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7年枯水期,长江、珠江等内河水位持续下降,影响了船舶的安全畅通以及地方社会的经济发展.位于珠江水系的北江流域近年来降水量不断下降,加上河砂开采引起的河床下切,北江水位屡创新低.  相似文献   

2.
2007年枯水期,长江、珠江、北江、赣江、湘江等内河水位持续退落,影响了航运畅通、安全以及地方经济的发展,引起了国务院领导的关注和交通部的高度重视。笔者近年身处北江应对枯水期船舶滞航问题的第一线,经实践摸索,总的认为北江乃至内河船舶滞航问题可防、可控,重在立足大视野、高层次的机制制度建设和形成防控的合力。  相似文献   

3.
2007年进入枯水期以来,广东北江流域水位创百年新低,记者从广东省北江航道局11月22日发布的《北江航道水情通报》上看到,当天上午8时清远水位仅为3.86米,而2006年12月30日北江清远河段最低水位为4.30米,今年比去年低了0.44米,  相似文献   

4.
进击的北江     
正北江,珠江水系干流之一,自北向南流淌,跨越千里。北江,发源于江西省信丰县石碣大茅山,主流流经广东韶关、清远、肇庆、佛山,在思贤与西江相通后汇入珠江三角洲。北江,是粤北地区向海的大通道,也是支撑沿岸城市经济发展的主动脉。北江的发展,是一部不断进击的历史。过去的北江和如今的北江不可同日而语。早些年前,北江航道环境较差,水路运输断断续续,因枯水期的影响,可用来通航  相似文献   

5.
<正>过去一年,北江清远船闸过货量突破5000万吨,同比增长22.06%,北江航道通航能力大幅度提升,有利于更好地促进珠江“黄金水道”效能进一步释放。北江是珠江水系第二大河流,位于广东省北部,干流全长258公里,是粤北地区连接珠三角及港澳地区的唯一水运通道,是广东省航道规划“一横一网三通道”中的三大水运主通道之一,航运地位十分突出。近年来,因北江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实施,7座千吨级船闸先后建成并投入营运,北江水路货运快速增长。据统计,2023年,北江沿线千吨级船闸累计开闸3万多次,通过船舶约9万艘。其中,北江清远枢纽一二线船闸累计货次,同比增长4.08%;通过船舶43608艘次,同比增长11.44%;过闸船舶平均核载为1960吨,船舶大型化趋势明显。数据逐年攀升、屡创历史新高,这全得益于航道扩能升级工程的实施和科技引领航道科学管养。  相似文献   

6.
<正>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但由于长期患上塞船之症,一直阻碍着北江航运的发展。2010年,在清远市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相  相似文献   

7.
北江是珠江支流之一,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客观因素和船舶发展等外部因素的影响,多年来,北江塞船已是司空见惯的事了。  相似文献   

8.
《珠江水运》2012,(11):32-33
北江是珠江水系的三大支流之一,在珠江水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北江上连清远、韶关,下达珠江三角洲,在广东省产业转移和经济协调发展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6月11日下午,清远海事局在清远北江飞来峡水域举行2012年珠江片区“中国航海日”活动北江取水仪式。  相似文献   

9.
钟悠云 《珠江水运》2010,(12):43-45
北江作为珠江的第二大支流,是粤北地区经济发展的水上动脉,大小北江流经广东省的韶关、清远两市,是连接两市与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港澳地区的唯一一条航道。  相似文献   

10.
北江(乌石至三水河口)航道整治工程项目现已进入了攻克前期阶段,在清远大塘以上至韶关乌石的北江中游段,设计代表船型的选取对项目开展尤为关键。现有的航道水深条件决定了短、宽、深吃水的肥大船型不适于北江中游;而船舶营运现状和北江船舶到珠江水系航线情况,又不能简单套用船很长、吃水浅的规范依据。本文从多方面重点就北江中游1000吨级航道设计代表船型选取进行适应性分析和探讨,并最终提出合适的设计代表船型。  相似文献   

