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相岭泥巴山隧道为雅安—泸沽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由于隧道埋深大、地应力高、穿越的地层主要为硬脆性围岩,洞室开挖后岩爆时有发生.文章以该工程为背景,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开挖中采用锚喷支护措施对减弱或防治岩爆的效果,并对不同锚杆长度和间距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锚喷支护能够降低最大主应力、增大最小主应力、减少主应力差,可以有效降低岩爆的烈度;采用间距1m、长度3m的锚杆进行锚喷支护最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2.
正2020年5月8日,中铁科研院西南院参与的"穿越高速公路、居民聚居区及大型溶洞的隧道综合施工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获评国际先进水平。该项目以成贵铁路大方隧道为工程依托,针对隧道下穿高速公路、居民聚居区及大型溶洞等复杂地质条件,提出了在隧道开挖轮廓线外采用袖阀管+隧周注浆的环状加固拱结构和双层超长管棚支护下穿高速公路的方案,解决了大断面隧道下穿高  相似文献   

3.
《西部交通科技》2010,(11):I0008-I0009
2010年11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迎来了50华诞。50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出色完成大、中型工程勘察设计项目600多个,公路勘测设计里程20000多公里,其中,高速公路3300多公里;完成独立大桥、隧道200多座,大型港口、码头、航道、内河航运枢纽工程100多个;荣获国家及部省级优秀勘察设计、科技进步成果奖100余项。  相似文献   

4.
把双螺旋小半径曲线型隧道应用于高速公路设计,解决路线爬升、克服海拔高差问题,目前全世界仅此一例。在我国桥梁建设史上首创了"钢管叠合柱"桥墩、C80号混凝土自密实浇筑工艺,其依托工程腊八斤特大桥10号桥墩高182.6米,是目前世界同类型最高桥墩。单洞长10007米、跨域15条断层带的隧道,设计和施工难度为国内罕见,其最大埋深1650米、通风斜井长1500米为国内在建第一。国内公路建设史上首创了钢管桁架连续梁轻型桥梁结构。高裂度地震区大跨高桥、连续51公里长大纵坡、水库库岸再造等工程设计与施工,难度均为国内罕见。  相似文献   

5.
《西部交通科技》2012,(12):I0003-I0004
近日,由水工构造物耐久性技术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课题四“跨海集群工程混凝土结构120年使用寿命保障关键技术”(以下简称“课题四”)顺利通过评审,为港珠澳大桥耐久性设计、旋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西部交通科技》2012,(7):I0003-I0004
港珠澳大桥自主科技创新再获突破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子课题“高水压下120年设计使用寿命止水带(也称沉管隧道OMEGA橡胶止水带)研究”目前取得重大进展,该项目技术与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月12日,该项目在湖南株洲通过湖南省科学技术厅、株洲市科学技术局主持的省级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7.
《西部交通科技》2011,(11):I0004-I0005
港珠澳大桥止水带研发填补国内空白 2011年11月8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领导小组主持召开了课题“外海厚软基大回淤超长沉管隧道设计与施工关键技术”第一阶段研究成果专家咨询会。与会专家肯定了由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的止水带填补了国内空白,同时也要求有关单位考虑产品的可置换性,做好有关试验并制定施工工艺,加强市场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以福州地铁5号线盾构下穿在建福厦高铁为工程背景,针对软土地层小半径曲线盾构隧道下穿高铁高填方路基交叉施工工程的特殊性,利用现场监测数据对交叉施工全过程展开分析,研究该类工程地基加固效果及施工变形规律。结果表明,该工程若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进行地基加固,后期地铁盾构施工不具备施工条件,需施作桩板结构进行地基处理;采用桩板结构对软土区域进行加固处理后,实测数据中最大地表沉降量为5.6 mm,为地表沉降控制值的18.67%,在可控范围内;提前进行地基加固后,当盾构隧道下穿施工时,路基不同位置处仅发生微小沉降,说明桩板结构加固对交叉施工变形有很好的控制效果;随着路基填筑高度增大,各层土压力值整体呈增大趋势,各层土压力变化速率呈“双峰曲线”,路基中间位置的土压力值比靠近两侧的土压力值大;盾构隧道下穿前,桩板结构混凝土支撑轴力的变化大致可分为“线性增长—过渡—再增长—稳定”4个阶段,当盾构下穿后,混凝土支撑轴力有小幅增大,后期逐渐趋于稳定。从监测数据分析可以看出,桩板结构的加固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现代隧道技术》2022,(2):166-166
4月19日,经过建设者历时6年的艰苦掘进,由中国中铁所属中铁二院勘察设计、中铁五局承建的大(理)瑞(丽)铁路全线重点控制性工程——保山隧道顺利贯通,为项目按期建成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保山隧道位于云南省保山市境内,全长16 km,地处横断山脉怒山深大断裂纵谷区,四周山高坡陡,垂直高差达4000 m以上,隧道穿越断层破碎带和富水不良地质,先后发生软岩大变形17次、涌水突泥6次,施工难度大、安全风险高,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  相似文献   

