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曹穆  王朝红 《船舶工程》2016,38(S1):196-199
舰船停靠码头一般需要接用岸电系统。本文根据对舰队码头现有的岸电系统实地调研的结果,对岸电与船电在不同的接地形式下所构成的TT系统和TN-C系统进行了分析比较,认为TN-C系统优于TT系统,同时,针对现有船舶岸电系统配置现状,提出了电缆配置改造方案和舰船岸电箱优化方案,并对码头岸电建设和舰船岸电系统设计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正为预防和控制LNG接收站的作业风险,国际有关公约、标准以及国内标准和中国船级社规范,都要求LNG船(LNG运输船、LNG加注船以及LNG燃料动力船等)配备合适的船岸(船船)连接系统,以保证船岸和船船作业的安全。公约规范标准相关规定在1987年,国际气体运营者协会(SIGTTO)发布了《液化气体货物传输船岸连接紧急切断的建议和指南》。在该指南中SIGTTO首次建议液化气体船舶在货物输送时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LNG船的开发和应用,产生了很多LNG船特有的系统,船岸连接系统就是其中之一。该系统的作用是确保LNG船装卸货期间船岸通讯安全顺畅。本文重点讨论了船岸连接系统的三种连接方式——电气连接、光纤连接和气动连接和所能达到的三种功能——语音通讯功能、ESD应急切断功能和MLM码头张力监测功能。  相似文献   

4.
《江苏船舶》2015,(5):28-30
船舶在港口码头处于停航工况时改用岸电电源,可以减少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针对常规岸电箱向相距较远的船舶主配电板供电时操作不便,且将船电转换为岸电的时间较长等问题,设计一种岸电自动转换箱。首先分析了岸电箱的主要技术要求,然后介绍了常规岸电转换控制方法,最后详细分析了岸电自动转换箱的工作原理以及转换流程。经实船应用,证明岸电自动转换箱向船舶主配电板自投岸电,操作简便,能确保岸电向船舶主配电板可靠供电,安全性能完全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福建LNG码头靠泊Q-FLEX船舶船岸连接系统技术论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贤郎 《中国水运》2014,(5):137-140
随着LNG船舶大型化的发展,国际LNG船队Q船容量占LNG船舶总容量约20%;国内已投产的6个LNG接收站气源向多元化迈进,LNG码头提升停靠Q-FLEX是非常迫切的。对福建LNG码头卸载臂、登船梯、橡胶护弦、快速解缆钩、回旋水域、导助航设施等停靠Q-FLEX船舶船岸连接系统进行技术论证,为满足Q-FLEX船舶的靠离泊LNG码头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码头系泊的FSRU和LNG船的水动力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对FSRU单船码头和FSRU-LNGC并排码头系泊进行了模型试验.码头与船和船与船之间均采用系泊缆和靠垫进行连接.试验中考虑了风、流、浪等环境因素对码头系泊系统的影响.在风浪流模型试验中,分别测量了不同海况下系泊系统的动态响应,其中包括FSRU和LNG船的六自由度运动响应、系泊缆张力和靠垫接触力.相比较其它浪向,横浪(90°)引起的船舶运动更大,进而导致系泊缆和靠垫的受力增大.结果还表明,FSRU单船码头系泊在所有海况下安全性较好,但对于LNG船旁靠FSRU码头系泊系统,其对环境的响应非常敏感,尤其是横浪环境.  相似文献   

7.
林洋  徐永锋 《航海》2023,(6):54-58
对上海港黄浦江部分码头及船舶岸电设备安装及使用进行调研,发现多数码头的岸电设备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其中岸电的经济性较差是船方不愿选择使用岸电的主要原因之一;然后,介绍了船舶岸电系统及无功补偿的原理,并针对岸电经济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提高功率因数来提高岸电使用经济性的无功补偿方式,并论证了其可行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为使液化天然气(LNG)接收站试运投产、顺利接卸LNG船舶,通过对船岸界面会议和尽职调查的介绍和具体实施流程的分析,归纳船岸界面(SSI)和尽职调查(DDR)操作中的关键控制点。以我国某LNG接收站为例,结合LNG接收站实际情况,船舶所有人和(或)租船方对码头方投产条件进行评估,得出该接收站多外部因素上具备接卸LNG首船的条件。  相似文献   

