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 毫秒
1.
从沿海组团式城市的交通特点出发,探究适合沿海组团式城市的公路客运站场规划的方法,并提出沿海组团式城市公路客运站场规划的原则和规划步骤,同时对中山市公路客运站场进行规划,结果表明效果很理想。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部分城市公路客运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城市公路客运站的布局、规划与建设提出了构想,对培育和发展运输市场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我国公路客运站场建设营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在公路客运站场经济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他国家和其他行业的先进经验,提出不同条件下适合采用的公路客运站场建设模式,为指导我国公路客运站场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公路客运站场布局规划是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综合决策,其影响因素很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全面考虑国家政策方针中的相关规定、旅客运输的特点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选择适当的方法对直接影响因素进行定量计算,确定站场数量和规模,使其满足城市居民的交通需求,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为合理划分公路客运站场体系中不同建设主体的投资份额,对公路客运站场体系的层级结构及其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受益原则”将公路客运站场的受益群体分为全国性、区域性与地区性客流三个层次,由此可建立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场投资分配模型。实例表明,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投资分配方法可行,规划方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6.
为合理划分公路客运站场体系中不同建设主体的投资份额,对公路客运站场体系的层级结构及其地方性准公共产品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受益原则"将公路客运站场的受益群体分为全国性、区域性与地区性客流三个层次,由此可建立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场投资分配模型.实例表明,基于受益群体构成的公路客运站投资分配方法可行,规划方案可探作性强.  相似文献   

7.
城市客运站规划与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城市交通运输中,公路客运站是城市内部运输和对外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城市的其他功能融为一体。新建或改建的城市客运站,在规划过程中就要考虑到经济、实用、出入方便,减少对交通的干扰,实现社会、经济效益双收。  相似文献   

8.
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公路客运站旅客发送量比较成熟的情况下,分析公路客运的运营特征和需求特性,对已有和规划的公路客运站适应性进行论述。提出符合城市发展的公路客运站布局方案,并对其功能定位进行研究,实现城市客运交通的可持续发展,该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城市的公路客运站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结合省情 ,提出了一种黑龙江省乡镇公路客运站建设规划的编制思路 ,供有关部门编制规划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日,全国站场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在广州召开。近年来,广东客运站场建设共投入资金20.8亿元,新建站场28个,改造站场45个,站场新增面积125万平方米。至2003年年底,全省共有汽车客运站538个,其中一级站19个、二级站78个;总停车面积310万平方米;候车室面积213万平方米;广州、深圳、湛江、汕头等一批现代化的大型客运站场陆续建成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11.
综合交通枢纽客运站布局评价的定量优化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评价综合交通枢纽中客运站的布局优劣、服务水平,进而优化规划方案,从规划的协调性、枢纽的需求性、枢纽的社会性以及枢纽的便利性四个方面,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综合评价体系,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给出各指标的定义及计算方法。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以及交通影响分析进行评价。应用结果表明,该评价体系能较好地评价综合变通枢纽客运站的布局情况及枢纽的需求原则,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良好的可操作性,可以用于综合变通枢纽客运站的规划。  相似文献   

12.
客运站与CIS     
介绍了CIS理论并阐述了客运站与CIS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铁路客运站应对客流高峰存在的问题,认为应从人流引导和客运站规划方面进行解决.在人流引导方面,客运站应该做好提前客流预测、加强员工培训、协调其他运输部门以及加大先进设施的运用;在客运站规划方面,通过分析国外先进客运站实例,总结相应经验,为铁路客运站应对高峰客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总结城市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客运走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BRT客运走廊的判定方法,分析了BRT客运走廊的影响范围,并从城市发展、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两方面对BRT客运走廊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BRT客运走廊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分析表明,BRT客运走廊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沿线周边土地开发的关系,理清各种公交专用道类型对BRT客运走廊规划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走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与BRT系统的有机衔接,只有对走廊内所有的交通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枢纽中客运站点布局问题的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交通运输枢纽客运站点的布局问题,关系到交通运输内,外部运输的协调与否,直接影响着旅客运输的质量,通过对交通运输枢纽乘模式的研究,从保证枢纽中各种运输方式协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根据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交通运输通道理论,对枢纽中的客运站点进行布局,并结合实例,阐述了枢纽客运站的布局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高速铁路站场地区空间规划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郝之颖 《城市交通》2008,6(5):48-52
为了分析高铁站场地区空间布局规律,解决该地区布局规划与交通组织的问题,通过国内外实践性对比和理论研究,提出选址新建高铁站场地区“三圈层”空间结构模式。第一圈层是交通服务区域,具有一定的“刚性”,规模在1-1.5km^2。第二圈层是直接拉动区域,是对第一圈层的功能拓展和补充区域,规模3-5km^2。第三圈层是间接催化区域。高铁站场地区的功能特征基本表现在第一圈层,过渡到第二圈层,“变异”在第三圈层,规划布局及交通组织重点应放在第一,二圈层。最后,对各圈层功能布局及用地类型进行分析,提出了各圈层的规划重点。  相似文献   

18.
为提升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效率、促进铁路客站与城市高效融合,对10余个典型大型铁路客站进行实地调研及数据分析.总结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的五大特征:发展互为支撑、接驳方式以城市轨道交通为主、客站主要采用立体布局、旅客到发时间较为均衡、综合开发以站内商业为主.进一步分析了铁路客站与城市功能整合不足、与城市交通衔接不便、铁路客站之间互联互通不够等问题.在研判铁路客站与城市融合发展趋势与要求的基础上,提出大型铁路客站与城市交通衔接融合的关键在于布局融合、网络融合、设施融合、运营融合、开发融合、机制融合,并结合北京南站、深圳北站等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