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总掺量一定的情况下,就萘磺酸盐高效减水剂与不同缓凝组分、缓凝型减水剂等复合后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缓凝作用、胶砂强度发展等性能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各不同组份复合的相容性不同,复合效应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2.
萘系减水剂与缓凝成份复合效应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总掺量一定的情况下,就萘磺酸盐高效减水剂与不同缓凝组分、缓凝型减水剂等复合后对水泥净浆流动度、缓凝作用、胶砂强度发展等性能的影响作用进行了试验分析,结果表明各不同组份复合的相容性不同,复合效应也存在差别。  相似文献   

3.
利用混凝土外加剂对水泥适应性的检测方法,测试胶凝材料(水泥、粉煤灰、矿粉)在不同比例组成的试样与聚羧酸减水剂的适应性.试验发现,胶凝材料的流动度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大而增大,胶凝材料的经时损失率最大值对应的减水剂掺量,随着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矿粉掺量的增大而减小.通过对流动度及经时损失率的分析,可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几种外加剂组分对硫铝酸盐水泥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往硫铝酸盐水泥中掺加外加剂的办法,来寻求一种战时1 h抢修机场跑道的材料。通过分别研究碳酸锂、亚硝酸钙、聚羧酸高效减水剂、纳米碳酸钙、硅灰等单一组分的不同掺量对硫铝酸盐水泥不同性能的影响得出单一组分的最佳掺量范围。采用正交试验方法探讨在标准养护条件下不同掺量的复合组分对硫铝酸盐水泥胶砂强度的影响,分析得出超早强外加剂的最佳配比:碳酸锂、硅灰、聚羧酸高效减水剂、亚硝酸钙、纳米钙掺量分别为0.1%,4%,1.0%,0.5%和0.5%。掺入最佳配比的外加剂,材料1 h胶砂抗折/抗压强度达到6.2/37.1 MPa,3 d胶砂抗折/抗压强度达到10.8/62.3 MPa,符合战时机场跑道抢修等工程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水泥品种、Ma/Mc(沥青与水泥质量比)、Ms/Mc(砂与水泥质量比)、聚羧酸减水剂掺量对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CA砂浆流动性和强度,膨胀组分铝粉和U型膨胀剂掺量对CA砂浆体积稳定性和强度,Ms/Mc以及消泡剂DF掺量对CA砂浆容重和含气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Ⅰ52.5水泥作为主要胶凝材料,Ma/Mc值0.4,Ms/Mc值1.3,聚羧酸减水剂掺量1.2%,铝粉掺量0.04‰,U型膨胀剂掺量10%,消泡剂掺量1.6%,稳定剂掺量1.29%时,制备出了满足性能指标要求的CA砂浆。  相似文献   

6.
矿渣细度及掺量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性能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试验研究,探讨了超细矿渣的细度和掺量对水泥净浆的流动性、凝结时间、抗压强度、化学结合水量以及对胶砂流动性和抗压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超细矿渣掺量的提高,水泥净浆和胶砂的流动度均增大,且在试验所采用的掺量条件下,细度较小的超细矿渣对水泥净浆及胶砂流动性的改善效果更好;超细矿渣掺量较低时,掺超细矿渣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均缩短,超细矿渣掺量较大时,随超细矿渣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的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延长,且超细矿渣的细度对试验结果影响不明显;随超细矿渣掺量的增大,水泥浆体和胶砂的3d抗压强度变化较小,28d抗压强度提鬲;超细矿渣细度较大时,适宜掺量的超细矿渣可以提高水泥浆体和胶砂的早期抗压强度;超细矿渣对硬化水泥浆体的化学结合水量的影响与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7.
PAS与增稠保水剂复掺对水泥净浆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PAS及增稠保水剂(聚醚多糖、聚丙烯酰胺)与PAS复掺对水泥浆的泌水、流动度及强度等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聚醚多糖及聚丙烯酰胺与PAS复掺能明显降低水泥浆的泌水率,提高其早期强度;由于掺聚丙烯酰胺的净浆粘度增大很快,其流动性变差;聚醚多糖与PAS复掺后浆体流动性较好且流动度经时损失较小。  相似文献   

8.
针对机制砂混凝土和易性差、流动经时损失大以及易泌水、离析等问题,通过不同岩性和不同级配区间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流变性能的影响及对减水剂的吸附特性分析,研究机制砂岩性、表面吸附性和表面电位等物理特性对水泥胶砂流变性的作用机理.结果 表明:相较于钙质机制砂,硅质机制砂对水泥胶砂流动度的影响更大;机制砂颗粒级配越小,对水泥胶砂流...  相似文献   

