路运输业也随之发展起来。真正开始形成小规模的集装箱道路运输业的发展还是在80年代后期。当时的国情还是计划经济,集装箱道路运输的运价和油价都比较低。  相似文献   

4.
姚伟福 《水运管理》1995,(11):32-34
关于上海及相关地区吸引外资建立综合物流中心的若干问题姚伟福一、集装箱运输业正走向综合物流时代从80年代中期开始,集装箱运输业为了加强竞争优势,满足现代货主越来越高的运输要求,开始十分重视货物运输过程的整体性。船公司不仅经营传统的海上运输业务,而且还渗...  相似文献   

5.
张敏敏 《水运管理》2007,29(3):17-20
介绍广州港集团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现状,提出广州港在发展集装箱运输中机遇与挑战并存的观点,运用SWOT分析模型进一步总结归纳其发展的有利因素与不利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港今后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竞争策略和建议方案。  相似文献   

6.
蔡正荣 《中国水运》2003,(10):18-19
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现状 1.集装箱港口情况 长江水路集装箱运输开始于1976年,开始运输5 t的内贸箱.1981年张家港成为长江上第一个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1988年南京港开辟了南京一香港航线,当年完成2 000多箱(外贸),而全线内贸箱当年只有1 000多箱.80年代,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集中在南京以下港口,运量规模亦不大.  相似文献   

7.
《珠江水运》2010,(4):90-91
广州重奖集装箱运输功臣 广州市最近召开“表彰南沙集装箱运输突出贡献单位暨港航企业座谈会”,对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马士基航运有限公司、地中海航运有限公司和达飞轮船(中国)有限公司等5家突出企业奖励700万元。广州市政府、广州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和广州南沙保税区管理委员会的有关领导及33家港航企业(18家航运企业、4家船舶代理公司和11家集装箱港口企业)领导和代表出席了表彰会议。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交通部、经贸部、铁道部、物资部、国家计委等四部一委“建设既符合国际惯例又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国家工业性试验”以来,南京港集装箱业务也随着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孙邦成 《集装箱化》2007,18(2):19-21
为促进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广州港在珠江出海口建设了大型深水集装箱码头——南沙港区,解决了长期以来制约广州港外贸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码头靠泊能力小、航道水深浅、机械设备陈旧。南沙港区一期工程4个泊位已投产两年多,二期工程5和6号泊位也于2006年12月8日开始投产:三期工程正在进行前期规划。如何充分利用南沙港区深水岸线资源,促进外贸集装箱运输快速发展是目前广州港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上海“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多式联运)工业性试验”成果(单证项目)是国家“八五”期间重点科技推广项目,推广这一成果,对改变我国集装箱运输管理落后状况,加速运输事业发展,适应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需要,将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营口口岸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起步晚,正处于发展初期。  相似文献   

11.
集装箱运输不仅大大提高了装卸效’率,降低了运营成本,而且还减少了货损货差,不过采用集装箱也要使用得当,否则会造成货物的损坏。此外,我国经营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时间不太长,同时因资金有限,集装箱老龄化现象相当突出。经营者对集装箱运输中各环节所需的专门技术(如对集装箱的检验,对货物性质的测试等等)也比较缺乏。从调查看,集装箱内货物的污损、污染、湿损与串味等情况呈上升趋势,这对于外贸业务非常不利。  相似文献   

12.
香港的现代货箱码头的三十年 ,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三十年的历史见证。20世纪70年代 ,是香港集装箱运输起步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建设集装箱码头泊位为重点 ,增强吞吐能力 ,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80年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壮大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业务扩展和提高管理水平为重点 ,集装箱处理量取得明显增长。90年代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突飞猛进和成熟的阶段 ,现代货箱码头以建设信息网络和提高营运效率为重点 ,创造出一个又一个新纪录 ,在香港集装箱运输高速发展中始终保持着良好的成长性。进入21世纪后 ,香港集装箱运输步入相对稳定的发展阶段 ,从事集装箱运输的香港企业开始把投资的重点进一步转向香港以外 ,而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除了继续加快在香港的集装箱码头的发展 ,也加快了与内地合作的步伐。因此 ,现代货箱码头的三十年 ,是香港集装箱运输的历史缩影。现代货箱码头有限公司所取得成就 ,从某种意义上说 ,也是香港港口发展成就的典型  相似文献   

