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魏伯祥 《摩托车》1995,(1):17-17
转眼之间,《摩托车》杂志创刊十周年了,这实在是件可喜可贺的事情。  相似文献   

2.
《摩托车》2014,(2):34-41
在本文截稿之前,2014年的春节正一步一步地向我们走来。看看窗外,忙碌了一年的人们还在为回家做着农历癸巳年最后的一次努力。或许在此时此刻,您家的团圆饭已经上桌了,看着满桌的饭菜和亲人们喜悦的神情,似乎是对自己2013年努力的一种褒奖。春节对于中国人而言,像是集体过的一次生日。但除了享受节日的喜悦,这段难得的休息时间,对很多人来说,也是承上启下的一段时光。回顾去年,展望明年,光阴如此珍贵,这么一段时光对所有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摩托车》杂志的所有同仁们在2013年付出了诚实的努力,除了出版12本精心打造的杂志,我们还在这一年中为广大摩托车爱好者带来了一次又一次难忘的摩托车主题活动。通过活动,摩托车爱好者与杂志的距离被拉近了,《摩托车》杂志也结交了很多朋友。现在,我们为大家烹制了一桌《摩托车》杂志活动版的团圆饭,希望能用这一年来的点点滴滴,帮大家留住那些快乐美好的回忆。辛苦了一年的杂志同仁们也希望得到来自咱们摩托车爱好者的认可。春节就要到了,《摩托车》杂志祝大家都能过一个好年!  相似文献   

3.
《摩托车》2010,(3)
<正>限量预定《摩托车》杂志25周年纪念车牌介绍:《摩托车》杂志喜迎创刊25周年,为答谢广大读者对杂志的多年厚爱,现推出"限量预定《摩托车》杂志25周年纪念车牌"活动,共500块。纪念车牌与标准摩托车牌(尾牌)尺寸相同,方便固定在牌照架上。纪念车牌的号码均为4位数,可自由选择组合号码,每组  相似文献   

4.
《摩托车》2011,(8)
《摩托车》杂志2011年7月15号隆重推出了一本定位于摩托车配件和维修人员的正式公开发行物——《摩托车》维修版,自此《摩托车》杂志变为半月刊,定价均为15元/本。2011年是《摩托车》杂志改善与突破的一年,也是《摩托车》维修版杂志创刊的第一年,我们将以全新的理念进一步为读者带来更多精彩的内容。《摩托车》维修版以大量的实用性知识  相似文献   

5.
徐专政 《摩托车》2005,(7):39-39
《摩托车》杂志2003年第9期文宗同志的文章《摩托车蓄电池亏电原因初探》中讲到,由摩托车维修站因质量问题退回的蓄电池,其中有很多的蓄电池经厂家进行补充充电后,恢复了额定容量,又可以继续投入使用。蓄电池退回前,摩托车维修站也是使用充电机进行了补充充电的,为什么两者收到  相似文献   

6.
摩友们:我是辽宁抚顺一名会员,是《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我从事摩托车维修行业已有十几年,1989年,与《摩托车》杂志交上了朋友。在这十几年中,《摩托车》杂志使我及时了解了我国摩托车的发展与动态,使我在维修技术和经营管理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提高了自身素质和维修技能。 《摩托车》杂志社,为我们全国的摩托车爱好者和维修技术人员建起了新的桥梁。去年10月,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大会在无锡市隆重召开,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大会。这是一次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行业最广泛的大会.是《摩托车》杂志把我们聚到一起,感谢《摩托  相似文献   

7.
摩旅方圆     
正这一期的《摩托车》杂志比以往来得稍晚一些,原因有很多。进入五月之后,新车发布会、重点车型测试拍摄、各项赛事、长途摩旅等各种活动纷至沓来,编辑部的力量分散在了祖国的天南海北,彼此相隔数千千米,连大家聚在一起吃顿便饭也难以实现……然而,在这个"最忙五月"里,有一件事情却是非同寻常的,那就是《摩托车》杂志承担起了自由之旅第五季北京线的组织与执行工作,笔者也作为领队与9名骑手和3名拍摄、后勤人员一起,历时十天完成了北京至兰州  相似文献   

8.
此次的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成立十周年庆典暨第七届(石栏杯)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的举办之日正值10月底,四周尽管还未北风呼啸,但我们也已感到一丝寒意。回首此次大赛,感动人的瞬间很多,而其中令人印象十分深刻的一个场面就是,一位60余岁的老会员朋友从黑龙江远道赶来参赛,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摩托车》杂志的影响力、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大赛的号召力以及全国摩托车维修技术俱乐部的凝聚力。今天,我们就将部分会员朋友们对《摩托车》杂志、维修大赛以及俱乐部的寄语原汁原味地刊登在本期的《摩托车》维修版上,与广大读者一同分享这份冬日里的温暖。  相似文献   

9.
今天,我有机会参加行业这样一个盛会,感到由衷地高兴,《摩托车信息》杂志为中国摩托车行业发展做了一件非常有意义的工作。他们花了大量时间和精力,编纂成了《中国摩托30年报告》这本巨著,等于是为中国摩托车行业30年历史树立起了一座丰碑。  相似文献   