9.
对比研究了含碳酸盐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净浆的流动度和黏度.结果表明,碳酸盐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流动度与其黏度具有负相关性,即净浆流动度越大、其黏度越小;掺量在15%~20%、颗粒D52在5~9μm时碳酸盐掺合料能够改善复合胶凝材料净浆流动性,表现为提高其净浆流动度、降低其黏度;粉煤灰、矿渣的加入能够进一步降低含碳酸盐掺合料复合胶凝材料的黏度,提高其净浆流动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流动度、扩展度、分离度试验,测试了水灰比(水与水泥质量比)和聚灰比(沥青与水泥质量比)对水泥-乳化沥青复合胶凝体系工作性以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浆体的流动度随水灰比的增大而增大,而随聚灰比的增大先降低,后增大;当水灰比一定时,凝结时间随聚灰比增加而增加;在一定水灰比范围内,水泥-乳化沥青复合浆体的匀质性和稳定性良好,浆体分层不明显。研究表明:水灰比和聚灰比对浆体工作性能影响较为明显,对浆体工作性能设计有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1.
通过用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与三聚磷酸钠、硼砂、六偏磷酸钠、葡萄糖酸钠、柠檬酸、木钙、糖钙、蔗糖等8种缓凝剂复合,研究其复合后对水泥标准稠度净浆凝结时间的影响,以及与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木钙、糖钙等4种缓凝剂复合研究其复合后对水泥水化历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三聚磷酸钠、六偏磷酸钠、柠檬酸、糖钙、蔗糖复合使用对标准稠度水泥净浆有促凝作用,而与硼砂、葡萄糖酸钠、木钙复合使用却能显著延长标准稠度水泥净浆凝结时间。但是,当其与葡萄糖酸钠、三聚磷酸钠、木钙、糖钙复合使用时与单独使用聚羧酸系相比,却能推迟水化温峰出现时间,降低1d.3d水化热,而且糖钙还能降低温峰。在实际工程应用前应先进行水泥适应性、缓凝剂品种的选择以及掺量试验,以便更经济更有效地满足具体施工要求。  相似文献   

12.
在高弹模水泥沥青砂浆的配制试验研究中,乳化沥青中掺加葡萄糖酸钠,可使乳化沥青满足水泥适应性的要求,但会导致CA砂浆1 d强度不足;掺加Cacl2可适当提高CA砂浆1 d强度,但会增加CA砂浆流动度经时损失;乳化沥青中掺加JSS-1或SJQA-1高效减水剂,均能显著提高乳化沥青的水泥的适应性,该两种高效减水剂组合所配制的CA砂浆,可同时满足砂浆用水量、砂浆工作性能和砂浆1 d强度指标的要求.  相似文献   

13.
用单掺粉煤灰或再生粉体来取代部分水泥,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制备砌筑砂浆,通过调整用水量控制砂浆稠度在70~80 mm。通过对比粉煤灰的掺量,研究了不同掺量的再生粉体及胶砂比对砌筑砂浆基本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粉体的活性明显要低于粉煤灰,但砌筑砂浆的分层度、表观密度和含气量与再生粉体掺量及胶砂比均呈现出较好的线性关系;随着再生粉体掺量的增加和胶砂比的减小其抗压强度均逐渐降低,胶砂比为1∶5时其28 d抗压强度最大损失率达58.9%。  相似文献   

14.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工程应用中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作为新一代高性能外加剂,已经在大型工程中应用,但存在许多适应性的问题.分析就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在工程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及影响因素,指出聚羧酸系高效减水剂对胶凝材料、砂和石质量变化的敏感性较强,供使用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拓宽脱硫石膏的利用途径,选取萘系高效减水剂(NF)、聚羧酸系减水剂(HC)、木质素磺酸钠减水剂(SM)对半水脱硫石膏现浇墙体材料进行改性研究。试验结果表明:SM对半水脱硫石膏凝结时间影响不大,对提高石膏强度的效果与HC及NF相比不明显;NF使得半水脱硫石膏流动性较差,不适合作为减水剂;HC对凝结时间影响较明显,对半水脱硫石膏强度提高较多,但随其掺量的增加也会产生一些不利的影响。综合考虑减水剂对墙体材料制备过程的初、终凝时间,减水率和扩展度,抗折、抗压强度的影响,选择HC作为半水脱硫石膏现浇墙体材料的减水剂,最佳掺量约为0.5%。  相似文献   

