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8 毫秒
1.
为提高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同侧相邻入口路段的交通安全,满足当前越来越复杂的互通式立交相邻入口的行驶安全需求,在规范的规定不够全面的情况下,以主线同侧相邻的匝道入口间距为研究对象,分析驾驶人进入上游入口后的驾驶特性。考虑车辆由匝道驶入主线时加速行驶距离、等待可插入间隙行驶距离和变换车道所需距离,建立了最小间距计算模型。结合相关调查结果及国外规范的成熟研究成果,对匝道入口处关键参数取值进行了分析,确定了不同匝道设计车速对应的合流鼻初速度、不同主线设计速度的合流点末速度、不同车型在加速段的平均加速度及合流车辆等待可插入间隙的平均等待时间等参数。通过对匝道合流处的驾驶员视距研究,分析了合流前识别决策距离、合流前换道距离以及合流前减速距离。最后从行车安全角度,提出了基于主线和上游匝道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主线同侧相邻入口最小间距指标建议值。结果表明:主线同侧相邻匝道入口最小间距与主线和匝道的设计速度均存在较强的关联,两者的速差越大,所需要的间距越大。《路线规范》中未区分相邻出口和入口,相邻出口的间距和相邻入口的间距相同,且未考虑匝道设计速度,所规定的主线同侧相邻匝道入口最小间距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对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体交叉设计中的主线同侧出入口最小间距设计进行了研究。根据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并且对高速公路上的车流道路进行观察和计算,从而对于公路上进入主要路线和合流的车辆交通量和车辆入口出口处的间隔距离,主要对不设置辅助车道条件下,对于高速主道路和侧路的匝道入口出口出的最小间距,设置在辅助道路的条件下的主道路中同侧车辆出入口的最小间距两种情况进行了分析;对于这两种情况下的通车交流下的出入口最小间距建立了模型并进行分析计算;提出了以上游匝道的设计速度、主道理的设计速度、匝道形式的高速公路主道路和同侧匝道入口的最小间距的指标值。  相似文献   

3.
《公路》2017,(6)
以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主线同侧连续合流形式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大小型车的加速特性进行分析,并基于可插入间隙理论,确定了不同匝道车道数车辆汇入主线的加速车道模型;然后通过分析驾驶员操作规律,考虑反应距离、决策距离、换道或减速距离3个方面的需求,建立了主线车辆与下游匝道汇入车辆间安全视距模型;最后确定以小型车为研究对象的加速车道长度值与换道模型确定的安全视距值之和,建立高速公路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模型,并提出了基于主线和匝道设计速度、入口匝道车道数的高速公路主线同侧连续入口最小间距指标值。研究成果是对我国有关规范和设计细则的完善和补充。  相似文献   

4.
分析绕城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因素。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从而,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根据路线设计规范得出立交最大间距。最后,对全国35条绕城高速公路的相邻互通式立交间距进行统计。  相似文献   

5.
为完善现行标准、规范,满足日趋精细化的工程实践需求,开展了快速路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方法研究.总结了快速路出入口组合形式与最小间距划分方式,根据车辆变道,提出将交织段进一步划分为合流变道段与分流变道段;以尽量避免分合流车辆对主线交通流干扰为原则,重新建立了不同组合形式下出入口最小间距计算式.针对快速路主线自由流、稳定流上段和稳定流3种运行状态,考虑匝道车速,分别建立了加、减速段长度计算模型;引入间隙接受理论,建立了等待合流段长度计算模型;以变道条件最差为前提,结合主线车道数,提出了车道变换长度的确定方法 ,并据此优化了加速车道、减速车道、车道变换、出口标志识认4类长度的计算方法.给出了三级服务水平下,对应于不同主线设计速度、车道数和匝道设计速度的出入口最小间距推荐值,结果表明,在76.5% 的工况中,推荐值小于规范值;推荐值高于规范值的情况集中于主线设计速度高于80 km/h,单向车道数为4的工况中;对应于60 km/h,80 km/h,100 km/h的主线设计速度,推荐值平均比规范值低160 m,138 m,70 m.与规范值相比,推荐值能满足更为灵活的设计需求.   相似文献   

