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阐述了偏斜式轴箱拉杆的径向原理及其功能。通过计算说明了机车应用偏斜式轴箱拉杆对提高曲线通过能力的效果,并简要描述了偏斜角度与一系横向刚度及曲线半径的匹配问题。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D10型凹底平车闸瓦托偏斜的原因,偏斜量大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检修和运用时的控制要点,并提出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转向架在曲线上处于最大偏斜位的三个特征条件:证明了曲线上处于最大偏斜位的转向架,不一定使后轮轴构架力指出曲线圆内,因而传统算法的计算结果不可靠;分析了转向架在曲线上进入非正常最大偏斜位置的原因,并对传统算法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4.
京沪高速铁路三标段荆河特大桥地处岩溶强发育地层,采用常规的钻孔桩施工方法发生了偏斜,且偏斜孔纠偏修正难度大,石灰岩硬度大钻孔进尺缓慢,施工费用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研发了"钻孔桩深孔水压爆破"施工方法,采用这种新方法施工偏斜孔纠偏修正效果好、钻孔进尺快,加快了施工进度,降低了施工成本。  相似文献   

5.
桥墩滑动模板施工的水准测量与纠偏及其他 滑动模板施工过程中应该频繁进行水准测量,发现滑动模板偏斜或有偏斜趋势,要及时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6.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用补偿棘轮在实验室试验及现场使用时,均发现棘轮轮体有偏斜的现象。通过分析补偿棘轮的受力情况得出结论:由于棘轮本身的特殊结构,棘轮在工作时受到的偏心力矩作用,使其发生偏斜。为防止棘轮偏斜,要尽量提高棘轮框架的整体刚度,加大棘轮框架与棘轮轴的接触面,同时棘轮轴要有定位,以抵抗偏心扭矩。  相似文献   

7.
桥式起重机大车运行时,跑偏是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造成跑偏的原因很多,例如同一台起重机两侧主动车轮踏面直径的偏差过大、分别驱动时两侧电动机的转速差过大、两侧主动车轮的垂直偏斜超差、主被动车轮的水平偏斜超差以及大车运行轨道的同一截面高低差超差等,尤以主被动轮的水平偏斜最为常见.  相似文献   

8.
从转向架在曲线上三种位置的定义出发,分析了转向架由最大偏斜位向自由位转变的条件;指出后轮轴相对转向架构架的横动方向或构架力方向是区别最大偏斜位和自由位的可靠依据;并对传统的动力曲线通过算法和转向架在曲线上三种位置的定义提出了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9.
涂占宽 《铁道建筑》2003,(10):30-31
从理论上计算核伤探测时70°探头的-6dB声扬在钢轨轨头中的分布情况,据此阐明探头偏斜角与声场分布的关系,求得核伤探测时需要的70°探头数量.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证实大齿轮轴承如果运行超过360万km,其性能将会降低,需要定期更换,于是,大齿轮的拔出和压装作业量增大。文章从多种角度调查了大齿轮压装时发生偏斜的原因,最后着眼于金属附件的变形,通过采用新制成的0型金属附件,抑制了齿轮偏斜,达到提高运行稳定性、确保乘车舒适度及维修作业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王谦 《西铁科技》2006,(2):41-43
本文对斜交箱涵的顶进过程作了较详细的受力分析,总结了处理的具体方法,以便更好地对箱涵在顶进时的"偏斜"和"低头"进行处置。  相似文献   

12.
装用18-100型转向架的货车的全面试验显示,车轮轮对轮缘磨损很大。对线路的作用很大,某些型号的车辆在空载工况下可靠性不高,可修理性较低。由全俄铁道运输科学研究院所作的研究确定,车轮轮缘单侧急剧磨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轮对在线路上偏斜。减少磨损旨在揭示偏斜的最明显因素及找到消除这一现象的办法。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YQ-1633型牵引电机的锥度联轴器拆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相应的工艺预防措施。通过对工装的改进等有效地解决了联轴器压装偏斜、拉伤、退不出等工艺难题。  相似文献   

14.
介绍石长线张家湾中桥在1#墩施工中遇到钻孔偏斜和溶洞地质复杂情况所采取的技术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锚杆静压桩在危房加固纠偏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厂房出现严重不均匀沉降,经对基础采取静力压桩进行加固纠偏后,沉降趋于稳定,厂房的偏斜得到了部分纠正.介绍加固纠编方案设计以及静压桩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总结近几年来京通线平改立顶进框构桥工程施工中采用的顶进方法及偏斜纠正方法,介绍偏移、抬头、扎头的预防和纠正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型客车上ST1-600型闸调器工作中出现螺杆工作长度过短及制动杆偏斜等问题,进行了原因分析,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确定闸调器螺杆工作长度提出新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浮动车体有轨电车采用模块化铰接车体结构,车体各模块之间采用铰接装置连接,因而其限界计算不能直接引用使用刚性车体的地铁车辆的计算方法。根据5模块悬浮车体有轨电车的结构特点和运动自由度,参考CJJ 96—2003标准,探讨了5模块浮动车体有轨电车的车辆动态包络线的计算方法。根据车体各模块之间以及车体与转向架之间的运动关系,分析了车体各模块的横向偏斜系数、垂向偏斜系数和柔性系数的取值方法,并增加了车体相对转向架转动而产生的横移量。提出的限界计算方法可扩展到3模块和7模块的浮动车体有轨电车以及单车体型有轨电车。  相似文献   

19.
机车车辆车轮轮缘在循环载荷和冲击作用下,会产生轮缘伤损。通过声路分析、人工伤损设计制作、超声工艺试验,提出机车车轮轮缘径向裂纹自动化探伤设备超声检测工艺,即用70°横波斜探头偏斜一定角度放置于踏面距轮外侧面44 mm处,对车轮轮缘径向裂纹进行超声波检测。当选取10°偏斜角时,此工艺可以有效检出直径为950 mm~1 250 mm的车轮轮缘部位深度大于5 mm的径向伤损。  相似文献   

20.
搭建动车组乙丙橡胶(EPR)电缆绝缘放电检测系统,制备4组分别近似等效EPR电缆绝缘在90℃下运行960,1 920,7 680和15 360 h的绝缘样品,在柱板电极系统下对其进行局部放电测试,将放电过程分为放电起始、放电发展、放电平稳和放电激发(S1-S4) 4个阶段;计算正负半周放电总能量差ΔW,分析放电量q-相位φ归一化谱图的偏斜度Sk和正负偏斜最大相似度|ΔSk|min;对最大放电量qmax作改进型Z-score规范化,计算规范化正值z+的频数比例P (z+)和最大正值zmax。结果表明:老化程度较深的EPR电缆绝缘,ΔW在S3阶段之前波动更明显,且在S3阶段ΔW<0;表征参量Sk随放电发展呈现递减速度逐渐变缓的单调性,能明显区分放电阶段,但对EPR电缆绝缘老化程度反应不够灵敏;表征参量|ΔSk|min用于表征EPR电缆绝缘老化程度反应较灵敏,当S2和S3阶段的P (z+)及zmax表征参量辅助使用时,|ΔSk|min的灵敏性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