16.
现代混凝土生产中,减水剂已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掺减水剂是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和提高耐久性的1项重要措施。混凝土常用聚羧酸减水剂,具有减水率高、保坍性好、无氯、无氨、低碱、无三废排放、对人体健康不构成威胁且分子结构可调控等优点。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速铁路建设,对掺聚羧酸减水剂混凝土的流动性、保持性提出更高要求。结合在建5条铁路所用减水剂的使用情况,从减水剂生产、运输途径、现场管理和现场复配等方面进行调查,对减水剂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影响减水剂性能的原材料进行类比试验,为混凝土聚羧酸减水剂向新品种、高性能和多功能化方向发展提供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7.
采用Rheology QC旋转黏度计研究粉煤灰掺量对水泥净浆流变性能的影响,并分别采用Bingham流体模型和Herschel-Bulkey(H-B)模型对浆体的流变曲线进行拟合,分析不同粉煤灰掺量对浆体屈服应力、塑性黏度、触变环面积、临界剪切速率以及流变指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Bingham流体模型拟合得到水泥-粉煤灰复合浆体的屈服应力、塑性黏度以及触变环面积等流变参数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先降低后升高,当粉煤灰掺量为50%时,各流变参数降为最低。采用H-B模型拟合得到水泥-粉煤灰浆体的流变行为则为浆体先呈现剪切变稀后出现剪切增稠,浆体剪切变稀或剪切增稠的程度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加,浆体的临界剪切速率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出现先降低后升高,当粉煤灰掺量为40%左右时,浆体的临界剪切速率最低。  相似文献   

18.
超吸水性树脂(SAP)有着良好的吸水和保水能力,在水泥基材料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沥青材料中的应用却鲜有研究。以SAP在工程材料领域广阔的应用前景为背景,通过温度扫描试验、多重应力蠕变恢复试验、线性振幅扫描试验、浸水拉拔试验以及扫描电镜试验对SAP替代不同掺量的矿粉(10%,20%,30%,40%)后改性沥青胶浆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当SAP等体积替代矿粉后,G*和G*/sin δ在矿粉替代量为10%时达到最大,超过10%后下降,并且掺量越多下降幅度越明显;SAP对沥青胶浆的相位角的影响较小;SAP的掺量为10%时,沥青胶浆表现出最佳的蠕变恢复能力;SAP等体积替代不超过10%的矿粉时,疲劳寿命有一定的提升,但超过10%后开始下降,并且掺量越大疲劳性能越差。SAP在干燥状态下对沥青胶浆与集料之间的黏附性影响很小,浸水后拉拔强度随着SAP掺量的增加略微下降,因此水损害指数逐渐下降;沥青胶浆在干燥状态下的破坏主要是黏聚破坏,而浸水之后的破坏状态为黏附破坏与黏聚破坏共存。SAP微观样貌形态与矿粉十分相似,矿粉和SAP均能够均匀地分散在沥青当中,但由于SAP呈弱酸性,沥青...  相似文献   

19.
改善水泥浆体结合氯离子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一种外加剂与矿渣、粉煤灰对水泥净浆结合氯离子性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与粉煤灰、矿渣相比,该外加剂能显著提高单位水泥浆体结合氯离子的性能,且浆体结合氯离子的能力随外加剂掺量的增加而增强;外加剂与矿渣双掺可进一步提高单位浆体结合氯离子的能力;单位浆体结合氯离子量受环境温度以及氯离子浓度等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缩短水泥稳定碎石的养生时间,达到快速开放交通的要求,研究了复合缓凝剂和复合早强剂对硫铝酸盐水泥凝结时间、早期强度和泌水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复合缓凝剂能够有效延长硫铝酸盐水泥的凝结时间,但会增加水泥的泌水量和降低其早期强度,复合早强剂的对硫铝酸盐水泥的影响与之相反,进而得到了适用于水泥稳定碎石的复合缓凝剂和复合早强剂的最佳掺量分别为:聚羧酸减水剂(0.4%)、硼砂(0.6%)、碳酸锂(0.25%)和甲酸钙(0.6%)。在此基础上,采用等温量热法、X射线衍射分析(XRD)和扫描电镜(SEM)试验研究了复合缓凝剂和复合早强剂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掺复合缓凝剂会延缓硫铝酸盐水泥的早期水化速率,对硫铝酸盐水泥水化程度影响较小。硼砂和Ca2+离子形成络合物包裹在水泥颗粒周围,阻碍水分子及离子的扩散,抑制钙钒石(AFt)的生成,且会导致硫铝酸盐水泥产生较多的微裂缝。复掺复合缓凝剂和早强剂,Li+能加速水泥颗粒表面水保护膜的破裂,HCOO-能提高水泥水化整体的碱度并促进AFt和铝胶的生成,能有效的减弱单掺复合缓凝剂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并且增加硫铝酸盐水泥的水化程度。论文提出的复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