6.
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与车辆汇入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加速车道长度对高速公路主线交通流的影响,利用可接受间隙理论,分析上匝道合流区通行特性和通行能力;基于最小车头时距,研究了加速车道上车辆汇入高速公路主线的概率;以高速公路主线和加速车道的车流量、最小车头时距等参数为基础,优化了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设计方法,获得了入口匝道交通流控制模型.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设计高速公路加速车道长度,控制入口匝道交通流,在高速公路主线车流量不变的情况下,入口匝道车流量比传统方法增加了近1倍.  相似文献   

7.
关于互通立交设计的几点见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互通立交中变速车道与主车道之间的路缘带设置、变速车道渐变段长度、双向单车道分流点的设计以及匝道在合、分流点的纵坡计算等进行了探索 ,力求互通立交设计的一些环节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现有净距计算方法的讨论,提出了隧道出口与主线分流点最小净距的定义,并探究净距的组成部分。通过分析主线分流的构造形式、车道数对净距的影响,并基于明适应、标志视认、驾驶人的判断、换道和确认距离对净距的影响,根据换道模型建立了最不利情况下隧道出口与主线分流点的最小净距计算模型,提出了推荐值,并利用VISSIM对模型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设计速度和车道数的增加,隧道出口与主线分流点的最小净距均增大;设置大型车专用匝道对于减小隧道出口与主线分流点的最小净距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提升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合流区通行效率,由于主线合流区各车道交通特征差异,针对多条匝道相互合流再一同汇入主线的情况,分析了主线合流区流量均衡状态、各车道饱和状态和匝道流量对通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车道分配与入口多匝道协同控制模型,主要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提前选择合适车道行驶,同时采用入口多匝道控制协调匝道合流区各汇入匝道车辆的驶入,实现主线和匝道的通行效率最大化提升。仿真验证及工程应用结果表明:通过主线车道控制引导上游主线车辆尽量选择内侧车道行驶,尽管会增加内侧车道行驶车辆的车均延误,但明显降低了主线和匝道的整体车均延误,说明主线车道控制与入口多匝道控制相结合对合流区通行效率提升优势明显,且主线合流区各车道流量均衡有助于提升入口匝道汇入效率。  相似文献   

10.
针对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分岔区线形、标志标线设计现状,基于车辆在主线分岔区行驶的反应距离、等待距离、变道距离和安全确认距离等最不利情况,建立主线分岔区车辆换道长度计算模型。首先明确主线分岔与常规匝道分流的区别,然后采集目前在运营的某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分岔区车辆轨迹数据,对选择的变道模型进行了验证,最后基于选定的变道模型分别计算了设计速度80 km/h、100 km/h和120 km/h时的主线分岔区车辆换道长度。最终得到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小换道长度分别为340 m、450 m和550 m,该研究可为今后我国互通式立体交叉主线分岔区设计优化,以及分流三角区前的标志、标线设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该文分析了交通量、互通式立交相邻侧构造、交织段、司机驾驶、交通标志布置以及经济、地区7个因素对互通式立交间距的影响。根据立交间距的定义,采用匝道切线长和变速车道长度确定构造长度;采用车道变换模型、交通标志布置以及满足主线无交织运行的距离确定立交净距。最后,提出了主线设计速度80 km/h的互通式立交最小间距。  相似文献   