10.
《西部交通科技》2009,(3):I0002-I0003
2009年3月17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跨海特大跨径钢箱梁悬索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工程示范”项目启动仪式在京举行,项目依托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关键工程——西堠门大桥进行,于2009年1月20日正式被科技部批复立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介绍了粤赣高速公路隧道工程的防排水设计与施工工艺。粤赣高速公路通过采取将隧道初期支护防水和二次衬砌防排水体系相结合,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按照“以排为主,防、截、排、堵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原则,取得了良好的治理效果,为山区高速公路隧道的防排水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深圳地铁重叠隧道设计与施工技术要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深圳地铁重叠隧道是国内第一个整座区间采用锚喷构筑法施工的地铁隧道,该隧道所处地质条件差、与周围建筑关系复杂,设计施工难度大。六年前,为了达到安全、可靠、经济的目标,集中了国内相关技术力量,对重叠隧道工程的设计与施工开展了一系列研究,解决了许多关键性技术难题,探索出了一套先进、科学的设计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了该隧道按期顺利建成。隧道已经过近2年的运营,目前状态良好。为了推广应用其建设经验,文章对重叠隧道设计、施工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3.
鲁南某山区高速公路路线局部穿越铁尾矿粉回填人工采坑,铁尾矿粉层湿软且地下水位较高。综合考虑施工难度、项目地材利用以及经济效益,提出采用强夯置换桩复合地基进行处治的设计方案。强夯置换法是一种经济、简单易行的地基处理方法,通过在采坑内填筑项目开挖石方/隧道弃渣,形成作业平台同时作为强夯置换墩的成墩材料,强夯形成复合地基。通过计算拟定墩径、墩距,经过试夯确定了方案适用性、施工参数及加固效果,为同类软基处理提供设计与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4.
宜万铁路隧道工程岩溶及岩溶水分析与应对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宜万铁路是目前国内外已建和在建工程中岩溶及岩溶水最发育、最复杂的工程,结合宜万铁路隧道工程对岩溶及岩溶水进行分类,根据不同类型的岩溶特征,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从而实现岩溶治理标准化管理;同时对岩溶隧道安全施工防范突水突泥高风险进行了研究.治理方案有:针对无水洞穴和管道型岩溶宜采取回填方案,对充填型岩溶采取"注浆加固+大管棚"方案,对大型干溶洞根据不同情况采取板跨方案、钢管群桩方案、桩基+承台方案、路基填筑方案和梁跨方案;针对岩溶水,通过分析岩溶工程及水文特征,针对性地采取引排方案、注浆堵水方案、泄水洞方案、堆积体加固堵水方案和绕避方案.岩溶隧道施工防范突水突泥高风险主要措施包括:建立以超前深孔钻探和风钻加深5 m浅孔钻探为主的超前预测预报体系;保证3 m以上完整岩柱厚度,防止开挖面爆裂突水突泥;进行"降雨量-涌水量-水压力"水文专项设计、风险隧道突水突泥防灾报警系统专项设计、风险隧道施工安全逃生线路专项设计;采用专业注浆队伍进行注浆堵水加固;建立安全管理机制,进行安全等级管理、风险征兆辨识、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预警和组织逃生.  相似文献   

15.
交通运输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等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桥成套技术研究"依托雅西高速公路干海子大桥工程,从理论分析入手,结合调查分析,通过室内试验和现场测试的比较论证,提出了山区公路桥梁建设的新理念,开发了新的桥型结构及施工方法,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中等跨度钢管混凝土桁架连续梁桥的设计、施工及养护。  相似文献   

