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偏远地区通信机房环境特点,分析了雷电及过电压侵入通信设备的途径及危害。针对通信机房防雷、防过压方面存在的隐患,结合机房内通信设备防雷要求,研究了从房屋、电源、信号线、天馈线等方面综合防雷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李杰 《中国水运》2010,334(8):38-38
雷电具有一定的破坏作用,应高度重视对通信设施的破坏性。本文介绍了防雷接地的基本知识,只有预防网络遭雷电破坏,才能保证通信设备及人员安全,使通信网络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3.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日益发展,雷电造成的灾害越来越严重,本文重点提出航标设施如何防避雷电损害。  相似文献   

4.
韩建明 《世界海运》2012,35(5):26-27,53
介绍雷电的形成及特点、雷电袭击的种类及其危害,分析船舶在航行中易遭雷电袭击的种类及发生原因,提出船舶应对雷电袭击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5.
《港口科技》2013,(12):51
自1910年成立以来,德国DEHN是有着一百多年历史的全球雷电保护领航者,目前全球共有60多家子公司,德和盛电气(上海)有限公司作为德国全资公司,为中国大区提供产品配套应用及专业的技术服务支持。目前在港口领域先后完成30多家集装箱港口设备的系统配套及改造项目,主要涉及码头供配电;码头操作系统、自动化设备及通讯;岸桥、龙门吊供电、通讯系统以及滑线系统的防雷保护提供系统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
浅谈港口设施防雷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曲之国 《港口科技》2009,(8):36-38,49
雷击事件可能造成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在港口做好防雷工作事关重大。阐述了雷电的形成及危害,分析了港口设施防雷所涉及的领域,介绍了港口设施防雷的分类和“滚球法”,强调了对防雷装置的检测。对港口防雷工作有一定启示。  相似文献   

7.
将雷电放电通道简化为一通电的直导线,其通道中的电流采用双指数雷电流模型.根据电磁场理论建立了雷电放电空间的物理模型,由傅立叶变换把双指数雷电流展开为不同频率正弦波的叠加,依次计算各频率的场强分量,得到空间电磁场的分布.利用Mathematica计算机软件编程计算,数值结果与有关文献的结果较一致;有关数值结果可供计算机等电子、电力设备与系统特别是微电子设备与系统的抗干扰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1.你家的防雷接地装置检测了吗港口的大型机械、露天油罐、露天堆场等为了避免因雷击而引发火灾或爆炸事故,都十分重视防雷安全要求,积极采取防雷措施,建立可靠的防雷装置。防雷装置的重要功能是当被保护物体遭受最大雷电流冲击时,雷电流能够通过防雷保护接地装置安全顺畅地导入地下,使被保护物体免受危害。然而接地装置的功能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外部条件的影响和自身材料功能的衰减,其接地电阻会变大,导除雷电的能力会降低,甚至完全起不到防止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设置并完善舰船防雷措施,对舰船关键设备的雷击风险和避雷针防护效果进行评估。[方法]首先,构建能模拟自然先导发展状况的先导发展模型,并引入舰船模型对舰船的雷电附着过程进行分析计算;然后,研究下行雷电先导发展至舰船四周不同区域时的舰船表面电场分布、各位置受到雷击的可能性,以及避雷针对雷击风险的防护效果;最后,在实验室中开展缩比模型放电试验并验证计算结果。[结果]结果显示,雷击附着点主要集中在舰船结构相对突出的位置,避雷针可改善舰船表面的电位分布,起到雷击防护作用,但最终雷击点的确定与下行先导的发展区域有关。[结论]结合计算结果与舰船缩比模型雷击附着试验结果,能够分析舰船直击雷防护薄弱环节,雷击附着点的最终位置与双向先导的连接情况关系紧密,所提先导发展模型能较好地对不同先导发展方位下受到雷击的舰船区域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雷电电磁效应与耦合特性是直升机电子电气设备雷电防护设计的重要分析依据。[方法]依据SAE-ARP5412和SAE-ARP5416标准规定的试验波形与方法,在基于传输线矩阵法(TLM)的CST线缆工作室中对典型雷击模式下直升机内外电磁环境和电缆耦合电平的影响因素以及规律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雷击电磁场的建立是一个迅速变化的过程,并随时间、空间、结构呈现复杂变化;雷电耦合机制是雷电流再分布的阻性耦合以及机体缝隙共振耦合的相互作用,并且其与频率有很强的依赖关系;电缆感应电平会受到飞机蒙皮电阻、雷电流波形参数以及电缆屏蔽层阻抗等因素的影响。[结论]所做研究揭示了雷电电磁耦合机理及电缆雷电电磁感应的相关影响规律,为航空器电缆敷设和雷电电磁环境防护提供了依据和支撑。  相似文献   

