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发布《铁路机车车辆车轮踏面样板》等4项部门计量检定规程。规程的编号、名称如下 :1 JJG(铁道 ) 1 75 - 2 0 0 1 铁路机车车辆车轮踏面样板检定规程 ;2 JJG(铁道 ) 1 0 6- 2 0 0 1  1 3号车钩样板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0 6- 1 988;3 JJG(铁道 ) 1 0 7- 2 0 0 1  1 5号车钩样板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0 7- 1 988;4 JJG(铁道 ) 1 71 - 2 0 0 1 铁路机车车辆车轮检查器检定规程 ,代替JJG(铁道 ) 1 71 -1 998。JJG(铁道 ) 1 71 - 2 0 0 1自 2 0 0 1年 4月 1 5日起实施 ,JJG(铁道 ) 1 75 - 2 0 …  相似文献   

2.
车轮检查器是用于测量车轮踏面磨耗和轮缘厚度的铁路专用计量器具.目前全路各动车段使用的动车组车轮检查器是游标式的结构,测量值存在视觉误差.本文开发研制了数字化新型结构动车组车轮检查器,其测量系统采用可靠的容栅测量系统,使得该产品结构更加紧凑、能够满足使用现场的狭窄空间要求,且读数直观准确,完全满足JJG 1080-2013《铁路机车车辆车轮检查器》检定规程和TB/T 2597-2017《机车车辆车轮专用量具》标准对车轮踏面相关参数的检测要求,实现了该产品的数字化、多功能和一尺多用.  相似文献   

3.
车轮踏面剥离是机车车辆运用中最常见的故障,对机车车辆运营安全性有较大影响。影响车轮踏面剥离的主要因素包括车轮与钢轨的匹配、车轮材质、轨面条件、线路条件、牵引列车吨位、列车操纵等因素,比较复杂。从HX_D2C型机车的运行线路信息、机车轮对踏面剥离情况、轮对材质、用沙质量等方面通过跟踪分析,找出了HXD2C型机车轮对踏面剥离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减少机车轮对踏面剥离问题的具体措施;经过运用验证效果明显。同时为全路机车车辆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铁道技术监督》2004,(5):44-45
一、现发布《铁道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组装技术条件》等17项铁道行业标准,作为推荐性标准,自2004年11月1日起实施。标准名称、编号如下:1.TB/T493-2004铁道车辆车钩缓冲装置组装技术条件代替TB/T493-1993、TB/T1612-1985、TB/T1953-1987已向国标委申报废止GB/T12813-19932.TB/T133  相似文献   

5.
为了改善地铁车轮出现的异常磨耗问题,对上海地铁3号线车辆车轮踏面DIN5573出现的磨耗进行测试,获得2种磨耗车轮踏面。在SIMPACK软件中建立了地铁车辆动力学仿真模型,计算得到未磨耗、凹形磨耗、沟槽状磨耗3种车轮踏面与TB60,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对横移量,将其输入到用ABAQUS软件建立的轮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分析不同轮轨型面匹配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接触点均匀分布在轨顶和车轮踏面中部,等效锥度基本稳定;在半径350 m的曲线上,与TB60钢轨型面匹配相比,3种车轮踏面与60N钢轨型面匹配时轮轨最大接触应力最多减小384.9 MPa,钢轨、车轮最大Mises应力最大减幅分别为40%,35%。城市轨道交通小半径曲线地段较多,采用60N钢轨型面可以明显降低曲线外股的接触应力,减少轮缘磨耗和钢轨侧磨,从而降低钢轨疲劳伤损。  相似文献   

6.
机车车辆车轮轮缘在循环载荷和冲击作用下,会产生轮缘伤损。通过声路分析、人工伤损设计制作、超声工艺试验,提出机车车轮轮缘径向裂纹自动化探伤设备超声检测工艺,即用70°横波斜探头偏斜一定角度放置于踏面距轮外侧面44 mm处,对车轮轮缘径向裂纹进行超声波检测。当选取10°偏斜角时,此工艺可以有效检出直径为950 mm~1 250 mm的车轮轮缘部位深度大于5 mm的径向伤损。  相似文献   