10.
由《摩托车信息》杂志社组织,程兴伟(《摩托车信息》杂志总编)、汤兆平(建设工业集团技术情报室高工)、李学平(《摩托车信息》杂志副总编)汇集编著,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日本摩托车产品技术参数手册》(以下简称《手册》)面市了。这对我国摩托车行业,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之所以值得庆贺,一是我国摩托车行业正处在企业或企业之间进行重新调整或组合、产品结构进行调整的关键时期,二是在观念上、思路上和  相似文献   

11.
骑行散记     
周汝金 《摩托车》2004,(6):33-33
两年前,我买了一辆心仪已久的摩托车,随后又订阅了《摩托车》杂志,从中学到了不少驾驶和保养摩托车的知识,于是便想通过《摩托车》杂志把两年来骑行中的一些心得感受与摩友们进行一下交流。行车时首先要注意路况,并要能预见到可能出现的危险,万万不可心存侥幸。一次,我们一行几  相似文献   

12.
《摩托车》2010,(1)
<正>男孩要走多少路才能成为男人,女孩要走多少路才能遇见自己,而一本杂志,走过多少路,才影响了整整一代爱车人。《摩托车》杂志创刊于1985年,在众多热爱摩托车的编辑、企业、车友们的精心陪伴下,迎来  相似文献   

13.
中国目前已开始进入老龄社会,但很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一些为老人服务的设施还没有建立起来,就连商场中那些琳琅满目的衣服也没有几件是适合老年人穿的,可见我们的社会给予老年人的关注太不够了。我因为是一个摩托车迷,对摩托车就格外关注,经常去逛摩托车商场,一些商场中摆放的摩托车确实不少,但很难发现哪一辆车适合老年人骑,更不用说专门为老年人设计摩托车了。也许厂家会认为摩托车是年轻人的“玩物”,老年人由于行动迟缓、反应较慢,因此就不骑车了。其实不然,通过《摩托车信息》等杂志我了解到有许多老年人喜欢骑摩托车长途旅行,2000年第8期的《摩托车信息》不就登了一篇题为  相似文献   

14.
<正>又是一年辞旧迎新时,对于从事期刊工作的人而言,月复一月,感觉时间流逝总是如白驹过隙一般。回首我在《摩托车》杂志工作近十年来的种种,很多记忆中的画面都像是发生在昨日,让人感叹,也让自己对做好现在、布局未来有了更坚定的信念。就在刚刚过去的2014年,《摩托车》杂志又有了许多新的变化。首先,杂志官方微信公众号的成功无疑是最重要,也是最令我们兴奋的。短短一年时间,我们取得了汽摩类公众号前五、全网平面媒体公众号前二十的  相似文献   

15.
《摩托车》2010,(3):13-13
介绍:《摩托车》杂志喜迎创刊2S周年,为答谢广大读者对杂志的多年厚爱,现推出“限量预定《摩托车》杂志25周年纪念车牌”活动,其500块。纪念车牌与标准摩托车牌(尾牌)尺寸相同,方便固定在牌照架上。纪念车牌的号码均为4位数,可自由选择组合号码,每组号码只限出现一次,先定先得。纪念车牌于2010年7月统一发放,定价为50元人民币(包快递)。  相似文献   

16.
《摩托车》2021,(6)
正2021年4月23日,由《摩托车》杂志联合北京国际摩托车展组委会共同执行的"走进历史深处"摩旅探访活动鸣笛发车。这是一次以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为主题的深度探访摩旅活动,探访小组将驾驶重庆力帆友情提供的全新KPT150,深入湖北、河南、安徽、江苏、山东五省部分地区,追寻早期共产党人的活动足迹……  相似文献   

17.
《摩托车》2015,(8)
<正>七月的北京天气还没那么酷热难耐,正是一年四季中骑行的好季节,北京周边大大小小的山道一到周末更是被摩托车所"占据"。而今年七月,北京又增加了一件令车友们兴奋的大事——美国加州超级摩托车驾驶学校的《弯道圣经》课程空降北京,北京也成为了《弯道圣经》在中国大陆的第一站。超级驾校的超级课程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超级摩托车驾驶学  相似文献   

18.
车迷热线     
《摩托车》2004,(12):48-51
车迷热线MTC 先生:您好!我是一名摩托车修理工,也是一名摩托车迷,还是一名《摩托车》杂志的忠实读者。自从发现《摩托车》杂志几年来,每期必读《摩托车》,总有收获。阅读《摩托车》杂志2004年第3期后,对《神车龙驹》(——劲隆JL150-6太子型摩托车)一文中(第19面)“有条件的话,加装电热把套最好不过了。”这句话不懂。“电热把套”是什么?有什么用处?哪里有?麻锦发  相似文献   

19.
信息     
《摩托车》2011,(8):20-25
《摩托车》维修版创刊号正式发行 《摩托车》杂志2011年7月15号隆重推出了一本定位于摩托车配件和维修人员的正式公开发行物--《摩托车》维修版,自此《摩托车》杂志变为半月刊,定价均为15元/本。  相似文献   

20.
《摩托车》2014,(11)
<正>从小就喜欢看《摩托车》杂志,还记得黑白年代的老《摩托车》编辑们经常使用"浅谈"二字对摩托车相关话题做深入浅出的剖析。时光荏苒,曾经那个踮着脚尖才能摸到报刊亭上杂志的孩子坐在了《摩托车》杂志编辑部里,开始为中国摩托车的发展奉献一己之力。经过十多年在摩托车圈里的摸爬滚打,对中国摩托车行业及中国摩托车文化有一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