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摩托车发动机凸轮的测量,是依据凸轮副从动件运动轨迹——升降程,判断凸轮轮廓形状误差的过程。通过基准置换的手段把升程误差曲线变成符合"判别准则"的形式,即通过误差评定的方法,得到符合"最小条件"的升程误差。  相似文献   

2.
<正>(上接2014年第4期)凸轮测量(处理)方法为:1)获得原始(迭代)数据,要求测量数据尽量准确;2)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只有准确的原始数据,才能保证数据处理的可靠性;3)根据处理结果确定(计算出)各凸轮测量起始点位移量(起始转角的角度误差)△α(用来进行优处理,修正凸轮的相位角)。如果凸轮升程符合公差要求,则直接将升程判为合格;如果升程出现某些超差点,应将升程误差和升  相似文献   

3.
<正>(上接2014年第3期)5凸轮的升程误差与形状误差凸轮的升程误差和形状误差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虽然采用的是同一测量数据,但它们的处理方法不同。凸轮升程误差与凸轮形状误差是2个不同的概念,如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发动机凸轮型线的测量属于形位公差的测量范畴,应按形位测量要求确定(选择)测量基准。参照GB/T 1182—1996标准要求,凸轮型线形状公差带取决于被测凸轮的理想几何形状和设计要求,并以此来评定凸轮形线的形状误差。测量时,理想凸轮的位置应按"最小条件"原则确定,即两同心理想凸轮包容实际凸轮,且两同心理想凸轮间的距离为最小。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一种基于坐标变换原理的"最小区域法"评定凸轮升程误差的算法,并给出了数学模型和计算实例。  相似文献   

6.
在配气凸轮生产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凸轮升程加工误差的基本规律,并根据凸轮升程加速度曲线,对标准凸轮铲刮值进行补偿修正;同时采用有限差法,把修正升程的加速度曲线进行圆滑。经对16种不同型号的配气凸轮曲线的修正表明,配气凸轮升程加工误差的补偿修正简便易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一般以1°间隔测量整个凸轮(0~360°)的升程(基圆部分可以取大一点的角度间隔),获得凸轮的升程误差值△hi。△hi可由图4关系导出:△hi=his-hi=yis-yi,最后画出如图5所示的凸轮升程误差曲线。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变化规律,提出用于修正对称凸轮和不对称凸轮在测量时,因位置误差的影响而歪曲的升程误差值的2种方法,即图解法和解析计算法.  相似文献   

9.
对国外样机配气凸轮型线进行分析时,需要将凸轮升程测量值用数学逼近法导出函数方程。本文讨论了四种数学遥近方法后指出,凑算法精度低而且费时;普通样条函数法使逼近方程通过带误差的测量点,不但不能减小误差,反而保留了这些误差;最小二乘法可使误差最小,精度最高;富里叶级数法用起来方便,精度也高。我们用后两种方法对国外数台样机的配气凸轮进行了数值逼近,逼近的凸轮升程与原凸轮升程测量值相比,最大偏差不大于0.01mm,位移、速度、加速度曲线连续,而且满足动力性要求,收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三种凸轮升程误差曲线的校正方法及校正后误差曲线失真度的估算。  相似文献   

11.
在建立了形位公差国家标准之后,一般仍用尺寸公差或线轮廓度公差评定凸轮,用径向圆跳动公差评定凸轮的方法优于前两者,更适合于凸轮的评定。径向圆跳动公差评定时,凸轮的误差(测量)值和公差(评定)值都是径向值,便于测量、处理和评定,方法简便、直观。  相似文献   

12.
凸轮廓线起始转角的最优求解法,即保持了“敏感点法”的测算简便,蝗操作和速度快的特点,又体现了“误差最小包容区域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一致的”最小条件的原则,避免了凸轮检测位置不准而引起的误判。  相似文献   

13.
在对发动机(包括国外样机)凸轮进行测绘和结构分析时,需要测量凸轮升程,然后根据升程数据推导凸轮型线方程。凸轮桃尖的位置精度对升程数据处理有很大影响。本文从误差理论出发,应用数学和物理的方法,求出桃尖位置的最佳逼近值。  相似文献   

14.
广本新雅阁(2.4L)的i-VTEC系统是VTEC VTC组成的高智能化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电子控制装置,结构框架图如图1所示。VTEC系统可以控制发动机在低转速区域和高转速区域时的气门正时和气门升程;VTC系统能根据发动机负荷对气门相位进行连续控制(可变凸轮相位)。所谓i-VTEC系统就是融合了上述两项技术的新系统。通过VTEC对气门升程,VTC对气门重叠(进气门和排气门同时开启的状态)进行周密的智能化控制,从而使大功率、低油耗和低排放这三个具有不同要求的特性都同时得到提高。其排放达到了欧-Ⅲ标准。  相似文献   

15.
四、气门升程损失和噪声的关系 众所周知,决定理论气门升程曲线的凸轮型线上从基圆到升起部分以及从升起部分到基圆都有一个缓冲段,其目的是保证在气门开启以及落座的刹那,气门的加速度接近于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气门对气缸盖的冲击,降低气门传动链的振动和噪声。  相似文献   

16.
1液压挺柱工作机理分析 众所周知,液压挺柱是介于凸轮轴凸轮和气门之间的无间隙传力机件。从传力方式上可分为直推式(无摇臂,气门升程等于凸轮升程)和摇臂式(摇臂有大于1的杠杆比,气门升程大于凸轮升程)两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分析不同从动件与凸轮的几何关系,推导出一组平底挺杆、滚子或球面挺杆、尖锥挺杆升程的相互转换通用公式。同时将离散数据处理方法引入该类问题,解决了不同挺杆升程表之间的转换问题。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三种不同形状挺杆的升程、速度、加速度曲线,并估算了转换中的计算误差,分析了三者的升程、速度和加速度变化,为凸轮的加工与检测提供了一种便捷的实用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上接2019年第3期)按"基点"对Y_0校正之后,将分度台读数调整为被测点理论转角α,锁定理论坐标值X,通过Y向移动(不准改变α值和X值!),使米字中心虚线的交点与凸轮轮廓影像重合(相"压")。一般以1?角度间隔测量整个凸轮(0~360°)的升程(基圆部分可以取大一点的角度间隔),获得凸轮  相似文献   

19.
逆序测量时,应选用与凸轮机构从动件形状和大小相同的测头对实物凸轮进行测量,本文逆序测量求解实物凸轮检测起始转角的方法,比仅用"转折点"求解其准确度有了很大提高,实际测量时,为了简化升程变化率、加速度计算,应把实物凸轮转角设定为整数度值。  相似文献   

20.
由于凸轮测量基准和凸轮的工作基准不重合,凸轮升程测量数据并不能完全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挺柱)的运动规律。本文采取测量数据向工作基准校正的方法来排除偏心的影响,从而使测量数据真实反映凸轮工作时从动件的运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