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针对一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端刺区沉降偏移病害,对换铺有砟轨道、特殊扣件调整、轨道板抬升纠偏等整治方案进行了综合比选,建议采用一种特制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替代原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的整治方案。针对该方案研发了特制CRTSⅢ型轨道板和快硬自充填混凝土,并对施工流程进行了详细阐述,为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同类问题的整治提供了借鉴,丰富了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病害整治技术。  相似文献   

2.
沪昆客运专线长(沙)玉(屏)段正线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沿线桥梁、隧道较多,桥隧间路基太短的情况较为普遍,相比其他铺设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客运专线,该线特殊情况较多,需对桥后端刺设置方案进行研究。针对沪昆客运专线长玉段轨下基础较为复杂的特点,结合其他线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端刺设计的经验,提出不同桥后轨道下部基础条件下的端刺设置方案。通过研究得出:对于桥后路基段较长的情况,采用摩擦板+标准端刺的设计方案,摩擦板的长度及宽度根据线路的条件及桥梁的长度确定;对于桥隧间路基较短无法在路基上设置端刺以及桥隧相连的情况,采取在隧道内设置端刺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开通运营后出现的路基沉降超标问题,直接影响线路的平顺性。通过对无砟轨道路基沉降整治思路分析,确定了注浆抬升的整治方案。介绍了高聚物注浆的抬升机理、机具配备、施工工艺流程、关键施工要点。工程实践表明,高聚物注浆抬升技术能够实现运营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的精确抬升,恢复沉降地段线路平顺性。  相似文献   

4.
根据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为单元板的特点,提出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快速维修技术。通过抬升轨道板并增加填充层厚度的方式,在不破坏轨道结构的条件下对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实现天窗内快速维修。通过采用乙烯基树脂和发泡橡胶材料克服了抬板后快速充填和密封两大技术难点,并制定了完善的施工工艺。本文所介绍的维修技术2013年在某线路沉降区得到实际应用,轨道结构抬升精确,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沉降抬板维修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由于地质条件、建设施工等原因,部分高速铁路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影响行车的平顺性。介绍高速铁路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沉降抬板维修方案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抬板高度及抬板填充材料刚度的合理取值。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路基沉降可通过扣件调整和抬升轨道板增加充填层厚度等方式进行整治维修。为保证抬升轨道板后凸型挡台受力,建议圆形凸台地段抬板高度最大不超过45 mm,半圆形凸台地段不应进行抬板。轨道板抬升采用的填充材料刚度宜与原CA砂浆层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6.
正1工程概况京石客运专线涿州东站路桥过渡段施工综合考虑后期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施工。为保证线路的平顺性,最大限度降低不均匀沉降,在路桥过渡段采用CFG桩复合地基加固、刚性筏板、桩帽、掺5%水泥级配碎石、架梁支撑垫块,以及采用永久性端刺、摩擦板和过渡板施工技术,保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性。由于路基和  相似文献   

7.
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长桥底座板施工技术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CRTSⅡ型板式轨道板在桥上支承构件是钢筋混凝土底座板,也是连续跨越大量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结构构件。中小桥桥上底座板直接与设置在桥台两端路基中的常规端刺连接,其施工工艺简单可靠,而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复杂而繁锁。施工前要进行底座板施工单元的划分,临时端刺区、常规区、后浇带的设置,底座板纵连张拉,各浇筑段施工顺序的确定,钢筋搭接后浇带关键施工技术的验证。通过对京沪高速铁路CRTSⅡ型无砟轨道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研究、施工工艺优化验证,为CRTSⅡ型无砟轨道总结出了一套成熟的长桥底座板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长(沙)昆(明)客运专线轨道结构设计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系统总结长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结构设计技术,主要包括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过渡段轨道设计、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等,结合长昆客运专线项目的特点,对其轨道系统设计中的难点和重点进行介绍。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应根据线下工程类型合理确定,集中成段铺设。山区铁路宜采用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为减少温度调节器的设置,大跨度连续梁地段可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特殊大跨度桥梁地段宜设置钢轨伸缩调节器,无砟轨道路基与桥梁过渡地段应设置过渡措施。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监测技术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总结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形式,分析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无砟轨道上拱、梁端凸台或底座开裂、扣件失效、砂浆层离缝、轨道结构开裂、线下基础沉降等问题,提出采用电阻应变片式、振弦式、光纤光栅、电涡流非接触式、无线传输、远程监控、预警机制等测试和监控方法以及道岔区板式无砟轨道综合监测、桥上42号道岔区及临时端刺区受力和变形监测、隧道内CRTS I型减振型板式无砟轨道减振测试、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温度及变形监测等应用实例。并探讨采用高清摄像头图像识别、利用红外热成像、利用光纤的振动和声学传感等新技术在无砟轨道安全监控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抬升修复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路基上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沉降量超过26 mm而无法通过扣件系统来调整轨面高程这一养护维修技术难题,依托上海高铁维修段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综合维修试验段,开展了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抬升修复技术的研究.通过对实践不断总结,提出了轨道板抬升技术方法,并从施工流程、修复材料特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对比分析了“板下袋装灌注快硬砂浆法”和“板下树脂填充法”两种修复工艺和方法,可供CRTS-Ⅰ型板式无砟轨道地段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整治提供参考和指导.  相似文献   