11.
铰点是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卸船机等大型岸边起重机的关键结构,铰点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起重机运行的平稳性.本文着重分析和说明ZPMC岸边集装箱起重机上所采用的几种铰点的特点和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2.
岸桥创新设计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既有型式岸桥存在的技术瓶颈,分析了应对集装箱船舶大型化和更高生产率要求的技术创新方向,提出了“岸边集装箱联合装卸船机”的概念及推进岸桥实质创新组织形式的框架构想。认为现存技术难题可以通过采用新的技术方案加以解决,有实质性创新的集装箱装卸设备研制会取得成功,问题的关键在于认识创新的紧迫性与创新人才的发掘。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自动化码头中岸边集装箱起重机对船作业的效率和安全性,提出一种适用于自动化岸桥的船形扫描系统.该系统将激光器安装在岸桥小车架下方,利用激光器测距原理,实时扫描获取船上障碍物的轮廓,并随着小车的运动,生成障碍物点云地图信息;利用障碍物信息和吊具位置关系,对小车和起升限速以达到防撞保护的目的;系统可以提供船形轮廓,用于...  相似文献   

14.
对围壳模型进行试验与数值模拟,分析开孔对围壳流激振动特性的影响.首先进行无动力自由上浮试验,在试验中测得了一系列的振动加速度线谱,然后建立与试验相同的数值计算模型,采用大涡模拟法对围壳附近的流场进行了精细的模拟,并将流场的压力作为载荷,运用FEM/BEM结合的方法计算了围壳的流激振动.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清晰的模拟流激围壳振动现象,围壳开孔后会引起流场周期性振荡,从而激励结构振动,产生振动加速度线谱,数值方法计算的振动线谱频率和试验结果接近,平均误差为1.41%.流激开孔围壳振动集中在开孔的导边与随边,尤其是孔腔随边,对这些区域采取控制措施是下一步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15.
通过与常规单小车岸桥的对比,分析全自动双小车岸桥的工作特性及金属结构特点,指出在其金属结构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岸边集装箱起重机抗风性能设计是不可缺少的控制性环节。本文对65t-65m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风洞试验的模型进行了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数值模拟。通过计算几个典型的风向角和风速工况下起重机风洞试验模型,得到了丰富的流场及压力场信息,并绘制了速度分布和压力分布图。与风洞试验的数值对比,所得误差较小,说明使用CFD数值模拟的方法计算岸边集装箱起重机风载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着重分析大型岸桥防风工作的现状,导致岸桥风灾事故的根本原因,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分析岸桥在防风工作中前大梁放平与仰起的优缺点,得出的结论将为岸桥的防风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指出现代防雷应考虑被保护对象、防护等级、地域情况等诸多因素,采取灵活适宜的防雷,由此讨论几种可行的防雷措施;简要介绍几种常用的避雷器及其优缺点,并提出选择避雷器时需注意的问题;对几个比较模糊的防雷观念的认识(接闪器、消雷器、雷电流的反击现象)进行阐述;最后,概述防雷技术的现状与趋势。  相似文献   

19.
针对船舶大型化开发的3种新型岸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洪 《港口装卸》2005,(5):84-88
为适应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ZPMC 设计制造了可以大幅度提高装卸效率的双40 ft 箱岸桥、双小车 岸桥和双40 ft 箱双小车岸桥。本文介绍这3种新型岸桥的构造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0.
岸边桥式起重机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近年来抓斗桥式起重机、岸边集装箱起重机等岸边桥式起重机的主要技术进步,包括差动原理的应用、交流变频调速系统的应用、自动控制技术的应用以及越来越多地采用载重小车和单箱梁结构型式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