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0,26(3):14-16
<正>大型化、大功率、续航久、多用途已成为现代破冰船发展的一大趋势,而采用核动力则是最佳选择。一、破冰船特征目前俄罗斯拥有7~8艘核动力极地破冰船,可执行任务的有6艘。美国海岸警卫队的中型极地破冰船队主要有3艘船组成,其中,"希利"  相似文献   

2.
梧州造船厂建造的铝质双体客船是国家级新产品,也是广西建造的第一艘全铝质双体客船,该船的建造成功应用了铝合金焊接技术,这对铝质船的焊接工艺研究应用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广东交通》2009,(5):64-64
9月6日,我国内河最大的豪华游轮“美国维多利亚-凯珍”号在三峡重庆朝天门码头下水首航,这是重庆市政府旅游精品“太阳”工程计划打造的20艘豪华游轮中第一艘下水首航的涉外游轮。据介绍,斥资1亿元建造的万吨五星级涉外游轮“凯珍”号船长133.8米、宽18.8米,总载客量为400人,是目前我国内河最长、最大、最豪华的游轮,也是长江上首家使用五星级饭店管理软件系统的游轮。  相似文献   

4.
高天 《交通与运输》2012,28(3):23-23
计划于2013年建成的破冰船将不负众望,大力开创我国极地考察事业新局面. 一、极地科考任重道远,"雪龙"独力难支 长期以来,我国极地科考一直是单船作业.正在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的"雪龙"号极地科考船已运行20多年,可谓不堪重负.其破冰能力不足、科考能力不强等,制约了我国极地考察的深入进行.与此形成对比的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一些国家新建了一批性能先进的极地考察破冰船,极地考察能力大大增强.在这个背景下,中国新建极地考察破冰船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高地 《交通与运输》2011,27(6):66-68
航空母舰的出现堪称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观,它使传统的海战从平面走向立体,从而诞生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海战.目前,全球共有现役航母21艘.一、美国:航母中的绝对霸主目前,美国海军共拥有"尼米兹"级航空母舰和"企业"级航空母舰在内的11艘大型航母.这些航母构成的11个航母战斗群,几乎就是美国海军打击力量的核心,甚至可谓是美国全球打击力量的中坚.其中,包括"企业"级核动力航母1艘:CVN65"企业"号;"尼米兹"级核动力航母10艘:CVN68"尼米兹"号(图1)、CVN69"艾森豪威尔"号、CVN70"卡尔文森"号、CVN71"罗斯福"号、CVN72"林肯"号、CVN73"华盛顿"号、CVN74"斯坦尼斯"号、CVN75"杜鲁门"号、CVN76"里根"号和CVN77"布什"号."企业"号核动力航空母舰(USS Enterprise CVN65)是美国历史上第八艘使用"企业"号为名的船只,也是全世界第一艘使用核反应堆作为动力来源的航空母舰.其排水量为8.56万吨,全长342米,舷宽40米,最大甲板宽76米.动力装置为8座西屋公司的A2W压水反应堆,驱动4台通用电气公司的蒸汽轮机,4轴4桨,主机总功率为2059397千瓦,航速33节,更换一次核燃料可航行20万~ 50万海里.  相似文献   

6.
美国一家深海沉船打捞公司宣布,他们在英吉利海峡发现一艘沉睡在海底260多年的传奇军舰,船上可能载有价值数亿美元的财宝。美国奥德赛海洋探索公司说,他们发现的沉船残骸确认为1744年沉没的英国皇家海军舰船“HMS胜利”号。  相似文献   

7.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10,26(1):56-57
<正>通常,科研人员在极地考察离不开科学考察船的全程参加与全力支援,而要在大雪纷飞、常年冰封的水面开拓航道,就需要功能特殊的破冰船作为科考船的母体。"雪龙"号——是我国用于极地科考且屡建功勋的破冰型科考船。  相似文献   

8.
林鹰 《交通与运输》2008,24(3):51-53
我国为发展航天事业,从1977~2007年的30年间先后独立自主研发、建造了5艘“远望”号测量船,组成了航天远洋测量船队。截至2007年9月共航行大洋54次,总航程24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60固,累计海上作业7000余天,先后圆满完成国内外应用卫星发射和“神舟”飞船的发射试验等63次航天测控任务。  相似文献   

