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人机工程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鉴国外地铁车辆内装设计经验,提出我国地铁车辆内装设计中座椅和扶手设计尺寸的选取原则,并建立地铁车辆内装模型,应用人机工程学计算机仿真软件,对设计的车辆座椅和扶手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选取原则的有效性,确定了其设计尺寸的合理范围,为今后我国地铁车辆的内装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乘客身材特征对地铁客室中乘坐设备功能尺寸设计的影响,运用人机工程学以人为中心的实验和相关分析法展开研究.围绕人的生理结构、心理尺度和乘坐设备的功能属性等因素,结合压力分布实验、虚拟仿真技术和主观评价分析,对人与地铁座椅和扶手之间的功能尺寸配置关系进行了测试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座椅腰靠纵向外凸圆弧的曲率半径为186 mm、座垫横向内凹圆弧的曲率半径为785 mm时更贴近人体坐姿的生理曲度和满足乘坐的舒适性要求;扶手的吊环高度设置在1 710 mm、横杆高度设置在1 860 mm时能够分别保障不同身材的乘客的使用需求,并能满足适用性、安全性和通行性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3.
扶手是轨道车辆内装的重要组成部分,起到维持乘客身体平衡和适当缓解疲劳的作用.从强度、材料、抗腐蚀性、舒适性等方面阐述扶手应满足的技术要求,设计过程中可参考使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轻轨交通特点,研究了轻轨交通运载能力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确定轻轨车辆载客量、线性尺寸、车辆型式及编组方式的方法.提出确定车体结构、选择材料决定门窗座椅各种参数、选用采暖、通风及空调的原则及意见.  相似文献   

5.
随着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客车最高行驶车的提高,每年的客车乘员伤亡事故中,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乘员与座椅的二次碰撞或车辆固定件失效引起的。而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ECE R80法规对M2、M3类客车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被动安全性均提出了要求,对规范我国客车座椅及其车辆设计、制造和使用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无锡市每天约有80万人次选择乘公交出行,面对甲流,九龙公交公司制定严格的公交车消毒计划,定期进行消毒。对运营车辆座椅、地板、扶手、车窗、吊环、垃圾桶、空调出风口等部位通过喷雾、喷洒等方式进行全方位消毒,对途经医院、学校、市中心等客流集中区的公交线路车辆增加消毒次数。  相似文献   

7.
从载荷类型、载荷数值等方面对比分析国内外4种轨道交通车辆座椅标准,并采用4种标准对AZ31B镁合金座椅的安装强度进行分析。通过对比分析,NF F 31—119标准的静载荷类型最多为15种。各标准扶手桌台载荷的差异性最大,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倍数关系为6.00。座椅安装强度结果表明:最小静强度安全系数、抗滑移系数、抗剪切系数分别为2.01、30、421,满足VDI 2230—2014标准要求。座椅横向载荷对抗滑移系数、抗剪切系数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在调查研究我国城市客车营运及其塑料座椅使用情况的基础上,规定了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及其车辆固定件的强度要求和试验方法.该标准的制定将填补我国M2、M3类客车中Ⅰ级及A级城市客车塑料座椅强度要求标准的空白,有利于产品制造质量和安全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QC/T633—2000《客车座椅》的修订列入了国家发改委2006年汽车行业标准项目计划,并于2008年1月通过审查,完成报批稿。修订后的标准,增加了座椅扶手、脚蹬等新结构件的术语、定义和技术要求,突出了客车座椅的安全性、可靠性和调节机构的使用方便性,从零部件要求、装配要求、调节功能、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制定了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特别是提出了对座椅用材料有害物质的限值要求,这在国内还是首次。该标准的修订对于全面提高H2、H3类客车用座椅的设计、制造、使用水平,确保客车座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国家标准《客车乘客座椅尺寸规格》(以下简称《座椅尺寸》)是由江苏省交通科学研究所和武汉客车厂负责起草的。该标准主要是根据我国人体基本尺寸,运用人体工程学原理编写的,即从大我数中国人的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出发,考虑现阶段我国人民对客车舒适性、方便性等的要求,并参考苏联、日本、联合国等的有关标准以及国内外一些较典型客车的座椅尺寸,起草了国际《座椅尺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