1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及造价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是在总结几种国产无砟轨道技术和经验的基础上,研发的一种结构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便于维修,且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无砟轨道结构。此文以新建盘锦至营口客运专线采用的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为例,阐述其在路基、桥梁和过渡段使用的结构和技术特点及相关接口条件。在进一步阐述CRTSⅢ型轨道板生产工艺和流程的基础上,对CRTSⅢ型无砟轨道造价进行分析,并与CRTSⅠ型、Ⅱ型无砟轨道造价进行对比。  相似文献   

12.
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轨道线路中线偏移问题在我国高速铁路无砟轨道运营线路上逐渐显现。某些地段甚至出现偏移量超出扣件可调整范围的情况,导致线路轨道几何尺寸超标,从而对高速铁路的正常运营带来一定影响。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现场实践,对高速铁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纠偏技术进行研究,形成了一整套适用于高铁天窗施工作业的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纠偏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13.
正1概述京沪高速铁路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系统,路基段轨道板下为乳化沥青砂浆和素混凝土支承层,桥梁段轨道板下为乳化沥青砂浆和钢筋混凝土底座板。底座板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支撑构件,也是连续跨越大量简支梁和连续梁的结构构件,通过该构件可以形成轨道位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京沪高铁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区域沉降问题,提出适用于大范围轨道板高度提升的抬板法维修方案。首先阐述抬板法施工原理,其次对竖向锚固、轨道板解锁、轨道板抬升、植筋锚固、板底注浆、接缝浇注、轨道板连接、轨道精调等施工方案进行说明,最后介绍抬板法的施工组织。  相似文献   

15.
基于CRTSⅠ、Ⅱ、Ⅲ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的结构特征,结合我国高速铁路工程实践,对比分析4种无砟轨道结构的技术经济性。结果表明: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结构稳定性、耐久性和环境适应性良好,并具有较好的下部基础适应性、可施工性和可维修性,综合性能最优;双块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低于各型板式无砟轨道,3种板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因下部基础不同而存在差异,我国高速铁路桥梁段占比较大,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建设成本相对较低;另外,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预期寿命更长,维修成本更低,有利于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  相似文献   

16.
以沪宁城际高速铁路试验段K233+485~K234+586无砟轨道路基翻浆病害整治实践为例,分析了病害产生的原因,针对存在病害情况研究整治方案。选择试验段进行试验研究。并对其进行动静态效果验证。证实CRTS—I型无砟轨道混凝土底座与基床顶面间翻浆空吊地段采用注浆、疏排、封堵的综合整治方案,对现阶段处理高速铁路路基翻浆病害具有可行性,且效果良好,其整治技术可以在国内高铁CRTS—I型无砟轨道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采用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的桥梁墩身差异沉降,开展抬梁整治技术研究。基于典型工点实施抬梁整治,实时监测抬梁过程中轨道结构应力和变形、轨道板和底座板裂缝、梁端纵横向位移变化量,掌握梁体抬升对轨道板、底座板的影响,评估无砟轨道和桥梁结构的安全性能,提出合理的梁体抬升量、相邻梁体位移差、抬梁速度等控制指标,为后续的抬梁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8.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结构受力十分复杂,温度力是其中之一。温度力所造成的无砟轨道结构病害越来越多,且存在安全风险。本文针对桥梁地段和路基地段的CRTSⅠ型板式、CRTSⅡ型板式和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重点对由温度力所引发的结构伤损问题及其成因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预防整治技术对策,为现场工程技术人员养护维修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底座板整体抬升方案设计及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针对高速铁路部分线路路基沉降造成无砟轨道结构整体下沉这一现状,提出通过整体抬升板式无砟轨道底座板而后实施板底注浆的整治方法。通过数值模拟和结构力学计算确定抬升方案,并分别采用等比例模型和短尺寸模型进行现场试验,试验结果验证了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从而为下一步的上道施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在老庄子线路所处,已运营的津秦高铁正线采用的是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京唐津秦联络线由津秦正线42号板式道岔侧股引出,预留接轨条件,上、下行各代建了约150 m范围有砟轨道,而京唐津秦联络线设计采用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本次研究目的主要是看在既有高铁预留有砟轨道接轨条件的情况下,能否通过对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特殊设计来实现新建无砟轨道与既有高铁的接轨。研究结论:根据既有的工程情况,考虑不同轨道结构高度的差异及施工、运营后的养护维修情况,分别研究了有砟轨道接轨和无砟轨道接轨的轨道设计及施工方案,对无砟轨道接轨方案中的有砟轨道拆除及无缝线路技术、新建无砟轨道的特殊设计及临近高铁的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化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可以对无砟轨道结构高度进行特殊设计来适应已预留的有砟轨道结构高度,避免下挖路基对临近高铁产生影响;(2)可以对路基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宽度进行特殊设计,借鉴路基上CRTSⅢ型板式无砟轨道设计原理,采用桥上CRTSⅠ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单元式结构,来解决无砟轨道在宽度上适应预留有砟轨道宽度的问题;(3)施工时需控制好施工温度及工后沉降,做好对既有高铁的检测工作;(4)在既有高铁预留有砟轨道接轨的情况下,通过对新建无砟轨道结构进行特殊设计,能实现与既有高铁接轨;(5)该研究成果可对日后临近高铁正线既有线改建的设计和施工等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