16.
2005年12月30日,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车,标志着百色市革命老区结束了没有高速公路的历史,使广西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1411公里,形成了北接湖南、东连广东、南通越南、西接云南的出海出省出边高速公路运输网络,为广西“十五”交通建设事业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国家规划建设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衡阳至昆明公路的一个重要路段,起点位于广西百色市,东接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往西沿右江左岸途经平圩、坡温、发达、百康、小二、止于滇桂交界的罗村口,与云南省八宝至罗村口高速公路相接。全长55.5公里,概算投资17.37亿元,全线采用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全立交、全部控制出入。计算行车速度为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2.5米,行车道宽2 × 7.5米。工程于2003年2月26日正式动工,计划工期3年。 百罗高速公路位于云贵高原边缘山区,是典型的山岭重丘区高速公路,工程量大,施工难度大。其特点和难点如下: (一)地形、地貌复杂,高填、深挖路段及结构物多。 高线位、高差大。因阳圩至罗村口段在百色水利枢纽库区,竖曲线占路线总长的47.76%,有16处达到极限设计纵坡5%,平曲线占路线总长的71.72%,全线有18.08公里海拔在300米以上,最高海拔达558.781米,高差424.27米。 高路堤、高边坡、高墩柱。全线高填深挖路段多,结构物和桥梁多,最高边坡210米,最高桥墩79米,共有大、中、小桥34座,隧道1575米/3座、涵洞、通道187座、桥隧相连,山水相依,构成百罗高速公路气势磅礴的壮观画面。 地形复杂,地质病害最集中,施工难度最大。软岩、隧道浅埋段及偏压段占的比例大,全线路基土石方1878万方,平均每公里33.84万方,为目前广西高速公路之最。 (二)水库蓄水对路基、桥涵和挡土墙结构质量要求高。 百色至罗村口高速公路是广西第一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的高速公路,受2004年5月百色水库蓄水影响,必须提前实现半幅粗通,而在狭窄的右江河谷同期实施百色水利枢纽工程,国道323线复建工程及移民工程,施工交叉十分频繁,地方材料缺口很大,运输条件十分困难。 为实现广西区交通厅党组提出的“管理上水平,质量上台阶”的目标,建设办、总监办、临时党总支创造性地提出了“团结求实、廉洁奉献、优质安全、创新高效”的建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在运营高速公路上新建枢纽互通的交通组织设计方案展开研究,以高速公路改扩建及养护技术为基础,依托南宁市周边某高速公路新建枢纽互通项目,论述了传统的“半幅封闭半幅通车”交通组织设计方式的缺点,提出了“部分封闭”式设计新方案,并对两种不同设计方案进行工程应用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部分封闭”式交通组织设计方案能够有效提高通行能力和安全性,减少通行时间。  相似文献   

18.
山岭隧道围岩流变参数识别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依托西康高速公路油房湾小净距隧道工程,对隧道围岩--石灰岩的流变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给出了流变变形特性曲线,建立了能描述油房湾隧道围岩流变变形特征的流变模型.基于流变反演理论,获得了相应模型的弹性性能参数(岩体弹性体积模量、剪切模量和变形模量等)和流变参数及长期弹性模量等.利用反演流变模型及参数,并结合油房湾小净隧道工程地质特点及施工方案进行了三维流变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小净距隧道围岩变形时效特性规律基本符合H-K模型特征,表明基于试验辨识的H-K蠕变模型和反演参数的数值模拟能超前做出科学预测和定量评价,为山岭小间距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信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石海 《运输经理世界》2023,(35):102-104
某超大断面城市交通隧道工程穿越青岛老城区,下穿和侧穿的建(构)筑物众多,同时由于青岛市区地质条件具有典型的“上土下岩,上软下硬”特点,因此该工程施工工艺较为复杂。为此,系统地介绍青岛某超大断面城市交通隧道的设计与施工,并就施工中各环节采用的施工方法与要点进行详细分析,以期为国内其他城市中的类似工程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山区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的设计及施工技术研究”项目通过对大量调查资料的分析研究,确定了山区大跨径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合理的设计参数、计算理论以及先进的施工技术措施,开发了新的材料、结构、工艺,形成了同类桥梁设计施工技术指南。本篇阐述了该项目的创新点、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先进性及取得的相关知识产权,指出了该项目在行业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