12.
以上海市某先入后出型匝道组合为例,利用校验后的仿真软件TSIS研究了匝道间距与交织区平均速度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匝道间距的增加,交织区平均速度呈先增加后趋于稳定的趋势,且匝道间距对主线最外侧车道的影响程度远远高于对内侧车道的影响.借助统计软件SPSS分析了主线设计速度分别为60、80、100 km/h时匝道间距、流量、汇入比、分流比与交织区平均速度的关系并建立了相应的定量模型.结果表明,主线设计速度不同时,影响交织区平均速度的因素也有所变化.根据定量模型分别计算了不同设计速度和交织区平均速度条件下的匝道间距,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计算值进行了修正,最终给出了合理的推荐值,并与《城市快速路设计规程》(CJJ129-2009)中的推荐值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定量统计模型计算值较为合理,且更加详细,便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以高速公路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其影响因素、车辆行驶路径及最小间距组成等,建立了考虑高速公路主线设计速度、运行速度过渡段及匝道设计速度等因素的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模型,提出了基于该模型的匝道连续分流点最小间距值。模型计算值相较规范规定值更详尽,与不同匝道设计速度搭配取用,可为相关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无论是直接式还是平行式的减速车道接环形匝道,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障主线车辆的行驶安全。通过《公路路线设计规范》的修订及《公路路线设计细则》的相关规定,结合G110一间房互通变更设计,由直接式匝道变更为平行式,既保证了车辆行驶安全又方便了施工的设计。文章选用了内蒙古地区互通建设中常用的匝道形式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针对不同的连接,得出合理的连接方式,为今后该地区匝道形式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我国《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20-2006)中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最小长度取值不合理的问题,通过国内外资料调查和互通式立交分流区车辆运行数据调查,研究主线设计速度为120 km/h的高速公路互通式立交分流区驶出车辆的分流位置和减速特性.基于二次减速理论并考虑三角渐变段长度建立互通式立交减速车道长度计算模型,通过调查数据统计和国内外研究分析确定模型中分流点初速度、分流鼻速度和两次减速度等关键参数取值.利用上述模型对减速车道长度取值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对应不同匝道设计速度的减速车道长度建议值.其研究方法和计算模型可用于不同设计速度的高速公路减速车道长度的确定,而进一步的调查和计算结果可以作为现行《规范》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为了确定城市地下互通左出匝道分流区减速车道长度的合理区间,研究减速车道长度与主线、匝道的交通量和设计速度的交互作用对左出分流区交通冲突的影响,该文以武汉市两湖隧道工程地下互通立交为例,开展VISSIM微观交通仿真试验,并提取冲突率(RCR)和碰撞暴露时间(TTET)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随着减速车道长度增加,分流区冲突率减小而TTET增大;(2)随着主线交通量或匝道交通量的增大,分流区冲突率未呈现显著变化,而TTET有不同程度的增大;(3)随着主线设计速度的增大或匝道设计速度的减小,分流区冲突率和TTET均呈现增大的趋势;(4)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表明,减速车道长度是引起冲突率和TTET变化的关键原因,且综合来看地下互通立交左出匝道分流区减速车道长度的一般合理区间应设置为120~170 m,考虑工程经济性最大长度宜控制在195 m以内。  相似文献   

17.
现有平地整体式主辅路出入口间距设置多采用城市快速路立交匝道出入口间距规范,由于平地整体式主辅路行车特殊性,在出口-入口组合形式中需要考虑驶入驶出车辆对辅路产生交织的影响。因此,本文在对出口-入口组合形式行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引入分隔线的概念,提出出口-入口最小间距应由汇入距离、交织距离及标志识别距离三部分组成,并在考虑设计速度的条件下,提出平地整体式出口-入口组合形式最小间距为300m。  相似文献   

18.
何廷全  宋浪  俞山川 《公路》2023,(3):288-293
为提高多车道高速公路合流区采用入口匝道控制的管控效果,针对多车道高速公路不同车道之间的交通特性,通过调整合流区路面标线施划方式,提出了多车道高速公路主线提前换道与入口匝道协同控制策略。利用主线提前分散换道诱导更多主线车辆选择内侧车道行驶,以降低主线上游驶入合流区选择外侧两车道的比例,而入口匝道控制根据主线外侧两车道流量动态调整匝道车辆汇入主线的时机和数量,以达到合流区整体运行效率最优,提升合流区通行能力。案例分析发现,在入口匝道流量为600 pcu/h时,若主线上游流量分别为3 600、4 800和5 400 pcu/h,诱导150 pcu/h主线车辆提前换道可以分别降低整体车均延误4.41%、7.57%和50.55%,诱导300 pcu/h主线车辆提前换道可以分别降低整体车均延误5.94%、10.39%和61.03%,验证了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综合分析包括基本路段通行能力、匝道与主线连接处通行能力、交织区服务水平等.以沿江通道浦西接线段为工程实例,合理确定其基本路段及匝道的车道规模,并分析其匝道与主线连接处的构造形式,最后对其交织区进行服务水平评价.  相似文献   

20.
随着城市路网的不断发展,城市主干路两侧开口越来越多,研究城市主干路框架隧道出口与主路出口的最小间距,有助于合理设置出入口位置,优化交通组织,提高主干路服务水平。文中通过对车辆出隧道后驶出主路出口的驾驶特征分析建立最小间距计算模型,针对不同设计速度和车道数,结合已有研究成果进行参数标定与计算,提出框架隧道段出口与主路出口的最小间距建议值;对成都正公路一框架隧道出口进行实例评价,结果表明该出口间距满足等待可插入间隙下的最小行车间距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