9.
高天 《交通与运输》2011,27(6):68-68
20世纪80年代,"瓦良格"号由苏联军方在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黑海造船厂建造.1991年12月25日,苏联宣布解体时,已经建造完成了68%,乌克兰无力建造,于是决定拍卖.1998年,澳门的一家公司以2000万美元的价格买下了"瓦良格"号.1999年7月,在拖船的牵引下,"瓦良格"号驶离黑海造船厂,缓缓地踏上了前往中国的漫长航程.其间,多次受到当时土耳其政府的阻拦,不允许"瓦良格"号通过博斯普鲁斯海峡,在中国政府经过一年多的谈判努力后,才得以通行.到达爱琴海后,"瓦良格"号又遭遇了国际海域前所未有的风暴;脱险后,穿直布罗陀海峡,出大西洋,绕过非洲好望角,过马六甲海峡,经过4年的周折,终于2002年3月3日抵达中国大连港.  相似文献   

10.
日前,印度政府为自主建造的第一艘航空母舰举行龙骨安装仪式,标志印度“国产航母”工程迈出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1.
今日滇缅路     
严光明 《云南现代交通》2005,2(5):F0002-F0002
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六十周年。云南省交通厅组织开展“重走滇缅路”、“纪念抗战胜利六十周年摄影展”等系列活动。重温历史,展望未来.昔日曾经为抗战作出重大贡献、硝烟战火弥漫的滇缅公路,如今已是景色为画、平坦快捷的国际大通道。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佛罗里达州的亿万富翁诺曼.尼克松摩拳擦掌,准备实现他建造一座“海上城市”的梦想。这艘新世纪的“诺亚方舟”不是为了拯救灾难中的生灵,而是要尽情地环游世界。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1月9日,我校与中海散货运输有限公司共建教学实习船启航仪式暨共建船舶实习教学基地揭牌仪式在学校图书馆隆重举行.王玉潜校长和邱国宣总经理分别代表校企双方致辞,并共同为基地揭牌,对“清泉山”轮和“安平2”轮两艘教学实习船的胜利启航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4.
由金陵船厂建造的5200吨级的滚装船“波尔多城号”,总长154.15米,型宽24米,至上甲板型深21.85米。货物甲板面积6720平方米。车道长度1805米。船尾部的水密艉门设计尺寸高22米、宽14米,在滚装船中是最大的。这艘滚装船将被空中客车公司租用,专门用于将A380飞机部件从位于欧洲各地的工厂运送到  相似文献   

15.
正进入新时代,智能化已经在各个领域得到应用,船舶这个几乎与人类悠久历史同步发展的古老学科也不例外。由我国研制的全球首艘智能船舶"大智"号于2017年12月5日在上海正式交付使用。这是全球第一艘通过船级社认证的智能船舶,标志着我国智能船舶的建造技术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开启了世界智能船舶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船用高强度钢在集装箱船舶建造中,造船厂为确保高强度钢的焊接质量,除按照有关规范规定外而采取的焊接工艺和焊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福州公交     
凝心聚力谋发展 砥砺奋进谱新篇——公司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6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 6月30日,公司隆重召开纪念建党96周年暨“七·一”表彰大会,表彰过去一年在推动企业发展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激励公司各党支部和全体党员更好地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以一流的业绩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集团党委领导班子成员、公司各党支部党员代表、受表彰人员代表及新发展预备党员共计100余人参加表彰大会.  相似文献   

18.
正在亚丁湾执行护航任务的中国海军“武汉”号导弹驱逐舰,1月29日成功解救一艘被海盗围堵的希腊商船。  相似文献   

19.
10月10日,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命名暨下水仪式在位于长江江畔的武昌造船厂举行。中国地质调查局王学龙副局长在该船下水仪式上宣布,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综合调查船命名为“海洋六号”,接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局长马申达为该船下水行掷瓶礼后,礼炮齐鸣,“海洋六号”从船台缓缓下滑,驶入长江。  相似文献   

20.
4月12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国内最大的双臂架全液压固定式起重船“四航奋进”号在上海崇明岛交付使用。它由广州中港第四航务上程局总投资近3亿元、由上海中港装备工程有限公司建造,代表着我国工程船舶建造的最高水平,是为在建中的东海大桥、杭州湾大桥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