9.
徐兆祥 《中国水运》2014,(1):290-291
文中主要介绍靠泊辅助设施系统组成的一体化监控系统及可靠的船岸通信连接系统在LNG码头的设计应用。可供LNG码头设计时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万忠  邓波  宋骞  张威 《船舶工程》2012,(Z2):125-127,221
三维模拟搭载是应用于船坞总组和搭载的一项新技术,相较于传统的定位方法具有较大的优势。文章主要介绍了三维模拟搭载这一总组、搭载新技术的技术特点,并详细介绍了其首次在LNG船液穹分段搭载中的应用过程,证明该工艺在LNG船码头舾装阶段同样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随着船舶行业技术逐渐向高端化发展的趋势,综合电力系统技术作为未来清洁高效环保的发展方向日益被重视.船舶电力系统的电源、配网、用能3部分相互影响,用能日益提高,电源部分的高密度、大容量要求严格,多相设计是满足目前电源大容量需求的主要途径.分析当前常用的配网结构,直流区域配电网技术具有结构适宜、安全性高的特点.结合区域配电的思想,本文提出配电网区域邻接矩阵负荷管理办法,对电网多级负荷的运行状态、负荷计算、能量管理及其网络重构进行分析,对飞轮储能系统进行分析,相比传统的邻矩阵算法,分区管理思路能够减少计算量,辅助能量管理系统提高船舶的管理效率.  相似文献   

12.
杨照宇  焦侬 《船舶工程》2018,40(2):73-76
为解决船舶轴功率测量中非接触供电、高精度扭矩采集和无线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可靠性问题,设计一套测量系统。该系统为实现非接触供电设计了一套无线感应供电装置,为实现高精度扭矩测量采用了24位高精度和低噪声AD转换芯片CS5532,为保证数据传输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采用了2.4 GHz无线数据传输技术。此外,通过扭矩校准试验来验证该系统的测量精度,试验表明该系统达到设计要求,满足船舶轴功率测量需求。  相似文献   

13.
纪涛 《船电技术》2014,(1):56-57,61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颁布的《国内航行海船法定检验技术规则》(2011)对无线电设备供电配备要求在原版本基础上有较大修订。本文分析此修订对船舶无线电供电配备的影响,以某拖轮为例分析一种目前常见的无线电设备供电设计方案,并在此方案基础上推荐一种满足法规最新要求的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4.
实现一种适用于船舶电力系统的同步相量测量装置,介绍了时钟同步模块、数据采集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采用基于Nuttall窗函数的双谱线插值FFT算法对电力谐波进行分析,并对IEEE C37.118协议进行扩展,使之适用于船舶电力系统同步相量参数测量。用标准信号源对装置进行测试,相量幅值误差小于0.2%,相位误差小于0.2°。满足电力系统实时监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林金华 《船电技术》2012,32(11):52-54
由于当前海事局的“海船船员船舶电站操作评估”仍采用评估员对学员人工评估的方法来完成,这样评估员评定时的人为因素往往会造成学员的评估成绩产生偏差。船舶模拟电站实训软件是在船舶电站操作基础上完成的,通过建立实时电站操作数据库,并连接数据源自动记录学员对船舶电站实训操作的结果。模拟电站实训软件的研制提供了船员电站实操评估的一种解决方案,满足当前高速发展的船员实训评估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杨典 《船海工程》2012,41(2):71-75,80
以深水铺管船"海洋石油201"为对象,结合船舶采用电力推进及作业工况等情况,列举功率管理系统的数据及设计思路,说明本船的功率管理系统是满足船级社要求的,能为动力定位系统提供可靠的连续供电,讨论该船与其它常规船舶功率管理系统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港口船舶岸电供电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绿色集装箱港口供电技术项目开发为对象,研究靠港船舶岸电变频供电技术,将我国港口电网50Hz交流电变换成适合于外国船舶60Hz交流电,并实现50Hz/60Hz双频供电。同时进行动态谐波补偿,解决向靠港船舶供电时对港口岸电电网的污染问题,满足船舶用电负荷突变要求。  相似文献   

18.
电力变换装置应用于区域配电系统必须满足区域配电系统的技术要求称为电力变换装置的适配性。本文针对大功率船用整流装置,对其适配性展开了研究,主要包括五方面的内容:安全性要求、任务与功能要求、供电性能要求、结构设计要求、环境要求。研究结果表明船用整流装置要求高可靠、可维护性和高效率,低的发热温升,良好的工作特性以及电磁兼容性。  相似文献   

19.
岸电供电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宏 《船舶》2011,22(3):44-47
结合国内外码头岸电系统配置情况,以及对国内现有舰船码头岸电系统的调查分析,发现国内舰船码头岸电系统配置已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提出舰船码头标准化的岸电系统,以满足舰船发展需求。舰船靠泊时,使用码头岸电系统与使用柴油发电机组相比具有节能、减排、降噪等优点,可减少目前舰船岸电系统的设备配置,节约舰船空间、减少重量,可实现舰船岸电的安全、可靠、经济运行。  相似文献   

20.
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压变频数字化船用岸电系统(AMP)针对到港船舶接用岸电而设计,系统采用了多种技术及安全保护措施,排除了船用岸电的技术障碍,试用取得了成功。它具有减少排放、降低成本、操作方便等诸多优点,易于形成标准、规范和实现产业化,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