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状况直接影响区域内物流产业结构调整、空间布局和政策制定。以区域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内涵和评价内容,综合利用数据包络分析(DEA )和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建立区域物流系统中子系统内部、子系统之间及系统整体协同发展效度模型,对其协同效度、发展效度和综合效度进行评价,并选取多个区域进行实证分析,得到各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状况以及主要成因。结果表明集成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C2 R模型和C2 GS2在区域物流系统协同发展的有效性评价中具有很好的效果,结果更为客观。  相似文献   

2.
通过构建以塔式结构为框架的综合运输支撑力指标体系,得出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程度。结合系统间耦合协调度,明确了体系支撑力的计算办法,并对2010—2014年四川省综合运输体系支撑力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综合运输系统支撑力与区域经济虽然态势可观,但支撑力对其满足程度有削减趋势,后期出现了一定的疲软倾向,应加快完善综合运输体系的运营模式,最大限度发挥各交通方式的效率,真正形成多元化、全方位的综合运输体系。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之间的耦合关系,从需求规模和供给规模2个层面,探究涵盖公路、铁路和航空3种运输方式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发展指标,结合经济系统的社会规模和经济规模指标,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与区域经济耦合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协调发展指数评价模型,引入交通贡献率参数,得到改进耦合协调测度模型,通过计算耦合协调发展指数,揭...  相似文献   

4.
综合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关系,以中国-东盟为研究区域,选取综合交通网络密度、基础设施质量水平、综合交通可达性等指标,构建综合交通优势度多属性决策模型.运用ArcGIS网络分析技术,定量分析综合交通网络的地域空间特征;进一步解析综合交通优势度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机制,分析两者的空间发展格局.结果显示:综合交通优势度区域差异明显,但与区域经济耦合度较高,且呈正相关关系;综合交通优势度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度差异显著,且大部分国家综合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水平相对落后,综合交通优势度普遍处于较低发展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不足.  相似文献   

5.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区域物流建模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分析了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关系,并根据区域物流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的特点,论述了区域物流系统所涉及的某些关键问题,探讨了如何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区域物流系统与系统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为区域物流系统的整合与调配提供了一种新的研究途径.  相似文献   

6.
在综述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理论基础上,提出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的耦合关系,对交通经济耦合的涵义、耦合机理进行了分析,并应用耦合度来表征交通经济耦合状态。借鉴物理中耦合模型,构建了交通经济耦合度模型,将交通经济耦合状态划分为低水平耦合、拮抗、磨合和高水平耦合4个阶段。对交通运输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将有助于交通经济理论的推进。  相似文献   

7.
为了促进黄河流域交通运输、区域经济以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以黄河流域九省区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黄河流域特点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体系.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了2010—2020年黄河流域九省区的交通运输、区域经济及生态环境系统间的协调发展度演变特性及空间分布特征,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分析其主要障碍因素.结果表明:不同省区综合评价值存在断层差异,各个省区均呈现缓慢上升趋势;耦合度均处于优质协调状态,交通运输-区域经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度水平较低,多数省区处在濒临失调、勉强协调状态,呈缓慢上升趋势;各省区、各系统间均在2020年出现显著节点,证实新冠肺炎疫情对系统的协调发展造成一定影响;生态环境是影响协调发展的主要障碍系统,且障碍度在45%以上.  相似文献   

8.
铁路客货运量不仅是反映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从经济子系统、人口子系统、产业子系统、交通子系统四个子系统共12个指标出发,通过灰色关联法研究唐山市铁路客货运量对唐山社会经济系统各指标的综合影响程度。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熵权法计算各指标在对应系统中的重要程度,进而得到各子系统影响得分以及社会经济系统的综合影响得分,并根据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其计算及分析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多数机场亏损严重,设施资源闲置浪费现象突出等问题引发了长三角机场建 设密度是否过高的争论.基于这种背景,本文通过解析系统协调发展机理,在耦合度、协调 度和综合发展指数模型基础上,构建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度评价模型,并对长三角 多机场复合系统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长三角多机场复合系统中,耦合协调发展度 较高的机场占 75%,耦合协调发展度与机场等级存在较强关联性;机场规模等级越高,其 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越好,大型综合枢纽机场普遍高于中小型机场;地区经济发展 水平的高低是影响机场区域耦合协调发展程度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越好的地区, 机场与经济的耦合协调发展度越高.  相似文献   