11.
鲍光翔 《珠江水运》2014,(20):14-16
北江是珠江黄金水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加快推进北江航道扩能升级,是有力启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建设的需要,是加快打造珠江黄金水道“升级版”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航道现状 北江车头洲河段位于韶关市下游13km.河床质以砂卵石为主,河段水流紊乱,河床宽阔,比降大.水流经车头洲分左右两汊,右汊下游有洲头浅滩、牛轭险滩.这两个大滩险在不同水位时交替出现,使车头洲河段在中枯水期都有滩险存在,碍航情况严重.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中国成立以前,北江流域航道绝大部分处于天然状态,航行条件恶劣,水运事业极其落后。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重视航道的开发利用,上世纪50年代初,便在北江建立了航道专业管理机构统管全区干、支流航道的规划、整治与建设。11月14日10时,北江飞来峡枢纽三线船闸上闸首人字门开启,6艘满载货物的运输船舶缓缓驶入闸室,标志着广东省重点水运建设项目"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简称"北江项目")韶关至清远千吨级船闸正式试通航。  相似文献   

14.
<正>11月14日,北江航道扩能升级项目取得重大突破,包括飞来峡枢纽、清远枢纽等五座千吨级船闸正式通航试运行,这也标志着北江航道即将由V级航道升级为Ⅲ级航道。这五座船闸的通航试运行,顺应了运输船舶大型化趋势,消除了船舶过闸拥堵现象,航道通航能力显著提升,252公里北江"水上高速"全线打通,至此,北江各枢纽  相似文献   

15.
北江堵船、韩江部分码头瘫痪、西江长洲水利枢纽船舶滞航…… 从年初到深秋,珠江水系总是不停传来船舶堵船的消息,尤以西江和北江为重。  相似文献   

16.
北江在清远市境内河道长166公里,由于受水资源和北江航道整治投入相对滞后的制约,只能通航300吨级的船舶,部分浅滩只能通航100吨级船舶。由于航道等级偏低、碍航浅滩多,通航保证率低,滞航、堵船现象时有发生,远远不能适应该市经济发展对水运的需求。加强航道整治力度,加大通航设施基础建设投入,尽快提高北江通航能力,成为当地政府和航运部门迫切的愿望和心声。  相似文献   

17.
<正>长洲水利枢纽自2007年建成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枯水期和年底船舶过闸高峰期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船舶待闸滞航现象,其中最多的一次为上下游待闸滞航船舶达1600多艘,严重影响了沿江的经济发展。而到了2015年,西江梧州段自2007年长洲水利枢纽建成通航以来,首次实现了年度"零滞航"。记者日前从珠江航务管理局获悉,去年长洲水利枢纽累计双向过闸船舶81509艘次,  相似文献   

18.
赵凌宇 《珠江水运》2022,(3):105-107
韶关北江大桥位于浈江和武江交汇河口下游约600m处,结合工程河段二维水沙数学模型、船舶仿真模拟以及AASHTO船桥碰撞概率模型相结合,对韶关北江大桥通航千吨级船舶的适应性进行研究分析.  相似文献   

19.
北江下游枯水河床下切与水位下降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由于大规模挖沙,北江河床剧烈下切,导致水面线异常变动,两者变化均呈溯源性规律。本文引入水位变化强度参数,建立其沿程变化函数,为北江河床仍在进行的溯源性变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正北江水运发展迅速,船舶往来沟通南北为地区经济作了重大贡献。但由于干流上的五级枢纽船闸通行效率较差,随着近年来沿岸地区水运需求的增大而备受诟病。2014年8月,北江千吨级航道扩能升级工程建设启动,将新建复线船闸7座,2019年4月清远枢纽二线船闸即将建成投入使用,"面对越来越多的船闸,如何更高效运营管理,激活水运活力"成为了航道管理部门的一道必答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