13.
刘磊 《集装箱化》2007,18(3):1-3
目前,日照港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在港口吞吐量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下仍旧是一块短板,集装箱运输发展的滞后与日照港“亿吨大港”的地位极不相称,在集装箱运输的发展问题上,还有自己的软肋。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日照港集装箱运输现状,寻找集装箱运输方面存在的不足,并在全面分析的基础上提出若干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丁健 《集装箱化》1994,(4):9-12
在亚太地区香港开展集装箱运输的时间比较早,在60年代中期,世界开展海上集装箱运输不久,从此美、西欧和日本驶来的集装箱船,就陆续不断地出现在码头上。到1969年美国的海陆联运公司正式在香港开办了集装箱运输业务。  相似文献   

15.
据统计,目前全国从事集装箱运输的沿海、沿江港口除“广、大、上、青、天”之外,还有20余个也在不同程度上投入到这项业务中。在实际工作里,这些港口都存在着一个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即集装箱运输中原有使用的件杂货管理与,  相似文献   

16.
我国最大的远洋集装箱运输船队,中远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公司)于1998年2月18日在上海隆重举行了开业庆典.这标志着中远集团在面对近年来国际航运市场的低迷形势与面对21世纪高水平、高质量的航运大挑战而采取的航运体制改革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标志着中远集团的集装箱运输经营管理与全球营销一体化的进程已进入实质性运行阶段.中集公司是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在原来中远(集团)总公司集装箱运输总部的基础上通过深化航运体制改革,与中远集团所属上海远洋运输公司合二为一,同时将中远集团所属的广州、上海和天津远洋运输公司的集装箱船通过资产重组纳入中集公司,从而使得中集公司成为一家统一经营管理中远集团集装箱运输业务的大型专业化公司.  相似文献   

17.
《中国船检》2012,(5):78-78
4月13日至15日,CCSC在无锡举办了“CCSC与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集装箱检验技术交流会”。中海集装箱运输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业务负责人一行11人出席.CCSC也派出集装箱部的业务主管及上海、青岛分公司集装箱部的主管领导和负责人共计5人参加。  相似文献   

18.
<正> 广州港自从80年代初期开始发展集装箱运输业务,在这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广州港本港集装箱运输取得了长足进展,尤其是1997年以来,连续4年增长率超20%,其中1998~1999年间增长率高达67.7%,到2001年实现本港集装箱吞吐量  相似文献   

19.
一、港口集装箱运输现状 1976年4月,长江开始运输5吨的内贸集装箱,先后开辟了4条航线,大多采用甲板驳运输,最多时共有1552个5吨的内贸集装箱在这4条航线中周转。1981年张家港率先做国际集装箱装卸业务,成为长江上第一个开展集装箱运输业务的港口。随后,长江下游开始发展国际集装箱运输,上世纪80年代中期,南京港与一位美籍华人合资建立1个集装箱专用码头,是国内最早与国外合资经营集装箱码头的港口,目前已成为长江上专业化程度最高、最强的集装箱港区,也是长江上集装箱吞吐量最大的港口,2002年集装箱吞吐量已达到30万TEU。  相似文献   

20.
马晓栋 《集装箱化》2014,25(10):13-14
1我国集装箱航运企业成本管理方法发展历程 (1)起步阶段 我国集装箱运输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我国仍处于计划经济时代,企业经营活动以生产为导向。集装箱运输呈现分散式扩张的发展态势,航次被认为是集装箱运输业务的生产单元,带有明显的散杂货运输的烙印。在以航次为核算对象的成本管理模式下,收入、成本的确认以航次为基础,运费收入归集在航次下,跨航次收入按航次拆分,成本按航次归集并与收入形成配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