7.
对国内某地铁线路的车轮磨耗规律进行了现场调查和分析。车轮磨耗集中于轮缘根部和踏面-25~30 mm范围。LM32模板动车车轮踏面磨耗突出区为-8~-4 mm,25万~40万km里程车轮最大磨耗量为2.5~4.0 mm。采用薄轮缘LM30模板镟轮的拖车车轮踏面磨耗集中在-10~10mm范围,19万km以内里程踏面磨耗量为0.2~0.5 mm。利用轮轨接触几何理论和轮轨滚动接触理论,研究不同车轮磨耗状态下的轮轨静态匹配性能,包括接触点对分布和轮轨接触应力,分析车轮表面裂纹的机理。车轮轮缘根部与钢轨轨距角集中接触容易导致接触光带偏向轨距角。轮缘根部及踏面上小曲率半径区与钢轨集中接触是产生车轮踏面接触疲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轮对内侧距对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影响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分析国内外轮对内侧距方面已有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在不改变车轮踏面形状、轨距和钢轨轨头形状的情况下,进行单纯改变车辆轮对内侧距的滚动台试验研究,分析等效锥度对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影响,得出以下结论。①在保持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相同的情况下,增加轮对内侧距有利于改善轮轨关系和机车车辆动力学性能。②在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等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单纯改变轮对内侧距,必然会导致轮轨接触关系的变化,从而影响机车车辆的动力学性能;对于我国目前采用的车轮踏面形状、轨距、钢轨轨头形状而言,轮对内侧距从1 353 mm变化到1 360 mm,将导致轮轨接触等效锥度的增加,从而降低车辆的运动稳定性临界速度。③轮对内侧距的选取与车轮踏面形状的选择密切相关,在改变轮对内侧距以后,必须根据轮轨接触几何关系的变化重新对其进行综合优化,确定合适的车轮轮缘踏面外形。  相似文献   

9.
介绍我国机车车辆轮对组装标准规划及各部分标准的适用范围,重点分析说明TB/T 1718.2—2017《机车车辆轮对组装第2部分:车辆》的主要修订内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实施该标准。同时对TB/T 1718.2—2017的主要技术内容与欧洲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日本工业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标准的技术内容进行了对比分析,给出我国车辆轮对组装技术要求与欧洲标准、国际铁路联盟标准所规定技术内容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合理的轮对维修策略对提升铁道车辆轮对检修经济性和服役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在跟踪获取了运营单位大量轮对尺寸检修样本数据的基础上,实现了车轮轮缘厚度分布规律的描述和车轮磨耗特性的探究;基于线性"灰箱"映射关系模型,实现了对轮缘厚度参数的服役过程刻画,给出了一套确定最优轮缘厚度旋修值的方法。通过分析可见:车轮磨耗特性受线路条件和负载情况影响显著,重载将导致车轮踏面剧烈磨耗,固定线路运行容易引起车轮的偏磨,山区路况曲线多、半径小,导致轮缘磨耗显著,而列车的高速运行对踏面磨损损耗大;基于线性"灰箱"映射模型确定了所跟踪的3家运营单位轮缘厚度最优旋修值范围,按运行周期到限后参数仍有95%以上的可靠度,确定其最优范围分别为:铁路货车约为27.9~28.1mm,动车组为29.8~30.4mm,铁路机车约为31.8~32.3mm。  相似文献   

11.
TB/T456—2008《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是由TB456—1991《车钩、钩尾框技术条件》和GB/T17425—1998《货车车钩和钩尾框采购和验收技术条件》2项标准合并修订而成。在分别介绍国内外机车车辆用车钩、钩尾框发展概况的基础上,综述标准的修订情况,提出标准的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D20E型内燃机车为例,采用SIMPACK软件建立了该型机车动力学模型,并根据越南干线实际线路建立线路模型。根据FASTSIM算法与Zobory磨耗预测模型,对机车车轮踏面磨耗的分布和发展情况进行仿真计算,并与现场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车轮踏面上(-50~45mm)区间是发生磨耗的主要范围,在轮缘根部处(-37~-26mm)范围内磨耗最大;随着运行距离的增加,车轮轮缘根部处的磨耗更加明显,踏面磨耗发展规律基本相同;踏面磨耗量的预测结果较实际测量结果低。  相似文献   

