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单调静力和重锤冲击两种加载方式,分别对未加固梁和外粘AFRP布加固梁的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冲击加载时混凝土梁的破坏过程及外粘AFRP布的应变曲线。比较不同冲击高度下梁体的损伤形态和裂缝分布规律,从而得出冲击高度与梁体最终破坏形态的相关性。试验表明:在静力加载条件下,未加固梁是因钢筋屈服而破坏,加固梁是因外粘AFRP布剥离而破坏;在重锤冲击加载条件下,未加固梁是因梁体出现冲击损伤时钢筋屈服而破坏,加固梁是因梁体出现冲击损伤时外粘AFRP布可能发生端部剥离或跨中断裂而破坏。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不同损伤程度、粘贴钢板厚度和高度、有效预应力大小和加载方式等对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的影响,进行2片普通钢筋混凝土(RC)梁以及8片部分预应力混凝土(PPC)梁的U型粘钢加固抗弯试验和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采用U型粘钢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能够有效抑制裂缝的扩展,显著提高加固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的正截面抗弯承载能力;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梁损伤后加固,其屈服荷载和刚度较未损伤加固梁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初始有效预应力水平主要影响使用阶段的抗弯性能;非线性有限元模型能够预测U型粘钢加固梁的抗弯行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在实际工程中建议梁侧面粘贴钢板高度不超过梁高的1/3为宜。  相似文献   

3.
以现有混凝土本构关系、钢材本构关系、钢板与钢筋混凝土(RC)梁之间的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为基础,引入割线刚度,根据粘钢加固RC梁截面的平衡条件及钢板与RC梁之间的变形协调条件,推导以钢板拉力表达的粘钢加固RC梁非线性微分方程。通过引入位移边界条件和连续性条件,分别给出双集中荷载、均布荷载作用下粘钢加固RC简支梁微分方程的通解,以及以钢板拉力表达的粘钢加固RC梁协调工作系数的表达式。5根不同粘钢量、不同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跨度试验梁的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二者吻合较好。影响该非线性分析方法准确度的主要因素有粘结滑移刚度、钢板端部锚固状况和荷载作用形式。  相似文献   

4.
桥梁加固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大连市疏西桥加固施工,介绍对既有桥梁采用裂缝封堵与补强加固的新技术。该技术对梁的箱底采用粘钢加固处理,同时对箱梁的底面裂缝进行压力注浆封闭处理。加固实践证明,该补强加固技术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浅析粘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粘钢法是用粘结剂将钢板粘贴于构件表面从而提高构件性能的一种加固方法。文章针对粘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抗弯承载力的计算以及界限破坏时梁的相对受压区高度bξ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粘钢法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施工要点。  相似文献   

6.
研究目的:针对外贴碳纤维增强聚合物(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简称CFRP)片材加固混凝土梁易剥离等缺点,本文首先在混凝土梁表层开槽并嵌粘CFRP板条,继而开展单调加载的弯曲性能试验,分析了不同试验梁尺寸(缩尺模型梁尺寸与原型梁尺寸的比值为1/2)对混凝土梁特征荷载、裂缝分布及其间距、钢筋及CFRP板条应变等的影响。研究结论:结果表明:(1)实验梁尺寸对嵌入式加固效果有一定影响,特别是对持续荷载作用下混凝土梁加固后的性能影响更为明显;(2)同荷载下,模型梁的挠度大致为原型梁挠度的1/2,接近几何相似系数;(3)持续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内嵌CFRP片材加固效果也相对较好,承载力提高幅度均小于无初始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加固梁,与实验梁几何相似系数无线性关系,且模型梁加固后裂缝间距相对更大,设计时应注意;(4)本研究结果可供桥梁加固研究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7.
预应力粘钢加固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结合体外预应力加固和粘钢加固的优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加固普通钢筋混凝土桥梁的方法———预应力粘钢加固法。通过试验,探讨了预应力粘钢加固的施工工艺流程,证明了预应力粘钢加固法是可行的,能显著提高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正常使用阶段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预应力粘钢加固应用于实桥时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8.
结合合九铁路梅林中桥加固试验工程,研究粘钢加固技术对于提高铁路小跨度低高度钢筋混凝土梁竖向刚度的可行性。通过ANSYS有限元建模分析、理论计算、工程试验及加固测试,证明粘钢加固技术可有效提高铁路小跨度低高度混凝土梁的竖向刚度,具有施工便捷、费用经济、对铁路运输干扰少的特点,可为同类病害桥梁的加固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结合对结构火灾损伤的分析,采用有限元方法对火灾后CFRP(Carbon Fiber Reinforeed Plasties)加固钢筋混凝土梁荷载与应变、挠度的关系进行了数值分析,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吻合良好。加固后的混凝土梁在钢筋屈服后,仍然有一定的荷载容量。这种荷载承受能力可一直持续到结构破坏,这主要是碳纤维布在后期发挥的作用,用碳纤维布加固受火后的混凝土梁,能明显提高极限承载力,在钢筋屈服后对梁的刚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CFRP加固梁在加载过程中裂缝发展较为缓慢,裂缝数量多且密集,裂缝宽度明显小于未加固梁,这是由于CFRP的约束作用限制了梁底及梁侧裂缝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增强梁的刚度。用有限元方法对CFRP加固梁进行分析能够达到比较精确的理论分析结果。该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对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1根原梁、3根碳纤维与钢板复合加固梁和3根碳纤维加固梁的受弯性能试验,研究碳纤维与钢板复合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裂缝发展机理及裂缝宽度计算方法。研究表明,加固梁的裂缝间距和裂缝宽度均小于原梁,但次生裂缝有所增加;复合加固梁的裂缝发展速度比碳纤维加固梁缓慢,说明复合加固的限裂作用优于碳纤维;随着负载的增加,加固梁裂缝的发展速度加快,限裂作用随之减弱,最大裂缝宽度曲线出现突变,说明负载降低了加固的限裂作用,但负载对复合加固限裂作用的影响比碳纤维加固小。基于传统裂缝计算理论,引入复合加固粘结作用相关系数和负载影响系数,推导出考虑复合加固粘结作用及负载影响的复合加固梁裂缝宽度计算式。该公式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计算方法简便,可用于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