10.
目前,对区域物流系统有效的研究方法与手段比较少,而结合系统动力学与区域物流系统的研究更是一种新的尝试。本文以系统动力学的原理和方法为基础探索区域物流系统合理化建设,根据区域物流系统的特点,建立区域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义采用Vensim提供的模拟环境,对模型进行运行和结果分析,证明所建立的区域物流系统模型是研究区域物流问题可行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西北地区的区域协调发展,基于西北五省(区)面板数据构建交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模型指标体系,并在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分析交通-环境-经济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向量自回归VAR模型探究交通-环境-经济三个子系统的相互作用机理。结果表明:西北五省(区)耦合协调发展与交通子系统发展趋势高度一致,二者发展水平较低但均呈差异化提升趋势。交通子系统的发展更加侧重于依赖交通自身发展趋势和基本情况,在经济互联互通方面的作用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因此加快交通子系统对其他子系统从消极影响到积极影响的转变是提升西北地区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2.
区域产业结构演化下,三大产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差异使区域物流需求在空间分布上出现产业关联特性,该分布特征对区域产业布局、物流配套设施配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以四川省21个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三大产业及各州市物流量数据,采用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和回归分析对区域产业发展布局下物流需求发展空间特征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三大产业在四川省中部区域形成主要发展区域,并向"东—中—南"横向扩展,受三大产业发展升级的影响,物流需求形成"西南—中部—东北"的斜向发展线。其中第二、三产业发展与地区物流需求发展产生不均衡现象,是未来四川省在二、三产业布局时需要关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物流市场细分方法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区域物流产业的发展规划,应根据区域自身的特点来进行。本文以有关市场细分和区域经济理论为工具,讨论了在区域物流规划中。物流市场细分方法在确定物流园区规模以及在区域物流定位等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物流行业发展趋势良好,物流系统日渐完善,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但仍存在物流供给与需求不匹配以及区域间发展水平不平衡等问题。本文从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本质、构建物流经济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体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为合理评价物流行业,准确测度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提升高速公路对路衍经济的带动效用,研究既有营运服务区区域融合的适应性水平,针对性提出开放发展路径。在系统分析服务区与地区耦合效应基础上构建“CRITIC-耦合协调度”模型,评价营运服务区区域融合的耦合协调度。运用评价结果,反向溯源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空间,提出与不同服务区适配的开放提升路径,确定开放实施的必要性、方向以及着力点。对鹤壁和周口东服务区进行实证分析,首先评价得到其耦合协调度分别为严重失调和初级协调,内部条件水平系数均低于外部环境水平系数,由此明确开放的必要性;其次,相关过程性指标表明鹤壁服务区宜开放发展商贸和物流功能,而周口东服务区宜发展客运接驳功能;最后,结合上述开放方向对两座服务区提出具体的实施着力点。  相似文献   

16.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的关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继文 《交通标准化》2011,(12):117-119
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统一体。通过对区域经济与区域物流的发展关系的探讨,分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区域物流的投入、政策的制定、物流市场需求和货物周转量都有很大的影响;区域物流的改善,又将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区域综合物流信息平台的功能与构建研究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将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分为微观(企业)和宏观(区域)两个层次构建.着重从区域综合物 流信息平台角度,分析研究工商企业、第三方物流和政府等方面对区域物流信息的需求及特点,探讨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功能,信息平台功能与结构.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运行与构建模式,进而提出构筑区域综合物流信息系统平台的思路和运作模式.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评价我国铁路运输状况和露天煤矿生产的协调关系,引入容量耦合理论建立耦合度模型,定量分析了煤矿生产系统和外运系统的协调程度及子系统和参数对系统整体的影响,研究了露天煤矿采掘、运输设备的运用指标和铁路外运系统数量、载重、波动等参数的选择,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不同参数进行同量化处理,最后通过实例检验模型反映现实生产的能力.结果表明:露天煤矿与预期相比,较低的入矿车数对系统协调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其贡献率仅为其他指标中最小数值的20%;接发列车的不均衡系数对系统不协调影响较小,若日平均入矿车数提高到计划数量的80%,则系统耦合度提高了17%.  相似文献   

19.
物流产业增加值是指物流产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物流活动为社会提供的最终成果的货币表现,是物流业发展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为基础,根据2006~2011年全国物流产业增加值数据,建立了单因子系统云模型G(1,1)。通过对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的检验,证明该模型能满足预测要求。该研究为物流产业发展决策提供了一种新的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20.
区域物流信息系统和平台及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区域物流系统在区域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是构成国家宏观物流系统的基础。区域物流信息系统是发挥区域物流系统功能的重要基础设施,合理选择并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是区域物流信息系统以及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