13.
《铁道技术监督》2023,(10):64-69
<正>国家铁路局批准发布铁道行业标准TB/T 3334—2013《机车车钩缓冲装置》、TB/T 456.1—2019《机车车辆自动车钩缓冲装置第1部分:装车要求》、TB/T 456.2—2019 《机车车辆自动车钩缓冲装置第2部分:自动车钩及附件》、TB/T 3081—2017《铁路救援起重机技术条件》、TB/T 3082—2017《铁路救援起重机检查与试验方法》、TB/T 3329—2013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隧道内预埋槽道》修改单,修改单内容自发布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14.
针对HXD1型机车在运行过程中的车轮磨耗问题,基于多体动力学理论,建立4节编组机车-车辆动力学模型,并根据现场实测的车轮磨耗踏面和车钩力数据,分别在直线和曲线路况上仿真对比了压钩力、车辆运行速度和不同车轮磨耗量对机车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 表明:在直线和曲线两种路况下,压钩力对机车的动力学性能都存在一定的影响,且对...  相似文献   

15.
针对NJ2型内燃机车车轮踏面剥离、轮径差超标、轮缘偏磨等故障,从一系减振系统、机车走行部振动、车辆运用环境温度、闸瓦偏磨及润滑装置等方面,分析造成车轮非正常磨耗的各种因素,同时结合机车运用的实际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6.
针对机车制动时的脱轨现象,研究纵向压钩力作用下13号车钩的稳钩原理。以4台SS3B型机车建立多机重联牵引3 000 t货物列车的动力学模型,机车车辆间的连接采用13号车钩,对其在30‰坡度长大下坡道上的稳钩能力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止挡限位方式提供稳钩力矩的13号车钩,在其水平摆动到止挡位置后,其连接形成刚性的接触,当车钩受压时易导致机车的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峰值瞬间增大,但持续作用的轮轴横向力和脱轨系数均在安全限制以内。结果表明,采用13号车钩的SS3B型电力机车在30‰坡道上能承受的最大纵向压钩力在1 100 kN左右。结论指出,列车制动时产生的纵向压钩力会导致机车车轮发生偏磨现象。  相似文献   

17.
轮对几何参数动态测量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制的轮对几何参数动态在线测量系统主要由触发系统、轨边测量系统和室内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3部分组成.采用4套平行四边形机构和对应的涡流位移传感器,低速条件下实现车轮踏面磨耗与擦伤深度的动态定量测量;采用双激光位移传感器,直接测量车轮滚动过程中踏面到对应激光传感器的距离变化,通过计算得到车轮踏面直径;采用6个激光位移传感器,并通过这些传感器的组合测量,动态得到轮缘厚、轮辋宽和轮对内测距等尺寸.经过现场安装测试,验证了测量方案的可行性,实现了对车轮直径、踏面圆周磨耗及擦伤、轮缘厚度、轮辋宽度和轮对内测距的动态测量.  相似文献   

18.
铁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由于制动作用车轮踏面会造成金属剥离、裂纹等缺陷,而这些缺陷的扩展会引发车轮表面强度、疲劳强度、塑性、冲击韧性和耐久性的下降。为解决这一问题,除提高冶金质量外,都采用在车轮外圆镟修后对磨损的轮轮缘实施焊剂下弧焊堆焊工艺。文章介绍了车轮踏面退火处理后对轮缘进行堆焊的经验、具体的工艺过程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机车车辆车轮踏面存在着通过曲线时容易引起轮缘与钢轨接触的缺点。其后开发的圆弧踏面虽然可以改善曲线通过性能,但由于中立点附近的锥度较大,因而直线走行稳定性较差。针对这些问题,日本东海客运铁路公司开发了一种在中立点附近锥度小,轮缘前沿锥度大,能与钢轨实现良好吻合的新圆弧踏面,经试验台试验、现车运行试验和耐久试验表明,这种踏面不但具有良好的曲线通过性能和直线运行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延长镟轮修整周期  相似文献   

20.
“LLJ──4铁道车辆车轮第四种检查器”通过部技术评审1996年8月9日,铁道部科技司、车辆局在戚墅堰机车车辆工艺研究所召开了技术评审会,会上对由哈局计量测试中心研制的“I.LJ—4铁道车辆车轮第四种检查器”通过技术评审。该检查器以车轮踏面中心为基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